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當
      又作把東、巴東。《海錄》卷中叭當國,“在蘇蘇東南,水路順風亦二日可到 ”。即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岸的巴東(Padang)。

叭旦拏
      《海錄》卷上明呀喇,“鴉片有二種…皆中華人所謂烏土也。出於明呀喇屬邑,地名叭旦拏”。即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Patna)。

吧地
  《海島逸志》卷三。即噶喇吧,見該條。

吧國
  《海島逸志》卷一-六。即噶喇吧,見該條。

吧哪
  《順風》浯嶼往杜蠻饒潼條,“吧哪即吉里問山對籠”。即吧那大山,見該條。

吧城
  《吧城紀》;《海島逸志》卷三、四。即噶喇吧,見該條。

吧薩
  《海錄》卷中吧薩國,“一名南吧哇,在咕噠東南,沿海順風約日餘可到”。在今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西岸的曼帕瓦(Mampawa)。

吧哪大山
  又作吧哪。《順風》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條,“萬丹出嶼外,用乙卯、單卯、甲卯,沿茭祿巴、茭荖園頭、遮里問、吧哪大山及胡椒山,對開,是吉里問山”。即巴哪大山,見該條。

吧哪吉知
  《順風》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條,“過是啞森,前有一石頭白,過是吧哪吉知,過是六圭”。見啞森條。

吧哪匏滴
  《順風》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條。見匏洛條。

吧哩馬閣
  《東西洋考》卷九,“又從吉寧馬礁〔往文郎馬神分路,用丙巳及巽巳,五更,取吧哩馬閣。〕吧哩馬閣〔即白水洋。打水八托是正路,近嶼有淺可防。用乙卯針,五更;甲卯,五更;單卯,五更,取三密港〕”。在今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島西南端岸外,即格蘭(Gelam)島東南面的 Balimankap 島。

芭荖員
  《順風》呂宋往汶萊條。即巴荖圓,今菲律賓的 Palawan 島。

峇厘
  《清續通考》卷三四0。即今印度尼西亞的巴厘(Bali)島。

把石
  《東南洋圖》。即把實,見該條。

把東
  (一)《讀史圖》卷四,即把里之誤,見該條。(二)《海島逸志》卷三,“噶喇叭東止於萬瀾,西至於把東”。即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岸的巴東(Padang)。又作叭當。

把里
  或誤作把東。《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武備志》卷二二三。當即今印度尼西亞的巴厘(Bali)島。

把實
  又作把石港、把石。《海島逸志》卷三,“把實,在馬辰之東,風土略同馬辰”。在今加里曼丹島東岸的巴塞爾(Passir)河流域,或專指河南岸的巴塞爾。

把珍
  《萬國圖》。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今地不詳。

把石港
  《西南洋圖》。即把實,見該條。

把拏路曷
  《萬國全圖》。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一說又作莆家龍北膠浪,指今北加浪岸(Pekalongan)。

拔弄
  《諸蕃志》卷上占城國,“舊州、烏麗、日麗、越里、微芮、賓瞳龍、烏馬、拔弄、容蒲羅甘兀亮、寶毗齊,皆其屬國也”。或謂又作巴洞,在越南平治天省東北部的巴洞(Ba Don)一帶。一說烏馬拔弄或烏馬拔即阿木喇補,在廣南等地區。也有的認為弄容應為一地名,或即思容(Tu Dung)之誤,在平治天省東南部的思賢(Tu Hien)海口一帶。

拔忽
  《島夷志略》馬八兒嶼。約在今印度南部沿海一帶,今地無考。

拔沓
  或又作花面馬答大小花面。《諸蕃志》卷上三佛齊屬國。一般均認為指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的巴達克(Batak)人及其所建的國家,參那孤兒條。一說應為Badap的對音,又作八都馬或八都剌。也有的認為在馬來半島。

風日
  《新唐書》卷四三下,“……南天竺之最南境;又西北經十餘小國,至婆羅門西境;又西北二日行,至拔風日國”。即今印度西岸坎貝灣東面的布羅奇(Broach)。

拔賴
  《魏書》卷一0二南天竺;《北史》卷九七;《御覽》卷七九二;《冊府》卷九六0。為南印度古城,今地無考。

拔肥離
  《南海志》卷七。即撥拔力,見該條。

拔扈利水
  《史記》卷一二三身毒《正義》引《括地志》,“阿耨達山亦名建未達山,亦名崑崙山,水出,一名拔扈利水,一名恆伽河”。或梵名Phalgmati音譯,為印度伽耶附近恆河的一支流;或謂為枝扈黎之誤,詳枝扈黎條。

拔離謌磨難
  《新唐書》卷四三下。或謂今波斯灣內的巴林(Bahrain);或謂即拔離磨謌難之訛,即今伊朗東南沿海的莫克蘭(Mokran),古名Bahr Mokram的譯音。

跋南
  《內法傳》卷一,“(臨邑)西南一月至跋南國,舊云扶南”。即今高棉族古語 bnam、現代語 phnom的譯音,義為山岳。指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一帶。參扶南條。另見《求法傳》卷上;《經音義》卷八一。

跋祿羯呫婆
  《西域記》卷一一跋祿羯呫婆國。印度古國,梵文 Bharukacchapa音譯,即《新唐書》賈耽所記通四夷海道的拔風日,《諸蕃志》中的弼離沙,今印度西岸坎貝(Cambay)灣東部的布羅奇(Broach)。另見《慈恩傳》卷四;《方志》卷下;《經音義》卷八三。

跋邏末羅耆釐山
  《西域記》卷一0憍薩羅國,“國西南三百餘里至跋邏末羅耆釐山”。梵文Bhrāmara-giri,意譯黑蜂山。或謂即今印度中部克里希那(Krishna) 河南岸的吉祥山(Sri-sailam);或謂為克里希那河中流右岸的龍樹山(Nāgārjunakonda)。另見《方志》卷下。

罷罷
  《吧城紀遺》。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西南群島,指巴巴(Barbar)島。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