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南溟齋  陳佳榮

內容提要﹕提及全球地理大探險﹐向來只列狄亞士南下好望角﹑哥倫布西航抵美洲﹑達伽馬直航印度及麥哲倫艦隊的環球航行﹐而重要的第一環─鄭和下西洋﹐卻往往被作為背景而忽略。若論全球環航﹐由太平洋西部至印度洋西部的直接﹑穩定遠航﹐應由鄭和艦隊所完成。誠然﹐由中國南海至非洲東南岸的航行﹐自唐代以來已略有所聞﹐如《新唐書地理志》及汪大淵《島夷志略》所載﹐阿拉伯商隊也作出其貢獻。唯明代以前的航行均非直航﹐且多沿海岸而行。只有鄭和下西洋才大規模﹑多次地率艦隊作穩定的直航﹐它方便了達伽馬﹑麥哲倫艦隊的航程﹐應作為全球地理大探索的第一環﹐而永遠載於史冊。

Navigator Zheng He – World Geography
Pioneer of the Great Adventure to the Western Seas

(Extract)

Most history books on global naval exploration only mention Bartholomew Diaz sailing around the Cape of Good Hope, Christopher Columbus reaching America, Vasco da Gama travelling to India and Ferdinand Magellan’s fleet circumnavigating the globe.  The world first great explorer venturing around the Western Ocean, Zheng He, is largely unknown outside China.

Zheng made seven voyages of discovery across the seas,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Eunuch Sanbao to the Western Ocean” (三保太監下西洋) between 1405 and 1433.  Zheng’s fleet sailed directly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to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From Chinese history books, such as “Xin Tang Shu Di Li Zhi” and “Dao Yi Zhi Lue” written by Wang Da Yuan, we can trace sea voyages from the China Sea to as far east as the eastern coast of Africa.  Arabic merchantmen made sea explorations as well when they did trade on the sea.  Before the Ming Dynasty, sea voyages were confined to journeys along the coastline.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before European explorers such as Vasco da Gama and Ferdinand Magellan, Zheng He led fleets of hundreds of ships on seven grandiose naval expeditions to the Western seas.  Zheng should be recognised as the first great explorer of the Western Seas.

 

十五﹑十六世紀之交﹐是世界歷史上的“地理大探險”時代﹐又稱“地理大發現”﹑“發現新航路”﹑“發現新大陸”等。所謂新航路“發現”﹐是指歐洲人由歐洲經非洲直航至亞洲﹐但不等於亞﹑非之間的航路從未曾開闢﹐而中國鄭和(1371-1433)所率艦隊之七下西洋尤其不可忽視﹔所謂新大陸“發現”﹐是指歐洲等舊大陸生活者不知大西洋彼岸另有大陸﹐不等於該大陸無人居住﹐而“印第安人”正是古老“美洲”的舊主人。

地理大探險的成果無疑是史無前例的﹐尤其是環航地球之壯舉。不過﹐提到此等重大歷史事件﹐向來只注重歐洲航海家的業績﹐而罕及亞洲﹑非洲人的貢獻。一般歷史著作中所列舉的相關史事﹐通常包括下列數項﹕

