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眾多的統一王朝中,論及對付外患的能力,以西晉、北宋最弱,故有「永嘉之亂」、「靖康之恥」。不過在漢、唐、明、清四大盛朝中,則又以明朝最為無能(不計鴉片戰爭後的清朝)。明代在成祖統治期間,雖曾致力於對外發展武力,一度重新郡縣安南,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使國威遠播於海外﹔但是明初由於厲行君主集權,削弱軍事機構和將帥之實權,使軍隊戰鬥力日弱。再加上隨著政治日益趨於腐敗,國勢逐漸衰落,於是外患便嚴重起來,並且經久不息。

綜觀有明一代的外患,主要的敵人仍然來自北方,尤其是東北方面。在明代初期和中期,主要的邊患仍是蒙古勢力,蒙古的瓦剌部曾大舉南下,俘虜英宗,釀成「土木之變」,其韃靼部在世宗時也一度兵臨北京城下,是為「庚戌之變」。關於瓦剌部等之入侵情況,前面在論述宦禍時已有觸及,茲不贅。從明代中期起,主要的外患逐漸轉移到東北方面,先是日本,後是滿清。明朝同日本之間的鬥爭,包括平定以日本人為主的倭寇之患,以及進行一次援朝抗日的戰爭,茲略述如下:

     (一)明代之倭患及其平定:
      倭寇指的是日本浪人、武士和走私商人所組成的海盜群。中國古代把日本叫倭國,明時因海寇來自日本,故稱之為倭寇。公元十四世紀以後,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在內戰中失敗的部分武士以及一些浪人,在西南部封建諸侯的慫恿和組織下,經常在中國沿海進行燒殺搶掠的海盜活動,此即倭寇之根源。同時,張士誠、方國珍等為朱元璋所敗,其殘部逃至海上,與沿海豪商一同與倭寇狼狽為奸,充其嚮導和內應,致倭患益烈。故史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從我者則十之七」,「去外夷之盜易,去中國之盜難;去中國之盜易,去中國衣冠之盜難」。

從元末起,倭寇就不時騷擾中國沿海,而到明代中期最為厲害。如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諸侯大內氏與細川氏的貢使為了爭奪對華貿易,在寧波互相仇殺,並乘機大事焚掠,使「浙中大震」,故明廷遂禁止對日通商。然「市舶既罷,日本海賈往來自如。海上奸豪與之交通,法禁無所施」。日本海盜商人進一步和中國沿海之奸商無賴王直(?一1560)、徐海(?一1556)、陳東(?一1556)等勾結起來,使倭患轉熾。自嘉靖二年(1523年)罷市舶至四十三年(1564年)倭患平,此四十年間乃倭寇擾華最劇烈之年代。至其所掠之地方,則北自遼海,南至閩、粵.沿海地區概在其騷擾之中,尤以江、浙、閩受害最大。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犯台州,破黃岩,大掠象山、定海諸邑」,「浙東騷然」。次年,倭寇先後侵犯浙江的溫州、台州、寧波、紹興及江蘇的上海、蘇州、南通等地,「所過殘掠不可言」,「濱海數千里,同時告警」。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更向內地深入,越南京而達安徽,「賊自紹興高埠流劫杭、嚴、徽、寧、太平,犯南都,六十七人經行數千里,殺傷無慮四五千人,歷八十餘日始滅」。
      倭寇連年頻繁之侵擾,使沿海居民飽受蹂躪,故民眾紛紛起而保衛鄉里。同時,朝廷也調遣俞大猷(1504一1580)、戚繼光(1528一1587)等名將,進行剿倭之戰爭。嘉靖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俞大猷先後在浙江的普陀山和王江涇重創倭寇,連獲大捷。戚繼光則於浙東招募農民、礦工編成「戚家軍」,經大小數十役,剿倭屢屢奏捷,立功至偉。在俞、戚二將的通力合作下,倭寇之患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終於全部平定。

