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地名”拼音首字 (Cai-Cuo) :
cai 綵 采
can 參
cao 草
ce 冊
ceng 層
cha 差 茶 查 察 剎
chai 柴
chan 撣 樿 禪 纏
chang 昌 長 唱
chao 朝 潮
che 車 徹
chen 諶 沉 陳
cheng 乘 程
chi 赤 遲 池 (土)赤 癡
chong 沖 充 重
chou 醜
chu 出
chuan 穿
chun 淳
ci 慈 磁
cui 翠
cuo 錯

………………………………………………………………..
“七海地名”資料Cai-Cuo首字目錄
Cai 綵納 采納 采欲 采野
Can 參半
Cao 草嶼 草鞋石
Ce 冊江
Ceng 層拔 層檀 層搖羅
Cha 差里也國 差里野括
茶麟(港) 茶籠 茶龍 茶盤 茶山 茶弼沙 茶那咭 茶鎛和羅
查南 查實 查哩江 察地港 察牢國 察里多 剎兀爾
Chai 柴歷亭 柴曆亭
Chan 撣國 撣人地 樿國 禪國 禪連河 纏打兀兒
Chang 昌江 長安 長巴 長寧 長沙 長砂 長嶼 長州
長沙門 長腰嶼 長腰山 長寧鎮國山 唱雞門
Chao 朝素山 潮陽
Che 車離 車隣 車渠 徹第缸
Chen 諶離 沉礁 沉壈 沉牛礁 陳宋 陳公嶼 陳翁嶼 陳公大山
Cheng 乘物 程良 程若 程真港
Chi 赤坎 赤土 赤葉 赤嶼 赤礁 赤尾嶼 赤龜礁 赤角山 赤坎山 赤面港
赤卯嶼 赤卵塢 赤土山 赤塗山 赤蠟蓋亞 赤土白面山 赤坎邦都郎
遲悶 遲散 池悶 池問 池汶 池汶山 土赤仔 癡八蘭州
Chong 沖州 沖古剌 充惹 重迦盧 重伽蘆 重迦羅 重迦邏
Chou 醜塗( 水)
Chu 出卵塢 出卯塢 出烟大山
Chuan 穿心山 船官口
Chun 淳化
Ci 慈悲國 磁頭 磁石洋
Cui 翠蘭山 翠藍嶼 翠藍島 翠蘭嶼山
Cuo 錯舡島

………………………………………………………………
綵納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參見采野條)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暹羅︰(參見采野條)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參見采野條)

采納
《圖書編》卷五九︰采納
《四譯館考》卷三(參見來納條)
《粵海關志》卷廿一7上︰采納

采野
《四夷館考》卷下P.21-22:采野《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暹羅︰“府十四,曰綵納、……、采野、……、采欲、……”。(7461上)
《四譯館考》卷三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府十四,一曰綵納,……,七曰采野,……,十一曰采欲……”。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文同上)
《粵海關志》卷廿一7上

采欲
《圖書編》卷五九:采欲
《四夷館考》卷下P.21-22:采欲
《四譯館考》卷三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參見采野條)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暹羅(參見采野條)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參見采野條)
《粵海關志》卷廿一7上

參半
《隋書》卷八十二‧南蠻‧真臘:參半
《北史》卷九十五‧真臘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扶南︰“白頭國……在參半之西南……與參半國相接”;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真臘︰“其國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
《太平御覽》卷七八六‧四夷部七‧參半國︰“《唐書》曰:武德中,參半國遣使朝貢,其國在真臘西南千餘里,城臨大海,土地下濕,風俗物產並與林邑國同”;另同卷︰真臘(引《隋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扶南國︰ “(白頭)其國在扶南之西,又當參半之西”;卷一七七‧真臘國︰ “其國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 ( P.11259下) “參半國在真臘西南千餘里,城臨大海,土地下濕”;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 ( P.11397全、11398上)“(貞觀)二年,……十月,……、參半 、……並遣使朝貢” ,“(貞觀)十六年春正月……、參半 、……並遣使朝貢” ; 另,卷九九五( P.11685上)
《華夷圖》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白頭……與參半國接” ,“文單西北屬國曰參半,武德八年使者來”。(另參見真臘條)
《通志》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扶南(參見白頭條);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真臘︰“其國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
《玉海》 卷一五三15下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一‧四裔八‧扶南(參見白頭條);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真臘︰“其國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文單西北屬國曰參半,武德八年使者來”。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真臘國(12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真臘國(12上)
《廣輿圖》 卷二
《皇明四夷考》卷上‧真臘︰ “又有參半、真里、登流眉、蒲甘等國皆屬真臘”。
《圖書編》卷五九
《四夷館考》 卷一21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真臘(6上)
《咸賓錄》 卷六‧真臘(23下)
《三才圖會‧地理》 卷十三
《四夷廣記》 真臘、參半郡(第一O二冊)
《裔乘》 卷二‧真臘(27下)
《武備志》 卷二三六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4上
《八紘譯史》 卷三‧柬埔寨(55)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一一二32上
《四譯館考》 卷一24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十四‧真臘(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九‧柬埔寨(1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扶南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邊一O一‧真臘部匯考一 ︰“《明一統志》:其屬國又有參半、真里、登流眉、蒲甘等等國……” (另引《隋書》、《唐書》真臘傳);邊一O二‧參半部匯考 (引《唐書‧南蠻傳‧文單》)。

草嶼
《順風相送》‧各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白礁…… 若過淺,仔細。草嶼,外過三十托水,見長腰嶼,內過淡馬錫門” 。
《指南正法》‧對座圖:“草嶼共硬為庚酉甲卯,隴有兼庚有貪甲”, “尖筆羅共草嶼為乾巽對座”,“草嶼共外羅為乾巽對座”。*向達注︰本書草嶼有三,此指越南歸仁港外,外羅山附近之草嶼。
《噶喇吧紀略》︰草嶼
《海島逸志》卷三10上(見噶喇吧條)︰草嶼

草鞋石
《海錄》卷中︰“萬里長沙者,海中浮沙也,長數千里,為安南外屏,沙頭在陵水境,沙尾即草鞋石,船誤入其中,必為沙所湧,不能復行” 。

冊江
《元史》卷六十三‧地理六(安南郡縣附錄):“南冊江路”;卷二百九‧《外夷二‧安南:“”又官軍至如月江,日烜遣淮文侯來戰,行至冊江……”.。
《越嶠書》卷五13上:冊江
《荒徼通考》‧安南:冊江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27下):南冊江路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4上):南冊江路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7下):南冊江路