(一) 航海者亨利航至西非﹕
葡萄牙王子亨利(Henry of Portugal﹐1394-1460)於十五世紀中期﹐率艦隊由歐洲南下至非洲西岸的塞拉利昂。
(二) 哥倫布西航至新大陸﹕
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約1451-1506)於1492年率西班牙艦隊橫渡大西洋﹐經兩個多月航程﹐到達今美洲的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諸島﹐以為到了印度領土。後來他又數次西航﹐在今南美洲大陸登岸。
(三) 狄亞士南下至好望角﹕
葡萄牙航海家狄亞士(Bartholomew Diaz﹐約1450-1500)於1497年率艦隊沿西非海岸南下﹐駛抵非洲大陸的最南端 ─ 好望角。
(四) 達伽馬直航至東印度﹕
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Vasco da Gama﹐約1469-1524)於1497年由本國出發﹐經好望角沿東非北上﹐於1498年在印度西南岸登陸。
(五) 亞美利哥確認新大陸﹕
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約1451-1512)於1497-1504年間﹐多次前往哥倫布發現的地方﹐指出它並非所謂的“印度”﹐而是一片新大陸(後來被稱亞美利加洲﹐簡稱為美洲)。
(六) 其他航海家探索北美﹕
繼哥倫布等之後﹐意大利人加波(John Cabot﹐1450-1498)﹑維拉查諾(Giovanni da Verrazano﹐約1480-約1528) 及法國人卡地亞(Jacques Cartier﹐1492-1557)﹑英國人哈得森(Henry Hudson﹐約1550-1611) 也先後沿西北航向﹐探索了北美洲(今加拿大及美國東﹑北部)。
(七) 麥哲倫艦隊環航地球﹕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約1480-1521)於1519年率五艘船組成的西班牙艦隊向西橫渡大西洋﹐繞過南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其船隊中的維多利亞號後來駛抵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1522年返回西班牙。
(八) 德雷克再次環航地球﹕
英國人德雷克(Francis Drake﹐約1540-1596)繼麥哲倫船隊之後﹐於1577-1580年間﹐完成第二次環航地球。

由上面的簡述可知﹐環航地球的其中一段線路是由太平洋進入印度洋。而這段東亞至東非航路的探索﹐最早是由亞洲人完成的﹐其中最卓越的代表就是明朝鄭和艦隊之七下西洋。

必須指出﹐在明初鄭和下西洋前﹐由漢﹑唐至宋﹑元間﹐中國載籍已不乏遠航至印度﹑西亞乃至東非的記錄﹕

(一) 西漢遠航至印度﹕
《漢書‧地理志》記有徐聞﹑合浦﹑日南至黃支國的遠洋航線。黃支國的今地﹐論者多以為在今印度東岸(拙著《隋前南海交通史料研究》有綜合介紹﹐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3年版第45頁)。
(二) 唐代遠航至東非﹕
《新唐書‧地理志》載賈耽所記“廣州通海夷道”﹐由廣州海路西至縛達(Baghdad,今巴格達) ﹐復又經印度洋至三蘭國。三蘭的今地﹐或謂即東非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參見拙著《中外交通史》﹐香港學津書店1987年版﹐第184-186頁)﹔或謂在東非莫桑比克海峽﹐即莫桑比克島南面的Sulan淺灘(參見金國平﹑吳志良〈鄭和航海的終極點﹕比剌及孫剌考〉﹐載《鄭和研究》2004年1期﹐55-62頁)。
(三) 宋元多記及東非﹕
宋代《嶺外代答》﹑《諸蕃志》等書記有崑崙層期﹐或謂在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參見筆者與謝方﹑陸峻嶺合編的《古代南海地名匯釋》﹐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510頁) 。元代汪大淵《島夷誌略》有層搖羅國﹐或謂應為“層拔羅”﹐是Zanzibar對音﹐指東非的桑給巴爾(同上書﹐第460頁)。

誠然﹐中國載籍所記未必都是華人航海的成就﹐其中或有亞洲別國人的貢獻﹐尤其是阿拉伯人。在中世紀﹐阿拉伯有不少遠航至中國的游記﹐例如《公元851年刊定之中國印度見聞錄》(Relation de la Chine et de L’Inde redigee en 851﹐舊作《蘇萊曼游記》)等等。不過在明代以前﹐無論是中國人或阿拉伯人﹐其航行成就均頗有局限。當時﹐在中西之間的海路交通﹐或非全屬直航﹐或多沿岸而行﹐只有到l了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時﹐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自明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的龐大艦隊七次向西遠涉重洋﹐從事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大規模航海活動。其所經航路係由東海轉入南海﹐出馬六甲海峽﹐橫越印度洋而抵紅海乃至非洲東南岸。反映當時航海情況的《鄭和航海圖》收有大小地名500餘個﹐其中外國地名300餘。若論下西洋所至主要地區﹐《明史‧鄭和傳》列出37國﹐扣除重出(如西洋瑣里與瑣里)的約為35國。唯若綜合諸書所載而言﹐則鄭和艦隊大小分隊所到國家或地區應不下50個(拙著《中外交通史》列出50﹐見上引書458-461頁﹔香港鄭和研究會的陳文興先生則考證為56個)。

