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巴
  又作淡邦、澹巴。《皇明四夷考》卷下,“淡巴,在西南海中。洪武十年,國王遣人來貢,賜之金全幣”。或謂在今馬來半島,位馬來西亞的丹帕(Dampar)湖一帶。一說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甘巴(Kampar)河流域。另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六;《圖書編》卷六0;《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咸賓錄》卷六;《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七;《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象胥錄》卷一、五;《世法錄》卷八二;《外國詞》﹔《譯史》卷二;《讀史圖》卷四。

淡水
  《四夷館考》卷下﹐“(大真樹港)五晝夜可抵暹羅港,入港遠二百里即淡水,又五日抵暹羅城”。此淡水或非專門地名,但後來有些書轉成淡水洋,見該條(二)。另見《圖書編》卷五九;《四譯館考》卷三;《海關志》卷二一。

淡目
  又作淡墨、淡目港口。《順風》順塔往遮里問淡目條,“(遮里問)前面有出煙大山名特結。用辰巽二更、乙辰三更取五角嶼。用卯三更,見昆峷淡目港口”。即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三寶壟(Semarang)東面的淡目(Demak)。

淡洋
  (一) 又作淡水洋、淡水湖。《真臘記》總敘,“又自查南換小舟,順水可十餘日,過半路村、佛村,渡淡洋,可抵其地曰干傍,取城五十里”,指今柬埔寨的洞里薩湖(Tonle Sap)。參淡水洋條(一)。另見《殊域錄》卷八;《四夷廣記》真臘。(二)《島夷志略》淡洋,“港口通官場百有餘里,洋其外海也。內有大溪之水,源二千餘里,奔流沖合於海,其海面一流之水清淡,舶人經過,往往乏水,則必由此汲之,故名曰淡洋”。《星槎》後集東西竺,“ 歲藉淡洋米穀以為食”。《朝貢錄》卷中蘇門答剌國,“(單嶼)又五更至阿魯國之港,又十更至淡洋”。此淡洋一般均認為即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古國名Tamihan (古爪哇文名)的譯音,其國官場或在今Tamiang河畔的瓜拉新邦(Kualasimpang),港口指該河河口的Seruwai一帶。但東西竺去淡洋頗遠,故有的認為《島夷志略》東西竺一條中的淡洋乃淡淨之誤。參嘾楊、毯陽、淡淨、淡銘嶼、都元等條。另見《星槎》後集;《朝貢錄》卷上;《圖書編》卷六0;《四夷廣記》東西竺;《象胥錄》卷五;《世法錄》卷八二;《外國詞》;《譯史》卷三。

淡邦
  《圖書編》卷五九;《華夷記》卷四。即淡巴,見該條。

淡項
  《海錄》卷上淡項,“在蘇辣北﹐水路約日餘可到”。在今印度坎貝灣東南蘇拉特(Surat)的北面,或謂在坎貝灣內,今地不詳。

淡淨
  《島夷志略》東西竺,“ 田瘠不宜耕種,歲仰淡淨米穀足食”。《星槎》東西竺中“淡淨”作“淡洋”,或謂淡洋離東西竺較遠,應以淡淨為正,其故地在今馬來亞東岸興樓(Endau)附近的本珍(Pontian,一作Dochong)河流域,或指河口的海杜昌(Duchong Laut)、陸杜昌(Duchong Darat)等島。參淡洋條(二)。

淡港
  (一)《島夷志略》東沖古剌,“ 嶻薜豐林﹐下臨淡港﹐外堞為之限界”。或指今泰國的宋卡(Songkhla)港。(二)《島夷志略》都督岸,“ 自海腰平原津通淡港”。或謂指馬來西亞沙撈越(Sarawak)州的古晉(Kuching)港口。(三)又作淡水港。《島夷志略》舊港,“ 自淡港入彭家門,民以竹代舟”。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岸,指慕西(Musi)河口;一說指巴唐哈里(Batanghari)河口。另見《瀛涯》﹔《朝貢錄》卷上﹔《四夷廣記》。

