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明代東洋、西洋範圍 

                                                                                 施存龍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5 月30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  ……  ……

一、鄭和航海時期的東洋和西洋

隨著中國海員向海外交通的探索實踐,中國人在宋、元時已經有了國際貿易水運上海區範圍劃分。它以中國為本位對已知世界的海洋和沿海國家的認識。由於唐宋海外貿易港以廣州為主。元代以泉州為主,所以實際上東洋和西洋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大東洋、小東洋等,是以廣州或泉州為基點,按航向、針路(航海羅盤的指航路)實際而劃分的。

西洋、東洋,在元代航海文獻中已屢有出現。元代汪大淵《島夷志略》多處提到“西洋”,如蘇祿條有“西洋之地三港”,龍牙門和北溜兩條均有“舶往西洋”,舊港條有“西洋人”,甘埋裏條有“商販于西洋互易”等語。在元代周致中《異域志》內列有“西洋國”,稱該國“在西南海中,地產珊瑚、寶石等物,所織綿布絕細”,指的是馬八兒,見《元史·馬八兒傳》,即今位於印度東南海岸Ma’abor。

東洋一名,現在能見到的,最早文獻為元代大德年間陳大震《南海志》(施按:專指廣州南海縣誌)。其中將東洋各國劃分為小東洋和大東洋各國,從國名考證,多為我們今天習稱的南洋或東南亞各國。如小東洋主要指今菲律賓諸島和加裏曼丹島;大東洋指今印尼諸島。

明代初期,鄭和航海時期所謂的“西洋”“東洋”是繼承元代而來的。但是,不同的歷史時期,同一名稱的東洋西洋,其內涵範圍並非一貫相同,而是動態的,不能不注意。不但明代與元代有所不同,而且就是明代前期與後期也有變化。

當然不同學者認識上還有差異。如洪建新先生《鄭和航海前後東、西洋地域概念考》,認為明代鄭和時仍與元代一樣,以馬六甲海峽西口的韋島(Pulau We)為東、西洋的分界點,明萬曆四十五年時張燮《東西洋考》以及據其編寫的清初成書的《明史·婆羅傳》是不足以代表鄭和時代的。《東西洋考》卷五稱“汶萊即婆羅國,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並將交趾、佔城、暹羅、加留吧、柬埔寨、舊港、麻六甲、亞齊、柔佛、文郎馬神、地悶等國列為西洋列國,而將呂宋,蘇祿、貓裏務、美洛居、汶萊、雞籠、淡水作為東洋列國。洪認為該書所舉“西洋”各國全在馬六甲海峽之東,是一種較狹窄的航海範圍,它不但不能與明初鄭和船隊的活動相比,就是與明末崇禎十二年成書的航海指南書《順風相送》所述航行範圍比也狹小。張燮所謂的西洋,沒有說到今印度洋地區,而是縮到馬六甲海峽以東,僅把今南海和爪哇海的西部稱為西洋。張眼光中的西洋範圍比明初大為縮小,其原因是他書中僅記述以福建澄海縣月港部分航海者的看法。但因《東西洋考》一書名稱,易使人誤解為是對明代航海乃至對鄭和下西洋的總結,引人誤入歧途。認為應按與鄭和同伴下西洋的馬歡《瀛涯勝覽》所說為準。該書爪哇國名稱:爪哇“地廣人稠,實甲兵器械,乃為東洋諸番之衝要”,肯定了爪哇屬東洋。對東、西洋分界點,定在爪哇西北方的蘇門答臘島的最西北南渤里。“南渤里國”條說:該“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蘇繼廎認為帽山指今韋島)“古里國”條稱“西洋大國正在此地”。記載永樂時政事的《明成祖實錄》記有“西洋忽魯謨斯”地名,它位於今波斯灣灣口。總之,他認為鄭和航海時的東、西洋劃分,以蘇門答膜島西北部的韋島為界,其東即東洋,闍婆(爪哇)、南渤里(蘇門答臘島北部)兩國應屬東洋範圍;其西大洋即西洋,瑣里(今印度東南海岸)、古里(今印度西南海岸)、忽魯謨斯,因地名前均加“西洋”兩字,故均屬西洋範圍。