     (二)中日朝鮮戰爭:
    十六世紀末,日本關白(輔政大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結束了一百多年的軍閥混戰局面。為了滿足貴族和商人之貪慾,遂積極向外擴張。朝鮮成了日本侵略的頭一個目標,而日本還想藉侵朝而進一步窺圖中華之土。豐臣秀吉曾致書朝鮮國王云,「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足見其醉翁之意不僅在酒。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木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日軍十萬從釜山登陸,得快逼近王京(今漢城)。朝鮮國王李乃奔平壤,走義州,並遣使向明朝求援。不久,日軍攻入王京,陷開城,抵平壤,朝鮮「八道幾盡沒」,情況十分危急。朝鮮與中國兩邦猶如唇齒,明臣以為「倭得朝鮮以為巢穴,退可以守,進可以寇。中國從此無息肩之期」。故明朝乃正式派兵入朝,中日之間的朝鮮戰爭遂起。經過長達七年之交鋒,明朝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迫使日軍退出朝鮮。但明軍也喪師數十萬、消費軍資七百餘萬兩,使國力耗損頗鉅。故戰爭之得失也頗難斷定。

如上所述,蒙古、日本等對明代之邊境構成一定的威脅,但尚非致命之危險。到了明代後期,一個最主要的勁敵終於在中國的東北方崛起,它就是後來建立清朝並取代明朝的滿洲。滿洲今稱滿族,其前身即女真。北宋時,女真族的完顏等部建立金朝,並遷入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後漸與漢人同化。但另一些部族至明初仍居留東北,依然稱為女真族,並分成建州、海西和東海(也叫野人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部在明初住在牡丹江上源長白山一帶,永樂元年(1403年)在建州女真部聚居地設立了建州衛(今吉林市東南),並以其首領阿哈出(後賜姓名為李思誠)為都指揮使。永樂八年至十年(1410一1412年)間,明朝又於今吉林暉春至朝鮮會寧一帶別置建州左衛,以猛歌帖木兒為都督,他就是後來清室的祖先。

十五世紀中期,建州女真部眾又逐漸遷至渾河流域的赫圖阿拉地方(今遼寧新賓縣境),正統間這一帶設有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合稱「建州三衛」。至十六世紀末期,建州女真逐漸強大起來,並統一了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完成這一使命的是努爾哈赤(1559一1626),他屬於愛新覺羅家族,是猛哥帖木兒的後裔。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被明朝任命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後來又晉升為都督,封龍虎將軍。他一面擔任明朝的地方官,一面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逐個打敗女真各部。在統一過程中.努爾哈赤將女真各部編成幾個大的生產、軍事組織,創立了八旗(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制度。按照這種制度,三百人為一「牛祿」,首領稱「牛祿額真」(佐領);五牛祿為一「甲喇」,設「甲喇額真」(參領);五甲喇為一「固山」即旗,旗主稱「固山額真」(都統)。按其制度﹐努爾哈赤是八旗的家長和最高統帥,八旗旗主都要聽命於他。一般民人稱「旗下」,「出則為兵,入則為民」,「無事耕獵,有事征調」。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創建了金國(史稱「後金」),都於赫圖阿拉(後稱興京),後被尊為清太祖。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藉口報父祖被害等「七大恨」之仇,大舉侵明,燒毀了撫順城,將人畜物資全部席捲而去。次年,明朝以楊鎬為經略,出鎮遼東,明軍四出攻打金兵,但中路軍在薩爾滸(遼寧撫順東南)中伏而全軍覆沒,其他各路亦被金兵所敗。薩爾滸一戰是明清興替之關鍵,此後金之勢力益強,明對遼東之統治開始動搖,處於節節防守的被動狀態。

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努爾哈赤攻遼陽、瀋陽,並遷都遼陽。天啟五年(1625年),又遷都瀋陽(後稱盛京)。時明廷以熊廷弼(1569一1625)、袁崇煥(1584一1630)、孫承宗(1563一1638)等經略遼東防務,對付金國。但熊廷弼先遭魏忠賢排擠而去職,後被冤殺。天啟六年(1626年),努爾哈赤率兵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明朝軍民在袁崇煥指揮下努力抗戰,大獲全勝。努爾哈赤在陣前受了重傷,不久鬱鬱而死,其子皇太極(1592一1643)繼位。皇太極在天啟七年(1627年)、崇禎二年(1629年)曾先後出兵玫明,均為袁崇煥所敗。崇禎八年(1635年),皇太極廢女真舊名,定族名為滿洲,次年又改後金之國號為大清,以盛京為都,是為清太宗(1626一1643)。他一面出兵征服朝鮮、蒙古,一面圖謀取明朝而代之,乃用反間計使崇禎帝對袁崇煥起疑,結果使袁死於非命。此外,皇太極又想法收降明薊遼總督洪承疇,於是關外之地盡為所據矣。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廿二章_明朝之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