層拔
《諸蕃志》卷上‧大食國:“……層拔、……皆其屬國也”;‧層拔國:“在胡茶辣國南海中,西接大山,其人民皆大食種落……”。*馮注:“昔大食人名非洲東岸之地曰僧祗拔兒(Zangibar),今尚有一小部分地存其舊名,即今地圖名Zanzibar著是已。僧祗拔兒猶言黑人之地。諸史中之僧祗奴,殆為此地土人。《嶺外代答》卷三有崑崙層期國,層期應是僧祗之別譯,本書作層拔,應亦是
Zangibar之簡稱。《文獻通考》三三二、《宋史》四九O有層檀,殆為層拔之
訛。《島夷志略》有層搖羅,搖亦應作拔也。”
《(大德)南海志》:層拔
《島夷志略》‧層搖羅 *沈證:“搖當作拔,傳寫誤也。《諸蕃志》大食所屬有層拔國,……此層拔羅即彼層拔也》。” *藤注:Zanjibar。
《皇明象胥錄》卷五‧古麻剌:“古麻剌國在東南海中……或曰麻剌國有州百餘,佛宇至四千區,向未通中華。其南有層拔國,在大海中,西接大山,其人大食種”。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46下:層拔

層檀
《文昌雜錄》卷一P3:“層檀,東至海,西至胡盧沒國,南至霞勿檀國,北至利吉蠻國。”
《宋會要輯稿》第一九七冊:大食層檀國(八7759下);第一九九冊‧蕃夷七:“(元豐)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廣南東路經略司言大食層檀國保順郎將層伽尼請備禮物詣闕謝恩……。六年正月十三日,層檀國貢方物。”(八7855下、、7857下7858上)
《清波別志》卷中14上:“層檀,南海旁國也,國城距海二千里,海道須便風百六十許日,晝夜行經勿巡、古林、三佛齊國乃至廣州。”
《玉海》卷一五三37上;一五四32下。
《文獻通考》卷三三二‧四裔九‧層檀:“層檀國,在南海傍,城距海二千里。宋熙寧四年始入貢,海道便風行百六十日,經勿巡、古林、三佛齊國乃至廣州。”
《宋史》卷十五‧本紀十五‧神宗二:“(熙寧四年)秋七月戊子,層檀國來貢”;卷十六‧本紀十六‧神宗三:“(元豐六年正月)己丑,層檀入貢”;卷一一九‧志七二‧禮二二:“諸國朝貢:……層檀、……,或一再,或三四,不常至”;卷二O四‧志一五七‧藝文三:“《諸藩進貢令式》十六卷……層檀一、……”;卷四九O‧外國六:“層檀國,在南海傍,城距海二十里。熙寧四年始入貢,海道便風行百六十日,經勿巡、古林、三佛齊國乃至廣州。”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73上
《嶺海輿圖》P60
《圖書編》卷五九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50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八‧大食部匯考一:“《廣東通志》:又有層檀國,在南海旁,城距海二十里。熙寧四年始入貢”;邊一O四‧層檀部匯考:“《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四年七月戊子貢……《宋史‧層檀傳》……”。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層檀(2002中)
《續通志》卷六三七‧四夷傳三‧層檀(6736中)

層搖羅
《島夷志略》‧層搖羅︰“國居大食之西南崖,……” 。*沈證︰“搖當作拔,傳寫誤也。《諸蕃志》大食所屬有層拔國,在胡茶辣國南海島中,……。此層拔羅即彼層拔也。《艾儒略圖》阿利非南境有初法蠟地,《湯若望圖》同《厰圖》作梭發拉,《魏圖》有所縛拉,《西南海夷總圖》作這不嚕麻,為阿非洲南境最古之埠。” *藤注︰“案《諸蕃志》層拔國條略云……。層拔乃Zanjibar之對音,此地產象牙、龍涎、麻斯地Masudi,保羅並傳之,保羅又傳其南馬達加斯竭Madagascar出良紅檀,與此書層搖羅所產同,且在大食西南,殆亦謂Zanjibar。沈氏云搖當作拔,是也。此地出金如豆大,古來有名,哥斯麻斯Cosmas已傳之(Cathay and Way thither Clxviii)即此書之生金也”。

差里也國
《(大德)南海志》卷七︰差里也國

差里野括
《(大德)南海志》卷七︰差里野括

茶麟(港)
《廣輿圖》 卷二︰茶麟
《安南圖說》‧安南國圖、偽制(25上)︰茶麟府
《圖書編》卷五九︰茶麟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31上)︰茶麟府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茶麟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茶麟
《安南圖志》‧安南圖︰茶麟
《四夷廣記》‧安南(第九九冊)︰茶麟府
《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八︰茶麟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9下︰茶麟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 卷四︰茶麟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下)︰茶麟府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1上)︰茶麟府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安南︰“隸廣南者,府三︰廣南、茶麟、五麻,舊即乂安地”。 (7449中)
《清史稿》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乾隆五十二年)遂訂法越同盟之約,割崑崙島之茶麟港於法”。
《越南歷代疆域》395

茶籠 茶龍
《安南棄守本末》P.21上︰茶龍;58下︰茶籠
《交阯總志》卷一、三︰茶龍州
《越嶠書》卷一9上(茶籠),十11下(茶龍)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安南(2下)︰茶籠州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14下)︰茶籠
《安南傳》卷二P.40︰茶籠
《安南圖說》‧疆域(20下)︰茶籠
《皇明四夷考》卷上‧安南︰ “宣德元年三月,智、政兵討利,進至茶籠州,敗績”。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 “及輔率步騎至茶龍,舟師亦至”。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21下)︰茶籠州
《四夷考》卷一‧安南考(7上)︰茶籠
《安南圖志》‧安南考(6下)︰茶籠
《四夷廣記》‧安南(第九九冊)︰茶籠州
《裔乘》卷二‧安南(8下)︰茶籠州
《荒徼通考》‧安南︰茶龍
《名山藏‧王享記》卷二13上︰茶籠
《東西洋考》卷十︰《平南獻俘露布》(明張輔)︰“……師進演州府茶龍縣,……”。 *書局注︰在今越南義安省西北部。
《武備志》卷二三八︰茶籠
《馭交記》卷四︰茶龍;卷六︰茶籠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5下(茶龍),16下(茶籠)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70上,一一二30上︰茶籠
《明史》卷八‧仁宗︰“(永樂二十二年)九月癸酉,交阯都指揮方政與黎利戰於茶籠州,敗績”;卷九‧宣宗︰“(宣德元年)三月己亥,榮昌伯陳智、 都督方政討黎利,敗績於茶籠州”;卷一五四‧伍雲︰“仁宗初,隨方政討黎利於茶籠, 深入陷陣死;卷二八九‧琴彭︰“宣宗馳敕責,……等曰︰ ‘ 茶籠守彭被困孤城……’。”;卷三二一‧外國二‧安南︰“輔……大破賊於富良江……。諸軍水陸並追,次茶籠縣……” ,“會仁宗……,利已寇茶籠州,敗方政軍,並指揮伍雲”。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安南︰茶籠( 4746中)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全)︰茶籠州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0上、11上)︰茶籠州
《越南歷代疆域》395

