頗黎山
  《咸賓錄》卷四祖法兒,“其山川則頗黎山”;《本草》卷八玻璃,“頗黎,國名也”。在今阿拉伯半島南部沿岸佐法爾(Zufar)一帶,今地不詳。

婆鳳
  《通典》卷一八八,“ 多摩長國居於海島,東與婆鳯……接”。即婆皇,見該條。另見《御覽》卷七八八,《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九五七;《新唐書》卷二二二下;《通考》卷三三二;《續通志》卷六三八。

婆達
  又作媻達。《宋書》卷五,“(元嘉二十六年五月)壬辰,婆達國……獻方物”。故地在今東南亞,一說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的巴達(Batak)人國家。一說又作闍婆婆達,在越南的中南部,參該條。另見《宋書》卷九七;《南史》卷二、七八;《御覽》卷七八七;《冊府》卷九六三、九六八;《通考》卷三三二。

婆利
  又作婆黎、婆里洲、馬禮。《宋書》卷九,“ (元徽元年三月丙申)婆利國遣使獻方物”。《梁書》卷五四,“ 婆利國,在廣州東南海中洲上。去廣州二月日行。國界東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隋書》卷八二,“婆利國,自交趾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國界東西四月行,南北四十五日行”。《舊唐書》卷一九七,“(訶陵)東與婆利、西與墮婆登、北與真臘接”。《酉陽雜俎》卷一八,“龍腦香樹出婆利國,婆利呼為固不婆律”。其故地眾說不一,主要有下列數說:又作波利,即今印度尼西亞的巴厘(Bali)島;與後來的浡泥、勃泥均為Borneo的譯音,在加里曼丹島;在蘇門答臘島東南部的占碑(Jambi)一帶;又作婆律,在蘇門答臘島北部,但有的認為《酉陽雜俎》的婆利為婆律之誤。參波利麻籬浡泥、婆律、婆羅、婆廷舍、婆羅刹等條。另見《隋書》卷八二;《舊唐書》卷一九七;《雜俎》卷一八;《高僧傳》卷七;《職貢圖》﹔《梁書》卷二、三;《南史》卷六、七、七八;《北史》卷九五;《通典》卷一八八;《六帖》卷九四;《翻梵語》卷八;《唐會要》卷九九、一00;《廣記》卷四一四、四八二;《御覽》卷六八四、七八七、七八八;《寰宇記》卷一七六、一七七;《事類賦》卷九;《冊府》卷九五七、九六0、九六二、九六八、九七0;《華夷圖》、《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證類本草》卷一三;《指掌圖》﹔《翻譯集》卷七;《通志》卷四一、一九八;《山堂考》卷六一;《玉海》卷五六、一五二、一五四;《通考》卷三三一、三三二;《集事淵海》卷四七;《嶺海圖》﹔《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圖書編》卷五九;《華夷考》卷一、七;《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二;《武備志》卷二二三;《利病書》卷一一九、一二0;《荒史》﹔《讀史紀》卷一00、一一二;《讀史圖》卷四;《續通典》卷一四八;《續通志》卷六三八。

婆里
  《新唐書》卷二二一下波斯,“又有陀拔斯單者,……居婆里城”。或謂此乃娑里之誤,即《元史》西北地附錄的撒里牙(Saria),即阿拉伯地理書中之Sarie、Sariyah、Saria,即今伊朗裏海南岸的薩里(Sari)。

婆岸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瞻博;《冊府》卷九七0;《續通典》卷一四八;《續通志》卷六三八;《玉海》卷一五三。或在今印度,今地無考。

婆羅
  (一)《翻梵語》卷八,“婆利國,亦云婆羅,亦云波離,譯曰波利者護”。《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赤土西南入海,得婆羅。總章二年,其王旃達鉢遣使者與環王使者偕朝。環王南有殊奈者,泛交阯海三月乃至,與婆羅同俗”。一說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部。參婆婁、婆魯師、波羅、婆羅門條。另見《冊府》卷九六九、九七0;《華夷圖》;《通考》卷三三一;《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圖書編》卷五九、六0;《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武備志》卷二二三;《利病書》卷一二0;《讀史圖》卷四﹔《續通志》卷一四七。(二)又作娑羅、婆羅州、婆羅洲。《明一統志》卷九0,“婆羅國:……永樂四年,國王遣其臣……並貢方物”。《東西洋考》卷九,“文萊國〔即婆羅國,此東洋最盡頭,西洋所自起處也,故以婆羅終焉〕”。明代之婆羅即Borneo的譯音,指加里曼丹島(舊稱婆羅洲),或專指該島北部的文萊(Brunei)。參勃泥文萊條。但明清載籍又往往把後來的婆羅(洲)混同於唐代的婆羅。另見《明四夷考》卷下;《明續通考》卷二三六;《東西洋考》卷四、五;《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華夷記》卷四;《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利病書》卷一0四;《外國詞》﹔《譯史》卷二;《明史》卷六、三二三、三二五;《續通典》卷一四七;《清一統志》卷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二三九﹔《清通典》卷九八;《嘉慶志》卷五五七、五五八;《海關志》卷三0;《清續通考》卷三三三。

