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和東漢(公元25年一220年j是古代中國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之一。西漢自高祖(前206一前195)統一天下後,經過 「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國勢漸強,到了漢武帝時代(前141一前87),遂步入最鼎盛之階段。武帝對內加強集權、大修文治,對外征伐四夷、開拓疆土,使西漢之版圖遠遠超過秦代。後來西漢雖一度中衰而為王莽(前45一公元23)所篡,然不久光武帝(25一57)又重建漢家天下,使國力繼續發展。東漢盛世時,其國勢較之漢武帝時亦不遑多讓。

兩漢繼秦之大一統而又能保持較長時間的興盛,決定了這一時期對外交通的一些特點。一方面,由於秦在對外交通方面剛剛起了個頭就速亡了,故兩漢成了道地的中外交通開拓時期,中國和許多國家之交往均起於此時。另方面,兩漢是中國大一統後出現的最早之盛世,前後凡歷四百餘載,故其時之中外來往頗為頻繁,陸路、水路對外交通同時開展,日趨興盛。

首先必須指出,中國古代對外交通最重要的陸路和海路,都是在西漢時代開闢的。陸路指由長安通往西域,即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它的開拓以 「張騫鑿空」而載入史冊。海路指由南海出發而駛向印度洋,這一條傳統的南海對外交通航道在西漢時亦已有確載。不過比較起來,對西域的陸路交通在當時佔著最重要的位置。同時,由於漢之北方及西北方為強敵匈奴所扼,故通西域道路之開闢及爾後之保護均須經嚴重的鬥爭。

漢代從武帝時起即大力開拓四方,北伐匈奴,西通西域,東討朝鮮,南定百越,又征伐西羌、平西南夷。因此中國同毗鄰諸國的關係進一步密切,甚至正式設郡治理。如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玄菟、樂浪、真番、臨屯等郡,在越南北部和中南部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部。此外,還設立了西域都護府。

中國之大規模對外派遣政治使節是從漢代開始的,中國史籍之專門為四裔立傳也肇端於漢代。如司馬遷的《史記》有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匈奴、大宛等傳,班固(32一92)的《漢書》有匈奴、西南夷、兩粵、朝鮮、西域等傳。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載籍較早明確用Thin、Sinae等(秦或秦人)來記述中國,也出現於漢代。這說明自「絲綢之路」開闢,中西之間大通,彼此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根據中國史籍的確載,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在漢代都開始同中國有了來往。例如倭國(今日本)、韓國(在朝鮮半島南部)、葉調(在今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林邑(在今越南中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Cambodia一帶)、國(在今緬甸Burma之東北部)、身毒亦即天竺(今印度)、安息(在今伊朗Iran一帶)、條支(在今伊拉克Iraq一帶)、大秦(羅馬帝國),以及大宛、大夏、大月氏、康居等等中亞古國。

由上可見,兩漢時代實在是中外交通的繼往開來之重要時期。由武帝起,漢代之對外交通便造成一種新局面,它影響後世至深至鉅。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
第二編  兩漢西域、南海交通孔道之開闢_第一章  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的開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