茶盤
《海國聞見錄》‧東南洋記︰“朱葛礁喇必從粵南之七州洋,過崑崙、茶盤,向東而至……,馬神亦從茶盤、噶喇吧而往……”;‧南洋記︰ “柔佛……,水程應到崑崙,用未針取茶盤,轉西至柔佛” ,“就中國往噶喇吧而言,必從崑崙、茶盤純用未針,西循萬古屢山而至” ,“茶盤一島,居崑崙之南,毘於萬古屢山之東,皆南洋總路水程分途處,……” 。
《海錄》卷上P.36*馮注︰茶盤(Anamba or Natuna);卷下︰ “凡(美國)船來中國,皆南行過峽,轉東南,經地問、噶喇叭,置買雜貨,北入噶喇叭峽,過茶盤,即地盆,經紅毛淺而來。若不怕噶喇叭,則由地問北經馬神、崑甸,西至茶盤,北經紅毛淺而來……。由小西洋復來中國,jia則東南行,經亞齊東北,麻六呷西南,入白石口,轉茶盤而來”。
《粵海關志》卷三十18下 (引《海國聞見錄》)

茶山
《殊域周咨錄》卷九‧雲南百夷︰“……大古剌、小古剌及其鄰境諸蕃曰底馬撤(撒)、曰茶山、……等處皆遣人隨中使貢方物” 。
《武備志》卷二O二4上、25上
《肇域志》雲南︰茶山長官司
《明史》卷四六、三一五
《滇繫》九之一‧土司系上36上;十之一‧屬夷系17上。

茶弼沙 沙弼茶(?)
《諸蕃志》卷上‧海上雜國︰“茶弼沙國,地方一千餘里,係太陽沒入之地”。*馮注︰“此茶弼沙顯為阿剌壁人故事相傳西方日沒之Djabulsa,Djabirso,Djaborso城,《三才圖會》有茶弼沙人禮拜日沒之國—伯希和說,茶弼沙並見《記古滇說》。《島夷志略》卷末著錄。參見遠東法國學校校刊第九卷六六三頁”。
《事林廣記》前集卷五‧方國類‧茶弼沙國
《(大德)南海志》卷七︰茶弼沙
《島夷志略》‧異聞類隸︰“茶弼沙國,(日)入其地、聲震雷霆”。
《異域志》卷上‧沙弼茶國︰“乃太陽西沒之地,……”。(文與《諸蕃志》大同)
《四夷廣記》‧茶弼沙國(第一O二冊)

茶那咭
《諸蕃志》卷上‧鵬茄羅國︰“國都號茶那咭”。
《島夷志略‧撻吉那》*藤注︰“案《諸蕃志》注輦條云西天鵬茄羅國都號茶那咭,……云云。茶那咭之那咭二字倒置則為撻吉那,但其地不可知,又西印度沙漠地方稱曰Jhar,達里,疑對此音也”。

茶鎛和羅
《通典》卷一百九十三‧邊防九‧天竺︰“(王)元策……進至茶鎛(音博)和羅城,即中天竺之所居也 ”。
《太平寰宇記》卷一八三‧天竺國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西域上‧天竺︰“中天竺……都城曰茶鎛和羅城”。
《宋會要輯稿》第一九七冊‧蕃夷四(八7757上)《通志》卷一百九十六‧四夷三‧天竺︰“元冊(策)……進至茶鎛和羅城,即中天竺之所居也 ”。
《文獻通考》卷三三八‧四裔十五‧天竺
《咸賓錄》卷三‧天竺(15上)
《方輿勝錄‧外夷》卷三9下
《四夷廣記》‧榜葛剌國(第九八冊)
《裔乘》卷三‧天竺(35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六五(58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五八‧天竺部匯考(《唐書‧天竺傳》)

查南
《真臘風土記》‧總敍︰“港凡數十,惟第四港可入, ……。自港口北行,順水可半月,抵其地曰查南,乃其屬郡也。又自查南換小舟,順水可十餘日,過半路村、佛村,渡淡洋,可抵其地曰干傍,取城五十里”。*伯希和注︰“按艾莫涅君以為查南即今Rolea Piier省中之Kampong Chhnang。此種假定似乎多取,然音聲比較不甚相類,吾人以為不能將Phnom-Penh確定屏諸行程之外,蓋應知者,行半月抵查南,而又須十餘日方抵Siemreap河口。設以半路村、佛村位置於Kampong Chhnang與淡洋口間,則未免發生難題。設若反是,以查南位置於Quatre-Bras一帶,則半路村得為Kampong Chhnang,而佛村得為昔日佛教發達之Babaur,可無難題矣。 ( 129)‧魚龍(163),‧屬郡( 167)。
《島夷志略‧真臘》*藤注︰“查南乃Chnang之對音。”
《殊域周咨錄》卷八‧真臘︰“領部郡九十餘處,曰真蒲、曰查南……” ,“(《真臘風土記》)言︰……自温州開洋……歷閩廣,過七州洋,經交趾、占城至真蒲、乃真臘境矣。自真蒲行,坤申針過崑崙洋入港,……自港口北行順水可半月,抵其屬郡曰查南,又換小舟,順水可十餘日過佛村,渡淡洋則抵其地矣。”
《四夷廣記》‧真臘國(第一O二冊)
《東西洋考》卷三‧柬埔寨︰“形勝名蹟,……佛村(《風土記》曰,自查南換小舟,順水十餘日,過半路村、佛村)。” *書局︰在今柬埔寨湄公河下游,今地不詳。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真臘部匯考︰“《真臘風土記‧總敍》︰……自港口北行,順水可半月,抵其地曰查南,乃其屬郡也,又查南換小舟……。《真臘風土記‧屬郡》︰屬郡九十餘,曰……、曰查南……”。

查實
《鄭和航行圖》*向注︰“據圖,查實在克瓦答兒以西,即今圖之賈斯克角(C.Jask),屬伊朗管,南臨阿曼灣。由此沿岸北行,至忽魯謨斯。”

查哩江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0八,“潞江一名怒江,……下流為查哩江,經擺古入南海”。(*應指我國的怒江和緬甸的薩爾溫(Salween)江。)

察地岡 察地港 摖地港
《島夷志略‧朋加剌》*藤注︰“浙地港、察地港並是Chatganw之對音,即今Chitagong。”
《星槎勝覽》前集‧榜葛剌國︰“…至其國海口,有港曰察地港(馮注︰《瀛涯勝覽》作淛地港,今Chittagong)”。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榜葛剌國第十六︰“由蘇門答剌而往……善風二十日至浙地之港,一曰泊察地”。
《殊域周咨錄》卷十一‧榜葛剌︰“海口有察地港,番商海泊於此”。
《圖書編》卷六十︰察地港
《四夷廣記》‧榜葛剌國( 第九八冊)︰察地港
《順風相送》‧阿齊往榜伽喇︰“……單亥五更見瀼列當頭來,水六七托,尋摖地港(向達注︰摖地港,即《星槎勝覽》之察地港,《西洋番國志》與《瀛涯勝覽》之浙地港,即恒河在東巴基斯坦入海處之Chittagong)口入門,是傍伽喇矣。”。*向注︰又作浙地港(《瀛涯》、《番國志》)、察地港(《星槎》)即東巴基斯坦之Chittagong對音。古代至傍伽喇,此為登陸海口。
《皇明象胥錄》卷中‧榜葛剌︰“從翠藍島入察地港,更小舟行五百里至鎖納兒港,有城池市聚,始遵陸抵國”。
《皇明世法錄》卷八一38上︰察地港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2上︰察地港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察地岡
《海錄》卷上‧徹第缸(P.22)*馮注︰“《瀛涯勝覽》……淛地港、《星槎勝覽》……察地港,即此徹第缸。”

