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杯
  《指南》暹羅往日本針條。即交杯嶼,見該條。

交南
  《明史》卷一五四張輔,“(輔)三定交南,威名聞海外”。指安南,參該條及天南南交、交阯、越南等條。 另見《平交錄》;《越嶠書》卷三、四、一四、一六、一九、二0;《嶺海圖》;《鴻猷錄》卷九;《炎徼紀》卷一;《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六;《荒徼考》;《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考》卷一;《咸賓錄》卷六、八;《安南圖志》;《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一、二、五;《武備志》卷二00、二三八;《馭交記》卷七;《利病書》卷一0一、一一八;《讀史紀》卷一一二;《明史》卷九七、三一七;《清通考》卷二九六;《清史稿》卷九九。

交州
  《漢書》卷二八下,“交阯郡〔武帝元鼎六年開,屬交州〕”。《宋書》卷三八,“交州刺史,漢武帝元鼎六年開百越,交阯刺史治龍編。漢獻帝建安八年,改曰交州,治蒼梧廣信縣,十六年,徙治南海番禺縣。及分為廣州,治番禺,交州還治龍編”。《舊唐書》卷四一,“安南都督府:隋交阯郡。武德五年,改為交州總管府,管交、峰、愛、仙、鳶、宋、慈、險、道、龍十州。其交州領交阯、懷德、南定、宋平四縣。……調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安南棄守》載,“(永樂五年)六月,定交阯所隸州縣。……以威蠻、福安、三帶、慈廉、利仁五州隸交州府,本府親領東關、慈廉二縣”。按交州一名在不同時期載籍中,其範圍所轄不相同。一般來說,漢代交阯刺史部或交州刺史部的轄境包括我國的廣東、廣西及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三國時分州為交、廣二州,交州轄境限於越南及廣西的一部分、廣東的雷州半島,但二州分合不定,時有變化。南北朝後,交州逐漸專指今越南橫山以北的地區。唐代的交州總管府轄境較廣,一度包括越南北部地區和雲南、廣西的一部分,其下所管的交州只領有今越南的河內市一帶。明朝永樂年間所設的交州府,約當越南的河山平省東半部及海興、河南寧二省的一部分。作為都市之名,交州城或交阯城、安南城等則專指交州、交阯郡、安南都護府的治所或後來安南國的首都,但其故地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有所變化,隋以前在今北寧附近,隋以後多指今河內一帶,宋代時一度指嘉遠附近。 另見《異物志》;《南州志》;《交州雜事》;《交廣春秋》;《三國志》卷三八、五二、五三、五七、六0、六一、六四、六五;《草木狀》卷上、中、下;《廣志》;《交州記》;《交廣記》;《交廣二州記》;《交阯外域記》;《華陽國志》卷二、四、一一;《南越志》;《廣州記》;《宋書》卷二八、二九、四九、七六、八三、九七、一00;《水經注》卷一、三七、四0;《南齊書》卷三-五、一四、二八、三八、四0、四一、五八;《高僧傳》卷三、九;《要術》卷一0;《魏書》卷三;《交州外國傳》;《書鈔》卷三五、七二、七九、一0六、一二五、一三五、一三七、一四四、一四六、一五一、一五八;《類聚》卷一、六、八、三一、七三、八三、八四、八七、八九、九一、九二、九四、九五;《梁書》卷二、三、七、五四;《陳書》卷一、六、九;《隋書》卷二、二三、三一、三三、五三、五六、八二;《晉書》卷三、七-一0、四九、五七、六六、六七、七五、七八、八九、九七、一00;《釋迦方志》卷下;《南史》卷一-四、六、七、九、一七、三七、五三、七八;《北史》卷六七、七三;《珠林》卷一三、三六、四0、六一、六四;《求法傳》卷上、下;《寄歸傳》卷一;《初學記》卷六-八、一六、二0、二二、三0;《通典》卷一七一、一八四、一八八;《經音義》卷一一、六六、九三、九四;《元和志》卷三四、三八;《六帖》卷五、七、一六、三0、五二、一00;《雜俎續》卷八;《蠻書》卷四、七;《北戶錄》卷一-三;《舊唐書》卷一九上、三五、三八、四六、五九、八五、一五四、一八九下、一九七、二00下;《唐會要》卷七三、九九;《舊五代史》卷一三五;《廣記》卷一四一、三六0、四三四、四四三、四六四;《御覽》卷四九、五二、六五、六六、七四、一五七、一七二、一八七、二五五、二六五、三五九、三六九-三七一、三九一、四一四、四九九、五七二、六四四、六九八、七0三、七一0、七一八、七四三、七五八-七六0、七六九、七八六-七八八、七九00、八0七、八一一、八二九、八五四、八六一、八七一、八九0、九00、九0六、九一0、九一一、九一八、九二四、九二八、九三一、九三八、九四0、九四一、九四三、九四六、九四七、九五七、九六0、九六一、九七一-九七五、九八二、九九五;《宋僧傳》卷二;《寰宇記》卷一五七、一五八、一六一、一六二、一六八-一七一、一七六、一七七;《事類賦》卷二、九、二八;《冊府》卷九五七、九五九、九七0、九七四、九八四、九八五、九八七、一000;《武經》卷二一;《華夷圖》;《新唐書》卷四、三一、三六、四三上、五八、六九、八七、九0、九九、一八五、二二二中下、二二四下;《新五代史》卷六五;《元豐志》卷一0;《證類本草》卷三、四、七、九、一一-一五、一七-一九、二二、二三;《文昌錄》卷一、三;《筆談》卷二五;《香譜》卷上;《輿地廣記》卷二、三五、三八;《指掌圖》;《能改錄》卷七;《通志》卷四0、四一、一九八;《虞衡志》;《代答》卷七;《山堂考》卷六一;《雲麓鈔》卷五;《西漢會要》卷六四;《輿地紀勝》卷八九、九0、九六、一0三-一0六、一0八、一一0、一一九、一二0、一二三;《諸蕃志》卷上;《東漢會要》卷三八;《宋會要稿》冊一四0、一九七、一九九;《事林》卷三;《方輿勝覽》卷三四、四0、四二、四三;《玉海》卷一五二-一五四;《通考》卷三一五、三三0、三三二;《元一統志》卷九;《安南志略》卷一-五、七-一二、一五-一九;《宋史》卷三-一一、一四、一五、一一三、一一九、一八六、二00、二0三、二七0、二七三、二七六、二八四、二九三、三0七、三三二、四二六、四四0、四六七、四八八、四八九、四九六;《島夷志》;《異域志》卷上、下;《元史》卷一二九;《集事淵海》卷四七;《大典》卷一一九0七;《交阯總志》卷—-三;《寰宇通志》卷一0二、一0三、一0六、一0七、一0九、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七九、八三-八五、九0;《平交錄》;《朝貢錄》卷中;《越嶠書》卷一-四、六-一一、一四、一七-二0;《安南傳》卷一、二;《南詔史》卷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九;《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七;《荒徼考》;《圖書編》卷五九;《華夷考》卷一、二、八、九;《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考》卷一;《本草》卷八、九、一三、一四、一八、二六、二七、三0、三一、三三-三六、三九、四0、四五-四七、四九、五一、五二;《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三才人物》卷一二;《安南圖志》;《四夷廣記》;《嶠南記》卷上、下;《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一、二、一0-一二;《武備志》卷二三八;《華夷記》卷四;《世法錄》卷八二;《馭交記》卷一-三、五-八;《利病書》卷九、一0三-一0五、一一八、一一九;《譯史》卷三;《譯史紀餘》卷三;《讀史紀》卷二-六、九、六五、九六、一00、一0一、一0四、一0六、一0八、一一二-一一四;《讀史圖》卷二、四;《海外紀事》卷一、二;《海國錄》;《明史》卷一五四、三一五、三一七、三二一;《清貢圖》卷一、七;《續通典》卷一二五、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九;《續通志》卷一一0、六三八-六四0;《清通典》卷九八;《清通考》卷二八七、二九六;《嘉慶志》卷五五三、五五九;《海關志》卷二、二四、三0;《清續通考》卷三二四;《清史稿》一00、五二七。

