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同中南半島諸國之交通

       (一)安南:

明初之經略與郡縣安南,已如前述。安南重新獨立後,其政局亦迭經變化,如十六世紀曾出現南北對峙的政治局面。嘉靖六年(1527年),後黎朝權臣莫登庸(?-1541)一度篡位自立,建立莫朝(1527-1667),史稱北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黎朝舊臣阮淦等擁立黎莊宗,史稱南朝。萬曆十九年(1591年),南朝大將鄭松(?-1623)大舉進攻北朝,翌年佔領北朝首都昇龍(今河內),南北朝局面乃告結束。不過,莫氏仍據有高平一帶,直至1667年始被全部消滅。

儘管明代同安南曾有過干戈相向之事,唯為時甚短。作為中國之藩屬﹐安南無論在全國統一時期或南北朝時期,均同明廷保持密切的朝貢關係。據《明史》本紀所載,有明一代安南國來華朝貢不下七八十次,而宣德二年(1428年)以後至崇禎十年(1637年),即達六十餘次。

明代載籍之記安南者頗夥,舉不勝舉。比較專門的著作有黃福《奉使安南水程日記》、永樂時官撰《交趾總志》、伕名《安南棄守本末》、邱濬《平定交南錄》、李文鳳《越嶠書》、王世貞《安南傳》、鄭若曾《安南圖說》、鄧鐘《安南圖志》、張鏡心《馭交記》等。其中《交趾總志》頗具價值,與元黎崱之《安南志略》、明李文鳳之《越嶠書》均為研究越南史之重要漢文書籍,唯該書在法國遠東學院1932年河內版被誤為明末、清初高熊徵所撰,書名亦訛作《安南志原》。蓋出版者將高氏之序同後面《交趾總志》之文混同,而高氏之 「《安南志》原序」又被曲為「《安南志原》序」。不過出版者編印此書之功則不可沒。

當時中國同越南北部之交通路線已臻於完備,並被諸多史籍加以載錄。《明一統志》、《越嶠書》、《安南圖說》、《安南圖志》,以及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慎懋賞《四夷廣記》、羅洪先《廣輿圖》和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均記及由廣西、廣東、雲南入交之三道,每一大道又有若干支線。限於篇幅,不能詳加考訂,僅將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四裔考.安南》之原文引錄於下,讀者可以之與《廣輿圖》、《安南圖說》、《安南圖志》、《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中的「安南圖」相互參照:

     「入交道三:一由廣西,一由廣東,一由雲南。由廣東則用水軍,伏波以來皆行之;廣西道,宋行之;雲南道,皇明始開[按此道在唐代早已有之,參見前述賈耽、樊綽等所記]。   
      廣西道亦分為三:從憑祥州入者,由州南關隘一日至交之文淵州坡壘驛,復經脫朗州北一日至諒山府,又 一日至溫州之北險徑、半日至鬼門關,又一日經溫州之南新麗村,經二十(諒?)江一日至保祿縣,半日渡昌江,又一日至安越縣南市橋江下流北岸;一道由思明府入,過摩天嶺,一日至鬼陵州,過辨強隘,一日至祿平州,州西有路,一日半至諒山府。若從東行過車里江[此江永樂中黎季堰之,以拒王師,後偵知其堰處,乃決之以濟師],一日半至安博州,又一日半過耗軍,山路險惡,又一日至鳳眼縣,又分二道,一道一日至保祿縣,亦渡昌江,一道入諒江府,亦一日至安越縣之南、市橋江北岸,各與前道會;其自龍州入者,一日至平而隘,又一日至七源州,二日至文蘭平茄社,又分為二道,一道從文蘭州,一日經右隴縣北山徑鬼門關,平四十里渡昌江上源,經右隴之南,沿江南岸而下,一日至世安縣平地至安勇縣,又一日亦至安越縣之中、市橋江北岸,一道從平茄社西,一日半經武崖州山徑,二日至司農縣平地,又一日半亦進至安越縣之北、市橋江上流北岸。市橋江在安越縣境中、昌江之南,諸路總會之處,隨處可濟師,一日至慈山府,又至東岸嘉林等縣,渡富良江以入交州。
      雲南亦有二道:其一道由蒙自經蓮花灘入交州之石隴關下程瀾,循洮江源右岸,四日至水尾州,又八日至文盤州,又五日至鎮安縣,又五日至夏華縣,又三日至清波縣,又三日至臨洮府[洮水即富良江上流,其北為宣化江,南為沱江,所謂三江者也],臨洮二日至山圍縣,又二日至興化府,即古多邦城,自興化一日至白鶴神廟三歧江,又四日至白鶴縣,渡富良江;其一道自河陽隘,循洮江左岸,十日至平源州,又五日至福安縣,又一日至宣江府,又二日至端雄府,又五日至白鶴三歧江,然皆山徑,側難行。其循洮江右岸入者,地勢平夷,乃大道也。
      若廣東海道,白廉州烏雷山發舟,北風順利一二日可抵交之海東府:若沿海岸以行,則烏雷山一日至永安州白龍尾,二日至玉山門,又一日至萬寧州,萬寧一日至廟山,廟山一日至屯卒巡司,又二日至海東府。海東二日至經熟社[有石堤,陳氏所築以禦元兵者],又一日至白藤海口,過天遼巡司南至安陽海口,又南至塗山海口,又南至多漁海口,各有支港以入交州:自白藤而入則經水棠、東潮二縣至海陽府,復經至靈縣過黃徑、平灘等江;其自安陽海口而入則經安陽縣至荊門府,亦至黃徑等江,由南策、上洪之北境以入;其自塗山而入則取古齋,又取宜陽縣,經安老縣之北至平河縣,經南策、上洪之南境以入;其自多漁海口而入則由安老、新明二縣至四歧,溯洪江至快州,經鹹子關以入;多漁南為太平海口,其路由太平、新興二府,亦經快州鹹子關口,由富良江以入。此海道之大略也。
      交州之東有海陽、荊門、南策、上洪、下洪、順安、快府等府,去海頗遠,各有支洪穿達,迤邐數百里,大艦不能入,故交人多平底淺舟,以便入港云」。

