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後之終止下西洋及其原因

在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共有六次。及成祖宴駕,仁宗即位時(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曾下詔「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各處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宣德五年,以外蕃貢使久絕,乃再遣鄭和作最後一次下西洋。此後下西洋終止,大規模之航海活動即銷聲匿跡。

宣德以後明廷之終止下西洋,其原因大約有如下數端:

     (一)費用浩繁,府庫空虛:每次下西洋均須準備大舶數十艘,連同中小船隻約為二百餘艘,統領二萬餘人馬,消費頗鉅。據估計,每隻寶船的造價約需五、六千銀兩。再加上對下西洋人員的賞賜,以及對外國使者來貢之回賜,所耗府藏極為驚人。據廣志繹載,「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賚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剩百萬餘歸」,十年間就花費了六百萬兩。永樂九年六月,僅一次賜下西洋官兵鈔就「凡二十萬錠」。永樂十九年,廷臣已進言「連年四方蠻夷朝貢之使相望於道,實罷(疲)中國」。成祖死後,朝臣又奏言「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一弊政,人臣所當切諫者也!」

     (二)國勢中衰,邊患日烈:成祖乃明初之英主,故永樂盛世屢屢遣人交通海外,表現出雄才大略、好大喜功之氣概。自成祖死後,皇帝大都或則昏庸無能,或則沖齡即位,對政事不聞不問,造成宦官干政之禍,使國勢寢弱。同時,西方帖木兒帝國轉衰,不再構成威脅。而明朝自身之邊患卻日趨劇烈,如北部有瓦剌入侵的「土木之變」,東、南有倭寇之侵擾,故大明江山已不復有昔日之聲勢,更無暇積極展開對外之交通。

     (三)外貿畸形,農田荒蕪:明初下西洋之對外貿易屬於所謂「朝貢貿易」,而回賜往往超過貢品之價值。成祖曾謂「朝廷取四夷,當懷之以恩。今後朝貢者,悉以品級賜賚,雖加厚不為過也」。這種「厚往而薄來」的對外「貿易」,除滿足統治者的炫耀慾望與奢侈要求外,對國計民生並無太大好處,反而造成入不敷出的弊病。後來對外貿易漸成沿海商民的投機倒把事業,他們私販番貨,交通外夷,十分活躍,結果形成「民多逐末,田卒污萊」之境況,大有破壞中華古國自然經濟之趨勢。故永樂之後,明廷逐漸又由對外開放而轉為重行海禁。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七編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之中西文化交流_  第一章  鄭和下西洋_
第三節   鄭和七下西洋之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