婆婁
  又作婆樓。《唐會要》卷一00,“金利毗迦國,……行經旦旦國、訶陵國、摩訶國、新國、多薩國、者埋國、婆婁國、多郎婆黃國、摩羅游國、真臘國、林邑國,乃至廣州”。或謂又作婆羅,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參婆羅條(一)。

婆律
  又作波律。《梁書》卷五四,“狼牙修……土氣物產,與扶南略同,偏多竹棧沉婆律香”。或謂即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岸的巴魯斯(Barus);一說為婆利的異譯。參婆利、婆魯師條。另見《通典》卷一八八;《六帖》卷九四;《證類本草》卷一三;《雜俎》卷一八;《舊唐書》卷一九七;《唐會要》卷九九、一00;《廣記》卷四一四、四八二;《御覽》卷七八七;《寰宇記》卷一七六、一七七;《冊府》卷九六0、九七0:《新唐書》卷二二二下;《通志》卷一九八;《事林》卷五;《通考》卷三三一、三三二;《異域志》卷下;《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殊域錄》卷八;《華夷考》卷一;《嶺海異聞》;《本草》卷三四;《四夷廣記》;《華夷記》卷四。

婆皇
  又作媻皇。《宋書》卷五,“(元嘉十九年)婆皇國遣使獻方物”。或謂指今馬來西亞的彭亨(Pahang)一帶。另見《宋書》卷六、七;《南史》卷二、七八;《御覽》卷七八七;《冊府》卷九六三、九六八;《華夷圖》;《通考》卷三三二;《集事淵海》卷四七;《圖書編》卷五九。

婆梨
  《華夷圖》;《新唐書》卷二二二下;《續通志》卷六四0。或在今緬甸,今地不詳。一說即婆利的異名,見該條。

婆登
  又作墮婆登、墮波登。《通典》卷一八八,“婆登國,在林邑南,海行二月。東與訶陵、西與迷黎車接,北鄰大海。風俗與訶陵同”。或謂即《爪哇史頌》中Batan一名的譯音,故地一說在新加坡海峽南面的巴塔姆(Batam)島,一說為蘇門答臘島東岸外的巴東(Padang)島。此外尚有蘇門答臘島東南岸的Betong、爪哇島西部的萬丹(Banten)以及馬來半島克拉(Kra)地峽等說。另見《唐會要》卷一00;《寰宇記》一七七;《華夷圖》﹔《指掌圖》;《山堂考》卷六一;《通考》卷三三二;《島夷志略》;《異域志》卷下;《圖書編》卷五九。

婆樓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金利毗逝國……行經丹丹國、摩訶新國、多隆國、者埋國、婆樓國、多郎婆黃國、摩羅逝國、真臘、林邑國,乃至廣州”。即婆婁。見該條。

婆鏤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陸真臘或曰文單,曰婆鏤,地七百里,王號‘笡屈’”。在今老撾,或指北禮(Pak Lay)一帶。一說位湄公(Mekong)河與蒙(Mun)河的會流處,當為Savanna-vari的省譯。另見《玉海》卷一五三;《通考》卷三三二;《續通典》卷一四八。

婆黎
  《宋書》卷九七,“後廢帝元徽元年,婆黎國遣使貢獻”。即婆利,見該條。另見《南史》卷七八;《冊府》卷九六八;《通志》卷一九六;《宋會要稿》冊一九七;《通考》卷三三八;《咸賓錄》卷三;《裔乘》卷三;《譯史》卷二;《讀史紀》卷六五。

婆露
  《新唐書》卷四三下,“ (葛葛僧祗國)在佛逝西北隅之別島,……又從葛葛僧祗五日行,至勝鄧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國。又六日行,至婆國伽藍洲”。或指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岸外的Breueh島,又名布臘斯(Bras)島。一說指蘇門答臘島西岸的巴魯斯(Barus)。 另見《利病書》卷一二0;《讀史紀》卷一00。

婆那國
  《利病書》卷一二0;《讀史紀》卷一00。即婆里西蘭山,見該條。

婆里洲
  《寄歸傳》卷一,“ 然南海諸洲有十餘國,……〔從西數之,有婆魯師洲,末羅游洲即今尸利佛逝國是,莫訶信洲,呾呾洲,盆盆洲,婆里洲,堀倫洲,佛逝補羅洲,阿善洲,末迦漫洲。又有小洲,不能具錄〕”。即婆利,見該條。

