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1328一1398)少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人。順帝至正四年(1344年),其家鄉發生大瘟疫,父母兄弟皆亡,時元璋年方十七,孓然一身.孤苦無依,乃入皇覺寺為僧,旋出外遊方乞食,顛沛流離三年,回到廟中依然窮愁無賴。恰郭子興起兵濠州,元璋乃往投之,子興派他為親兵,見他忠心耿耿,作戰勇猛,又以養女妻之,故軍中呼其為「朱公子」。至正十五年,郭子興病卒,其部眾乃歸朱元璋統制。時劉福通擁立韓林兒為宋帝,朱任其下之左副元帥,次年攻下集慶,改設為應天府,勢力一時大張。

當時天下大亂,各地群雄割據,如陳友諒據湖北、江西,張士誠據於江、浙,方國珍據於浙東,明玉珍據於四川。另元朝一些將領也擁兵自重,如福建的陳友定,廣東的何真,山西大同的孛羅帖木兒,關中陝西的李思齊,汴梁、山東的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等。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決定以應天為據點,逐步壯大自己的力量。他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策略,即先著手掃平江南之群雄,然後出師北伐。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受韓林兒封為吳國公。二十三年,與陳友諒在陽湖大戰,朱乘風縱火,陳戰船全部被毀,友諒於是役中矢亡,次年其子陳理降,元璋遂盡得長江中游之地,改稱吳王,但仍奉韓林兒的年號。當時劉福通為張士誠所敗,朱元璋派人接韓林兒南下,旋沉之於瓜洲江中。至正二十七年秋冬,朱元璋先後消滅張士誠、方國珍之勢力,士誠被俘殺,國珍投降,於是大江南北盡皆一統於朱元璋的旗幟下。

至正二十七年 (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達(1332一1385)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1330一1369)為征虜副將軍,「率甲士二十五萬,由淮入河,北取中原」,同月發佈討元檄文,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之口號。次年(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春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為明。郭子興、朱元璋原來均屬韓林兒之部下,韓林兒、劉福通等利用白蓮教(混有明教、彌勒教等內容)起事,崇尚光明,鼓吹「明王出世」,故韓林兒稱「小明王」﹐而朱元璋則以「明」為王朝名。是年春、夏,明軍先後平定閩、粵的陳友定、何真兩股勢力。同時,徐達、常遇春等率明軍長驅北上,節節勝利。元順帝率后妃、太子及百官北遁,史稱北逃後之元朝為北元(1368一1502年)。八月,明軍入佔大都,結束了蒙元對中國大約百年的統治。

元朝北遷後,朱元璋一面繼續清除蒙元之餘部,一面掃除各地割據力。洪武二年(1369年),攻入西安,李思齊降。次年大破王保保,俘元朝王公、將官一千八百餘人,士卒八萬,馬一萬五千餘匹。洪武四年,攻入重慶,明玉珍子明昇投降。十四年,明軍人雲南,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自殺,次年春復取大理,更定雲南行政區劃。到了洪武二十年(1387年),平定遼東一帶,元將納哈出率部廿餘萬降,全國乃歸於一統。

朱元璋創立明朝以後,鑒於元朝由於暴政而速亡的教訓,認識到「居上之道,正當用寬」,因為「弦急則斷,民急則亂」,如果「恣意奢欲,使百姓困乏」,必將「至於亂亡」。加上他自幼貧寒,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對民眾所受的欺凌壓迫,有深切的了解。因此太祖一執政,即著手實施與民休息的政策。事實上每次經過長期動盪、分裂、戰亂之後,社會呈現民不聊生、滿目瘡痍、百廢待舉之境況,新建立的王朝也只能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因為民窮國不富,欲搜刮而無門,倘若逆天而行必加速 自己的滅亡。秦、隋之速亡乃前車之鑑,而漢、唐之成為盛世尤可資仿效。

明初採取了許多辦法恢復發展經濟、文化,如獎勵農業、興修水利、減免賦役、扶植工商、發展學校、改善科舉等等。洪武初年,就採用「計民授田」之法鼓勵百姓墾荒,「召民耕﹐人給十五畝,蔬地二畝。免租三年」,後來又規定「額外墾荒者永不起科」。由於實行「農為國本」之政策,故明初經濟迅速恢復、發展。從洪武元年到十六年,各地新墾田地共達一百八十萬零五千多頃,約合當時全國土地總額的一半。洪武十八年,全國收入麥、米、豆、穀等二千零八十八萬多石,到二十六年增為三千二百七十八萬多石,比元代幾增兩倍。據載「是時宇內富庶,賦入盈羨,米粟自輸京師數百萬石外,府縣倉廩蓄積甚豐,至紅腐不可食」。

在政治方面,明初也有一些良好措施,如整飭吏治,嚴懲貪污,規定地方官貪污錢財六十兩以上者即斬首示眾,甚至剝皮實草。當時府州縣衛之旁都建造一所土地廟,廟前有一塊空地,作為剝皮場所,人稱「皮場廟」。官座公座之旁,亦往往懸掛一剝皮實草之袋,令人觸目驚心。《明史》有載,「(洪武)三十年六月己西,駙馬都尉歐陽倫有罪賜死」,另戶部侍郎郭桓大貪污集團被揭發,「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贓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繫死者數萬人」。太祖嚴禁宦官干政,不淮母后臨朝,也不失為英明之策。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漢高祖劉邦之外,由平民直起為天子僅明太祖朱元璋一人而已。朱元璋以一介平民而參與元末起義,終於滅元創明、重建漢族的一統天下。其削平群雄、改朝換代得以成功之因素大略如下:
     1.革命口號響亮:元末,天下苦元已久,廣大漢族人民對蒙古貴族的民族壓迫尤為不滿,而朱元璋乃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之民族革命口號相召,故登高一呼,從者如流。
     2.軍隊紀律嚴明:朱元璋幼貧寒,頗知民間疾苦,謀士李善長又勸其「行仁義,禁殺掠,結民心」,故軍隊紀律嚴明,北伐時又提出「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於是所到之處均受民眾歡迎。
     3.良臣勇將輔佐:朱元璋知人善任,能禮用士人、愛護戰將,故身旁集結一批良臣、勇將。其謀士「皆智略過人」,如李善長、劉基、朱升、宋濂等。其武將則為一時英傑,勇猛善戰,如徐達、常遇春、沐英、湯和、胡大海、李文忠、傅友德等。其中劉基(字伯溫)尤其被視為諸葛亮式的人物,他為朱元璋籌劃軍事,參與機要,貢獻良多,明太祖謂「伯溫,我之子房(張良)也」。
     4.戰略部署得當:在元末崛起的群雄,朱元璋能由小到大,由弱轉強,得力於戰略戰術優越甚多。如以應天為根據地培植實力,接受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一面繼續奉韓林兒之號以收買人心,一面勸課農桑、發展經濟。同時 又實行先易後難之部署,首先蕩平江南各地之群雄,然後集中力量揮師北伐,終於一舉奏效,扭轉乾坤。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廿二章_明朝之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