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丹山
      《順風》浯嶼往荖維條,“(苧盤)單乙五更見偏舵嶼,乙辰十更取仙丹山在正手邊。單辰七更取旗嶼”。或謂在今印度尼西亞的淡美蘭(Tambelen)群島一帶。今地不詳。

仙髻山
      《四夷廣記》。指今泰國的庫特島(Koh Kut)或馬克島(Κoh Mak)。

賢豆
  《西域記》卷二。即身毒印度,見該條。另見《方志》卷上;《續僧傳》卷二闍那崛多;《珠林》卷二九;《經音義》卷二六;《翻譯集》卷三。

賢督
  《三國志》卷三0注引《魏略》西戎傳。即今地中海東岸土耳其的安提俄克(Antioch),亦作安塔基亞(Antakga)。

咸歡
  《新唐書》卷四三上。即咸驩,見該條。

咸驩
  又作咸歡、咸懽。《漢書》卷二八下,“九真郡……縣七:胥浦〔莽曰懽成〕,居風,都龐,餘發,咸驩,無切……”。《舊唐書》卷四一,“懷驩:隋為咸驩縣,屬九真郡。武德五年,於縣置驩州,領安人、扶演、相景、西源四縣,治安人。貞觀九(元)年,改為演州。十三年,省相景縣入扶演。十六年,廢演州。其所管四縣,廢入咸驩。後改為懷驩”。咸驩縣在越南義靜省東北部一帶,治所位安城(Yen Thanh)附近。西漢時屬九真郡,三國吳以後屬九德郡,隋代屬日南郡,唐時曾改為驩州、演州,後更名怀驩縣,屬驩州。另見《後漢書》志二三;《林邑記》;《宋書》卷三八;《水經注》卷三六;《南齊書》卷一四;《隋書》卷三一;《晉書》卷一五;《初學記》卷八;《元和志》卷三八;《寰宇記》卷一七一;《新唐書》卷四三;《輿地廣記》卷三八;《通考》卷三二三;《東西洋考》卷一二;《讀史紀》卷五、一一二;《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嘉慶志》卷五五三。

咸懽
  《東漢會要》卷三八。即咸驩,見該條。


  《宋史》卷四一八,“至元十九年,大軍伐占城,(陳)宜中走暹,後沒於暹”。《島夷志略》暹,“自新門台入港,外山畸嘔,內嶺深邃。土瘠,不宜耕種,穀米歲仰羅斛。……至正己丑夏五月,降於羅斛”。暹名的來源,或謂源自十一世紀占婆碑文中的Syam,係對泰人的稱呼。一說起於十二世紀柬埔寨吳哥石刻中的Syama Kut,梵文Syama Kuta意為黑嶺或黑山,指泰、緬交界的分水嶺。我國史籍中的暹人或暹番即指泰族,宋、元時期的暹國則指泰國十三、四世紀的素可泰王國,其都即今素可泰(Sukhothai)一帶。後來暹也往往成為暹羅的簡稱。另見《元史》卷一二、一七-二0、二五、二六、二八、一三四、二0九、二一0;《南海志》卷七;《交阯總志》卷二;《安南棄守》;《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平交錄》;《越嶠書》卷五、六、一0;《嶺海圖》;《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籌海編》卷一;《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八;《荒徼考》;《圖書編》卷五九、六0;《四夷館考》卷下;《華夷考》卷七;《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二、一一;《武備志》卷二二三;《象胥錄》卷三、四;《世法錄》卷八二;《馭交記》卷五;《利病書》卷一一九;《譯史》卷三;《讀史紀》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三;《海國錄》;《明史》卷三二四;《清貢圖》卷一;《清一統志》卷四二三、四二四;《續通志》卷六三八;《清通典》卷九八;《清通考》卷二九七;《嘉慶志》卷五五二;《海關志》卷二一。