婆彌爛
  《雜俎》卷四,“婆彌爛國,去京師二萬五千五百五十里。此國西有山,巉岩峻險,上多猿”。或謂即Brunei的譯音,在今文萊。 另見《廣記》卷四八二;《異域志》卷下;《荒史》。

婆羅門
  《舊唐書》卷一九八天竺,“ 或云婆羅門地也”。指今印度,或兼指斯里蘭卡。另見《伽藍記》卷五﹔《梁書》卷五四;《南史》卷七九;《北史》卷三八;《隋書》卷六七﹔《西域記》卷二;《慈恩傳》卷一;《方志》卷上、下;《寄歸傳》卷三;《東征傳》;《蠻書》卷一0;《雜俎》卷七;《經音義》卷六;《通典》卷一九三﹔《新唐書》卷二二一上;《唐會要》卷一00;《太平廣記》卷七六;《御覽》卷七九三;《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九七0;《文昌雜錄》卷一;《通志》卷一九六;《宋僧傳》卷三;《華夷圖》;《指掌圖》;《證類本草》卷六;《翻梵語》卷八;《山堂考》卷六一;《通考》卷三三八;《宋史》卷四八九;《宋會要稿》冊一九七;《集事淵海》卷四七;《咸賓錄》卷三;《裔乘》卷三;《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鴻猷錄》卷六;《利病書》卷一二0;《讀史紀》卷六五;《譯史》卷二;《荒史》;《續通志》卷六三七;《清一統志》卷四二六。

婆羅州
  《清續通考》卷三四0。即婆羅洲,見該條。

婆羅剎
  或即婆羅娑。《殊域錄》卷八,“暹,古名赤土,羅斛古名婆羅刹也”。《東西洋考》卷二,“暹羅,在南海,古赤土及婆羅刹地也”。明以前的古籍中未見有婆羅刹之名,此或係明人將赤土斷在泰國,並改婆羅娑為婆羅刹所致。一說婆羅刹與波羅刹均為波羅剌之誤。也有的認為婆羅刹應還原為婆利、羅刹。參各該條。另見《萬國圖》﹔《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九;《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利病書》卷一一九。

婆羅洲
  又作婆羅、婆羅州。《清續通考》卷三三三;《清史稿》卷五二八。即今加里曼丹島,舊稱婆羅洲(Borneo)。

婆羅捺
  《翻梵語》卷八。即婆羅痆斯,見該條。

婆羅娑
  或又作婆魯師,另誤為婆羅婆、羅婆。《隋書》卷八二,“赤土國……東波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即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岸的巴魯斯(Barus),或泛指該島西北部一帶。另見《北史》卷九五;《御覽》卷七八七;《通志》卷一九八;《通考》卷三三一;《朝貢錄》卷下;《殊域錄》卷八;《四夷廣記》;《利病書》卷一一九。

婆羅蠻
  《代答》卷七沉水香,“若三佛齊等國所產,則為下岸香矣,以婆羅蠻香為差勝”。或謂即婆羅,見該條。

婆羅婆
  《寰宇記》卷一七七,“ (赤土)西則婆羅婆國”。即婆羅娑之訛,見該條。另見《冊府》卷九五七。

婆庭舍
  《唐會要》卷一00,“ (金利毗迦)東去至物國二千里,西去赤土國一千五百里,南距婆庭舍,衣朝霞白氎,先泥上鋪席而後坐”。《寰宇記》卷一七七作“(金利毗逝)東去致物國二千里,西去赤土國千五百里,南去波利國三千里,北去柳衢國三千里。其國有城邑庭舍,衣朝霞白疊,每食先泥上鋪席而後坐”。《冊府》卷九五七同上文,可見《唐會要》該文婆字和庭舍之間缺漏很多,故婆庭舍非專門地名,婆下或應為利字;婆利即波利,位金利毗逝之南面。

婆婆門
  《順風》暹羅往馬軍條。在今菲律賓,指棉蘭老(Mindanao)島北面的保和海(Bohol Sea),又稱棉蘭老海。或專指內格羅斯〈Negros)島和棉蘭老島之間的海道。

婆魯師
  或又作婆魯師洲、婆羅娑、婆律、郎婆露斯。《求法傳》卷上,“復有新羅僧二人,莫知其諱,發自長安,遠之南海,泛舶至室利佛逝西婆魯師國,遇疾俱亡”。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即西岸的巴魯斯( Barus),或泛指該島西部一帶。另見《內法傳》卷一。

婆伽藍洲
  《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圖書編》卷五九;《武備志》卷二二三;《四夷雄略》卷二;《讀史圖》卷四。即婆國伽藍洲,見該條。

