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自太祖統一天下後,實行了「強榦弱枝」、「重文輕武」之國策,此對消除藩鎮割據、地方坐大、武人干政等弊病,固有其積極之作用,然卻也造成宋代國力貧弱、武功不振,使北宋立國後不久即處於內憂外患交困的惡劣處境。故有宋一代,變法圖強之舉屢起,仁宗時(1022一1063)有范仲淹的「慶曆新政」,神宗時(1067一1085)有王安石的「熙寧變法」。

茲將宋室實行變法圖強之背景與動機概述於下:
     (一)拯救財政危機:北宋官僚機構龐大,冗官、冗兵充斥,皇室奢靡浪費,加上每歲須向遼、西夏輸幣求和,致國庫衰竭、入不敷出。若不改弦更張,則危亡之果立見。當時造成國庫空虛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幾項:
     1.冗兵:自太祖以來,因行養兵之策,故兵員和軍費不斷擴大,冗兵四處充斥。大祖開寶時,全國兵員數共三十七萬八千,其中禁軍約佔十九萬三千;至英宗治平時,增至一百十六萬二千,內禁軍達六十六萬三千。前後百年,全國兵額增加丁三四倍。治平年間,天下所入財用約緡錢六千餘萬,但禁軍、廂軍卻需費五千萬,養兵費佔了全部歲入的六分之五。
     2.冗官:為宋代財用之蠹者,第一是冗兵,第二則是冗官。宋初行重文輕武政策,太祖曾對趙普曰:「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餘,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為造成文治之局面,宋室一面放寬進士的出路,一面又提高文官的待遇,因而官吏日多,俸給日繁。《廿二史劄記》在提及宋冗官冗費時云:「宋開國時,設官分職,尚有定數。其後,薦辟之廣,恩蔭之濫,雜流之猥,祠祿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紀極。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減天下冗吏十九萬五千餘人。所減者如此,末減者可知也。」對官吏的優待,除俸祿日厚外,又有祠祿作為退職之恩禮,又時有額外之恩賞,復加以恩蔭,使其蔭子蔭孫乃至蔭及門客。
     3.歲幣:澶淵之盟定宋每歲須向遼交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後仁宗時又增為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同時,對西夏又得歲納銀、絹、茶等二十五萬五千。這也是北宋財政上的龐大負擔。
    關於北宋之財政問題,時人曾云「大有三冗,小有三費,以困天下之財。……何謂三冗?天下有定官無限員,一冗也;天下廂軍不任戰而耗衣食,二冗也;僧尼道士日益多而無定數,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為國」。由於冗吏耗於上,冗兵耗於下,盡取山澤之利而不能足,故財政竭蹶無可倖免。太宗時歲入二千二百多萬緡.收支相抵尚餘大半,而至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歲入已達一億一千六百多萬緡,比太宗時增加了五六倍,但收支相抵竟超支一千五百七十多萬緡。
    (二)富國以弭民變:北宋初,土地兼併問題已很嚴重,太宗時,就出現「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卓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之狀況。至仁宗時,更發展到「勢官富姓,佔田無限,兼併偽冒,習以成俗,重禁莫能止。」同時,宋室因朝廷日用不足,每以增稅方法彌補,致使地方凋敝,民生日困。故農夫「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粺,或採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在這種情況下,北宋立國未久則已民變四起,如太宗時王小波(?一994)、李順(?一994)等以「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作號召,聚眾起事。仁宗時又有張海和郭邈三以及王倫(?一1043)、王則(?一1048)等多次民變、兵變。為消弭內憂,宋廷乃決行變法革新。
     (三)強兵以禦外敵:北宋立國後,厲行強榦弱枝、重文輕武,然矯枉過正,故造成政務遲滯、冗費鉅大、入不敷出、地方凋敝、武功不修、外患深重。北宋之兵員雖全,但軍隊素質低下,由於「主軍政者素不擇人」,教習不精,士氣不振,故出現「彌歷數百十歲,養百萬之師,未嘗有戰鬥之事,而飽食安坐以嬉」之怪事。一旦與遼、夏等交戰,雖有兵而不中用,屢戰屢北,不僅軍費及歲幣之開支浩大,而且使宋室之統治也受直接威脅。故宋室乃欲通過變法而強兵,改變外患嚴重之狀況,扭轉國力積弱、國勢危殆之局面。

仁宗執政時的慶曆新政,是北宋首次變法,其主持者為范仲淹。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中祥符進士。少時貧困力學,出仕後有敢言之名,常以「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座右銘。歷知十餘州,足跡遍及大半國土,所在均注意獎勵農桑、防災救荒,政績頗著。仁宗寶元三年(1040年),西夏掠邊,他與韓琦(1008一1075)同任陝西經略副使,對改革軍制、鞏固邊防做出一些貢獻。慶曆三年(1043年),仁宗以范為參知政事,令其條陳世務興革之見。仲淹乃與樞密副使韓琦、富弼(1004一1083)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疏》等,倡議推行新政變法。

范仲淹在慶曆間所上的《十事疏》包括下列十項:明黜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主要內容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澄清吏治:對內外官吏按時考核政績,並據其優劣而分別升降,無功不遷,有善必賞;嚴格限制恩蔭制度,減少官員子弟靠蔭庇而僥倖任官;改革科舉制,使學校著重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由中書省和樞密院慎擇路、州長官,縣官也由朝中大臣保薦,擇舉主多者盡先差補;注重州縣職田收入之均配,使地方官衣食得足然後「責其廉節,督其善政」。
     (二)富民強兵:令各地吏民陳報農桑可興之利、可去之害,以便興修水利、富國養民;減少百姓徭役,使「人自耕作,可期富庶」;裁汰冗兵,革除募兵制之弊病,在京師仿唐代的府兵制,使兵農合一,加強訓練,然後加以推廣。
     (三)推行法治:講求實效,注重恩信,以免「使天子及民之意盡成空言,有負聖心,損傷和氣」;已頒命令均須切實執行,克服「煩而無信」,避免「上失其威,下受其弊」。

宋仁宗對范仲淹等提出的主張初甚嘉納,除復府兵制一項外,餘均詔令推行。但因新政盡罷不才之官,僥倖者不便,故屢遭朝中官僚之阻撓,反對者之謗議愈來愈甚,甚至有指責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1007一1072)等結為朋黨者。因此新政推行不及一年,范仲淹就自請罷參知政事,出為陝西、河東安撫使,富弼也出為河北宣撫使。「仲淹與弼既出使,讒者益甚,兩人在朝所施為,亦稍沮止」。至慶曆五年(1045)春,范仲淹、富弼、韓琦又再遭貶逐,新政也盡行廢棄。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九章_北宋之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