交剌
  《順風》順塔往舊港及苧盤針路條。在今印度尼西亞巽他海峽,今地不詳。

交洋
  《代答》卷三。即交阯洋,見該條。

交海
  《嶺海圖》;《海關志》卷二。即交阯洋,見該條。

交趾
  即交阯的異寫,詳該條。

交逸
  又作加溢城機易山佳逸龜豆城。《東西洋考》卷五。即今菲律賓馬尼拉西南的甲米地(Cavite)。

交溢
  又作班隘交逸山。《東西洋考》卷九,“又從漢澤山:〔用丙午針二十更,取交溢,一名班溢〕”。即今菲律賓棉蘭老島西南端三寶顏(Zamboange)附近的卡維特(Kawit)。

交蘭山
  《順風》福建往爪蛙針路條,“(雞蘢嶼)丁午針十更平交蘭山”。即交欄山,見該條。

交阯洋
  又作交趾洋、交阯海、交海、交趾大海。《代答》卷一,“海南四郡之西南,其大海曰交阯洋”。指我國海南島和越南之間的海域。另見《代答》卷三;《真臘記》;《航海圖》圖一一;《東夷說》;《順風》定潮水消長時候條;《指南》序;《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九;《利病書》卷一一九;《讀史記》卷一00。

交阯海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代答》卷一。即交阯洋,見該條。

交留巴
  《利病書》卷九三;《海島逸志》卷一。即咖口留吧,見該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