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航海路線和所到地區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對鄭和屢下西洋之過程可獲得一概括之瞭解。但有關鄭和航海的資料散見於《明實錄》、《明史》和《星槎勝覽》、《瀛涯勝覽》、《西洋番國志》諸書以及碑刻之中,比較零碎。幸賴有 《鄭和航海圖》和《前聞記》的一段記載,使吾人對其航海活動與路線得窺其全豹。

《鄭和航海圖》見於明茅元儀《武備志》的卷二百四十,全名為《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原圖一共十餘頁,包括序一頁,一字展開式的連續地圖,十頁,過洋牽星圖二頁。編繪人不詳,唯序云「當是時,臣為內豎鄭和,亦不辱命焉,其圖列道里國土,詳而不誣,載以昭來世、志武功也」。全圖以南京為起點,出長江口,經東海、南海,過馬六甲海峽,橫越印度洋,歷忽魯謨斯與阿拉伯半島,直抵東非沿岸,並注有航程、航向、指南羅盤針位及天體星象。所收自南京至東非肯尼亞(Kenya)的慢八撒(今蒙巴薩Mombasa)之地名共五百餘,其中外國地名佔三百多個。全圖所列航程、航向和主要地名,迭經後世中外學者考證,被認為是準確的。同時,與祝允明《前聞記》所記宣德間最後一次下西洋的航程對照,也頗多相合。故一般認為該圖係十五世紀中葉流傳下來的,乃鄭和航海活動之產物,對研究明代海外交通、航海技術尤其是鄭和下西洋的大規模活動,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限於篇幅,本書無法對《鄭和航海圖》所列之外國地名一一加以考證,讀者可參考中華書局出版向達先生整理的《鄭和航海圖》,以及筆者同謝方、陸峻嶺先生合編的《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唯祝允明《前聞記》有 「下西洋」一節,對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之規模與過程有全面之敘述,茲引錄於下:

        「永樂中遣官軍下西洋者屢,當時使人有著《瀛涯一覽》、《星
    槎勝覽》、二書以記異聞矣。今得宣德中一事,漫記其
    題本 (文多文錄)
    人數
       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筭手、醫
       士、鐵錨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人等,共二萬七千五百五
       十員名。
    里程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六日龍灣開   十日到徐山(打圍)
                             二十日出附子門   二十一日到劉家港
            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到長樂港
               十一月十二日到福斗山
               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門(行十六日)   二十四日到占城
            七年正月十一日開(行二十五日)
                  二月六日到爪哇(斯魯馬益)
                  六月十六日開(行十一日)     二十七日到舊港
                  七月一日開(行七日)     八曰到滿剌加
                  八月八日開(行十日)     十八日到蘇門答剌
                  十月十日開(行三十六日)
               十一月六日到錫蘭山(別羅里)     十日開(行九日)    
                      十八日到古里國    二十二日開(行三十五日)
               十二月二十六日到忽魯謨斯
            八年二月十八日開船回洋(行二十三日)
                  三月十一日到古里   二十日大綜[舟宗]船回洋(行十七  日)
                  四月六日到蘇門搭剌  十二日開船(行九日)   二十日到滿剌加
                  五月十日回到崑崙洋  二十三日到赤坎  二十六到占城
                  六月一日開(行二日)   三日到外羅山   九日南澳山
                        十日晚望見望郎回山   [六月]十四日到畸(口奇)頭洋  
                       十五日到碗碟嶼   二十日過大小赤  二十一日進太倉(後程不錄)
                  七月六日到京  二十一日關賜獎衣寶鈔
    船號
       如清和、惠康、長寧、安濟、清遠之類。又有數序一二等號。
    船名
       大八櫓、二八櫓之類。」

據上文看,鄭和下西洋時船隊應有「大綜(舟宗)」、「分綜(舟宗)」之分,大綜(舟宗)為全體船隊,分綜(舟宗)為分船隊。大綜(舟宗)一般航行於主要幹線,到了某些重要港口,則以分綜(舟宗)分赴各地,可分可合,靈活機動。據《前聞記》所載的航程,大綜(舟宗)應自龍灣一劉家港一長樂港一占城一爪哇一舊港一滿剌加一蘇門答剌一錫蘭山一古里,然後由古里以分綜(舟宗)前往西亞、東非諸國,最後再集合於古里,以大綜(舟宗)船回洋。但每次下西洋的分合路線自是變化多端、各各不同。大致說來,分綜(舟宗)之出發地點約有下列五處:

    1.發自占城:
         (1)往真臘一遲羅;
         (2)往交欄山一爪哇一舊港一滿剌加一蘇門答剌;
         (3)往急蘭丹一彭亨一龍牙門一滿剌加一蘇門答剌。
    2.發自蘇門答剌:
         (1)往翠藍嶼一榜葛剌;
         (2)往翠藍嶼一錫蘭山;
         (3)往翠藍嶼一溜山。
    3.發自錫蘭山:
         (1)往小葛蘭一古里;
         (2)往溜山一卜剌哇。
    4.發自小葛蘭:
         (1)往柯枝一古里;
         (2)往木骨都束一卜剌哇。
    5.發自古里:
         (1)往忽魯謨斯;
         (2)往祖法兒一阿丹一天方;
         (3)往木骨都束一卜剌哇一麻林。

