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
  《通典》卷一八四,“安南府〔今理宋平縣〕﹕秦屬象郡。漢交趾、日南二郡界。後漢因之,兼置交州〔領郡七,理於此〕。晉、宋、齊並因之〔晉領郡七,宋領郡五,齊領郡九,皆理於此〕;宋又置宋平郡,齊因之,亦為交趾郡地,梁、陳因之。隋平陳,郡廢,置交州;煬帝初,州廢,置交趾郡。大唐為交州,後改曰安南都護府”。《舊唐書》卷三八,“安南都護節度使〔治安南府,管交、武峨、粵、芝、愛、福祿、長、峰、陸、廉、雷、籠、環、崖、儋、振、瓊、萬安等州〕”。《宋會要稿》冊一九七,“安南〔淳熙元年二月一日詔交阯改賜今名〕”。按唐調露元年(679年),以交州都督府改為安南都護府,故地在今越南橫山(Hoanh Son)以北的地區,府治在今越南河內。五代後,今越南的北部地方獨立,自稱大瞿越或大越,南宋於淳熙元年(1174年)正式稱其為安南國。該國從獨立之後即不斷向南擴展,滅占城國並進據真臘國的許多領土。其版圖經常變化,怛我國自宋至清代前期,一般均稱其為安南國(其間也一度作交阯)。約清嘉慶八年(1803年)安南國始改稱越南國。安南國的首都在不同時期也有所更動,丁、黎二朝設在華閭即河南寧省的嘉遠(Gia Vien)縣一帶。李朝時遷回今河內一帶,即原安南都護府的治所,我國古籍中有時也用安南城稱呼該地。十九世紀初建立的阮朝改國號為越南,以順化(Hue)為都,今越南的中部地區也一度被稱為安南(Annam),其北部地方稱東京(Tonkin),南部地區稱交趾支那(Cochin China)。 另見《僉載》卷一-三、六;《通典》卷一七一、一七二、一八七、一八八;《經音義》卷八一、九三;《元和志》卷三八;《六帖》卷七-九、五二;《雜俎續》卷八、九;《蠻書》卷一、四、七、九、一0;《嶺表錄》卷下;《舊唐書》卷八、一一、一三-一七下、一八下、一九上-二0下、三五、三六、四一、一七六、一七八、一八二、一八四、一九七、二00下;《唐會要》卷七三、八七、九八;《舊五代史》卷三、六、三七、一三五;《廣記》卷一六五、四0五、四0七、四二八、四四一、四四六;《御覽》卷一七二、九二四、九七一;《寰宇記》卷一五七、一六九、一七0、一七六、一七九;《冊府》卷九七七、九八七、九九五;《武經》卷二一;《華夷圖》;《新唐書》卷四、七-九、三一、三六、四三下、五0、五一、六九、七0下、七二下、七六、八0、八二、一0五、一六三、一八四、一八五、一九三、二0七、二0九、二二二中下、二二四下;《元豐志》卷一0;《證類本草》卷八、九、一三、一四、一六;《筆談》卷二五;《香譜》卷上;《輿地廣記》卷一-四、三八;《指掌圖》;《能改錄》卷一;《通志》卷四0;《虞衡志》;《代答》卷一、三、六、七、一0;《墜理圖》;《輿地紀勝》卷八九、一0三、一0四、一0六、一一0、一一一、一一九- 一二二;《諸蕃志》卷上;《宋會要稿》冊一九八、一九九;《事林》卷三;《方輿勝覽》卷三四、三九、四二;《玉海》卷一五四;《夢粱錄》卷五、九;《天南行紀》﹔《癸辛集》卷下;《通考》卷三一五、三二三、三二九-三三一;《元一統志》卷九、一0;《招捕總錄》;《安南志略》卷一-六、九-二0;《宋史》卷三、四、七、一五、二六、三三-三七、三九、四二、四四-四八、八二、九0、一0二、一一九、一五四、二0三、二0四、二八四、二八六、二九0、三二七、三三二、三三四、三四九、三五0、三七七、四一一、四二二、四八八、四九五;《島夷志略》;《異域志》卷上、下;《元史》卷三一八、一0-二二、二四-三0、三二、三四-三六、三八、六三、一0八、一一七、一三0、一三四