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社
      《海國錄》小西洋記。即波斯(Persia)譯音,此即指今伊朗沿海一帶。另見《海關志》卷三0。

寶山
  《順風》福建往交趾針路回針條,即海堂山,見該條。

寶井
  《炎徼紀聞》卷四,“猛密有寶井”。《讀史紀》卷一一九,“《通考》:木邦界有寶井。……《滇略》云:孟密在騰越南千餘里,其地產(有)寶井金礦”。在今緬甸中部的蒙米特(Mong Mit)附近,或指其南的抹谷(Mogok)一帶。另見《利病書》卷一一0;《明史》卷四六、三一五;《征緬紀略》;《滇繫》卷一0;《清史稿》卷五二八。

寶渚
  《西域記》卷一一僧伽羅國。即今斯里蘭卡。另見《慈恩傳》卷四;《珠林》卷六;《經音義》卷五九;《翻譯集》卷七;《譯史》卷二。

寶林邦
  《明史》卷三二四,三佛齊,“(洪武)七年,王麻那哈寶林邦遣使來貢”。或謂文中將地名誤為王名,寶林邦為Palembang的對音,即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巨港(巴鄰旁)。參舊港條(一)。

寶毗齊
  《諸蕃志》卷上占城國,“舊州、烏麗、日麗、越里、微芮、賓瞳龍、烏馬、拔弄、容蒲羅甘兀亮、寶毗齊,皆其屬國也”。《島夷志略》賓童龍,“次曰胡麻、沙曼、頭羅、沙犗、寶毗齊、新故越州諸番,無所產,舶亦不至”。或謂又作蓬皮勢,在越南義平省南部的安仁一帶,即占城的首都佛逝(Vijaya)。毗齊、皮勢均Vijaya的譯音,寶、蓬為pu的譯音,係國王的尊稱。一說“寶”為“室”之訛,室毗齊的譯音可還原為Sri Vijaya。

保老山
  《東西洋考》卷九。即保老岸山,見該條。

保老岸山
  又作保老山、巴哪大山、吧哪大山,簡稱吧哪。《諸蕃志》卷上蘇吉丹,“有山峻極,名保老岸,番舶未到,先見此山,頂聳五峰,時有雲覆其上”。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布格(Bugel)角西面一帶,或指木里奧(Muria)山。一說為普勞(Prahu)山。另見《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殊域錄》卷八;《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四、九;《讀史紀》卷一一二。

報達
  《西使記》。即今伊拉克的巴格達(Baghdad)。

暴暴
  又作罷罷。《海島逸志》卷三,“暴暴,居於安汶之東。……與西蘭、吉寧比連”。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西南群島,指巴巴(Barbar)島,或兼為民族名。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