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花嶼
  (一)《東西洋考》卷九,“又從滿剌加國五嶼〔分路入蘇門答剌,用單乾針,五更,取綿花嶼。〕綿花嶼〔第三灣正好過船,打水七八托,外二十托。用單戌針過淺。辛戌,四更,取雞骨嶼〕”。在今馬來半島西岸巴生(Klang)港附近 。參吉貝嶼條(二)。另見《航海圖》圖一六及《順風》有關往亞齊的針路條。(二)《順風》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條,“(吉蘭丹港口)丙午四更取三角嶼,內門有大山當頭夾,名角員山,內外可過,單午三更取綿花嶼。單午五更取斗嶼。單午五更取彭亨港口”。在今馬來半島東岸外的大雷丹(Great Redang)島附近。參吉貝嶼條(一)。另見《順風》、《指南》有關往彭亨、咬口留吧等地針路條。

綿花淺
  或又作紅毛淺。《航海圖》圖一六,“(雞骨嶼)用乙辰及丹辰針三更船平綿花淺,用辰巽針十更船平滿剌加”。在今馬六甲海蛺,位Aruah群島與馬來半島西岸間,或指南沙(South Sands)。參吉貝嶼條(二)、紅毛淺條(一)。


  《南詔野史》卷上,“ (宋徽宗崇寧二年)緬人、波斯、崑崙三國進白象及香物”。《元征緬錄》,“至元八年,大理鄯闡等路宣慰司遣乞台脫因等使緬,招其內附,不得見其王,見其臣下,遣價博者偕來”。緬或緬人為我國史籍對今緬甸主體民族的稱呼,但有時也泛指緬甸各族。宋元時期的緬人國、緬國一般指緬人所建的蒲甘(Pagan)王朝 ,後來往往成為緬甸的簡稱,對撣人所建的阿瓦(Ava)王朝也以緬國或緬人國稱之。另見《招捕總錄》;《安南志略》卷三;《元史》卷八、一0、一五、一八-二二、二四-二七、二九、三0、三六、三九、一二五、一三一-一三三、一四九、一六六、一六八、一七六、二0九、二一0;《集事淵海》卷四七;《使緬錄》;《百夷傳》;《越嶠書》卷五、九;《南詔史》卷下;《荒徼考》;《明續通考》卷二三一、二三六;《緬略》﹔《三才地理》卷一三;《象胥錄》卷三、四;《世法錄》卷八二;《利病書》卷一一0-一一二;《讀史紀》卷一一八、一一九;《讀史圖》卷二;《四譯館考》卷五、六、八、一0;《明史》卷三;《內府圖》;《清貢圖》卷一;《征緬日記》、《緬甸瑣記》、《征緬紀聞》;《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三八九、四二三;《續通考》卷二四三;《續通志》卷六四0;《清通考》卷二八九;《征緬紀略》﹔《緬事述略》、《滇繫》卷九、一0;《嘉慶志》卷四九八、五五六;《海關志》卷一八;《清史》卷六、一二、一四、二三、九九、一四六。

緬甸
  《明一統志》卷八七,“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其地舊有江頭、太公、馬來、安正國、蒲甘緬王五城”。其名始見於明初載籍,係宣慰使司之稱,其轄境各個時期不盡相同,但在十六世紀初廢棄之前,約當阿瓦王朝的領土,即伊洛瓦底(Irrawaddy)江中游地區,司治設於阿瓦(Ava)。故我國史籍往往以阿瓦泛指當時的緬甸宣慰司。十六世紀三十年代後,東吁王朝、雍籍牙王朝先後逐步統一全國,緬甸之名遂用來指今緬甸(Burma),有時也簡稱為緬或緬國。或謂緬甸純係漢名,有邊遠區域之意。也有的認為緬或緬甸來自譯音,十一世紀的孟文碑銘稱緬人為Mirma,撣人稱緬為Man,源於梵文Myamma。但對Myamma一詞由來又有不同看法,一說自印度婆羅門之名轉成,中古時Blahma與Myamma的用法可相通。一說Myamma 即《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列傳中所載的靡莫。另見《使緬錄》;《寰宇通志》卷一一一、一一三;《明一統志》卷八六;《南詔史》卷上、下;《廣輿圖》卷一、二;《古今圖》;《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九;《炎徼紀》卷四;《籌海編》卷一;《殊域錄》卷九;《圖書編》卷五八、六0;《四夷館考》卷下;《華夷考》卷九;《明續通考》卷二三一、二三六;《西南夷記》;《本草綱目》卷九、三一;《咸賓錄》卷七;《四夷雄略》卷二;《萬國圖》﹔《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武備志》卷二0二、二一0、二二三、二二七;《職方外紀》卷一、五;《華夷記》卷四;《馭交記》卷二;《利病書》卷一0七-一一0、一一二;《坤輿全圖》;《外國詞》;《譯史》卷二;《譯史紀餘》卷四;《讀史紀》卷一一三、一一八、一一九;《讀史圖》卷一、二、四;《海上紀略》;《海國錄》南洋記;《明史》卷一0、一一、二0、二一、四六、七四、一二0、一二六、一六二、一七一、一八四、二0三、二二0、二二七、二四七、二七九、三一三-三一五、三二三;《清貢圖》卷一、七;《征緬日記》;《緬甸瑣記》;《征緬紀聞》;《續通典》卷一四六、一四八;《清一統志》卷三八九;《續通考》卷二三五、二四二、二四三;《續通志》卷六四0;《清通典》卷九六-九八;《清通志》卷二七;《清通考》卷二八九、二九三、二九六;《征緬紀略》、《緬事述略》;《滇繫》卷九,一0;《海錄》卷上;《嘉慶志》卷四九八、五五二、五五六、五五七;《海關志》卷三0;《清續通考》卷三0五、三二三、三二五、三三0、三三一、三三三、三三四、三三八、、三三九、三四一、三四五、三五三;《清史稿》卷六、一0、一二-二0、二三、五四、七二、七三、八八、九一、九四、九九、一0一、一一四、一二五、一三五、一三七、一四六、一五一-一五四、一六八、一七四、一七六、二二四、二三六、二三七、二四二、二四八、二四九、二五四、二五八、二八八、三0一、三一一、三一三、三一七、三一八、三二0、三二三、三二七、三三一-三三五、三三九、三四三、三四六、三四九、三五八、四一九、四三七、四四四、四四六、四七四、四八五、四八七、四八九、五一二、五一四、五二五、五二六、五二八。

緬丹山
  《順風》苧盤往丁機宜針條,“苧盤開船,五更過東西竹、將軍帽,有帽帶礁,仔細。丙午四更見緬丹山及過長腰嶼”。在今馬來半島東南岸外,位印度尼西亞賓坦(Bintan)島附近,緬丹疑即Bintan的譯音。

描章
  《海島志》卷三。在今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Maluku)群島,或指巴漳(Butjan)島。

乜利客
  《萬國全圖》。在印度西岸,今地無考。

篾阿抹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即馬八兒,見該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