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伽塔
  《島夷志略》哩伽塔。或謂哩為默之訛,默伽塔為Mukatein譯音,在今也門的亞丁(Aden)市南。或謂即默伽獵,即指非洲北部的馬格里布(Magreb),見該條。

犁軒
  《魏書》卷一0二西域傳,“大秦國一名犁軒,都安都城”。即大秦,見該條

犁靬
  《漢書》卷九六上,“ (烏弋山離國)西與犁靬、條支接”。即黎軒、犁鞬、犁軒,見該條。另見《三國志》卷三0注引《魏略》西戎傳。

犁鞬
  《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大秦國一名犁鞬”,即大秦,見該條。另見《晉書》卷九七。

犁頭山
  又作黎頭山、黎頭嶼,或另稱山覽。《四夷廣記》安南國回暹羅針路條,“ (筆架山)用壬寅五更,船取陳公嶼及犁頭山。用壬子針取烏頭淺。用單乾針三更,船取竹嶼”。按記錄此名較早的為《航海圖》,繪於馬來半島的東北岸,故有考為泰國的Chulai Peak或 Khao Takiap,但據諸書針路所載,應位泰國的曼谷灣中,或指蘭(Lan)島。一說為派(Pai)島。另見《指南》大擔往暹羅針。

黎代
  或誤為黎伐。《瀛涯》黎代國,“黎代之地,亦一小邦也,在那孤兒地界之西,此處南是大山,北臨大海,西連南浡里國為界”。或謂為Lide的譯音,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岸的洛克肖馬韋(Lhokseumawe)和班達亞齊(Banda Aceh)之間,一說為梅雷杜(Meureudu),一說為實格里(Sigli)附近。另見《西洋志》; 《朝貢錄》中;《圖書編》卷六0;《明續通考》卷二三六;《三才地理》卷一三;《譯史》卷二。

黎伐
  《明四夷考》卷上、下;《圖書編》卷六0;《咸賓錄》卷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七;《武備志》卷二三六;《象胥錄》卷四、五;《世法錄》卷八二;《譯史》卷二;《明史》卷三0四、三二五;《續通典》卷一四八;《海關志》卷四。即黎代之誤,見該條。

黎軒
  《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又作犁軒,即大秦,見該條

黎城
  又作黎都,《清史稿》卷三三四許世亨傳,“師次富良江,南岸即黎城。黎城者﹐安南國都,以王姓名其城也”。指今越南的河內,參東都條。另見《嘉慶志》卷五五三;《清史稿》卷一五、三三0、三三二、五二七。

黎都
  《清史稿》卷五二七。即黎城,見該條。

黎人山
  《象胥錄》卷四占城,“按古來奏,……願遣使諭還全境二十七處、四府、一州、二十二縣,東至海,南至占臘,西至黎人山,北至阿木喇補,凡三千五百餘里”。或在今越南的西原地區,今地不詳。另見《世法錄》卷八二;《明史》卷三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九。

黎頭山
  《東西洋考》卷九,“筆架山〔……壬亥,五更,取陳公嶼及黎頭山。〕黎頭山〔西邊高大,東南稍低,其內有嶼。西北一派是石排山。用壬子針,五更,取圭頭淺〕”。在今泰國的曼谷(Bangkok)灣中,或指蘭(Lan)島。另見《順風》福建往暹羅針路條;《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二。

黎頭嶼
  《順風》柬埔寨南港往筆架並彭坊西條,“(小橫山)用辛戌二十更取筆架山。用壬子五更取陳公嶼及黎頭嶼。用壬子五更取烏泥淺”。即黎頭山,見該條。

籬木
  《讀史紀》卷九九。見籬木州條。

籬木州
  又作籬木,或誤為木木。《東西洋考》卷三柬埔寨,“籬木州〔以木為城,是華人客寓處〕”。或謂即竹里木的省稱,指柬埔寨的金邊(Phnom-Penh)。參竹里木條。另見《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