       (二)占城:

占城同明朝之關係頗為友善。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遣官以即位詔諭其國。其王阿答阿者先已遣使奉表來朝,貢象虎方物。太祖即遣官齎璽書、《大統曆》、文綺、紗羅,偕其使者往賜,其王復遣使來貢。自後或比歲貢,或間歲,或三歲再貢。據《明史》本紀,從洪武二年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占城國入貢凡七十次之多。

明廷遣使至占城者約近三十次,其中正統六年(1441年)所遣給事中舒(一作管)曈、行人吳惠的那一次﹐且有航程記錄,見於吳惠之日記,《殊域周咨錄》及《四夷廣記》均加引錄。《四夷廣記》之文略云,「正統六年,給事中舒某、行人吳惠於十二月二十三日發東莞縣,二十四日過烏豬洋(今廣東上川島附近之洋面),二十五日過七洲洋(今海南島東面之洋面),瞭見銅鼓山(在海南島東北今文教東面),二十六日到獨豬山(在海南島東南萬寧之東面),瞭見大周山(應即萬寧東面之大洲島)。二十七日至交趾界,有巨洲橫截海中,怪石廉利,風橫、舟觸即靡碎,舟人甚恐,須臾風急過人。二十八日至占城外羅洋(指今越南廣東Quang Dong群島一帶的海域)校柸墅(指越南歸仁港東面芳梅Phuong Mai一帶的海角)中。至七年五月十五日歸東管。按詔使往占城者,惟鄭、吳舟跡可考,然和由新州(指歸仁港)入,惠由校柸入,豈二路皆可通,而隨風所泊故異耳」。

當時占城屢遭北部安南國之侵犯,疆土逐漸縮小。明廷對安南、占城搆兵,均遣使諭解之,
謂 「占城、安南並事朝廷,同奉正朔,乃擅自搆兵,毒害生靈,既失事君之禮,又乖交鄰之道 」,然並未能解脫占城被侵之厄運。正統十二年(1447年),安南遣將南侵,奪新州港,擄占城王摩訶該以歸。成化七年(1471年),安南又破其國,執王槃羅茶全及家屬五十餘人,遂據其地,改為交南州 ( 又稱懷仁府,其地約當越南的義平 Nghia Bin省南半部及富慶 Phu Khanh 省大部 ),旋又執王弟槃羅茶悅。故十五世紀末以後,占城國只剩下南部的一些領土,局限於赤坎(今越南東南之格嘎Ke Ga角一帶)、邦都朗(今越南之藩朗Phan Rang一帶)等處。及至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乃被安南國所滅亡。