察牢國
《太平御覽》卷七九O‧察牢國︰“《南州異物志》曰︰察牢,在安息中間大國也,去天竺五千里……”。
《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下︰“察牢國,在安息、大秦中間,大國也。去天竺五千里,人民勇健,舉一國人自稱王種,國無常王,國人常選耆老有德望者立為王,三年一更,舉國尊之。土地所出,與天竺同,尤多珍物,不可名字。察牢國人,自慕其地土,生不出國遠行。人民安樂,國無刑殺,惟修仁義福德為業,甚雍雍然也”。

察里多
《海錄》卷上P.32︰察里多(*番,族名,參見西洋條)。

剎兀爾
《坤輿全圖》。(*在今印度西北沿岸,今地無考。)

柴歷亭 柴曆亭
《諸蕃志》卷上‧闍婆國︰“西北泛海十五日至渤泥國,又十日至三佛齊國,又七日至古邏國,又七日至柴歷亭。” *馮承鈞注︰“譯注引Gerini說,疑在馬來半島東岸之Cherating 流域。”
《宋史》卷四百八十九‧外國五‧闍婆(柴曆亭)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闍婆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81︰柴歷亭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5下︰柴歷亭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廣東通志》︰《宋史》……西北泛海十五日至渤泥國……三佛齊國……暹羅國……至柴歷亭,抵交阯,達廣州。”

撣國
《後漢書》卷四-六;卷五一;卷八六:“ (永元)九年,徼外蠻及撣國主雍由調遣重譯奉國珍寶,和帝賜金印紫綬,小君長皆加印綬、錢帛。……永寧元年,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者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撣國西南通大秦”。(*故地一般認為在緬甸東北部,包括今撣(Shan)邦一帶。)
《北堂書鈔》卷五六
《法苑珠林》卷六一
《初學記》卷一五
《北孔六帖》卷六一
《冊府元龜》卷九六八、九九七
《通志》卷一九七
《東漢會要》卷八
《玉海》卷一五二;一五四
《南詔野史》卷上
《(包見捷)緬略》;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二
《八纮荒史》
《讀史輿地紀要》卷一—九。
[按:另説否定撣國在緬甸撣邦之見,主張“撣”即Sham或Scham的對音,為海西國即大秦之地,在今敘利亞一帶(唐代杜環《經行記》作“苫國”)。在《古代南海地名匯釋》一書印刷本出版之後,對該説於網絡版予以增補,可參見WIKI百科撣國條。今特附注在此,以供讀者自行判斷,可免舊作言而不預之弊。]

撣人地
《清續文獻通考》卷三四五:撣人地
《清史稿》卷一五四、四四六;卷五二八:“緬甸……又有撣人之地,環其東境,舊稱九十九國,多為領屬,地廣兵強”。[按:即今緬甸東北部的撣(Shan)邦一帶。參撣國條。]

樿國
《通典》卷一八七:“樿〔音擅〕國,後漢時通焉。和帝永元中,其國王雍由調遣譯奉國珍寶,……。樿國西南通大秦”。(今緬甸東北部。參撣國條)
《太平御覽》卷七九一
《通志》卷一九七
《文獻通考》卷三三0
《圖書編》卷五九。

禪國
《水經注》卷一( 參見樿國條)
《白孔六帖》卷三三‧雜技︰“白另牛馬頭(《後漢》?西夷禪國獻幻人,能吐火……)。”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九‧禪國︰“禪(音壇)國,後漢時通焉……)。”
《冊府元龜》卷九九六‧外臣部‧鞮譯( 參見樿國條)P.11690上
《歷代地理指掌圖》︰禪國

禪連河
《法苑珠林》卷三十八23下 :禪連河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西戎‧天竺︰“中天竺據四天竺之會,其都城週迴七十餘里,北臨禪連河)。”
《太平御覽》卷七九二‧天竺 (引《唐書》)
《冊府元龜》卷九五八(P11268上):禪連河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六‧榜葛剌 (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八‧榜葛剌 (2上)

纏打兀兒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纏打兀兒在莾葛奴兒(Mangalore)北,今地無考。

昌江
《交阯總志》卷一、二︰昌江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昌江城
《安南棄守本末》P.16上︰昌江
《越嶠書》卷一13上,二26上,十5上,十一16下。
《廣輿圖》卷二
《皇明鴻猷錄》卷九
《安南圖說》‧天朝至安南道路( 29上)
《圖書編》卷五九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
《安南圖志》‧安南考(7上)、平交圖說( 27上)
《四夷廣記》‧安南(九九冊)
《裔乘》卷二‧安南( 8下)
《武備志》卷二二三︰昌江;卷二三八︰昌江城,昌江
《馭交記》卷四、五、六︰昌江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15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70上,一一二24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 卷四
《越南歷代疆域》400-401
《越南決戰》139

長安
《安南志略》總序,卷一︰長安府
《元史》卷十三‧本紀十三‧世祖十︰“(至元二十二年三月)時陳日烜所逃天長、長安二處兵力復集……”; 卷六三‧志十五‧地理六︰“長安府,本華閭洞,丁部領所生之地。五代末,部領立國於此”;卷二O九‧列傳九六‧外夷二‧安南︰“日烜引宗族官吏於天長、 長安屯聚……”。
《交阯總志》卷一︰長安州
《安南棄守本未》P.26上︰長安州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
《明一統志》九十
《越嶠書》卷一5下,五6上︰長安府
《廣輿圖》二
《安南圖說》
《荒徼通考》‧安南︰長安府
《圖書編》五九
《四夷考經國雄略》一
《三才地理》十三
《圖書編》五九
《四夷考經國雄略》一
《三才地理》十三
《四夷廣記》
《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八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四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4上)︰長安府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7上)︰長安府
《越南歷代疆域》397

長巴
《坤輿全圖》︰長巴(在占城)

長寧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四‧安南部匯考五︰
“《明外史‧安南傳》︰…… 奔諒山道,據長寧、太原、清節三府”。
《明史》卷三二一‧外國二‧安南︰“暠與昇奔諒山道,據長寧、太原、清節三府自保”。

