闍婆
  又作闍婆洲、社婆、蛇婆,或誤為耆婆、闍黎、闍沙。《高僧傳》卷三,“ (求那跋摩)後至闍婆國,初未至一日,闍婆王母夜夢見一道士飛舶入國,明旦果是跋摩來至”。《蠻書》卷六,“銀生城……又南有婆羅門、波斯、闍婆、勃泥、崑崙數種外道“。《舊唐書》卷一九七驃國,“華言謂之驃,自謂突羅成,闍婆人謂之徒里掘”。《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訶陵,亦曰社婆,曰闍婆,在南海中。東距婆利,西墮婆登,南瀕海,北真臘”。《代答》卷二,“闍婆國又名莆家龍,在海東南,勢下故曰下岸。廣州自十一月、十二月發舶,順風連昏旦一月可到”。關於闍婆的故地,一般均認為宋代及宋以後即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專稱。但宋以前因史籍記載頗不一致,一說闍婆與諸薄社薄杜薄葉調、耶婆提閻摩那洲等均為梵文名Yava或Yava-dvipa的譯音,指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或兼指此二島,參諸薄等條;一說唐代的訶陵、闍婆應在馬來半島,但有的認為新舊《唐書》驃國傳中的闍婆即朱波瞻波,在緬甸、印度等處,一說《宋書》中的闍婆洲、闍婆婆達等均為占婆的異譯,在越南的中南部,唐代的闍婆在馬來半島,宋代以後方專指爪哇島。 另見《雜俎》卷四;《舊唐書》卷四;《唐會要》卷一00; 《御覽》卷七八九;《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九七二、九九六;《華夷圖》;《文昌錄》卷一;《指掌圖》﹔《代答》卷三;《山堂考》卷六一;《雲麓鈔》卷五;《諸蕃志》卷上、下;《宋會要稿》冊一九七、一九九;《玉海》卷一五三、一五四;《天南行記》;《通考》卷三三0、三三二、三三九;《南海志》卷七;《安南志略》卷一二;《宋史》卷五、二0、三三、一一九、一八六、二0四、四七八、四八九、四九0;《島夷志》;《異域志》卷上;《元史》卷一0-一二,二一0;《渤泥記》;《集事淵海》卷四七;《交阯總志》卷二、三;《瀛涯》﹔《星槎》前集;《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朝貢錄》卷上;《越嶠書》卷四;《嶺海圖》;《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八;《圖書編》卷五八一六0;《四夷館考》卷上;《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咸賓錄》卷三、六、七;《四夷雄略》卷一、二;《萬國圖》﹔《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二、七;《東西洋考》卷三、九、一一、一二;《閩書》卷三九、一四六;《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六、二三七;《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利病書》卷一一九、一二0;《外國詞》﹔《譯史》卷二、三;《譯史紀餘》卷三;《讀史紀》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一;《明史》卷二、一四0、三二四、三二五;《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三,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續通志》卷六三八、六四0;《海島志》卷一;《嘉慶志》卷五五五、五六0;《海關志》卷二、三。

闍黎
  《利病書》卷一二0,“渤泥,本闍黎屬國”。即闍婆之誤,見該條。另見《讀史紀》卷一一二。

闍婆達
  《南史》卷七八,“闍婆達國,元嘉十二年,國王師黎波達呵陁羅跋摩遣使奉表曰,……”。即闍婆婆達,見該條。另見《御覽》卷七八七;《明史》卷三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

闍婆州
  《宋書》卷五,“(元嘉十年六月)闍婆州訶羅單國遣使獻方物”。即閣婆,見該條。

闍婆城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訶陵,亦曰社婆,曰闍婆,在南海中。東距婆利,西墮婆登,南瀕海,北真臘。……王居闍婆城。其祖吉延東遷於婆露伽斯城,旁小國二十八,莫不臣服”。一說在今馬來半島西岸,位馬來西亞的吉打(Kedah)河畔;一說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中部。參闍婆﹑訶陵條。另見《玉海》卷一五三;《通考》卷三三二;《東西洋考》卷三;《明史》卷三二四。

闍婆洲
  又作闍婆州,或誤為闍婆娑州。《御覽》卷七八七,“《宋元嘉起居注》曰:去(十)年六月,闍婆洲呵羅單國王毗沙跋摩遣使獻奉”。《宋書》卷九七,“呵羅單國治闍婆洲”。一說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或兼指此二島;一說在越南中南部;一說在馬來半島。另見《南史》卷七八;《冊府》卷九六八;《通考》卷三三二。

闍梨江
  《交阯總志》卷二。即闍黎江,見該條。

闍黎江
  又作闍梨江。《隋書》卷五三劉方,“大業元年正月,軍至海口。林邑工梵志遣兵守險,方擊走之。師次闍黎江,……於是濟區粟,度六里,前後逢賊,每戰必擒”。在越南的平治天省北部,或指日麗(Nhat Le)河。另見《北史》卷七三;《安南志略》卷一、四;《越嶠書》卷一、三;《讀史紀》卷一一二。

闍闌陀
  《求法傳》卷上玄照。即闍爛達羅,見該條。

闍爛達羅
  又作闍爛達那、闍蘭達羅。《西域記》卷四。梵名Jalandhara,印度古國,今印度旁遮普邦賈朗達爾(Jaulandhar)一帶。另見《慈恩傳》卷二﹔《方志》卷上;《五天竺傳》。

闍婆鈔達
  《冊府》卷九六八。即闍婆婆達之誤,見該條。

闍婆娑達
  《宋書》卷五,“(元嘉十二年)秋七月辛酉,闍婆娑達國、扶南國並遣使獻方物”。即闍婆婆達,見該條。 另見《南史》卷二。ˉ

闍婆娑州
  《南史》卷二,“(元嘉十年)夏,林邑、闍婆娑州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即闍婆洲之誤,見該條。

闍婆婆達
  又作闍婆娑達、闍婆達,或誤為闍婆鈔達。《宋書》卷九七,“闍婆婆達國,元嘉十二年,國主師黎婆達陁阿羅跋摩遣使奉表”。一說與闍婆均為梵文名Yava或Yavadipa的譯音略稱,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一說即闍婆洲婆達國之謂,與訶羅單、婆達、闍婆等都在越南中南部。也有的主張在馬來半島,或認為史書誤合闍婆、婆達為一國,參闍婆、闍婆洲、婆達訶羅單等條。

蛇嶼
  《海島逸志》卷二,“井里汶海中有嶼,長數百里,名蛇嶼”,另見卷一。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北岸外,或泛指拉基特(Rakit)島至卡里摩爪哇(Karimunjawa)島一帶的島嶼。

蛇婆
  《寰字記》卷一七九渤泥國,“其使者云在上都之西南,居海中,去蛇婆四五十日,去三佛齊四十日,……”。即闍婆,見該條。

蛇龍山
  《順風》福建往爪蛙針路條。在今加里曼丹島西北端的達土(Datu)角一帶。

蛇龍洋
  《夢粱錄》卷一二。指今加里曼丹島北岸外一帶的海域。

涉祇
  《水經注》卷一。即沙祇國,見該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