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用於遠洋航海
    
宋代造船、航海技術之最偉大成就,莫過於將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事業。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其起源甚早。相傳黃帝和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時,已發明了指南車,然是事可靠與否,指南車是否如指南針一樣依靠磁石而工作,均難以考定。不過可以肯定,中國在戰國時代已識利用磁石的性能來製造指示方向之器具,《韓非子.有度篇》云「立司南以端朝夕」,《呂氏春秋.精通篇》提到 「慈石召鐵,或引之也」。東漢王充之《論衡.是應篇》則指出:「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司南無疑就是早期的指南針。

但是以指南針廣泛用於陸上交通,並首次用之於遠洋海舶之上,乃在宋代。《宋史.輿服志》載,「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工部郎中燕肅始進指南車」。成書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的曾公亮、丁度《武經總要》曰,「若遇天景曀霾,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則當縱老馬前行,令識道路。或出指南車及指南魚,以辨方向。指南車法世不傳,魚法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形,置炭火中燒之,候通赤,以鐵鈴鈴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卷十五《鄉導》)。另成書於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後的沈括(1031一1095)《夢溪筆談》亦云,「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卷二十四《雜誌》),他在書中記載了水浮、縷懸、指甲旋定、碗唇旋定等四種試驗和製造指南針的方法。沈括之發現「地磁偏角」比起哥倫布來要早四百餘年。

指南魚與水浮法出現後,指南針之用於航海乃提到日程。根據可靠的記載,十二世紀初的北宋時期,中國在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針導航。成書於宣和元年(1119年)的朱彧《萍洲可談》最先記及此事:「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或以十丈繩鉤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海中無雨,凡有雨則近山矣。商人言,舶船遇無風時,海水如鑑。」一般認為朱彧所記廣州之海外交通與貿易,係據乃父朱服知廣州時所見所聞,服在任廣州為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至崇寧二年(1103年),故廣州港中國海舶之使用指南針當為公元1103年以前的事。
   
其實不僅朱彧之書,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麗的徐兢在《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也明確記曰:「(五年癸卯夏五月二十八日庚辰)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此外,南宋趙汝适《諸蕃志》卷下曰,「海南……南對占城,西望真臘,東則千里長沙、萬里石床(西沙、南沙群島一帶),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唯謹,毫釐之差,生死繫焉」。吳自牧《夢粱錄》則記,「風雨晦冥時,惟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釐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繫也」,「但海洋近山礁則水淺,撞礁必壞船,全憑南針,或有少差,即葬魚腹」。

上述之指南針、指南浮針、針盤、南針,即後人所謂之「羅盤」。則中國人在十二世紀初之率先採用指南針航海殆無疑義,比歐洲人提到羅盤(稱「水手之友」)至少要早七八十年。

這裏還應提反,由於航海技術的空前發展,宋人對世界遼闊之海洋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依照今人之地理概念,近陸曰海,遠陸曰洋,世界上最廣大的水域被稱作「洋」,約佔海洋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十,大洋的邊緣部分才稱為「海」。但國人此種概念之形成有著長期發展之過程。大抵在唐以前,海洋僅稱為海,如大瀛海、漲海。至宋代,才「海」、「洋」並用,並逐漸開始以 「洋」代「海」。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曾提到白水洋(應即今嵊泗列島北面的大戢洋一帶)、黃水洋(長江口以北至今海洲灣一帶)、黑水洋(今山東半島東端南面、朝鮮半島西南岸外一帶),均在今東海至黃海一帶。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有交洋、交趾洋(海南島至越南中部一帶),以及東大洋海(指今太平洋)、南大洋海(今南海及其南之海域)等名。吳自牧《夢粱錄》則道及七洲洋、烏豬洋、崑崙洋、沙漠洋、蛇龍洋等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南宋初成書的趙德麟《侯鯖錄》已明確指出:「今謂海之中心為洋,亦水之眾多處。」足見吾人今日之海、洋概念在宋代業已初步形成。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五編  兩宋時期海外交通之發展_第一章  兩宋海上對外交通發展概況_
第三節 宋代造船航海技術之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