長沙 長沙門 長砂
《嶺外代答》卷一‧三合流︰“海南四郡之西南,其大海曰交阯洋,中有三合流,波頭濆湧而分流為三,其一南流通道於諸蕃國之海也,其一北流廣東、福建、江浙之海也,其一東流入於無際所謂東大洋海也。……傳聞東大洋海有長砂、石塘數萬里,……昔常有舶舟為大西風所引,至於東大海” 。
《廣輿圖》卷二︰長沙
《皇輿考》卷十二︰長沙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長沙
《圖書編》卷五九︰長沙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長沙
《四夷廣記》‧琉球國往暹羅針路(第九四冊)︰長沙
《武備志》卷二三三︰長沙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長沙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長沙
《東南洋海道圖》︰長沙
《海國聞見錄》‧南澳氣︰“……萬里長沙頭,南隔斷一洋,名曰長沙門……。長沙一門,西北與南澳、西南與平海之大星,鼎足三峙。長沙門,南北約濶五更。廣之番舶洋艘,往東南洋呂宋、文萊、蘇祿等國者,皆從長沙門而出”。

長嶼
《順風相送》‧苧盤往舊港並順塔針路︰(P.56)“……用丙午針過東西竹山。用丙午針十更取長嶼。用丁午十更取龍牙門山……”。*向達注︰在新加坡海峽東西竹(Pulau Aur)南。
《四夷廣記》‧第一O一冊)︰長腰嶼(文中一作長嶼);‧舊港收回地滿山針路︰長嶼

長州 萇州
《通典》卷一百八十四‧州郡十四‧古南越︰“長州(今理文陽縣),土地與九真郡同,大唐為長州或為文陽郡,領縣四︰ 銅察、長山、其常、文陽”。
《元和郡縣志》卷三八‧嶺南道五(19上)
《舊唐書》卷三八‧志十八‧地理一︰“安南都護節度使……管……、長……、等州”;卷四十一‧地理四︰“長州,土俗與九真同。唐置長州,失起置年月。天寶元年,改為文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長州。領縣四,…… 文陽, 銅察,長山,其常,皆與州置。”
《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州郡部十八‧長州︰ “《方輿志》曰︰長州文陽郡,土地與九真同,唐為長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O‧交州︰“西南至長州文陽縣界清江鎮一百五十里”;卷一七一‧長州。
《武經總要》卷廿一24上︰長州
《新唐書》卷四十三上‧地理七上︰“長州,文楊郡,下。唐置。……縣四:文陽,銅察,長山,其常”;卷六九‧表九‧方鎮六︰“(天寳十載)置安南管內經略使,領……、長、……十一州。”
《元豐九域志》卷十‧化外州(8下)
《輿地廣記》卷二‧漢十三郡(3下)、三國吳地(5下)、晋十九道(9下);三 ‧唐十五道採訪使(3下);四‧皇朝郡國(4下)。
《通志》卷四O‧地理略︰“……安南驩、愛、陸、峰、湯、萇、福祿、龐,凡七十州焉”。
《事林廣記》卷三(前集)‧地輿類(宋廣南化外州)︰長州
《文獻通考》卷三二三‧輿地九‧古南越︰“長州,歷代地理與福祿州同,唐立長州,天寶元年曰文陽郡,……領縣四︰ 文陽、銅察、長山、其常。宋無此州”;卷三三O‧四裔七‧交阯︰“(宋鎬)至長州,漸近本國”。
《安南志略》卷一,二︰長州
《宋史》卷四百八十八‧外國四‧交阯︰“(宋使)至長州,漸遠本國”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74下(引《宋史》)︰長州
《交阯總志》卷二︰長州
《越嶠書》卷一4下‧越南;四16上(引《宋史》)︰長州
《荒徼通考》安南︰長州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 (引《宋史》)*書局︰在今越南紅河下游東北部,今地不詳。
《馭交記》卷二︰萇州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26上︰長州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14上;六31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一‧安南部匯考二︰ “《廣東通志》︰(唐)九真郡為愛州,分福祿州、長州”。 “《宋史‧交阯傳》︰……至長州,漸近本國”。
《續通典》卷一二五‧州郡五(1887上)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三‧輿地五(4690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3下 )︰長州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5上 )︰長州
《越南歷代疆域》396

長腰嶼 長腰山 長腰
《島夷志略‧龍牙門》藤注︰“蘖氏云,長腰嶼殆謂今Senang島一名Barn’
( Gerini, Researches, P. 815),或然。”
《鄭和航海圖》︰“……吉利門,五更船用乙辰及丹辰針取長腰嶼出龍牙門”。 *向達注︰據圖,長腰嶼在龍牙門北,今地無考。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滿剌加國第五︰“由舊港而往……過官嶼之左,又五更至長腰嶼,見三佛之嶼、鰲魚之嶼……至甘巴門之水”。
《四夷廣記》‧暹羅往東邊路等( 第一O一冊)︰長腰嶼(文中一作長嶼)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長腰嶼︰打水三十把,龍牙門防南邊涼傘嶼,……”(P.37)“牛屎礁︰仔細入門見長腰嶼”;‧新村爪蛙至暪喇咖山形水勢之圖(P.46);‧廣東往磨六甲針(P.55)、滿喇咖回廣東針路(P.56)、‧磨六甲回暹羅(P.62)、‧苧盤往丁機宜針(P.63)、回針;‧赤坎往舊港順塔(P64-65)、回針;‧暹羅往馬軍(P.83)、回針;‧苧盤往文萊(P.84);‧文萊回呂宋(P.90);‧泉州往勃泥即文萊(P.92)。
《東西洋考》卷五‧文萊︰“先年曾為佛郎機所逐,國人走山谷中,放藥水流出,毒死佛郎機無數。佛郎機遂奔呂宋。其地故有一石城、一木城、後拆石城於長腰嶼” ,“形勝名蹟︰……長腰嶼”。*中大︰在馬來西亞的沙巴州的亞庇(Jesselton)港外;卷九‧舟師考‧東洋針路︰“崑崙山︰……,用坤未針取長腰嶼。 長腰嶼︰舶過嶼門,用單午針,五更取鯉魚塘”;卷九‧舟師考‧西洋針路︰“又從東西竺︰用丙午針,十更取長腰嶼。 長腰嶼︰北邉正路,打水二十六托,若往丁機宜,用坤申四更取獨石門。……又從長腰嶼用丁午針,十(P.55)更取龍雅大山”。 *書局︰在今印尼廖內群島。
《皇明象胥錄》卷四‧婆羅︰“向有石城、木城各一,以築岸閉潮,折石城於長腰嶼,今止存木城”。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27下︰長腰嶼
《指南正法》‧往汶萊山形水勢(P.164);‧浯嶼往咬口留吧(P.173):長腰;‧咬口留吧往暹羅針(P.173);‧咬口留吧回長崎日清(P.183);‧長崎往咬口留吧日清(P.186);‧咬口留吧往台灣日清(P.187);‧浯嶼往麻六甲針路(P.192);‧麻六甲回浯嶼針路(P.192);‧太武往咬口留吧針(P.192);‧咬口留吧澳回唐(P.194)。*向達注︰在龍牙門北毘宋嶼南,今新加坡海峽內,為至滿剌加所必經。
《噶喇巴紀略》︰長腰山

