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時長子朱標早逝,乃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帝(1398一1402),其年號為建文。不久,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推翻建文帝而登基,是為明成祖(1402一1424) ,改元永樂﹐並遷都北京。自此﹐明朝乃進入 「永樂盛世」。
  
永樂年間(1403一1424年),成祖內則加強中央集權,外則大力鞏固邊防,致力對外開拓。他從永樂八年(1410年)至廿二年(1424年),曾五次率軍出塞,親征漠北,重創蒙古的韃靼、瓦剌諸部。復經略東北,於永樂七年在黑龍江口的特林(在原蘇聯)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南定安南,重新郡縣其地,設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不過明成祖經略海外之最偉大的業蹟,係派遣鄭和屢下西洋。鄭和下西洋凡七次,而前六次皆為成祖所遣。

鄭和下西洋之偉大壯舉乃明成祖執行對外開放政策的重大體現,也是有明一代對外關係發展之頂峰。明初由於實行海禁,導致海外貿易之衰落,各國朝貢罕至,中外聯繫轉弱,明廷之國際威望降低。如洪武二十年(1397年)七月,「禮部奏諸番國使臣客旅不通」。此和明朝之「天朝上國」地位極不相稱,故成祖即位後,極想在對外政策上來一番變革創新,他雖不便立即背棄「祖訓」,然逐漸採取一系列措施實行對外開放。建文四年(1402年)九月,成祖甫登基,即遣使以即位詔諭安南、暹羅、爪哇、琉球、日本、西洋、蘇門達剌、占城諸國,並諭禮部臣曰「諸番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以懷遠人」。永樂元年(1403年)八月,令吏部依洪武初制於浙江、福建、廣東設市舶提舉司。二年九月,以海外諸蕃朝貢之使益多,乃命於福建、浙江、廣東市舶提舉司各設驛以館之,福建曰來遠驛,浙江曰安遠驛,廣東曰懷遠驛,各置驛丞一員。尋又增設交趾、雲南市舶提舉司,以接西南諸國之朝貢者。同時,成祖又進一步採取了中外聞名之外交大活動,即史籍中大書特書之鄭和下西洋。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與目的,史家向來言人人殊,爭執不休,大別之有如下數種說法:

     (一)尋覓建文帝下落:靖難之變中,建文帝不知所終,或云死於宮火,或云出亡海外。《明史》鄭和傳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胡傳亦載 「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泛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唯此說早為明人所疑,朱國楨《皇明大政記》有云「建文仁弱,帝座一傾,竄入蠻夷中,其何能為?!文皇(即成祖)豈見不及此,乃搖於聲影,有此舉動?」。

     (二)掃蕩張士誠餘部:朱國楨《皇明大政記》即主此說,謂「西洋之遣,亦因高皇之緒而申之。太倉原有張氏所存海船,兵亦不少,既與海相習,便與海寇相通,倭亦乘之內犯。遂因盡驅之出洋。洋中諸國,與西域相望,陳誠、李達等從陸,鄭和等從海」。

     (三)抵抗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係蒙古大帝國之餘緒,為跛足的帖木兒(Timur-i-lang,1336一1405)所建。他以西察合台汗國為基礎,於1370年自稱成吉思汗繼承者、察合台汗國君主﹐都於撒馬爾罕(Samarkand)。旋征服察合台汗國全境,復先後征服波斯、花剌子模等地,侵入伊拉克、俄羅斯、印度,成為中亞頭等強國。帖木兒曾於永樂三年(1405年)率兵二十萬,擬東侵中國,途中死於訛答剌(Otrar,在原蘇聯土耳其斯坦Turkestan東南面)方罷。故有謂成祖遣使下西洋,乃為尋求軍事同盟,聯絡印度諸國以共同對付帖木兒帝國之威脅。

     (四)耀兵異域揚國威:《明史鄭和傳》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成祖在永樂七年三月曾敕諭海外諸蕃曰「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佈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致失所。今遣鄭和賚敕普諭朕意,爾等祇順天道,恪守朕旨,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誠來朝,咸錫皆賞。故茲敕諭,悉使聞知」。另鄭和在宣德六年(1431年)的 《天妃靈應之記》碑文中則載,「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若海外諸番,實為遐壤,皆捧琛執贄,重譯來朝。皇上嘉其忠誠,命和等統率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餘艘,齎幣往賚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