淡墨
  《南海志》卷七。即淡目,見該條。

淡邈
  《島夷志略》淡邈,“小港去海口數里,山如鐵筆,迤邐如長蛇,民傍緣而居。……地產胡椒,亞於八都馬”。一般認為即今緬甸東南岸的土瓦(Tavoy)。也有的指為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部地區。參打歪條

淡馬錫
  《航海圖》圖一五。一般均認為即新加坡的古名。也有的指為馬來西亞的柔佛(Johore),或兼指新加坡、柔佛。參單馬錫條

淡水馬
  《順風》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在今斯里蘭卡島南岸,今地不詳。

淡水江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 國有淡水江,乃諸流湊匯之處”。南毗國應在今印度馬拉巴爾海岸,淡水江今地無考。

淡水洋
  (一)《真臘記》耕種;《四夷廣記》真臘;《東西洋考》卷三。即淡洋,見該條(一)。(二)《清通考》卷二九七,“ (暹羅港)入港二百里即淡水洋,又五日抵暹羅城”。應在今暹羅灣,但此名實由《四夷館考》的淡水轉抄而成,或非專門地名。參淡水條。另見《嘉慶志》卷五五二。

淡水港
  (一)又作阿魯國港亞路港口、亞嶼港口。《瀛涯》啞魯國,“其國有港名淡水港一條,入港到國”。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北岸日里(Deli)河口,即今勿拉灣(Belawan)一帶。另見《番國志》啞魯國;《朝貢錄》卷中;《明續通考》卷二三六。(二)《番國志》舊港國。又作淡港,見該條(三)。(三)《瀛涯》爪哇國,“ 自新村投南船行二十餘里到蘇魯馬益,番名蘇兒把牙,其港口流出淡水,自此大船難進,用小船行二十餘里始至其地”。《皇明四夷考》卷上云“(新村)又南水行可半日至淡水港,乘小艇行二十餘里至蘇魯馬益”。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岸的泗水(Surabaya)港口。另見《殊域錄》卷八;《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館考》卷上;《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四夷廣記》爪哇;《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三;《武備志》卷二三六;《世法錄》卷八二;《四譯館考》卷一;《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六0。(四)《東西洋考》卷九,“密雁港〔南是淡水港。……〕”。在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岸維甘(Vigan)南,或謂指Bangui灣一帶。(五)《順風》暹羅往馬軍條,“ (淡水港)甲寅並單寅十更取文萊港口”。在加里曼丹島北岸,或指馬來西亞沙撈越(Sarawak)州的米里(Miri)港口。(六)《海錄》卷上太呢,“海艘所舶處謂之淡水港”。指今泰國的北大年(Patani)港口。

淡水湖
  《殊域錄》卷八,“又由占城過淡水湖、菩提薩州,歷魯般寺而至真臘”。即淡洋、淡水洋,見該條(一)。另見《四夷廣記》;《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

淡銘嶼
  《順風》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蘭沙(Langsa)的東南面,或謂即淡洋,見該條(二)。

淡馬錫門
  《東西洋考》卷九,“羅漢嶼〔有淺宜防,往來尋白礁為準。往滿剌加從北邊過船,用庚酉,五更,入龍牙門。〕龍牙門〔……中打水三十托,北二十托,南八九托。又過淡馬錫門,用庚酉及辛戌針,三更,取吉里問山〕”。應指整個新加坡海峽的中段,位新加坡南面,或指石叻門(Keppel Harbour)和新基水道(Selat Sinki)。也有的認為指柔佛(Johore)海峽西部Tanjong Tuas和Tanjong Bulus之間的通道。另見《順風》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

淡勿蘭州府
  又作尖筆闌、尖筆闌山九峰。《順風》浯嶼取諸葛擔籃條,“(已養顏)南風船在嶼北過,見外面獨嶼四個平長,內面是淡勿蘭州府,前去見外嶼一列四五個”。淡勿蘭係Tambelan的譯音,即今印度尼西亞的淡美蘭群島。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