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何方﹖根據學者對《明史‧鄭和傳》所列的比剌﹑孫剌二名之考訂﹐可以推定在非洲東南岸。沈福偉〈鄭和寶船的東非航程〉(載《鄭和下西洋論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頁)認為此二地是莫桑比克港及索法拉(Sufãla)。金國平等上引〈鄭和航海的終極點﹕比剌及孫剌考〉一文以比剌為莫桑比克島﹐孫剌為Sulan淺灘對音﹐代指索法拉。若依上述意見﹐則鄭和艦隊已經到達南緯20度12’之處的莫桑比克海峽一帶﹐距離今好望角應亦不遠矣。

中國之遠洋交通﹐過去多止於印度或波斯灣一帶。《新唐書‧地理志》所載廣州通海夷道的有些地名﹐雖或考在東非沿岸﹐但尚非定論﹐且屬零碎﹑片斷之記錄﹐宋﹑元部分書籍亦然。只有鄭和下西洋的事跡﹐有正史﹑專著﹑碑文﹑地圖作為佐證﹐比較翔實可靠。鄭和艦隊所開闢的遠至東非之航路﹐除有大隊主線外﹐還有分隊支線﹔不僅到過一次﹐而且多次往返﹔既有沿岸而行﹐更有深洋直航。因此﹐在十五世紀之初﹐形成了一個密集的亞﹑非兩洲航海交通網。

鄭和下西洋之艦隊規模是相當鉅大的﹐通常擁有大型寶船60餘艘﹐連同糧船﹑戰船﹑馬船﹑坐船等中小船隻則達200餘艘。第一次出航時﹐大型寶船62艘﹐隨行水手﹑士兵﹑書記﹑醫生﹑通譯等計27800多人。第七次下西洋有巨舶61艘﹐隨從27550人。其大型寶船長44.4丈﹑闊18丈﹐裝有羅盤與航海圖﹐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航船﹐堪稱木船航海史上之奇跡。鄭和船隊掌握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技術﹐會利用測深﹑對景和觀測天象(如“過洋牽星”)而定位﹐會利用陸標﹑深淺及天文導航法﹐善於運用駛風技術及利用季候風。

總括而言﹐鄭和下西洋的時間之早﹑歷時之久﹑航程之遠﹑次數之多﹑船舶之大﹑船員之眾﹐在古代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均為空前之壯舉。以十五﹑六世紀的全球環航總事業而論﹐由太平洋西部到印度洋西部的直接﹑穩定遠航﹐應是鄭和艦隊所實現。可是在許多世界歷史的論著中﹐鄭和下西洋的意義卻常被低估﹐往往只作為“地理大發現”的背景來安排。

其實﹐僅就時間而論﹐具有世界性規模的鄭和航海事業已遠在歐洲人的“地理大發現”之先。且不說1405年的第一次下西洋﹐即以1433年第七次亦即最後一次下西洋返航言﹐比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要早59年﹐比1498年達伽馬到達印度早65年﹐比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早86年。不同的是﹐鄭和下西洋是古代世界封建王朝臻於頂峰的夕陽﹐其結果只帶來天朝尊嚴﹑朝貢貿易及供皇室揮霍的寶貨﹔而歐洲地理大探險卻是近代全球資本主義肇始勃興的曙光﹐它成為劃時代路標並帶來歐洲的殖民擴張及西方文明。倘若不計此種差異而專論航海成就﹐則鄭和下西洋的大規模﹑頻繁﹑穩定的直航﹐大大方便了達伽馬﹑麥哲倫艦隊的航程﹐完全可作為十五至十六世紀全球地理大探索的第一環﹐而永遠載於世界歷史的光輝篇章。

 

(撰寫於2004年8月﹐後刊於《鄭和研究》2005
年第一期﹐及2005年5月福州-長樂-泉州舉行的
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活動—“鄭和下西洋與華
僑華人”會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出版《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三)》)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海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