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干洋
  又作磨葉洋、麻茶洋。《順風》呂宋往文萊條,“ 呂蓬山外過討麻里呂,坤未五更取芒煙山,丁未及午丁十更取麻干洋了討鬱山,……單午及丁未取小煙山“。指今菲律賓民都洛(Mindoro)島和巴拉望(Palawan)島之間的海域,一說為民都洛海峽,一說為利納帕坎(Linapacan)海峽。

麻六甲
  《東西洋考》卷四,“麻六甲,即滿剌加也。古稱哥羅富沙,漢時已通中國”。即今馬來西亞的馬六甲(Malacca)州。參滿剌加條。另見《東西洋考》卷九;《象胥錄》卷五;《世法錄》卷八二;《指南》;《利病書》卷九三;《讀史紀》卷九九;《海上紀略》;《西南洋圖》;《東南洋圖》;《南洋論》、《明史》卷三二五;《吧城紀》、《續通典》卷一四八;《續通考》卷二三九;《清通典》卷九八;《海島志》卷一、三;《海錄》卷中;《清續通考》卷三三三、三三五、三三八、三三九。

麻六呷
  《海錄》卷上麻六呷,“在舊柔佛西少北,東北與邦項後山毗連,陸路通行。由舊柔佛水陸順東南風,半日過琴山徑口,又日餘到此“。即麻六甲,見該條。

麻葉凍
  《嘉慶志》卷五六0麻葉甕,“在西南海中,又名麻葉凍”。即麻逸凍,見該條。另見《清一統志》卷四二四。

麻葉甕
  《明史》卷三二三,“麻葉甕,在西南海中。……自占城靈山放舟,順風十晝夜至交欄山,其西南即麻葉甕”。即麻逸凍,見該條。另見《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六0。

麻爾古
  又作墨爾階。《清史稿》卷五二八緬甸,“其疆域南盡南海,北海孟拱,西包阿拉干,東聯麻爾古”。即今緬甸東南岸的墨吉(Mergui)。

麻加那
  《島夷志略》羅婆斯,“國與麻加那之右山聯屬”。今地無考。

麻老央
  又作磨老央貓荖英。《指南》東洋山形水勢條,“豬膀尾即雙口港南邊盡尾,灣內是麻老央,麻老央下山是文武樓,有一嶼可過”。在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南岸,即八打雁省的巴拉央(Balayan)。

麻倫呢
  《海錄》卷上麻倫呢。即今印度西海岸果阿(Goa)西北岸的馬爾範(Malvan)。參麻里抹條。

麻里東
  又作不理東麻里東山勿里洞山、勿里洞萬里洞,或稱麻逸凍、麻葉甕、麻葉凍。《四夷廣記》。即今印度尼西亞的勿里洞(Billiton)島。

麻里呂
  又作貓里呂磨里昌、麻里驢。《順風》呂宋往文萊條,“雞嶼開船,用巳丙及乙辰十更沙塘石開船,到呂蓬港口。若是呂蓬山外過討麻里呂。坤未五更取芒煙山”;浯嶼往麻里呂回針條,“貓里呂開船,丑癸、單丑四十更取里銀山並麻里荖表平平長”。據針路更次,麻里呂應即貓里務,指菲律賓的民都洛(Mindoro)島。詳貓里務條。另尚有馬林杜克(Marinduque)島、馬尼拉(Manila)或其北面的馬里拉奧(Marilao)等說。另見《東西洋考》卷七;《讀史紀》卷九九。

麻里束
  《航海圖》圖一四。即麻里東之誤,見該條。

麻里坎
  《順風》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在大佛堂與牙里嶼之間,即今斯里蘭卡棟德拉角(Donda Head)與加勒(Galle)之間.今地不詳。

麻里蘆
  《南海志》卷七。或又作麻里魯,見該條及麻葉條

麻里抹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即今印度西岸果阿(Gao)西北岸的馬爾範(Malvan),又作麻倫呢,參該條。

麻里驢
  《指南》雙口至宿霧山形水勢條。即麻里呂,見該條。

麻里魯
  或誤作麻黑魯。《島夷志略》麻里魯,“小港迢遞,入於其地,山隆而水多鹵股石,林少,田高而瘠”。一說即今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說為呂宋島東面的波利略(Pollilo) 島。

麻來墳
  《島夷志略》針路。又作麻羅問,為Maliwun或Malebun的譯音,在今馬來半島暹羅南部帕克强(Pak Chan)河下游一帶。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