       (三)真臘

真臘即今柬埔寨 (Cambodia) ,元時之甘孛智、澉浦只、干不昔、甘不察均 Kamboja 或 Cambodia 之對音,明時或又譯為甘破蔗,而張燮之《東西洋考》最先採用柬埔寨之譯名。明朝成立伊始,與真臘過往甚密,洪武三年(1370年)曾遣使臣郭徵等齎詔撫諭其國,洪武、永樂間,真臘遣使入華朝貢約二十次,宣德十年(1435年)及景泰中亦遣使入貢,自後不常至。《四夷廣記》曾載明使赴真臘之路程,謂「永樂元年(1403年),尹綬自廣州發舶抵占城,又由占城過淡水湖(指今柬埔寨的洞里薩湖Tonle Sap)、菩提薩州(今柬埔寨之菩薩Pursat,其泰文名作Pothisat),歷魯般寺(指吳哥城Angkor Thom南面之吳哥窟Angkor Wat)至其國」。

       (四)老撾:

老撾在元代曾稱為老告、老丫、潦查、老抓,俗呼為撾家,又作南掌、蘭場(Lan Chang,泰語意為百萬象之國)。成祖即位後,老撾土官曾於建文四年(1402年)九月遣使來朝。永樂元年(1403年)八月,明廷遣內官楊暄等賚敕撫諭之。次年四月,設老撾軍民宣慰使司,以土官刀線歹為宣慰使,命禮部鑄印給之。司治仍在今琅勃拉邦(Luangprabang)一帶。據《明史》、《明實錄》所載,有明一代老撾遣人入朝貢方物不下三十次:建文四年,永樂二年 (1404年) 、三年、五年至十年、十四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二年,洪熙元年 (1425年) ,宣德三年(1428年)、九年,景泰元年(1450年)、二年、六年,天順五年(1461年),成化二年(1466年)、十六年、十八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十四年,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十年、四十一年。

       (五)八百:

在今泰國北部原有八百媳婦國,元代曾於其地置八百等處宣慰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百媳婦國遣人入貢,遂設宣慰司。二十四年,八百土官刀板冕遣使貢象及方物。永樂二年, 明廷於其地設軍民宣慰使司二,以土官刀招你為八百者乃宣慰使, 其弟刀招散為八百大甸宣慰使。八百者乃在今泰國之清萊(Chiang Rai)一帶,八百大甸在清邁(Chiang Maj)一帶。永樂三年、五年,宣德七年(1432年),正統五年 (1440年) ,成化二十年 (1484年) ,弘治二年(1489年),八百均遣人入貢。嘉靖間,其地為緬甸所侵,其酋避居景線(今泰國西北部的昌盛Chiang Sen一帶),名小八百。

       (六)暹羅:

明代載籍中之暹羅,指泰國之大城王國(1350-1767年),其都在大城府(Ayutthaya),所轄地在泰國之南半部。洪武三年(1370年),命使臣呂宗俊等齎詔諭其國,四年其王遣使奉表與宗俊等偕來,貢馴象、六足龜及方物,此後朝貢不絕。據《明史》本紀載.自洪武四年(1371年)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暹羅入貢近八十次。
  
明王宗載之《四夷館考》,對由中國赴暹羅之行程,以及暹羅境內之行政區劃曾有詳載,謂「由廣東香山縣登舟,用北風下指南針向午行,出大海名七洲洋,十晝夜可抵安南海次,中有一山名外羅山(指越南廣東Quang  Dong群島中之列Re島).八晝夜可抵占城海次,十二晝夜可抵大崑崙山(今越南之崑崙島Poulo Condore),又用東北風轉舟向未兼申三分,五晝夜可抵大真樹港(指今越南南岸外的奧比Obi島),五晝夜可抵暹羅港 (指今泰國的北欖Paknam) ,入港遠二百里即淡水,又五日抵暹羅城 (指大城Ayutthaya) 。此皆以順風計,約四十日可至其國」,「其境內有大庫司九:曰暹羅(指大城府及其附近地區),曰可剌細馬(或指今呵叻Khorat府,一說為加拉信Kalasin府),曰疋曹本(指今碧差汶Phetchabun府),曰皮細祿(指今彭世洛Phitsanulok府),曰束骨胎(指今素可泰Sukhothai府),曰果平疋(指今甘烹碧Kamphaeng Phet府),曰倒腦細(指今緬甸東南岸的墨吉Mergui,該地泰文名為丹老斯Tanaos),曰討歪(指今緬甸東南部的土瓦Tavoy),曰六昆(指今泰國的洛坤 Nakhon Srithamarat)。大庫司猶華言布政司也。府十四:曰來(采)納(指今猜納 Chainat 府 ),曰老無 (指今華富里Lopbury 或黎府 Loey 一帶 ) ,曰比采  ( 指今披猜 Phichai 或披集Phichit ),曰束板普 ( 指今素攀武里Suphanburi府),曰辣皮(指今叻丕Ratburi府),曰疋皮里 (指今佛丕Phetchaburi府),曰采野(指今柴也 Chaiya一帶),曰多(指今達叻Trat府),曰千無里(指今春武里Chonburi府),曰細辭滑(或指今四殺吉Srisaket府),曰采欲(指今猜育Chaiyo或猜也蓬Chaiyaphum),曰款細灣(指今那空素旺Nakhon Sawan府或猜也蓬府之空素旺Khon Sawan), 曰沾奔(指尖噴Jumbhorn府),曰魁山(或指今泰國東南岸的考薩民Khao Saming一帶)。縣七十二,俱分隸各府」。