至於鄭和數次下西洋所到的國家與地區,諸書所載也極不相同。《明史.鄭和傳》列出三十七國,但扣除重出(如西洋瑣里與瑣里)的一些國家與地區不計,僅得三十五國。劉家港與長樂之碑文均提到大小三十餘國,但所開不全,僅數國或十數國。《星槎勝覽》(天一閣本)前集所載親覽目識之國計廿二國。《瀛涯勝覽》、《西洋番國志》均列出二十國。現據諸書所載,將大致可以肯定為鄭和下西洋大綜(舟宗)或分綜(舟宗)所至之國家、地區列舉於下:

    1.占城:Champa,在今越南中南部。或專指占城之新州港口,即今歸仁(Qui Nhon)。
    2.靈山:在今越南中部的華列拉角(Cap Varella)一帶,指石碑(ThachBi)山延伸至
        海邊的支脈。
    3.賓童龍:占城國之南部地區,在今越南的藩朗(Phan Rang)一帶。
    4.崑崙山:指今越南南岸外的崑崙(Condore)島。
    5.真臘: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一帶。
    6.暹羅:指泰國的大城(Ayuthaya)王國。
    7.急蘭丹:Kelantan。今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Kota Bahru)一帶。
    8.彭亨:今馬來西亞的彭亨(Pahang)州一帶。
    9.東西竺:指今馬來半島東南岸外的奧爾(Aur)島。
   10.龍牙門:指新加坡海峽或林加(Lingga)海峽。
   11.渤泥:《明史.鄭和傳》列有此國。指婆羅洲(Borneo)即今加里曼丹島,或專指其
        北部之文萊(Brunei)。
   12.交欄山:指加里曼丹島西南岸外的格蘭(Gelam)島。
   13.爪哇:今印度尼西亞之爪哇(Java)島。此指當時之滿者伯夷(Mdjapahit)王朝,都城
        位今惹班(Modjokerto)一帶。
   14.蘇魯馬益:即今爪哇島東北岸之泗水(Surabaya)。
   15.舊港:今蘇門答臘島之巨港(Palembang)。
   16.滿剌加:今馬來半島西南岸之馬六甲(Malacca)。
   17.九洲山:今馬來半島西岸外之森美蘭(Sembilan)群島。
   18.龍牙犀角:一般認為即《諸蕃志》之凌牙斯加,指泰國的北大年(Patani)-帶。但
        《星槎勝覽》所載之龍牙犀角似應在馬來半島西岸外。或指凌加衛(Langkawi)島。
   19.阿魯:Aru,在今蘇門答臘島東北岸的勿拉灣(Belawan)一帶。
   20.蘇門答剌:Samudra,指今蘇門答臘島北部的洛克肖馬韋(Lhokseumawe)一帶。
   21.黎代:Lide,在蘇門答臘島北部的梅雷杜(Meureudu)一帶。
   22.那孤兒:又作花面國,在蘇門答臘島北部的實格里(Sigli)一帶。
   23.南巫里:Lamuri,在蘇門答臘島北部的班達亞齊(Banda-Aceh)一帶。
   24.龍涎嶼:指蘇門答臘島西北岸外之Breueh島,又名布臘斯(Bras)島。
   25.翠藍嶼:指印度的尼科巴群島(Nicobar Is.)。
   26.按篤蠻山:指印度的安達曼群島(Andaman Is.)。
   27.榜葛剌:Bengal,指今孟加拉國及印度西孟加拉地區。
   28.錫蘭山:Ceylon,即今斯里蘭卡。或專指其港口別羅里(Belligame)。
   29.加異勒:Cail,在今印度之東南端。
   30.瑣里:Cola,又作西洋瑣里。在今印度東南部的科羅曼德爾(Coromandel)海岸。
   31.小葛蘭:今印度西南岸的奎隆(Quilon)。
   32.大葛蘭:或謂即印度西岸的番答里納(Fandaraina)。一說為奎隆南面的阿廷加爾
        (Attingal)。
   33.柯枝:今印度西南岸的柯欽(Cochin)。
   34.古里:今印度西南岸的卡利卡特(Calicut)。
   35.甘巴里:或謂即Koyampaedi(今印度西南部科因巴托爾(Coimbatore)。
        一說為印度西北岸的坎貝(Cambay)。
   36.阿撥把丹:或謂即印度西南的Pattanapur。一說為印度西北岸的阿默達巴德
        (Ahmadabad)。
   37.溜山:指今馬爾代夫(Maldives)。
   38.忽魯謨斯:今伊朗南岸之霍爾木茲(Hormuz)。
   39.祖怯兒:今阿拉伯半島南岸阿曼西岸的佐法爾(Dhufar)。
   40.剌撒:在阿拉伯半島南岸,或謂即南也門的木卡拉(Mukalla)附近之Lasa村。
   41.阿丹:即今南也門之亞丁(Aden)。
   42.沙里灣泥:或謂在今南也門的沙爾偉恩角(Ras Sharwayn)。
   43.天方:即今沙特阿拉伯之麥加(Mecca)。
   44.驀底納:即今沙特阿拉伯之麥地那(Medina)。
   45.比剌:或謂即非洲東北岸外之阿卜德庫里(Abdal Kuri)島。
   46.孫剌:或謂即非洲東北岸外之索科特拉(Socotra)島。
   47.木骨都束:今東非索馬里之摩加迪沙(Mogadishu)。
   48.卜剌哇;今索馬里東南岸之布臘瓦(Brava)。
   49.竹步:今索馬里南部的准博(Giumbo)。
   50.麻林:今東非肯尼亞之馬林迪(Malindi)。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七編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之中西文化交流_  第一章  鄭和下西洋_
第三節   鄭和七下西洋之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