暹羅
  又作暹邏,暹囉。《真臘記》總敘﹐“其國北抵占城半月路,西南距暹羅半月程,南距番禺十日程,共東則大海也”。暹羅為泰國舊稱,據我國史籍所載,原分暹與羅斛二國,元至正九年(1349年)合併為一而稱暹羅斛國,後省稱為暹羅。元未以後出現的暹羅國應指十四至十八世紀泰國境內的大城王國。或謂暹羅一名始見於明初載籍,《真臘記》雖同時有暹羅與暹二名,但前者係明人抄刻時誤增。一說其名源自波斯文Shahr-i-nao,義為新城,即指大城(Ayuthaya)。古籍中暹羅除作國名外,有時也用為城名,專指其首都大城或以後的曼谷(Bangkok)。暹羅大庫司則指今大城府及其附近地區,暹羅港應指北攬(Paknam)。另見《異域志》上;《瀛涯》﹔《番國志》;《星槎》前集;《航海圖》圖一三;《明一統志》卷九0;《明會典》卷一0五;《野記》卷四;《朝貢錄》卷上、中;《海語》卷上、中、下;《嶺海圖》;《廣輿圖》卷一、二;《古今圖》;《市舶志》;《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六;《籌海編》卷四、一一、一二;《明四夷考》卷下;《殊域錄》卷二、四、五、八、九;《圖書編》卷五九、六0;《四夷館考》卷上、下;《華夷考》卷九、一0;《東夷說》;《嶺海異聞》;《嶺海續聞》;《明續通考》卷二三四、二三六;《本草》卷七、三四、三五;《咸賓錄》卷二、六;《四夷雄略》卷一;《順風》福建往暹羅針路條;《萬國圖》;《緬略》;《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一、二、五;《東西洋考》卷二-四、六、七、九、一一、一二;《閩書》卷一四六;《武備志》卷二一0、二一四、二二三、二二七、二三六、二三七;《職方外紀》卷一、五;《華夷記》卷四;《象胥錄》卷一、三- 五;《世法錄》卷八0、八二;《指南》大擔往暹羅針條;《利病書》卷九三、九六、九七、一0四、一0七、一一0、——二、一一九、一二0;《外國詞》;《譯史》卷三;《讀史紀》卷九九、一00、一0三、一一二、一一九;《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一、三、九;《海上紀略》;《西南洋圖》;《東南洋圖》;《海國錄》;《明史》卷二-四、六、七、九-一五、一七、一八、二0-二四、四六、四九、六九、七四、八一、一二0、二二七、二四九、三0四、三一五、三二一、三二二、三二四、三二五;《吧城紀》;《清貢圖》卷一;《緬甸瑣記》;《續通典》卷一四六、一四八;《清一統志》卷三八九,四二三,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七、二三九、二四三;《清通典》卷九七、九八;《清通考》卷二九三、二九六、二九七;《征緬紀略》;《緬事述略》;《滇繫》卷一0;葉羌鏞《呂宋紀》;《海錄》卷上;《嘉慶志》卷五五二、五五六、五五七、五五九、五六0;《南洋蠡測》;《海關志》卷四、一七、一八、二一、二四、三0;《清續通考》卷三二五、三三三、三三九;《清史》卷六-一0、一二-二0、五四、八八、九一、一一四、一五四、一五五、二一三、二二四、二八四、三二三、三二七、三三二、三四三、三六六、五二六-五二八。

暹海
  《四夷館考》卷下(暹羅館),“凡暹海中諸國,如占城、暹羅等處,進貢來文亦附本館帶譯”。即今泰國灣一帶,又稱暹羅(Siam)灣。

暹邏
  《星槎》後集彭坑國,“在暹邏之西”。詳暹羅條。另見《嶺海圖》;《籌海編》卷三;《殊域錄》卷七;《西南夷記》;《本草綱目》卷二五、三四、四五;《武備志》卷二一三;《職方外紀》卷五;《坤輿全圖》;《讀史圖》卷二;《清續通考》卷三三八、三四五;《清史稿》卷一四六。

暹囉
  《利病書》卷一一二。即暹羅,見該條。

暹羅斛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暹羅國,“本暹與羅斛二國,……至正間,暹人始降於羅斛而合為一國。國朝洪武初,號暹羅斛國。……永樂初,其國始去斛字,止稱暹羅國”。詳暹、暹羅、羅斛條。另見《明一統志》卷九0;《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八;《四夷館考》卷下;《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二;《武備志》卷二三六;《象胥錄》卷四;《利病書》卷一一九;《讀史紀》卷一一二;《四譯館考》卷三;《明史》卷三二四;《清一統志》卷四二三;《嘉慶志》卷五五二;《海關志》卷二一。

羨丹
  《東南洋圖》。即羨單,見該條。

羨單
  又作羨丹。《西南洋圖》。在今印度尼西亞的亞南巴斯(Anambas)群島,即錫安坦(Siantan)島。

現平坪山
  《指南正法》宿霧回雙口條。在今菲律賓盧邦島至馬尼拉灣口間,今地不詳。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