當然這是一家之言,還有他說。如《古代南海地名匯釋》主要作者陳佳榮先生1995年著文:元代東洋總範圍為爪哇—太平洋西部,明代前期則為現東海、太平洋西部,具體而言,小東洋,元代指加里曼丹島北岸—菲律賓群島。而明前期指今台灣一帶;大東洋,元指爪哇—加里曼丹島西岸南岸—帝汶—馬魯古群島,而明前期指加里曼丹北岸—菲律賓群島—馬魯古群島。大西洋,元明均指印度洋(馬六甲海峽西口—印度—阿拉伯—東非,或者指印度),區別在於小西洋,元指南海西部的中南半島中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南部,明初期則除與元代相同部分外,還包括蘇門答臘南部—爪哇—加里曼丹西岸南岸—帝汶。他認為儘管馬歡《瀛涯勝覽》中“南渤里國”條稱: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名那沒梨洋”,但這個位於今蘇門答臘島北部的南渤里本身以及崑崙、龍牙門、舊港等均應包括在西洋範圍。鄭和時,據馬歡《瀛涯勝覽》、鞏珍《西洋番國志》觀點應列入西洋。費信《星槎勝覽》所以仍作東洋,乃抄襲元代《島夷志略》不足為據。就東、西洋分界線而言,他認為:明代前期,我國以粵江口今珠江口—加里曼丹島西岸南岸—帝汶一線,此線之東為東洋,之西為西洋。

兩者分岐,區別在於:前者主張採用馬歡《瀛涯勝覽》以馬六甲海峽以東屬東洋,後者主張按張燮《東西洋考》以馬來西亞的汶萊以東為東洋。爭議的焦點,就在於汶萊以西、加里曼島南端—帝汶(古名地悶)以西,馬來半島東側、馬六甲海峽以東,以及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以北圍成的海域,即包括南海的西南部、爪哇海、佛里勒斯海算西洋還是東洋。我迄今的總傾向是算東洋而不算西洋,理由是《瀛涯勝覽》畢竟是與鄭和同行遠航者的當時著述,而《東西洋考》則是鄭和首航後二百年的後人著述。但陳的某些分析辨證如按針路航向而定等觀點,我是很欣賞的(限于篇幅和文章命題不在此展開討論,待以後有機會專文論之)。
……  ……  ……

二、稱“下南洋”不如統稱“下西洋”

為什麼有些文章不說鄭和下西洋,卻說鄭和下南洋呢?例如,1940年12月《僑務季刊》上發表的《鄭和七使南洋紀略》,1941年10月《僑聲》上發表的《三保太監下南洋》,1942年8月《新民報》發表的《三保太監下南洋之實證》,抗日勝利後,1946年11月《中興週刊》發表的《明代鄭和之出使南洋》。解放後,1975年12月《雲南文獻》發表的《七下南洋的偉大人物鄭和》等。10這並非杜撰和故意標新立異,而有一定明代文獻來歷。我們應當如何對待?

“南洋”航運地理概念在明嘉靖時已產生並漸取替“小西洋”。如鄭若曾、胡宗憲《籌海圖編》中稱:當年鄭和起航地的“太倉生員毛希秉云:……然聞南洋通番海舶,專在琉球、大食諸國往來(施按:把“南洋”概念竟覆蓋到今東海的琉球,今印度洋的阿拉伯國家),……南洋、西洋諸國(施按:兩者並存,並未以南洋完全代替西洋),其隔閩廣也,近則數千里,遠則數萬里,通番船舶無日無之,使其下海必遭漂沒,人亦何苦舍生而求死哉。況東洋(施按:可見南洋也不會取替東洋,三者並存)有山可依,有港可泊,南北不過三千里,往來不過二十日,非若南洋、西洋一望無際,舟行而再不可止也。”11   不過,陳佳榮先生提醒我們:“《籌海圖編》等書另有多處記及南洋,但未必專指南海地區,須加辨別。如該書卷十三云:‘沙船(施按:指流行于江蘇省的一種平底木帆船船型以適應沿海沙磧海底航行)能調戧,使鬥風,然惟便於北洋,而不便於南。北洋淺,南洋深也……’……此南洋、北洋或以長江口而區分。”12    據我所知,肯定是以長江口以南以北而區分的我國沿海海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我在交通部機關工作時,與中央直屬海運局電文往來時,有時還用此解的南洋之名呢。

