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失敗以後,各地反清之民變仍此起彼伏,其中較著名的有北方的捻軍、貴州的苗民起事、雲南及陝甘的回民起事等。

捻軍由農民、游民、散兵等組成,原來活動於皖北、蘇北、豫東南、魯西南一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各路捻軍亦起而響應,在1855年(咸豐五年)會集於安徽蒙城,推張樂行(?一1863)為大漢明命王。天京陷落後,張樂行族姪張宗禹與任化邦(?一1867)率捻軍同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1827一1868)所部會合,共同繼續反清之鬥爭。1865年(同治四年)5月,賴文光率捻軍在山東大敗僧格林沁統帶之清軍主力。次年,捻軍在與湘軍作戰中又獲大捷。此後捻軍分為東西二部,東路由賴文光、任化邦等率領轉戰於河南、江北間,西路由張宗禹率領入陝。但到1868年(同治七年),東西二路捻軍均先後被清軍所消滅。

除捻軍之外,苗民、回民的起事,也是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反清民變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苗族張秀眉(?一1872)領導的反清鬥爭,自1855年(咸豐五年)至1872年(同治十一年),前後堅持了十八載之久。雲南回民起義爆發於1856年,主要領導人是杜文秀(1823一1872),它持續的時間也長達十七、八年。陝西、甘肅回民起事之時間稍晚,但與捻軍之鬥爭相互呼應,對清廷之統治亦威脅甚大。

到了十九世紀末,又有義和團運動。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活動於山東、直隸一帶。最初它以「反清復明」為口號。到處設廠練拳,自稱持符唸咒即可「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拳民在山東大拆洋教堂,殺逐教士,並屢屢打敗前來鎮壓之清軍。時山東巡撫毓賢(?一1901)因鎮壓無效,遂改剿為撫,承認義和拳為民間團練,力圖加以控制。於是義和拳便改名義和團﹐並且變口號作「扶清滅洋」。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12月,清廷在列強壓力下,撤換毓賢,改派袁世凱為山東巡撫,對義和團重加鎮壓。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春,部分義和團眾在張德成、曹福田率領下,移至直隸繼續活動。義和團的勢力很快地席捲直隸各地,大肆展開了排外活動。1900年4月,義和團進入天津,聲勢至為浩大。西太后攝於義和團之勢,便加以「撫用」,允許其進入京師,想利用它來對付列強。於是義和團遂得與「八國聯軍」在京津一帶直接對仗。在八國聯軍進攻京、津時,義和團首當其衝,犧牲不小。後清廷皇室見大勢已去,於是逃往西安,在逃亡途中西太后為討好洋人,反過來下諭各地官府痛剿義和團。在中、外敵手的聯合鎮壓之下,義和團運動遂告失敗。

太平天國與義和團均為清代後期重大之民變,然二者在鬥爭目標、組織基礎、運動規模、失敗原因諸方面,不盡相同,茲就其異同點比較說明如下:
     (一)鬥爭目標:太平天國與義和團主要鬥爭目標不同,前者乃針對滿清政府,有類歷代之農民戰爭,後者提出「扶清滅洋」,主要反對外國列強。但二者在整個鬥爭中所面對之敵人亦有相同之處,太平天國後期曾直接與外國人所組織的「常勝軍」作戰,帶有局部的反對外國侵略之性質;義和團最初係以「反清復明」為號召,後來雖被朝廷利用﹐但清室處心積慮地要除滅之,故彼此仍有相互鬥爭的一面。
     (二)組織基礎:二者主要參加者均為下層民眾,但太平天國發動的主要是南方之農民,義和團成員則為北方平民;太平天國自始至終都有統一的領導與指揮,組織十分嚴密,義和團則呈組織喚散、各自為戰之狀態,缺乏統一的指揮和領袖;二者均帶有宗教之色彩,太平天國藉基督教義進行鼓動,創「拜上帝會」,義和團原為白蓮教之一支,後仍以降神附體、持符捻咒來籠絡團眾。
     (三)運動規模:太平天國席捲之範圍遍及全國十八省,自金田起義至天京陷落前後堅持了十五年,其間提出過《天朝田畝制度》等重要的綱領並部分付諸實踐,建立強大之政權,並與清廷作長期的對峙;義和團之規模則遠遜於前者,其主要活動範圍在山東、直隸二省,前後鬥爭不過兩年.既無重大綱領亦未建立過政權。
     (四)失敗原因:太平天國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其反清宏圖未盡展即滿足於裂土稱王,並迅速出現領導集團之爭權內鬨,最後遂為中外敵人聯合鎮壓,而主要敗於湘、淮二軍之手;義和團主要敗於八國聯軍之手,但被清廷利用乃至出賣亦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廿四章_近代之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