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竭提又譯摩揭陀(Magadha),為古代印度著名大國,在比哈爾(Bihar)邦南部。該國又為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地,佛陀一生大部分時間均在此度過,故佛教聖跡極多。其國初都王舍城(Rajagriha),又分王舍舊城、王舍新城。悉蘇那伽(Sisunaga)王朝(前6一4世紀)頻毗娑羅王(Bimbisara,約前544一493)以王舍舊城(即《佛國記》蓱沙王舊城,在今比哈爾城西南之拉杰吉爾Rajgir)為都,並在稍北為新城奠基。其子阿世王(Ajatasatru,約前493一前462)遷都於王舍新城,同時他又在今巴特那(Patna)始建華氏城即巴連弗邑(Pataliputra)。後來阿世王之子鄔陀耶 (Udaya)建成華氏城並遷都於此。其後難陀王朝(Nanda,約前413一 前321年)諸王,孔雀王朝 (Maurya.約前321一 前187年)的月護王(Chandragupta,約前321一前297)和阿育王(Asoka,約前268一前232)等等也均定都於華氏城。

法顯抵達摩竭提國時,恰值岌多王朝(Gupta)旃陀羅岌多二世(Chandragupta II,385一413)的黃金時代,據《佛國記》稱.「巴連弗邑是阿育王所治。……凡諸中國,唯此國城邑為大,民人富盛,競行仁義」。法顯在巴連弗邑住了三年,約當義熙元年至三年(405一407年),其間他曾以此為中心往返拜訪附近各地的佛跡,例如參觀王舍城附近的佛陀另一長住說法處﹕竹林精舍(Venuvana),野宿於佛陀講說過經典的耆崛(Grdhrakuta,意譯靈鷲)山,訪問佛陀苦行成道處﹕伽耶(在王舍城西南面的Gaya),並登上雞足山(Kukkutapadagiri)。法顯還由巴連弗邑順恆水西行到迦尸國波羅按鶆捺(木奈)城(今印度北部恆河左岸之瓦臘納西Varanasi),其附近之仙人鹿野苑精舍相傳即佛陀初轉法輪(即初次說教)之處。復更西行而抵達拘彌(Kausambi,今印度東北部阿拉哈巴德Allahabad西南之柯桑Kosam村),然後再返回巴連弗邑。

法顯所以在摩竭提國停留較長時間,一面固為參訪佛跡,然主要還是為了訪求、苦修梵典。據他自云 「法顯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諸國皆師師口傳.無本可寫,是以遠步,乃至中天竺。……故法顯住此三年,學梵書、梵語,寫律」。他以七十高齡而仍在異國孜孜學習外語,潛心鑽研佛典,此種精神實可欽佩!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
第三編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海陸對外交通_第三章  法顯之訪印及其貢獻_
第一節  法顯西行求法之動機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