長寧鎮國山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浡泥國(15下)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浡泥國(17上)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浡泥國第六︰“其鎮曰長寧鎮國山(永樂六年,國王麻那惹加那上言,……國有後山乞封,表為一方之鎮,王卒,其子遐旺復以為請,遂封今名……)。”
《皇明四夷考》卷下‧浡泥︰“……請封其國後山,賜名為長寧鎮國”。
《殊域周咨錄》卷八‧浡泥︰“國有後山,乞封表為一方之鎮,……詔封其山為長寧鎮國山”。
《東夷圖說》P.20上(浡泥)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25下(渤泥)
《東西洋考》卷三‧大泥︰“形勝名蹟,長寧鎮國山(永樂六年,國王麻那惹加那乃上言,蒙恩封王爵,境上皆屬職方,國有後山,乞表為一方之鎮,王卒,子遐旺復以為請,封為長寧鎮國山,御制碑文,刻石其上)。” *書局︰在北大年府附近(?)
《名山藏‧王享記》 三12上‧浡泥
《皇明象胥錄》卷四‧浡泥︰“上勑爪哇罷征,兼封其國山為長寧鎮國之山”。
《皇明世法錄》卷八三‧浡泥(23下)
《武備志》卷二三七︰長寧鎮國山(浡泥)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一一二32下(浡泥)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四‧浡泥部匯考一︰“《明外史‧浡泥傳》︰……國之後山……乃封為長寧鎮國之山”。
《明史》卷三二五‧外國六‧浡泥︰“初故王言……乞封國之後山為一方鎮,新王復以為言,乃封為長寧鎮國之山”。

唱雞門
《四夷廣記》暹羅往跤趾針路等(第101冊)︰唱雞門(即雞唱門)

朝素山
《海錄》︰“紀海國自萬山始,既出口,西南行過七洲洋,有七洲浮海面,故名,又行經陵水,見大花、二花、大洲多山,順東北風約四五日便過越南會安順化界,見呫嗶羅山、朝素山、外羅山,順化即越南王建都之所也”。

潮陽
《宋史》卷四百八十八‧外國四‧交阯︰“交州: 潮陽……鎮”。
《宋會要輯稿》第一九七冊‧蕃夷四︰交州潮陽鎮(八7726上)
《武經總要》卷廿一24下
《安南志略》卷十一6下
《交阯總志》卷三
《天下郡書利病書》卷一O六11下︰“入交三道︰……自欽州南大海揚帆一日至西海岸鎮,即交州潮陽鎮地”;一一八36下。
《越南歷代疆域》396
《西域南海史地譯叢》P.111

車離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注引《魏略‧西戎傳》︰“車離國一名禮惟特,一名沛隸王,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其王治沙奇城,有別城數十,……其地東西南北數千里,人民皆長一丈八尺……”。
《通典》卷一百九十三‧邊防九‧車離︰“車離,後漢時通焉,居沙奇城,一名禮惟特,一名沛隸王,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大國也”。
《法苑珠林》卷五26上
《太平寰宇記》卷一八三:車離國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車離居沙奇城,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卷一九六‧四夷三‧車離︰“車離,後漢時通焉,居沙奇城,一名禮惟特,一名沛隸王,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大國也”。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八‧四裔十五‧車離︰“車離,後漢時通焉,居沙奇城,一名禮惟特,一名沛隸王,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大國也”。
《圖書編》卷六十
《古今圖書集成》邊六十‧車離部匯考︰“ 《後漢書‧西域傳》︰車離國,居沙奇城,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另引《魏志》注《西戎傳》)。

車隣
《太平寰宇》卷三七七‧人事部十八‧長絕域人︰“《魏略》曰︰天竺國人皆長一丈八尺,車隣國男女皆長一丈八尺”。

車渠
《隋書》卷八十二‧南蠻‧真臘
《北史》卷九十五‧真臘︰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真臘︰“南接車渠國”。
《唐要會》卷九八‧真臘國︰車渠
《太平御覽》卷七八六‧真臘(印《隋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真臘國︰“南接車渠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P.11259上)︰車渠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真臘
《通志》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真臘
《王海》卷一五三15上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真臘
《天下郡書利病書》卷一一九34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真臘部匯考一(引《隋書》、《唐書》真臘傳)

徹第缸
《海錄》卷上︰“徹第缸在烏土國大山之北,數十年來𠸄咭利新闢土地,未有商賈,其風俗土產未詳”。( P.22)*馮注︰“《瀛涯勝覽》……淛地港,《星槎勝覽》察地港,即此徹第缸。《武備‧航海圖》作撒地港,撒殆撤之誤。大食人Ibn Battutah行紀作Sadkawan,今Chittagorg也”。

諶離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諶離(參見都元條)*《辭海》第708條︰“可能即《新唐書‧地理志》附 ‘安南通天竺道’ ‘著錄的驃國悉利城”。
《粵海關志》卷二3上

沉礁
《鄭和航海圖》︰沉礁 *向達注︰據圖,沉礁在蘇門答臘島西面海上,今地無考。
《四夷廣記》‧地滿往舊港針路( 第一O一冊)︰沉礁;‧滿喇咖回暹羅針路( 第一O一冊)︰沉礁
《順風相送》‧爪哇回靈山來路︰“沉礁山︰對開九托水,第三鼻頭中央行船,平彭家山,是舊港口,七八托水,好拋船。” (P.57、64、86︰沉礁) *向達注︰沉礁山,在蘇門答臘島東彭家山(Banka)附近。
《東西洋考》卷九( 彭家山針路)︰沉礁

沉壈
《職貢圖》(博物館藏原圖)
“(波斯國使)北方里接沉壈國,大通二年遣……奉獻佛牙”。

沉牛礁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錫蘭山國第十五︰“由蘇門答剌而往,……歷龍涎之嶼……,過翠藍之嶼……,鸚鵡嘴之山……,佛堂之山,又 更平牙里,其下有沉牛之礁……又十更至別羅里。”

陳宋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 陳宋
《東南洋海道圖》:陳宋
(*在今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阿帕里(Aparri)港附近,今地不詳。)

