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和朝鮮之交通道路主要有陸、海二途,均為賈耽所記而載於《新唐書.地理志》,茲分別引述於下。

陸路曰營州入安東道:「營州(治今遼寧朝陽)西北百里曰松陘嶺(在今遼寧建平以北、老哈河以東),其西奚(古民族,分佈在今老哈河至西拉木倫河一帶),其東契丹(古民族,分佈在老哈河以東)。距營州北四百里至湟水(或即黃水河,今西拉木倫河)。營州東百八十里至燕郡城(今遼寧義縣)。又經汝羅守捉(在義縣東南),渡遼水至安東都護府五百里。府,故漢襄平城(今遼陽市)也。東南至平壤城(今朝鮮平壤)八百里;西南至都里(今旅順一帶)海口六百里;西至建安城(今遼寧營口東南)三百里,故中郭縣也;南至鴨淥江北泊汋城(今遼寧丹東市東北),故安平縣也。自都護府東北經古蓋牟(今遼寧撫順市)、新城(今渾河北岸之撫順城),又經渤海(渤海國係公元698年以靺鞨人為主、結合部分高麗人所建)長嶺府(故地在今吉林省南部山城鎮一帶),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即渤海國上京,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之東京城),城臨忽汗海(即鏡泊湖),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肅慎城(或即鏡泊湖北面之鏡泊),其北經德理鎮(在今黑龍江依蘭西南一帶),至南黑水靺鞨(在黑龍江沿岸一帶)千里。」

海路曰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登州(治今山東蓬萊)東北海行,過大謝島(今長山島)、龜(今砣島)、歆島(今大欽島)、末島(今小欽島)、烏湖島(南隍城島)三百里。北渡烏湖海(今渤海海峽),至馬石山(今遼東半島老鐵山)東之都里鎮(今旅順附近)二百里。東傍海壖,過青泥浦(在大連灣附近)、桃花浦(在金縣附近)、杏花浦(在碧流河口)、石人汪(今石城島)、駝灣(在大洋河口一帶)、烏骨[城、鴨淥]江(原文鳥骨江應為烏骨城、鴨淥江,烏骨城應在今遼寧鳳城附近)八百里。
      乃南傍海壖,過烏牧島(應即今朝鮮西北岸外之身彌島Sinmido)、貝江口  (亦即浿水口,今朝鮮之大同Taedong江口)、椒島(Chodo,在大同江口外,)得新羅(七世紀中葉後朝鮮半島均統一於其下)西北之長口鎮(在今朝鮮西北岸之長淵Changyon附近)。又過秦王石橋(應在朝鮮西岸外的大青島Taechongdo一帶)、麻田島(今朝鮮開城Kaesong西南岸之喬桐島)、古寺島(今江華Kanghwa島)、得物島(今朝鮮仁川lnchon以南的大阜島Taebudo),千里至鴨淥江唐恩浦口(鴨淥江三字為錯簡,唐恩浦口應在仁川以南的唐津Tangjin一帶)。乃東南陸行,七百里至新羅王城(即金城,在今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慶州Kyongju)。
      自鴨淥江口舟行百餘里,乃小舫泝流東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在今遼寧寬甸以南,位鴨淥江北岸上河口西南附近),得渤海之境。又源流五百里,至丸都縣城(在今吉林集安西北),故高麗王都。又東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即渤海國西京,在今吉林大栗子附近,位鴨淥江南岸朝鮮中江Joongkang西南)。又陸行四百里,至顯州(即渤海國中京,今吉林敦化一帶),天寶中王所都。又正北如東六百里,至渤海王城。」

至於唐代中、日之間的航道,大別可分為北道、南道二途,但每一道又有若干支線。北道一般由日本的難波三津浦(或即今大阪市南區三津寺町)解纜,經瀨戶內海西航而抵筑紫大津浦(今福崗縣之博多Hakata),然後經壹吱(Iki)島、對馬(Tsushima)島至新羅國的南岸,順新羅沿岸而至登州。此即日本遣隋使以及前期大多遣唐使所遵之航路,又稱「新羅路」,可與上述登州海行入高麗道相承,其行程雖稍長但較安全。也有的認為北道尚有一條「渤海路」,即由日本本州島北岸穿過今日本海,至當時渤海國的東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琿春一帶),然後由渤海國順陸路或海路前往唐朝首都。

中、日交通之南道亦有兩條分路,一曰「南島路」,在離開筑紫大津浦後,順今九州之西岸南下,經種子島(Tanega Shima)、屋久島(Yaku-jima)、奄美大島(Amami O Shima),然後越過東海駛抵中國長江口而至揚州,或駛抵明州(今寧波)。另一曰「大洋路」,即駛離筑紫大津浦後,在長崎(Nagasaki)西面的值嘉島(即平戶島Hirado Shima及五島列島)作短期停泊,俟順風即橫越東海而直航至揚州或明州。南道航路行程較短,如會昌二年(842年)商人李處人之唐舶載日本學問僧由值嘉島出航,越東海而以六天時間抵達溫州。大中元年(847年),商人張支信之唐舶自明州望海鎮啟航,直取日本值嘉島只用了三天時間,是當時航程和時間最短之紀錄。但在當時的航海條件下橫越大海之危險性較大,故時有船毀人亡之事發生。唯因新羅統一全朝鮮後,恃勢阻梗海道,故自八世紀初起日本遣唐使乃 「更繇明、越州朝貢」,先後冒險啟用南島路、大洋路等南道航線。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四編  隋唐時期中外交通之勃興_ 第六章  唐朝與朝鮮、日本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