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苓
  《島夷志略》爪哇,“次曰巫侖,曰希苓,曰三打板,曰吉丹,曰孫剌等。地無異產,故附此耳”;同書東淡邈,“皋犍相去有間,近希苓數日程”;同書須文那,“地產絲布、胡椒,亞於希苓、淡邈”。即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北部西冷(Serang)河名的譯音,參禧寧條。但須文那一節的希苓,該書文津閣本作郗苓,故有的認為東淡邈、須文那二節的希苓均為郗苓之誤,非爪哇的希苓,而是 Hili 的譯音,位印度西岸,參歇立條。

希連河
  又作希連禪河。《法顯傳》。一名阿恃多伐底河,即今印度恒河支流甘達克(Gandak)河。

希星嶼
  又作希星山,《順風》古里往阿丹及回針條。在今印度西岸卡利卡特(Calicut)港外,今地不詳。

希連禪河
  《水經注》卷一引《法顯傳》。即希連河,見該條。

熙寧
  《南海志》卷七,“ 闍婆國管大東洋:……淡墨、熙寧、囉心……”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北部,即西冷(Serang),位淡目(即淡墨)和拉森(即囉心)之間。

熙連禪河
  《翻梵語》卷九。即希連河,見該條。

盻盻
  《萬國圖》。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端,今地不詳。

禧寧
  又作熙寧、希苓。《諸蕃志》卷上蘇吉丹,“其地連百花園、麻東、打板、禧寧、戎牙路、東峙、……,皆闍婆之屬國也“。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或謂即《爪哇史頌》中Heing 一名的譯音。爪哇島北部的古突士(Kudus)西面有西冷(Serang)河,禧寧或此河名的譯音,位淡目(Demak)和拉森(Lasem)之間。

禧里弗丹
  《南海志》卷七。又作沙里八丹,即Solipatam的譯音,今印度南部東岸訥加帕塔姆(Nagapattam)。

犀頭山
  《東西洋考》卷四遲悶。在今帝汶(Timor)島 ,或指木提斯(Mutis)山。

犀角山
  (一)《航海圖》圖一三。在今暹羅灣,或謂即泰國巴蜀(Prachuab)府岸外的Koh Satakut,一說為Chulai Point 。(二)《航海圖》圖一五。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位巨港(Palembang)西面,或指登波(Dempo)火山。一說為Pematang Langgar山。(三)《順風》暹羅往馬軍條,“(聖山、五嶼)艮寅五更取犀角山。子癸五更取蘿蔔山”。在今馬來西亞沙巴(Sabah)州的哥打基納巴盧(Kota Kinabalu)至菲律賓巴拉巴克(Balabac)島的航道間,或位於森潘曼吉尤(Sampanmangio)角一帶。另見《指南》往汶來山形水勢條。

犀角嶼
  《東西洋考》卷九,“又從交溢〔對西開船,取犀角嶼。〕犀角嶼〔外有三四白礁,南勢開船,用單坤針,入蘇祿國〕”。或指今菲律賓巴西蘭(Basilan)島西面的桑博伊(Sangboy)島。另見《東西洋考》卷五;《清史稿》卷五二八。

昔里
  《島夷志略》暹,“近年以七十餘艘來侵單馬錫,攻打城池一月不下。本處閉關而守,不敢與爭。遇爪哇使臣經過,暹人聞之乃遁,遂掠昔里而歸”。一般均認為指新加坡,為馬來語Selat(海峽)的譯音,源自柔佛(Johore)海峽的馬來名Selat Tebrau。也有的認為是新加坡北岸實里打(Seletar)一名的譯音。一說兼指馬來西亞的柔佛及新加坡一帶。參息力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