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張騫通西域以降,隨著中西僧人之頻繁往來,中國通天竺之陸、海途程不斷開拓,日漸發展。到了唐代,除了海路之外,通印度之陸道大別可分為由西北前往和由西南前往兩個方向,每一方向又有若干不同的道路。

由西北方向前往印度,即屬於傳統的通西域的絲綢之路。據道宣(596一667)《釋迦方志》卷上《遺跡篇》所載,「自漢至唐往印度者,其道眾多,未可言盡。如後所紀,且依大唐往年使者,則有三道」﹕
     1.東道:從河州(治今甘肅臨夏)西北行至鄯城(今青海西寧),經清海而入吐蕃(今西藏),由吐蕃西南抵北印度尼波羅國(即今尼泊爾)。此道不僅《大唐西域記》末載,新舊兩《唐書》亦均失收。
     2.中道:從鄯州(治今青海樂都)至沙州(治今敦煌西),然後順《漢書.西域傳》之南道,經瞿薩旦那(即于闐)至沙(即疏勒),再由竭盤陀至活國(阿富汗昆都士Qunduz附近),南下到漕矩吒國(阿富汗喀布爾Kabul以南),其「王城東南二千餘里至西印度伐剌拏國(今巴基斯坦的班努Bannu),方合北道,南趣佛國」。玄奘出印度回國之主要行程即沿此道。
     3.北道:從首都長安至伊州(今新疆哈密),然後順《漢書.西域傳》之北道西行,越凌山(今新疆烏什西北巴達里山口)而至呾邏私,再西行至颯秣建(即康國),復南下至活國,復南下至迦畢試(阿富汗之巴格拉姆Begram),然後周遊印度各地。此即玄奘赴印度所取之道。

《釋迦方志》卷下《遊履篇》在綜述漢唐間華人赴印之行蹤時,還提到「懸度道」、「陀歷道」、「于填道」、「疏勒道」等,但它們僅是各大通路的一部分或分歧。其中陀歷道較為重要,東晉末僧人曇猛取此道由印度返國,法顯等則經此而入印度。

至於由西南方向赴印之道路,指的即經由滇(雲南)、緬(緬甸)前往天竺。西漢時張騫曾試圖開闢由四川經昆明而通身毒之道路,但沒有成功。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設永昌郡(治今雲南保山東北)後,撣國等自徼外來獻,撣國西通天竺,而《華陽國志》亦載永昌一帶有「身毒之民」,則由滇、緬而至印度之道應已開通,至少存在了民間的往來。不過到了唐代,賈耽才完整而詳盡地記載了自安南經滇、緬而通天竺之道路。

茲將賈耽所記「安南通天竺道」之行程及今地略釋於下:
     「安南(治今越南河內)經交趾(河內西北)、太平(越南山西Son Tay附近),百餘里至峰州(治越南越池Viet Tri一帶)。又經南田(越池西面),百三十里至恩樓縣(越南富壽Phu Tho一帶)。乃水行四十里至忠城州(越南錦溪Cam Khe一帶),又二百里至多利州(越南安沛An Bai一帶),又三百里至朱貴州(越南朗蓋Lang Key一帶),又四百里至甘棠州(越南富流Phu Luu一帶),皆生獠也。又四百五十里至古湧步(又作賈勇步,今雲南河口縣西北田房一帶),水路距安南凡千五百五十里。又百八十里經浮動山、天井山(今雲南屏邊縣南部),山上夾道皆天井,間不容跬者三十里。二日行,至湯泉州(屏邊西面)。又五十里至祿索州(屏邊西北),又十五里至龍武州 (蒙自東南),皆爨蠻、安南境地。又八十三里至儻遲頓(或箇舊附近之倘甸),又經八平城(蒙自),八十里至洞澡水(開遠以南的漾田附近),又經南亭(建水)百六十里至曲江(曲溪),劍南地也。又經通海鎮(今通海),百六十里渡海河(杞麓湖)、利水(星雲湖)至絳縣(江川),又八十里至晉寧驛(今晉寧),戎州地也。又八十里至拓東城(今雲南昆明),又八十里至安寧故城(今安寧),又四百八十里至雲南城(祥雲縣東雲南驛),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彌渡),又七十里至蒙舍城(巍山),又八十里至龍尾城(今雲南下關),又十里至大和城(大理東南太和村),又二十五里至羊苴咩城 (大理)。
      自羊苴咩城西至永昌故郡(保山東北)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諸葛亮城(或在今雲南惠人橋一帶)二百里。又南至樂城(雲南璐西附近)二百里。又入驃國(在今緬甸)境,經萬公等八部落(均在緬甸北部。萬公或在緬甸東北的南坎Nam Kham),至悉利城(或在緬甸太公城Tagaung一帶)七百里。又經突旻城(在緬甸中部,故地有西保Hsipaw、皎克西Kyaukse或蒲甘Pagan等說)至驃國(Pyu,都於今緬甸卑謬Prome)千里。又自驃國西度黑山(指緬甸阿拉干Arakan山脈,或緬、印交界的那加Naga山脈),至東天竺迦摩波國(Kamarupa,在印度阿薩姆Assam邦西部的高哈蒂Gauhati一帶)千六百里。又西北渡迦羅都河(或即今印度東部的布拉馬普特拉Brahmaputra河)至奔那伐檀那國(Pundravardhana,在今孟加拉一帶,其中心在拉吉沙希Rajshahi至波格 拉Bogra)六百里。又西南至中天竺國東境恆河南岸羯朱嗢羅國(Kajnghira,故址在印度比哈爾Bihar邦的拉杰馬哈爾Rajmahal)四百里。又西至摩揭陀國(Magadha,在比哈爾邦南部)六百里。
      一路自諸葛亮城西去騰充城(今雲南騰沖)二百里。又西至彌城(在今雲南神護關附近)百里。又西過山,二百里至麗水城(在今緬甸北部的達羅基Talawgyi附近)。乃西渡麗水(今伊洛瓦底江)、龍泉水(今孟拱Mogaung河),二百里至安西城(今緬甸孟拱)。乃西渡彌諾江水(今緬甸親敦江Chindwin R.),千里至大秦婆羅門國(或謂即今印度的曼尼普爾Manipur邦,中心為英帕爾Imphal一帶)。又西渡大嶺,三百里至東天竺北界箇沒盧國(即上述迦摩波之異譯)。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國東北境之奔那伐檀那國,與驃國往婆羅門路會」。

除賈耽外,唐人樊綽之《蠻書》也詳載安南和滇、緬間的各種道程,如卷一云 「苴咩城,從安南府城至蠻王見坐苴咩城水陸五十二日程,只計日,無里敷。從安南上水至峰州兩日,至登州兩日,至忠誠州三日,至多利州兩日,至奇富州兩日,至甘棠州兩日,至下步三日,至黎武柵四日,至賈勇步五日。已上二十五日程,並是水路」。《蠻書》的許多記載,均可同賈耽的「安南通天竺道」相互印證。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四編  隋唐時期中外交通之勃興_ 第三章  唐朝與印度之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