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明代同日本 、朝鮮之關係

倭寇之侵擾與抗倭鬥爭

中、日兩國在古代有著長期通好之歷史。明朝建立後,洪武間曾遣使招諭日本。永樂元年,日本室町幕府(1338-1573)足利義滿遣使來華。據明人鄭舜功日本一鑑.窮河話海載,永樂甲申(二年)「遣使中官鄭和往諭日本王」,胡宗憲的籌海圖編及顧炎武天下邦國利病書也有類似之記載。故永樂朝,中日雙方建立了「勘合」貿易之關係,明廷「給勘合百道,定以十年一頁,船止二隻,人止二百,違例則以寇論」。有明一代,中日文化交流也有不少佳話,如日本著名畫家雪舟(1420-1506)曾來華遊歷,明清之際中國的隱元禪師和學者朱舜水(1600-1682)等人也到過日本。

不過在明代,中、日兩國間畢竟發生了極不愉快的事情。日本倭寇曾長期侵擾中國沿海,中、日兩國又正式爆發過朝鮮戰爭。倭寇指的是日本浪人、武士和走私商人所組成的海盜群。十四世紀以來,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在內戰中失敗之部分武士以及一些浪人,在西南部封建諸侯的慫恿和組織下,經常在中國沿海進行燒殺搶掠的海盜活動。因中國古代把日本叫做倭國,故稱來自日本的海寇為倭寇。元史順帝本紀的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已有記載,「倭人寇蓬州,守將劉暹擊敗之。自十八年以來,倭人連寇瀕海郡縣,至是海隅遂安」。元末,張士誠、方國珍等為朱元璋所敗,其殘部逃到海上,和沿海豪商一同與倭寇狼狽為奸,充其嚮導和內應,致倭患益烈。故史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則十之七」,或謂「去外夷之盜易,去中國之盜難;去中國之盜易,去中國衣冠之盜難」。

明初,倭寇仍不時騷擾中國沿海。洪武二年(1369年),倭寇曾侵擾蘇州、崇明,殺害居民,劫奪貨財,但被明軍所敗。永樂十七年(1419年),總兵劉江率兵於遼東望海堝(今遼寧金縣東)殲滅來犯之倭寇千餘,自此倭患稍息。但正統以後,尤其是嘉靖年間,倭患轉熾。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諸侯大內氏與細川氏的貢使為了爭奪對華貿易,在寧波相互仇殺,並乘機大肆焚掠,使「浙中大震」,故明廷遂禁止對日通商。然「市舶既罷,日本海賈往來自如,海上奸豪與之交通,法禁無所施」。日本海盜商人進一步和中國沿海之奸商無賴王直(?-1560)、徐海(?-1556)、陳東(?-1556)等勾結起來。明廷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以朱紈(1494-1549)為浙江巡撫,兼督備倭,朱到任後捕殺了與倭寇相勾結的「閩浙大姓」九十六人,後沿海勢家乃加以搆陷、劾其擅殺。朱紈被「落職按問」而自殺,「自紈死,罷巡視大臣不設,中外搖手,不敢言海禁事」,於是「海寇大作」。
   
自嘉靖二年(1523年)罷市舶,至四十三年(1564年)倭患平,此四十年間乃倭寇擾華最劇烈之年代。其所侵掠之地方,北自遼海,南至閩、粵,沿海地區概在其騷擾之列,就中尤以江、浙、閩受害最大。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犯台州,破黃岩,大掠象山、定海諸邑」,「浙東騷然」。次年,倭寇先後侵犯浙江的溫州、台州、寧波、紹興及江蘇的上海、蘇州、南通等地,「所過殘掠不可言」,「濱海數千里,同時告驚」。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更向內地深入,越南京而達安徽,「賊自紹興高埠流劫杭、嚴、徽、寧、太平,犯南都,六十七人經行數千里,殺傷無慮四五千人,歷八十餘日始滅」。隨著明軍的進剿,倭寇侵擾的範圍逐漸由北而南,於嘉靖三十七年 (1558年) 攻掠廣東潮州、福建長樂等處。「時沿海長樂、福清等境皆有倭舟。廣東流倭往來詔安、漳浦間。浙江舟山移倭舟南來者尚屯浯嶼。福州、漳、泉無地非倭矣」。
   
鑑於倭患日趨劇烈,明廷乃調兵遣將進剿之。在俞大猷(1504-1580)、戚繼光(1528-1587)等愛國名將的精心指揮下,方蕩平倭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俞大猷率精兵夜撲普陀山倭寇之老營,縱火焚毀敵寨,重創倭寇,取得「普陀山之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俞大猷又在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率兵奮勇殺敵,殲寇一千九百多名,此即有名的「王江涇之役」。次年,明廷以胡宗憲(?-1565)總督南直隸、浙、閩軍務,負剿倭責。他曾多方調查倭情,誘殺通倭之奸民王直、徐海、陳東等,又使俞大猷、戚繼光等合力剿倭,使兩浙之倭勢漸弱。戚繼光與俞大猷均中國歷史上著名之抗倭將領,他在嘉靖三十四年於浙東義烏招募農民、礦工,編練成數千人之「戚家軍」,用兵「飆發電舉,屢摧大寇」。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數千人駕一百餘艘船犯台州,戚家軍神速迎敵,九戰皆捷,使倭寇聞風喪膽。「台州之捷」對平定浙東倭患起了關鍵作用。此後,倭寇便南侵閩、粵。嘉靖四十一年,戚繼光奉命援閩,搗毀橫嶼(今福建寧德東北)的倭寇老巢,殺敵二千六百餘人。不久,倭寇攻陷興化(今福建莆田)、平海衛(今莆田東南),朝廷命俞大猷、戚繼光為福建總兵官、副總兵官前往抗敵。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俞、戚二軍大破平海、興化之敵,獲全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福建總兵官戚繼光在同安、漳浦等地大破倭寇,「繼光督各哨兵入賊巢,擒斬略盡,閩寇悉平」。同年,倭寇又竄至廣東海豐等處,廣東總兵官俞大猷「截殺之,幾無遺類。……至是倭患始息」。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七編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之中西文化交流_ 第二章  明代同東亞、東南亞各國之關係_
第一節   明代同日本 、朝鮮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