我以為使用鄭和下南洋提法,一般說不能謂錯,但嚴格說不夠確切,因為它雖也是明代就有的但並非鄭和當時流行而是明代中後期才有。特別是它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亂,以不用為尚。

若不用“下南洋”,那未餘下來問題就是回到前節,既然鄭和船隊事實上航經“東洋”和訪問“東洋”多國,是否應改稱“下東西洋”,只稱“下西洋”是否妥當。

在明初鄭和遠航時,今印度洋稱為“西洋”,從今長江口出海南航而去,稱為“下西洋”無疑是合乎邏輯的。但“下西洋”還有另一重含義,那就是,“西洋”不僅指海洋區域,還指一專用國名。西洋國,在元代的徐明善《天南行記》和周致中的《異域志》都有“西洋國”國名。元代汪大淵《島夷志略》雖未列西洋國,但談到西洋國的港口城市古里佛:“當巨海(施按:形容印度洋)之要衝,去僧加剌(施按:即古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國)密邇,亦西洋番國之馬頭(施按:即碼頭,代指港埠)也。”在明代初,文獻上常簡稱成“西洋”,如洪武二年(1369年),開國皇帝朱元璋宣佈對周邊15個不用軍事的國家中就有一個叫西洋國。三年,派出外交官去詔諭的國家也有西域、西洋、鎖里、爪哇等。後來還提到“西洋國王別裏提遣其臣亦迭納瓦里沙等來朝,進金葉表文”(分見《皇明祖訓》、《明太祖實錄》卷五三、五六)。永樂皇帝上臺第一年派外交官向各國宣佈他執政,其中也有西洋國。西洋國的中心在今印度的馬拉巴海岸的科澤科特。鄭和和他的同行記者譯作古里。這是為了免與西洋各國相混才改稱古里國的。與鄭和同至其地的馬歡,在書中稱古里“即西洋大國”,稱其國境為“西臨大海,南連柯枝國界,北邊相接狠奴兒地面。西洋大國正此地也。”這是中國人心目中廣義為西洋國,狹義的西洋國指剌泥。在《明成祖實錄》中,凡有“西洋”與古里並列時,該“西洋”國限指剌泥。如永樂二十一年九月記:“禮部奏西洋、古里、忽魯謨斯、翠蘭山……等十六國遣使千二百人貢方物至京。”就是“西洋”僅指“剌泥”實例。沈福偉先生《鄭和時代的東西洋考》,認為剌泥在《鄭和航海圖》上位於古里國北,注有番答里納,正是此地,古里和番答里納相距只二十六公里,可以視作一地。他認為“鄭和下西洋,歷次都到古里,古里既是西洋大國,自然成為下西洋的首要目標,所謂“下西洋”首先就是“下古里”。《明實錄》中屢見“‘遣使西洋諸國’、‘備使西洋諸國’,即是以西洋為首的海外各國。”13   我贊成“西洋”雙重性的觀點,符合事實也有助於解釋問題,但似不宜把“西洋國”過分強調突出,還應以海洋區域的西洋為主,因為“西洋國”是元、明中國人對它作為西洋海域主幹國家理解所予的稱呼,把鄭和下西洋說成首先就是下古里國即西洋國,恐有違聯絡各國的普遍重要性。因為當時西洋各國都是各自孤立的,並未形成以古里為核心的國際集團,因而能“牽牛鼻子”。

另外,沈先生提出:“鄭和下西洋,西洋包括整個印度洋,而起點仍在蘇門答臘以東的卡里馬達海峽”。14    筆者未便茍同。該海峽名,我國《世界地圖集》譯作卡里馬塔海峽,介於印尼的加里洞島與其東的加里曼丹島西南側之間。15以此為起點,既不合《瀛涯勝覽》的定界線,也欠合《東西洋考》的定界線。如果不先到爪哇、帝汶,然後印度洋,而是從中國逕去西洋—印度洋,則卡里馬達海峽並非必經之地。從文學性詩詞自作推理恐不可,還應以明代人原始而嚴肅的記述為準。
……  ……  ……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2yfep1TlBkgJ: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zhxxy/876157.htm+%E9%99%B3%E4%BD%B3%E6%A6%AE&hl=zh-TW&ct=clnk&cd=164&gl=hk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評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