陳公嶼 陳翁嶼 陳公大山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陳公嶼在馬六甲海峽內檳榔嶼(Penang)與九州山(Sembilan Is.)之間,或謂即今Pulau Jarak。
《四夷廣記》安南回暹羅針路︰陳公嶼(一百冊);廣東往暹羅針路︰陳翁嶼(一O一冊)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陳公嶼︰十四托水,邊有九州山是也”。*向達注︰此指馬六甲海峽內之陳公嶼。據《鄭和航海圖》,陳公嶼在檳榔嶼與九洲山之間,今地無考;‧福建往暹羅針路、回針(P51);‧磨六甲回暹羅(P62):“……王子五更取筆架山。單子五更取陳公嶼。子癸五更取竹嶼……”;‧ 柬埔寨南港往筆架並彭坊西(P81)[以下為另一陳公嶼]‧浯嶼往麻里呂︰“……白土山並萬安旦港口及玳瑁山討蘇安。單丙四更取麻里荖斷嶼,過表是里銀並陳公大山,尾見里安大山……”*中大︰陳公大山指馬辛洛克港外的聖薩爾瓦多(S. Salvador)島。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赤坎山……崑崙山……小崑崙……真嶼……大橫山……小横山……筆架山︰……取陳公嶼及黎頭山”。*書局︰今泰國暹羅灣內島嶼,今地不詳。
《指南正法》‧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P121):“陳公嶼︰即無好面,用壬頭取烏頭淺。”;‧大担往暹羅針、回唐針(P171):“……辛戌十五更取筆架,……取陳公嶼及犁頭山” ……;‧暹羅往日本針(P174):*向達注︰本書陳公嶼有二,此指暹羅港外之陳公嶼。

乘物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三:乘物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乘物(*即柔佛,見該條)

程良
《宋史》卷四百八十九‧外國五︰“丹眉流國……北至程良六十程。”
《群書集事渊海》卷四七72上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州眉流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四‧丹眉流部匯考(引《宋史‧丹眉流傳》 )

程若
《宋史》卷四百八十九‧外國五︰“丹眉流國……西南至程若十五程。”
《群書集事渊海》卷四七72上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州眉流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四‧丹眉流部匯考(引《宋史‧丹眉流傳》 )

程真港
《順風相送》︰“黎頭山……收在暹羅港口。……仔細行船,莫太過西,恐遇程真港……。” ( P.36)
《指南正法》P.121

赤坎
《鄭和航海圖》︰“……崑崙山外過用癸丑針十五更船取赤坎山用丑艮及丹艮”。*向達注︰本國赤坎有二。此是占城西之赤坎。今地無考。 *向達注︰另一是暹羅西之赤坎,今地無考。
《前聞記》‧下西洋︰“(宣德)八年……五月十日回到崑崙洋,二十三日到赤坎,二十六日到占城”。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暹羅國第十︰“由漳州而往,……過靈山……又過暹羅灣,見赤坎之山,又取崑崙山……”。
《殊域周咨錄》卷七‧占城︰“……國王先為安南迫逐,徙居赤坎邦都郎……”。(《殊域周咨錄》七︰越南南部之赤坎)
《四夷廣記》廣東往暹羅針路等( 101冊);赤坎往占臘針路等( 102冊)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赤坎山︰……,用單坤針取崑崙。下防淺,名叫林郎淺”;‧歌(P47),‧往柬埔寨針路、回針(P50),‧福建往暹羅針路(P51)、回針(P52),‧浯嶼往大泥吉蘭丹(P53),‧大泥回針、‧太武往彭坊針路(P54)、回針,‧廣東住磨六甲針(P55),‧赤坎往柬埔寨針(P59),‧柬埔寨毛蟹洲出淺(P59),‧福建往爪蛙針路回針(P59),‧赤坎往彭亨針(P60)、回針,‧羅灣頭往六甲針、回針(P63),‧赤坎往舊港順塔(P64)、回針,‧浯嶼往杜蠻饒潼回針(P71),‧豬蠻饒潼回針再詳(P71),‧滿喇咖往舊港回針(P85)。
《東西洋考》卷二‧占城︰“成化中,王茶全為交趾所破,嗣王徙居赤坎邦”,“形勝名蹟︰……赤坎山(占城王為交阯所逼,徙居於此)”;卷九‧舟師考‧西洋針路︰ “占城國羅灣頭︰打水五十托,用坤申針,五更取赤坎山。赤坎山︰宋時占城王常避交人,徙居茲山。近打水二十托,外十八托,用單申針,四更取鶴頂山”,“又從赤坎山︰單未十五更取崑崙山”。 *書局︰在今越南寧順省東南海岸。
《名山藏‧王享記》三︰越南南部之赤坎(可參見赤坎邦都郎)
《天下郡書利病書》一一九︰越南南部之赤坎
《讀史方輿紀要》一一二︰越南南部之赤坎
《指南正法》‧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P118)“羅灣頭︰……坤未五更取赤坎(*向達注︰《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占城國羅灣頭條云,打水五十托,用坤申針五更取赤坎山。與此微異),舡身恐犯玳瑁洲。坤未五更取崑崙(向達︰此處之坤未五更取崑崙,當指從赤坎出發。《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又從赤坎山條作單未十五更取崑崙山,與此亦異 )……”;‧大担往柬埔寨針(P169)、回大担針(P170),‧大担往暹羅針(P171),‧暹羅往日本針(P174),‧暹羅往長崎日清(P181),‧長崎往咬口留吧日清(P184),‧大泥回長崎日清(P188),‧太武往大泥針路(P190),‧大泥回浯嶼(P191),‧咬口留吧澳回唐(P194)。*向達注︰在越南歸仁港外,自中國至占城,入占城港,此是望山,為海舶所必經。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三︰越南南部之赤坎
《明史》三二四︰越南南部之赤坎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

