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與暹國、羅斛之關係
   
元朝中國載籍中所稱之暹國,係指泰(Thai)人室利因陀羅(Sri Indraditya)所建之素可泰王朝(1238一1419年),其都城即今素可泰(Sukhothai)一帶。該國在第三個國王蘭甘亨(Rama Khamheng,約1275一約1317)執政期間達於鼎盛,曾擴張其勢力於馬來半島。《元史》稱蘭甘亨為敢木丁。(或謂敢木丁原義為「主」,係高棉語Kamraten對音)。

據 《元史》所載,當時中國同暹國之閒的關係是頗為密切的。至元十九年(1282年),世祖曾命萬戶何子志、千戶皇甫傑使暹國,然舟經占城被執而未果。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廣東宣慰司遣人以暹國主所上金冊詣京師,次年朝廷又詔遣使招諭暹國。《元史》成宗紀兩次提到敢木丁之名:「(至元三十一年六月)庚寅,必察不里城敢木丁遣使來貢」,「(七月甲戌)詔招諭暹國王敢木丁來朝,或有故,則令其子弟及陪臣入質」。泰國傳說蘭甘亨本人曾二度來華,帶回部分中國工匠而建立起當地的陶瓷業。但中國載籍並無有關之確切記載。另必察不里城,一說即今泰國之佛丕(Phetchaburi),然其地似非素可泰王朝之統治中心,故若上述敢木丁為一人,則應於素可泰一帶求之。疑所謂必察不里城或係當時素可泰都城之名(作Phichai Buri)﹐或係指素可泰東北面之披彩(Phichai)。

元成宗及其後,暹國遣使來朝凡八次:元貞元年(1295年),大德元年(1297年)、三年(正月、五月)、四年,延祐元年(1314年)、六年,至治三年(1323年)。其中大德二年五月,《元史》本紀以速古臺之名稱之,謂 「海南速古臺、速龍探(或即今泰國西南部之素叻他尼Surat Thani)、奔奚里(或在今泰國之攀武里Pranburi)諸番以虎象及桫羅木舟來貢」。另元貞元年暹使來華時,元帝「以暹人與麻里予兒舊相讎殺,至是皆歸順,有旨諭暹人勿傷麻里予兒,以踐爾言」(《元史.暹傳》)。麻里予兒一般認為即馬來人自稱Malayu之譯音,上述乃指暹國征服馬來半島南部之事,《島夷誌略》暹條也提到該國進侵單馬錫(Tumasik.指今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柔佛Johore一帶),大掠昔里(馬來語侮峽Selat之對音,此指新加坡、柔佛間的柔佛海峽一帶)而歸。

關於暹國以南的羅斛,元代史書也有記載。羅斛之入貢於元約共四次: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二十八年,元貞二年(1296年),大德三年(1299年)。不過有的認為宋代和元代前期之羅斛國,係都於華富里的高棉(Khmer)人國家,該國後被素可泰王朝(即暹國)所滅。而《島夷誌略》所載「暹……至正(1349年)己丑夏五月降於羅斛」,元末的這個羅斛國則指另一泰人國家﹐即阿瑜陀耶(Ayuthaya)王國,亦即大城王國(1350一1767年)。該國係烏通(U’Tong,意即產金地,位今泰國素攀Supanburi一帶)王拉瑪鐵菩提(Rama T’ibodi,1350一1369)所建,都於華富里與曼谷(Bangkok)之間的大城府(Ayuthaya),《真臘風土記》及明、清載籍稱之為暹羅或暹羅斛。素可泰王朝在十四世紀中期後,實際上即已逐漸淪為大城王國之附庸。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六編  蒙古西征與元代中西交通之鼎盛_ 第二章  元朝對海外之經略_
第三節  元朝與緬﹑暹等國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