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支
  《宋僧傳》金剛智。即建志補羅,見該條。

建平
  《安南棄守》,“(永樂五年)六月,改……建興府為建平府”,“以長安州隸建平府,本府親領懿安、安本、平立、大灣、望瀛五縣,長安州領威遠、安謨、安寧、黎平四縣”。建平府在越南東北部,轄境約當河山平省南部和河南寧省南部。另見《交阯總志》卷一、二;《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一;《安南傳》卷一;《南詔野史》卷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九;《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雄略》卷一;《安南圖志》;《四夷廣記》;《武備志》卷二三八;《馭交記》卷四;《利病書》卷一一八;《讀史紀》卷九、一一二;《讀史圖》卷四;《海外紀事》卷一;《明史》卷三二一;《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嘉慶志》卷五五三。

建昌
  《安南棄守》,“(永樂五年)六月,定交阯所隸州縣。……以快州隸建昌府,本府親領俸田、建昌、布、真利四縣,快州領倦(僊)呂、施化、東結、芙蓉、永固五縣”。建昌府在越南東北部,轄地約當海興省南部和太平省南部。另見《交阯總志》卷一、二;《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一;《安南傳》卷一;《南詔史》卷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九;《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雄略》卷一;《安南圖志》;《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一;《武備志》卷二三八;《馭交記》卷四;《利病書》卷一一八;《讀史紀》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明史》卷三二一;《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嘉慶志》卷五五三。

建志補羅
  又作建支,或謂即古黃支國。《西域記》卷十。達羅比荼國,“國大都城號建志補羅”。梵文Kāñcipura音譯,今印度南部東岸馬德拉斯西南四十三英里帕拉爾河北岸的康契普臘姆(Conjevaram)。另見《慈恩傳》卷四。

建那補羅
  《慈恩傳》卷四。即恭建那補羅,見該條

箭嶼
  或誤為前嶼。《東西洋考》卷九,“昆宋嶼〔打水二十五托。用單亥針,五更,取箭嶼。〕箭嶼〔打水三十四托。用乾戌針,五更,取五嶼〕”。在今馬來半島西南岸一帶,或謂即Banang山,參射箭山條

鞬拏究撥闍
  《續僧傳》卷二達摩笈多。梵文Kanyakubja音譯,即曲女城,見該條。

江頭城
  《元朝征緬錄》﹐“ (至元)十二年四月,建寧路安撫使賀天爵言,金齒人阿郭知入緬三道,一由天部馬,一由縹甸,一由阿郭地,俱會緬之江頭城”。《利病書》卷一一0,“江頭城至騰衝十五日,太公城在江頭城南十日,馬來城在太公城南八日,安正國城在馬來城南五日,蒲甘緬王城在安正國西南五日,所謂緬中五城也”。在今緬甸中部,或謂指八莫(Bhamo)附近的恭屯(Kaungton),又作老官屯,江頭、官屯均 Kanugton 的譯音。一說江頭係取河流匯合之意,指當太平與伊洛瓦底(Irrawaddy)二江之沖的八莫。另尚有傑沙(Katha)、恭新(Kaungsin)等說。另見《元史》卷一三、一三三、二一0;《使緬錄》;《寰宇通志》卷一一三;《明一統志》卷八七;《南詔史》卷上、下;《廣輿圖》卷一;《籌海編》卷一;《四夷館考》卷下;《明續通考》卷二三一、二三六;《西南夷記》;《咸賓錄》卷七;《緬略》;《三才地理》卷一三;《武備志》卷二0二、二一0;《利病書》卷一0八、一一二;《讀史紀》卷一一三、—一九;《讀史圖》卷一、二;《四譯館考》卷六;《明史》卷四六;《續通典》卷一四八;《續通志》卷六四0;《續通考》卷二三五、二四三;《滇繫》卷一0;《嘉慶志》卷五五六。

將軍帽
  《順風》廣東往磨六甲針條,“(崑崙山)用丁未二十更船,用單未二十五更船取苧盤山及東西竹、將軍帽。遠看見將軍帽內及火燒山。丁未針十五更船取白礁”。在今馬來半島東南岸外的錫里布阿(Siribuat)群島,指丁宜(Tinggi)島。另見《航海圖》圖一五;《四夷廣記》;《指南》浯嶼往磨六甲針路條。

蔣哩悶
  《海錄》卷中蔣哩悶,“在馬神東南,沿海順風約二日可到,疆域稍狹,風俗土產與鄰國同。三巴郎國,在蔣哩悶南少東,海道順風約二三日可到”。或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三寶壟(Semarang)北面的卡里摩爪哇(Karimunjawa)群島,一說指井里汶(Cheribon)。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