       (七)緬甸:

元朝曾在今緬甸設立了蒙光、雲遠、太公、木邦諸路,以及邦牙宣慰司。明朝建立之後,繼續在緬甸郡內設置土司以治理之。明代在緬甸所設土司情況大致如下:

     1.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元雲遠路,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改為雲遠府,永樂二年(1404年)六月改為孟養軍民宣慰使司。正統十二年(1448年)廢,萬曆十二年(1585年)改置長官司。在緬甸的西北部一帶,司治今莫罕(Mohnyin)。
     2.茶山長官司:永樂五年 (1407年) 析孟養地置。在今緬甸的恩梅開 (Nmai Hka) 江流域一帶。
     3. 里麻長官司:永樂六年析孟養地置。在今緬甸的邁立開(Mali Hka)江流域一帶。
     4.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元木邦路,洪武十五年為府。永樂二年六月改軍民宣慰使司。在緬甸的東部一帶,司治今新維 (Hsenwi)附近。
     5.孟密宣撫司:本孟密安撫司,成化二十年(1484年)六月析木邦地置。萬曆十三年(1585年)升為宣撫司。在今緬甸中部的蒙米特(Mong Mit)一帶。
     6.蠻莫安撫司:萬曆十三年析孟密地置。在今緬甸東北的八莫(Bhamo)附近。
     7.孟艮禦夷府:永樂三年七月置。在緬甸的東部一帶,治今景棟(Keng Tong)。
     8.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本緬中宣慰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六月置,尋廢。永樂元年十月復置,更名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在今緬甸中部,司冶今阿瓦(Ava)。境內有江頭城(或指八莫附近的恭屯Kaungton,一說指杰沙Katha)、太公城(指今唐岡Tagaung)、安正國城(指今新固Singu)、馬來城(或在今曼德勒Mandalay,另有抹谷Mogok、瑞波Shwebo等說)、蒲甘緬王城(今蒲甘Pagan),謂之「緬中五城」。
     9.大古剌軍民宣慰使司:永樂四年六月置,在今緬甸南部的勃固(Pegu)一帶。
   10.底馬撒軍民宣慰使司:永樂四年六月置,在今緬甸東南岸的丹那沙林(Tenasserim)一帶,治所或在莫塔馬(Moktama)。
   11.底兀剌宣慰使司:永樂廿二年(1424年)三月置,治所似在今東吁(Toungoo)一帶。
   12.小古剌長官司:永樂四年六月置,或在勃固西面,今地不詳。
   13,底板長官司:永樂四年六月置。應在緬甸南部,今地不詳。
   14.八家塔長官司:永樂四年六月置,應在緬甸南部,今地不詳。
   15.孟倫長官司:永樂因年六月置。《明史.地理志》謂「小古剌長官司、茶山長官司、底板長官司、孟倫長官司、八家塔長官司,皆在西南部極邊」,其今地殊難考定,唯茶山長官司不在西南,而在今緬甸北部,至於孟倫長官司,一說指今莫罕西南之茂盧(Mawlu)。
   16.東倘長官司: 明朝宣德八年 (1433年) 九月置,隸緬甸宣慰使司,今地不詳。或疑在東吁 (Toungoo)一帶。

由上可見,明代全盛時其所設治之行政區劃幾遍及今緬甸,唯對緬甸全境尤其是南部是否能實行有效之統治則大成問題。原來在緬甸中部曾有撣人所建之阿瓦王朝(1364-1555年)。後來莽瑞體(Tabinshwehti)又創立了東吁王朝 ( 1531-1752年 ),該國即中國史書之東蠻牛、東牛(Toungoo)。該王朝到莽應里(Nandabayin)執政時(1581-1598年)更四處擴張,不僅控制緬甸大部地區,而且擾及中國邊境。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七編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之中西文化交流_ 第二章  明代同東亞、東南亞各國之關係_
第二節   明代同中南半島諸國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