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龍
  《從征日記》,“波龍山,其地層巒疊嶂,高峻異常,……所在村寨皆在山谷。前為波龍廠,有銀礦,往時內地貧民至彼採礦者以萬計,商賈雲集,比屋列肆,儼一大鎮”。在今緬甸東部,波龍山應指湯彭(Tangpeng)山脈,波龍廠即蒙米特(Mong Mit)東面的包德溫(Bawdwin)礦區。參波羅山條。另見《緬甸瑣記》;《征緬紀聞》;《征緬紀略》;《緬事述略》;《清史稿》卷五二八。

波遼
  《御覽》卷七九0引《外國傳》,“從西圖南去百餘里,到波遼十餘國,皆在海邊”。或謂在今越南的東南部,位薄寮(Bac Lieu)一帶;一說在藩朗(Phan Rang)。

波利
  《御覽》卷七八八引《唐書》,“金利毗逝國……南去波利國三千里”。或謂即婆利,指印度尼西亞的巴厘(Bali)島。另見《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九五七。

波羅
  《利病書》卷一二0,“貞元時,波斯、波羅二國入貢”。當即婆羅之訛,參該條(一)。另見《海關志》卷二。

波刷
  《南詔野史》卷下,“(宣德)七年八月,土官刀之雅奏,波刷國屢侵,請兵討之”。或謂即波勒之訛,見該條。

波律
  《本草》卷三四,“龍腦香〔(李)珣曰:生西海波律國”。〕即婆律,見該條。另見《証類本草》卷一三;《香譜》卷上。

波剌
  或誤為波利利剌。《通典》卷一八八,“多蔑國……南阻大海,西俱游國,北波剌國,東陁洹國”。一說又作古剌,在緬甸南部;一說又作薄剌,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北部的佩雷拉克(Peureulak)。另見《唐會要》卷一00;《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九五七;《新唐書》卷二二二下;《通考》卷三三二;《續通志》卷六四0。

波凌
  《宋僧傳》卷二,“智賢,南海波凌〔亦曰訶陵〕國人也”。一說在馬來半島,為馬來西亞關丹(Kuantan)附近Puling山的譯音;一說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參訶陵條

波勒
  或訛為波刷。《明一統志》卷八七,“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東至老撾宣慰使司界,南至波勒蠻界,西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北至孟艮府界。……〕”。《殊域錄》卷九,“(宣德七年)八百大甸土官刀之雅入貢方物,訴波勒蠻常以兵來,殺人掠貨,請發兵討之”。或在今泰國北部,指帕府(Phrae)一帶;一說指其南面的彭世洛(Phitsanulok)府。另見《四夷館考》卷下;《武備志》卷二0二;《利病書》卷一0七、一一0;《讀史紀》卷一一九;《讀史圖》卷二;《四譯館考》卷八;《明史》卷三一五;《續通考》卷二四三;《滇繫》卷一0。

波斯
  (一)《魏書》卷一0二,“波斯國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條支國也”;《諸蕃志》卷上大食國。古籍中有西海波斯及南海波斯,此處為西亞波斯,波斯語Parsa,即今伊朗(Iran)。(二)《代答》卷三波斯國。指蘇木都剌國,又稱八昔(Pasai),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北部。(三)《蠻書》卷一0,故地指今緬甸南部勃生(Bassein)。大抵宋以前波斯多指西亞波斯,宋以後波斯多指南海波斯。       另見《玉海》卷五六引《職貢圖》;《魏書》卷五;《伽藍記》卷五﹔《梁書》卷五四;《周書》卷五0;《隋書》卷八三;《續僧傳》卷四;《方志》卷下;《南史》卷七九;《北史》卷九七;《珠林》卷二九;《求法傳》卷下;《五天竺傳》;《經行記》;《通典》卷一九三;《經音義》卷二二;《六帖》卷五七;《雜俎》卷四;《舊唐書》卷一九八;《唐會要》卷一00;《廣記》卷四0二;《御覽》卷七九五﹔《寰宇記》卷一五六;《事類賦》卷二四;《冊府》卷九五六;《華夷圖》;《新唐書》卷二二一下;《新五代史》卷七四;《元豐志》卷一0;《證類本草》卷三;《文昌雜錄》卷一;《指掌圖》;《通志》卷一九六;《山堂考》卷六一;《宋會要稿》冊一九七;《通考》卷三三九;《遼史》卷七0;《宋史》卷四九0;《集事淵海》卷四七;《南詔野史》卷上;《殊域錄》卷九》;《四夷館考》卷下;《華夷考》卷一;《嶺海異聞》;《嶺海續聞》;《明續通考》卷二三七;《咸賓錄》卷三;《四夷雄略》卷二;《四夷廣記》;《裔乘》卷三、七;《閩書》卷一五0;《武備志》卷二二三;《世法錄》卷八一;《利病書》卷一一二;《坤輿全圖》;《讀史紀》卷六五;《四譯館考》卷七﹔《海上紀略》;《明史》卷三二五;《清職貢圖》卷一;《續通典》卷一四八、一四九;《續通志》卷六三七;《續通考》卷二三八;《緬事述略》;《海關志》卷二;《清續通考》卷三三三;《清史稿》卷五二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