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造紙法、印刷術與火藥,係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它們的產生象徵著中華民族悠長久遠而燦爛輝煌的文明,它們之外傳更是中外交通的縮影與文化交流的佳話。

前面已經提過,造紙法在漢代發明之後,很快就向鄰近國家推廣,如大約四世紀傳至朝鮮。太元九年(384年),東晉和尚摩羅難陀揚帆至百濟,攜去大量經書,並傳播了造紙的方法。隋大業六年(610年),朝鮮和尚曇征又傳造紙法於日本。唐天寶十載(751年)怛邏斯一役後,中亞、西亞的撒馬爾罕(751年後)、巴格達(約793年)、大馬士革(約795年)等處,也先後開設了造紙工場。及至宋代,中國的造紙法又經由阿拉伯人向非洲、歐洲傳播。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設立造紙場大約在公元900年。1100午,北非摩洛哥的非斯(Fes)建立了造紙場。1150年,西班牙出現了歐洲的第一家造紙工場。接著,歐美下列國家也先後有了造紙場 : 法國(1180年),意大利 (1276年),德國 (1320年),比利時 (1320年),荷蘭 (1323年),英國 (1460年), 波蘭 (1491年),瑞典 (1532年),丹麥 (1540年),芬蘭 (1560年),俄國 (1567年),墨西哥 (1575年),美國 (1690年)。

中國指南針之發明及其應用於航海,在上一節已作概述,其向外傳播的過程大約也是由阿拉伯而入歐洲。或謂中國雖發明指南針,然最早以之用於航海為阿拉伯人所為,此乃對《萍洲可談》有關記載的訛解,即將其中所云的中國「舟師」誤認為阿拉伯船舶及其水手。按彼時阿拉伯之文獻並無關於磁石性能或指南針及其導航之記載,而中國載籍則比比皆是,僅指南針用於航海就有宋代之《萍洲可談》、《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諸蕃志》、《夢粱錄》等書專載,此實不可推翻之鐵的事實。觀諸西方文獻,最早記羅盤針的當在十二世紀末或十三世紀初,十二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水手之友」一名應即指羅盤針,十三世紀初阿布費達 (Aboulfeda)
的地理書明確記及羅盤 。 1281年, 白拉克.基勃杰基 (Bailak Kibdjaki) 在 《通商寶鑑》(Merchant’s Treasure)中,也提到當時自埃及至印度洋的水手已使用水浮磁針或指南魚。也有的認為意大利人在1302年(或1310年)創製航海用的羅盤針。無論如何,中國之用指南針於航海,見於文字明確記載的至少比西方早八十至一百年,故一般認為用羅盤導航係由中國傳給阿拉伯人,再由阿拉伯人傳至歐洲。

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取得較大進展的時期,指南針、印刷術與火藥之正式實用均在此際,而中國的幾大發明也於其時逐漸傳至西方。在公元前,中國已懂得印章捺印的方法,後來又會拓印碑石,至隋代遂發明雕版印刷之技術。雕版印刷盛行於唐而完善於宋,唐初已用紙印刷佛像,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現存最早有年代可考的雕版印刷品。及宋刻印書籍空前繁榮,開封、杭州、成都和福建建陽等均當時著名的印刷業中心地,據朱熹云「建陽版本書籍,行四方者,無遠不至」,足見其盛。

印刷術的一項重要革新,乃活字印刷之發明。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載,「慶曆中(1041一1048年),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後來元、明時又迭加改進,發明了轉輪排字盤,改用錫、銅及鉛活字。

中國之雕版印刷術在發明後不久,即傳至日本,後來又在十二世紀傳入埃及。歐洲大約在十四世紀才有木版印刷的圖像,現行之木版水印畫依然採用雕版印刷之方法。活字印刷術則在大約十四世紀傳到朝鮮、日本,復由中亞傳至小亞細亞與埃及,並影響於歐洲。在歐洲最早用鉛、銻、錫合金所製之活版印刷,乃1450年德人古騰堡(J.G.Gutenberg)所創,距畢昇之發明已四百餘載矣。

火藥又分有煙姻火藥、無煙火藥兩種,黑色火藥屬有煙火藥,其成分為硝石、硫黃和木炭。中國之始製火藥初與煉丹術有關,唐孫思邈的《丹經》已記載有原始火藥的配方。天祐元年(904年),楊行密部將鄭璠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時,「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飛火就是用火藥製成的火炮之類,這是中國首次將火器用於戰爭的記錄。宋開寶二年(969年),馮繼昇等進火箭法,試驗成功。開寶八年 (975年) ,宋軍攻南唐曾使用火箭、火炮。 北宋曾公亮等之 《武經總要》 曾經詳列了三種火藥方子,提到火藥箭、蒺藜火球等武器。此後在宋遼金元的戰爭中,人們多方使用火器,如霹靂砲、鐵火炮、震天雷、突火槍、火銃等等。

大約宋人製造火藥、火器的技術,通過戰爭而傳給契丹人(遼)、女真人(金)和蒙古人(元),後隨蒙古之西征而輾轉傳給阿拉伯人乃至於歐洲。十三、四世紀阿拉伯的載籍稱硝為「中國雪」(波斯人則稱「中國鹽」),又將中國傳入的火器稱為「契丹火箭」、「契丹火槍」,阿拉伯人並據以造 「回回炮」。《宋史.兵志》有載,咸淳九年(1273年)南宋曾頒佈「回回炮」之製造法式給沿邊州郡,以供參製。或謂德國人在1313年發明槍炮用火藥,1325年意大利的佛羅倫薩(Florence)城首製鐵炮及鐵彈,但此後歐洲人對槍炮等大加改進,卓有成效。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五編  兩宋時期海外交通之發展_第一章  兩宋海上對外交通發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