婆羅門邑
  《西域記》卷一一摩臘婆國。在摩臘婆國都城附近,或謂在今印度河河口附近。

婆羅痆河
  《西域記》卷七。《慈恩傳》卷三誤為婆羅痆斯河。婆羅痆,梵文Barna譯音,為恒河支流,在今印度瓦臘納西附近流入恒河。  

婆羅痆斯
  《西域記》卷七婆羅痆斯國。梵文Baranasi﹐Varanasi音譯,古印度迦尸國都城﹐即今印度北方邦恒河北岸瓦臘納西(Varanasi)﹐亦名貝拿勒斯(Benares)。另見《慈恩傳》卷三﹔《方志》卷上﹔《續僧傳》卷四﹔《珠林》卷一一﹔《經音義》卷一﹔《翻譯集》卷七。

婆羅梨弗
      《西域記》卷七。婆或作波﹐即波吒釐子城﹐見該條

婆羅提拔
  《舊唐書》卷一九七,“水真臘國……其王所居城號婆羅提拔”。或謂即今柬埔寨碑銘中的毗耶陀補羅(Vyadhapura),在波蘿勉(Prey Veng)省的巴南(Ba Nam)附近。一說指金邊南面的佈雷特梅(Phum Prek Thmey)一帶,另見《唐會要》卷九八;《御覽》卷七八六;《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九五七;《新唐書》卷二二二下;《通考》卷三三二;《東西洋考》卷三;《續通典》卷一四八。

婆賄伽盧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磨地勃柵)海行五月至佛代國,……越海即闍婆也。十五日行,逾二大山,一曰正迷,一曰射鞮,有國,其王名思利摩訶羅闍,俗與佛代同。經多茸補羅川至闍婆,八日行至婆賄伽盧”。一說指今緬甸西南部阿拉干(Arakan)地區的古都Barakura ;一說在馬來半島。也有的認為是婆賂伽盧之誤,即婆露伽斯,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錦石(Gresik)一帶。另見《六帖》卷一四、一六、六二、八九、九八、一00;《集事淵海》卷四七;《續通志》卷六四0。

婆路伽斯
  《讀史紀》卷一一二。即婆露伽斯,見該條。

婆魯師洲
  《寄歸傳》,“然南海諸洲有十餘國,……從西數之,有婆魯師洲、末羅遊洲……”。即婆魯師,見該條。

婆露伽斯
  又作婆路伽斯。《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訶陵)王居闍婆城。其祖東遷於婆露伽斯城,旁小國二十八,莫不臣服”。一說在今馬來半島,即馬來西亞霹靂(Perak)州的布魯阿斯(Bruas,華僑稱木歪);一說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Barugasi 譯音,指該島東部的錦石(Gresik),也有的主張在爪哇中部。另見《玉海》卷一五三;《通考》卷三三二;《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三;《利病書》卷一一九。

婆里西蘭山
  《文獻通考》卷三三二注輦;《集事淵海》卷四七。即娑里西蘭山之訛,見該條。

婆國伽蘭洲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七下。婆為娑里之誤簡,又作婆那國;娑里即梵文Cōla,泰米爾語Sōra,或譯為珠利耶(《西域記》)、注輦(《諸蕃志》、《宋史》)、鎖里(《瀛涯》)、瑣里(《明史》),原在印度科羅曼德爾(Coromandel)沿岸。伽藍洲指今斯里蘭卡(Sri Lanka),當時斯里蘭卡屢被鎖里人侵略,故稱之為娑里伽藍洲。《宋史》卷四八九又作娑里西蘭山,見該條

婆羅痆斯河
  《慈恩傳》卷三。即婆羅痆河之誤,見該條。

婆剌昭昔利同
  《四夷廣記》。在柬埔寨嗊吥省西南岸外,今地不詳。

迫嘉
  《南海志》卷七。在今馬來半島東岸,即馬來西亞丁加奴(Trenganu)州的帕卡(Paka)。

迫加魯
  《南海志》卷七。或謂即今印度西岸芒格洛爾(Mangalare)北面的巴加諾爾(Bacanor)。

陂隄
  《象胥錄》卷五;《世法錄》卷八二。即陂隄里之簡,見該條。

陂隄里
  或簡稱為陂隄。《海語》卷上滿剌加載,“正德間,……佛郎機夷酋進據其宮,滿剌加王退依陂隄里”。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即 Pedir 的譯音,故地位今實格里(Sigli)一帶。另見《四夷廣記》。

破兒牙
  《航海圖》圖二0。即今印度西海岸的波里亞岬(Boria Headland),在北緯十七度二十三分處。

破丁篷
  《清史稿》卷五二八,“(乾隆)六十年,暹羅破柬埔寨,取阿可耳及破丁篷二地”。即今柬埔寨的馬德望(Battambang)。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