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杯嶼
  又作筊杯山、筊杯嶼校柸嶼、校柸墅、校木盃嶼、校杯嶼、校杯墅,或簡稱為校杯、交杯。《東西洋考》卷九,“提夷、馬陵橋〔……用丙午針,四更,至交杯嶼,即新州港口〕”,“新州交杯嶼〔兩嶼相對如交杯狀,故名。內打水十八托。用丙午,主更,取羊嶼〕”。一般認為在越南義平省東南岸,指歸仁(Qui Nhon)港東面芳梅(Phuong Mai)一帶的海角而非島嶼。也有的認為指 Nui Ong Co 和 Nui Ong Can 等島。 另見《指南》大擔往柬埔寨針。

交攔山
  《咸賓錄》卷六;《譯史》卷二、三;《續通考》卷二四六。即交欄山,見該條。

交覽棉
  又作加喇來納島。《西南洋圖》;《東南洋圖》。即今菲律賓的卡拉棉(Calamian)群島。

交南州
  《殊域錄》卷七占城,“(成化)九年,上命工科右給事中陳峻等,賫敕往占城國封槃羅茶悅為王,為安南阻絕。峻等上疏曰:臣等奉命於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到占城新州港口,把守俱是安南番人,不容進人。……遇見避兵人說槃羅茶悅一家,俱被安南虜去,地方盡數佔奪,改為交南州名色。又令小旗姚官康四散緝訪是實”。按安南國自十世紀中期獨立後,先後據有占城國的地哩、麻令、布征、烏州、里州及占洞、古壘等地。十五世紀七十年代,又進侵占城國的中心地區──新州,改為懷仁府,我國史籍稱為交南州,其地約當越南的義平省南半部及富慶省大部。此後,占城國被迫遷都至今藩朗一帶。 另見《四夷廣記》;《明史》卷三二一、三二四;《清一統志》卷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九;《嘉慶志》卷五五九。

交欄山
  《星槎》前集交欄山,“ 自占城靈山起程,順風十晝夜可至”;後集假里馬打國,“其地與交欄山相望海洋中”。即今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西南岸外的格蘭(Gelam)島。又作勾欄山。 另見《朝貢錄》卷上;《圖書編》卷六0;《明續通考》卷二三六;《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二、七;《外國詞》;《明史》卷三三三;《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六0。

交欄島
  《星槎》前集。即交欄山,見該條。

交趾洋
  即交阯洋的異寫,見該條。

口留
  《讀史記》卷九九。即口留,見該條。

交闌山
  《航海圖》圖一三。即交欄山,見該條。

交逸山
  《指南》往網巾礁荖萬荖膏條。即交溢,見該條。

交逸泉
  《指南》往網巾礁荖萬荖膏條。當指今菲律賓棉蘭老(Mindanao)島西南部的卡維特(Kawit)河。參交溢條。

交蘭嶼山
  《順風》靈山往爪蛙山形水勢法圖條。即交欄山,見該條。

交阯大海
  《利病書》卷一00。即交阯洋,見該條。

交阯支那
  《清續通考》卷三三三。指今越南的南部地區。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