     (五)開展海外之貿易:鄭和之下西洋除了政治目的外,肯定也有經濟方面之動機,即改變洪武末年對外貿易銳減之勢,促進傳統的朝貢貿易之發展。成祖即位時,經過明初數十年的恢復與發展,國內經濟已經復甦,要求開展對外的貿易。但當時中西陸路交通和貿易受韃靼及帖木兒帝國所阻,故加強海外交通與貿易遂成必然之趨勢。成祖之重設和增設市舶司,對外宣稱「今四海一家,正當廣示無外,諸國有輸誠來貢者,聽」,對內明諭「遠人來歸者,悉撫綏之,俾各遂所欲」,乃為擴大朝貢貿易。其屢遣鄭和等下西洋,亦大有開展海外貿易之目的。據鄭和隨員馬歡《瀛涯勝覽》的祖法兒國(Zufar)條所載,「中國寶船到彼,開讀賞賜畢,其王差頭目遍諭國人,皆將乳香、血竭、蘆薈、沒藥、安息香、蘇合油、木別子之類,來換易紵絲、瓷器等物」。他如暹羅、古里(Calicut)、柯枝(Cochin)、溜山(Maldives)、阿丹(Aden)等國條,亦有類似之記載。誠如《殊域周咨錄》所云,「夷中百貨,中國必欲得之。國產錦綺、瓷器,皆夷中必欲得之」。

     (六)換取異邦之寶物:論者每謂鄭和下西洋尚有一重要目的﹕尋寶,即用中國精緻的手工業品換取外邦之奇珍異寶與香料等物,以供宮廷享受。當時下西洋之船均稱「寶船」、「西洋寶船」、「西洋大寶船」或 「西洋取寶船」,《明史.鄭和傳》曰「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西洋朝貢典錄》序云 「太宗皇帝入躦丕緒,將長馭遠駕,通道於乖蠻革夷。乃大賚西洋,貿採琛異,命和為使……。由是明月之珠,鴉鶻之石,沉南龍速之香,麟獅孔翠之奇,梅腦薇露之珍,珊瑚瑤琨之美,皆充舶而歸」,其三佛齊條且曰「然則和豈貿易珍寶之使哉!除異域之患,為天子光,和亦賢矣」。另《殊域周咨錄》有云 「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府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裕矣」。

綜合上述之六項,前三項或得為鄭和下西洋之部分起因,唯絕非主要之原因。蓋建文帝即使下落不明,亦絕無耗費鉅資、七次遣使出海尋覓之理。張士誠餘部之影響要在東南,而鄭和之七次奉使均往西洋而未及東洋。抵抗帖木兒帝國或為首次下西洋之因,但帖木兒本人既死於永樂三年,則後來之一再遣使下西洋顯非為此而發。

其實明成祖派遣鄭和屢下西洋之真正動機,乃在中國歷代盛朝盛世君主宣揚國威、招徠朝貢的一種欲望。故上述後三項原因之分析均得其正鵠,唯每一項僅是此根本原因之一個片面而已。觀諸歷代王朝,漢、唐、明等皆稱盛於一時,然每個王朝建立之初,開國君主主要集中力量削平割據群雄、鞏固國內統治,尚無暇大力對外交通,一俟國內政治、經濟發展平順,盛世之君主乃極力謀求向外發展與開拓。漢朝有文景之治和武帝盛世,就有張騫之西域鑿空;唐朝有貞觀、開元之治,遂有太宗之被尊為「天可汗」;明朝有永樂盛世,故也必然出現鄭和之七下西洋。至於宣揚國威和發展海外貿易乃相輔相成之事,國威不揚就無列國之遍朝﹐諸蕃罕來朝貢自亦談不上甚麼「天朝上國」之威了。這裏所謂之海外貿易仍指傳統的朝貢貿易,即由諸蕃國進貢奇珍異寶,而中國皇帝給以「回賜」,不可與西方資本原始積累時期之尋找海外市場相混淆。在分析此一問題時,我們必須從明朝仍係古老中國的一個傳統王朝出發,如此方能正確闡明鄭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也才能理解為何那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並未促進中國的「地理大發現」事業,從而給中國之經濟、政治帶來新的根本之轉變。

總之,鄭和下西洋絕非偶然的事件,而乃明初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還須指出,鄭和下西洋也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產物。如果沒有前面提過的唐宋以來海外交通事業的發展,諸如唐宋元貿易港口和市舶司之發達,造船工業的發展和遠洋巨舶的出現,羅盤針應用於航海等科技的進步,宋元對海外之經略與航線之熟悉﹐等等,要開展這樣一場空前浩大的遠程航海活動,是不可能實現的。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七編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之中西文化交流_  第一章  鄭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