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同歐洲國家的關係主要是指東羅馬帝國。中國載籍初以犁靬、大秦等稱呼羅馬帝國尤其是它的東部行省,後又以大秦、拂菻等稱呼東羅馬帝國。拂菻一名最早見於《隋書》,其《裴矩傳》載由敦煌沿西域北道可至拂菻國。《大唐西域記》作拂懍,《慧超往五天竺國傳》有大、小拂臨,《經行記》、《通典》作拂菻,均同名異譯。拂菻之為東羅馬帝國,或專指其首都君丁坦丁堡(Constantinople),為學界所公認,然其譯音所自則眾說紛紜。或謂古康居人、亞美尼亞人稱羅馬(Rom)作From、Hroml等,拂菻即From對音。一說拂菻為波斯語稱歐洲國家Farang的對音。也有的認為希臘語稱都城為Bolin,拂林或其譯音,指君士坦丁堡。至於大拂臨當指小亞細亞一帶,小拂臨應在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一帶。

杜環《經行記》云,「拂菻國在苫國(即今釵利亞)西。隔山數千里,亦曰大秦。……勝兵約有百萬,常與大食相禦。西枕西海(指整個地中海,或愛琴海),南枕南海(應指地中海最東部),北接可薩突厥 」。據新舊《唐書》及《冊府元龜》等載,貞觀十七年(643年),拂林王波多力遣使獻赤玻璃、綠金精等物,太宗降璽書答慰,賜以綾綺。時東羅馬皇帝希拉克流斯(Heraclius)卒於641年,其嗣王君士坦丁(Constantine)、希拉克流那斯(Heracleonas)之名亦均與波多力不合,故或謂波多力為羅馬教皇提奧多羅斯(Pope Theodorus)對音之略,或謂為敘利亞總主教(Patriach)一名之對音而非人名。在此之前,大秦之景教已於貞觀九年(635年)由教徒阿羅本傳入,見於前述。乾封二年(667年),大足二年(702年),景雲二年(711年),開元七年(719年),拂菻均遣使者來華朝貢。開元七年與天寶元年(742年),拂菻國王均遣大德僧(即總主教)來朝。

至於中國同非洲國家之交通,只有到唐代始有明確之記載。當然古籍所載國家今地之比定可能會有些出入,但下述幾處之在東非一帶大致不誤:
     1.撥拔力:《酉陽雜俎》卷四載,「撥拔力國在西南海中,不食五穀,食肉而已。……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據考此即今東北非索馬里(Somali)之柏培拉(Berbera)。
     2.摩鄰:《經行記》載,「摩鄰國在秋(勃)薩羅西南,渡大磧,行二千里至其國,其人黑,其俗獷。少米麥,無草木」。《新唐書.西域傳》云,「自拂菻西南度磧二千里,有國曰磨鄰,曰老勃薩(應作勃薩老)」。此摩鄰、磨鄰,或考為今東非肯尼亞之馬林迪(Malindi)。也有的認為在今摩洛哥一帶。
     3.三蘭:賈耽「廣州通海夷道」之最終點三蘭國,或謂即今坦桑尼亞之首府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參見本編第四章。
     4.僧祇:唐代大量記載的崑崙奴,應包括部分非洲黑人在內,至少其中的僧祇(《一切經音義》、《舊唐書》)、僧耆(《蠻書》)、金抵(《冊府元龜》)似均Zangi對音,在坦桑尼亞沿岸或桑給巴爾(Zanzibar)島。

此外,《酉陽雜俎續集》載有「大食勿斯離國,石榴重五六斤」,或謂即阿拉伯人稱埃及作Misr之對音。然中國載籍有勿斯離以及勿斯里二名,其音相近而地不同,極易相混。此勿斯離通常上冠大食二字,或又作勿廝離、麻呵斯離、無斯離、毛夕里,指今伊拉克北部之摩蘇爾(Mosul)。宋以後之勿斯里、蜜徐籬、米昔爾等方為埃及本名Misr之對音。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四編  隋唐時期中外交通之勃興_ 第五章  唐朝與中亞、西亞及歐、非各國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