、一三七、一六二、一六六-一六八、一七八、一八二、一九0、二0九;《集事淵海》卷四七;《交阯總志》卷一-三;;《安南棄守》;《寰宇通志》卷一0五、一一八;《明一統志》八二、八五、九0;《明會典》卷一0五;《平交錄》;《野記》卷二、四;《朝貢錄》卷上;《海語》卷上;《越嶠書》卷一-二0;《嶺海圖》;《安南傳》卷一、二;《南詔史》卷上、下;《廣輿圖》卷一、二;《古今圖》;《市舶志》;《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六、九、一六;《炎徼紀》卷一﹔《安南圖說》;《籌海編》卷一;《明四夷考》卷上、下;《殊域錄》卷一、三、五-九、一一、一三;《荒徼考》;《圖書編》卷五八-六0;《四夷館考》卷上、下;《華夷考冫卷五、七、八、一0;《東夷說》;《嶺海續聞》;《明續通考》卷二二九、二三一、二三五、二三六;《四夷考》卷一;《本草》卷一二、一四、三0、三一、三四、三五、四三;《咸賓錄》卷三、六-八;《四夷雄略》卷一、二;《順風》;《萬國圖》;《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安南圖志》;《四夷廣記》;《嶠南記》卷上;《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一、二、九-—二;《武備志》卷二0一、二0二、二一0、二二三、二二七、二三五、二三六、二三八;《職方外紀》卷一;《華夷記》卷四;《象胥錄》卷一、三、四;《世法錄》卷八0、八二;《馭交記》卷一-一二;《指南》;《利病書》卷九一、九三、九七、一0一、一0三、一0四、一0六-一0九、一一八-一二0;《坤輿全圖》;《外國詞》;《譯史》卷三;《譯史紀餘》卷一、二;《讀史紀》卷一、二、四-六、八、九、一00、一0四、一0六、一0八、一一0-一一三、一一七、一一九;《讀史圖》卷一、二、四;《四譯館考》卷一;《海外紀事》卷一、二、四;《海上紀略》﹔《安南紀遊》;《海國錄》;《南洋論》;《明史》卷二、三、六、九-一八、二0-二三、四0、四五、四六、四九、六八、七0、八0、九一、九七、一0六、一二六、一三七、一三八、一四四、一四五、一四七、一四九、一五一-一五四、一五八、一六三、一六六、一六八、一七一、一八一、一八二、一九0、一九八、二00、二0三、二0五、二一二、二二三、二三五、二七九、二八五、二九九、三0四、三一三-三一五、三一七-三一九、三二一、三二三、三二四;《輿地全圖》;《清貢圖》卷一、七;《續通典》卷一二五、一四五、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三、二三九、二四二、二四六;《續通志》卷——0、六三八、六四0;《清通典》卷九五、九七、九八;《清通志》卷二七;《清通考》卷二八七、二八八、二九三、二九六-二九八;《征緬紀略》;《緬事述略》;《海島志》卷一、四、五;《滇繫》卷九;《海錄》卷上、中;《嘉慶志》卷五五三、五五五、五五七、五五九;《海關志》卷二-四、一八、一九、二一、二四、三0;《清續通考》卷三二四、三三一、三三三、三三九、三四五、三四七;《清史稿》卷五-一六、四0、五四、七三、八八、九一、九四、九九-一0一、一二五、一四六、一六八、一七0、二七六、二八八、二九一、二九三、三0八、三二一、三二三、三二四、三三0、三三二、三三四、三五0、三五九、三六四、三六六、四八七、四九九、五00、五一六、五二六-五二八。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