赤土
《法顯傳考證》︰*足立喜六注︰“《隋書》卷八十二云︰‘ 赤土國,……東婆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距大海,地方數千里。’ 婆羅剌國即今Borneo,婆羅娑國為義浄之波魯師洲,訶羅旦國為唐季之訶陵,想即Java也。隋使常駿、王君政等過林邑、狼牙須之近海,而至雞籠島( 今之Kelantan,非島也)時,此處為赤土國之境,有舶三十艘來迎,月餘至其都云云,故當時之赤土國,乃領有Kelantan南部、Malay半島與Sumatra島中部以東之大國也。案赤土國之名稱,及淵源於馬來半島南部及蘇門答臘島之代赭色土質”,“《隋書》之赤土國,《舊唐書》之墮婆登國,義淨之室利佛逝國,均指Sumatra島東南部甚明”。
《隋書》卷三‧帝紀三‧煬帝上︰“ (大業四年)三月壬戌,……赤土、迦羅舍國並遣使貢方物。……丙寅,遣屯田主事常駿使赤土,致羅剎”。“ (大業六年)六月辛卯,室韋、赤土並遣使貢方物”。“ (大業五年二月)辛丑,赤土國並遣使貢方物”;卷二四‧志十九‧食貨︰“ ……乃使屯田主事常駿使赤土國,致羅剎”;卷八十二‧南蠻‧赤土︰“赤土國,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所都。土色多赤,因以為號。東波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地方數千里。……大業三年……,十月,(常)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值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泊陵伽鉢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師子石。自是島嶼連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見狼牙須國之山,於是南達雞籠島,至於赤土界。” “婆利國,自交阯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
《北史》卷九十五‧赤土︰“赤土國,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東波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地方數千里。……大業三年……,十月,(常)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日遇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詣陵伽鉢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師子石。自是島嶼連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見狼牙須國之山,於是南達雞籠島,至於赤土之界。”“婆利國,自交趾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
《通典》卷一八五‧邊防一︰“今厓州直南水行便風十餘日到赤土國,其國到五月亭午, 物影卻在南,一日三食飯皆旋炊,不然逡巡過時,即便臭敗,熱氣特甚,蓋去日較近……”;卷一八八‧邊防四‧赤土:“赤土國,隋時通焉,扶南之別種也,直崖州之南,渡海水行便風十餘日經雞籠島至其國……東婆羅刹國,西羅婆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地方數千里……大業三年,屯田主事常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值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泊陵伽鉢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師子石,是島嶼連接,又行二三日,西見狼牙修國之山,於是南達雞籠島,至於赤土之界,月餘至其國” (另見婆利、羅剎條); 卷一八八︰“羅剎國在婆利之東……隋煬帝大業三年遣使常駿等使赤土國至羅剎”。
《舊唐書》卷四十一‧地理四︰“赤土國,(振)州南渡海。便風十四日,至雞籠島,即至其國。亦海中之一洲。”(另參見婆利條,卷四六‧志二六‧經笈上︰“《赤土國記》二卷(常駿等撰)”;卷一九七‧列傳一四七‧南蠻)
《唐會要》卷一百‧金利毗迦國︰“金利毗迦,……,西至赤土國一千五百里”。
《太平御覽》卷七八六‧真臘(引《隋書》);卷七八七‧婆利國(引《隋書》);卷七八七‧四夷部八‧赤土國︰“《隋書》曰︰赤土國,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東婆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巨大海,……大業三年,屯田主事駿……等自南海郡乘舟……至於赤土之界”;卷七八八‧四夷部九‧金利毗逝國︰“《唐書》曰︰金利毗逝國……。西去赤土國一千五百里”。‧羅剎國。
《太平寰宇記》卷一六九‧萬安州︰“赤土國在州南,渡海便風十四日,經籠島即至其國,亦海中之一洲”;卷一七六‧婆利國;卷一七七‧赤土國、真臘國、金利毘逝國
《冊府元龜》卷六六二‧奉使部‧絕城︰“ (大業三年)十月,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值便風,至焦石山而過,……又南行至獅子島,……於赤土之界”;卷九五六‧外臣部‧種族︰“ 赤土國,扶南之別種也……”(P.11243下);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P.11259下、11260全)“ 金利毗逝國,……西去赤土國一千五百里”,“ 赤土國,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東波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卷九五九(P.11290上);卷九六O‧外臣部‧土風二( P.11292上)、卷九六二‧外臣部‧官號( P.11316上)、卷九六六‧外臣部‧繼襲一( P.11360上)、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 (大業)五年二月,赤土國,……遣使貢方物”,“(大業)六年……六月,室韋、赤土並遣使貢方物”。( P.11395下、11396上)。
《華夷圖》
《歷代地理指掌圖》
《新唐書》卷五八‧志四八‧藝文二︰“常駿等《赤土國記》二卷”;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參見婆利條)︰“赤土西南入海,得婆羅” ,“隋煬帝遣常駿使赤土”。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赤土,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直崖州之南,水行百餘日達其國”;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赤土︰“赤土,隋時通焉,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直崖洲之南……。東婆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大業三年,屯田主事常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日遇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泊陵伽鉢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師子石,自是島嶼連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見狼牙脩國之山,於是南達雞籠島,至於赤土之界……”。 (另見婆利、羅剎條)
《山堂群書考索》卷六一11下
《輿地紀勝》卷一二六‧萬安軍︰“《寰宇記》云,……”。( 3下)
《文獻通考》卷三二四‧四裔一‧東︰(引《通典》邊防總序);卷三三一‧四裔八‧赤土國︰“赤土國,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東婆羅剌國,西婆羅娑,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大業三年,屯田主事常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日遇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詣陵伽鉢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師子石,自是島嶼連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見狼牙脩國之山,於是南達雞籠島,至於赤土之界……” (另見婆羅條);卷三三二‧四裔九‧真臘、羅剎。
《異域志》卷下‧赤土國︰ “按《唐史》,自交州海行三月可到”。
《群書集事渊海》卷四七25上、65上
《星槎勝覽》前集‧小口具喃︰“ 山連赤土,地接下里……”。
《西洋朝貢典錄》卷下‧小葛蘭第十七︰“ 論曰︰小葛蘭,《星槎》編又云小口具喃,云其國山連赤土,日中為市。而赤土者,扶南之別種也, 西則婆羅娑國,東則波羅剌國,南則訶羅旦國”;卷下‧柯枝國第十八︰“ 論曰,……昔魏徵敍赤土,言其國冬夏常溫……,然赤土今與小葛蘭為鄰,其即為柯枝章章矣”。
《嶺海輿圖》P.60
《廣輿圖》卷二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 圖)
《殊域周咨錄》卷八‧暹羅︰“ 暹羅國……,暹古名赤土,羅斛古名婆羅剎也。……(按別誌云赤土疆域正與暹羅同, ……觀此則以赤土又為一國,與暹羅並壤耳,且《宋史》不載暹羅,豈已前不通中國者耶)”。
《圖書編》卷五九
《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卷七45下
《咸賓錄》卷六‧討來思( 33下)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
《坤輿萬國全圖》︰“暹羅:古赤土國,又名婆羅剎”。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四夷廣記》暹羅國( 101冊)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18下
《裔乘》卷二‧討來思(43上)
《東西洋考》卷二‧暹羅︰“ 暹羅,在南海古赤土及婆羅剎地也…”;卷九‧西洋針路︰“暹羅,乃古赤土及婆羅剎也, ……”;卷十二‧逸事考︰“隋煬帝時,常駿使赤土還, ……( 見《北史》)”(另引《隋書》)。*書局︰在今暹羅南部馬來半島,今地不詳。
《名山藏‧王享記》卷一24上
《武備志》卷二二二
《皇明象胥錄》卷四‧暹羅︰“ 或日暹即古赤土……”;卷五‧小葛蘭︰ “ 其東大山連赤土……”。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1下
《天下郡書利病書》卷一一八1上,一一九41下,一二O 6上
《讀中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續中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
《八紘譯史》卷三‧討來思︰ “古赤土國也”。( P.59)
《八紘荒史》‧羅剎國( P.10)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匯考︰“ 《廣東通志》外志︰隋使通赤土,致羅剎……”;邊九九‧狼牙修部匯考︰“ 《廣東通志》︰柯枝接大小葛蘭二國,山連赤土……。”‧婆利部匯考︰(《隋書‧婆利傳》、《唐書‧南蠻傳‧婆利》),‧柯枝部匯考︰(《唐書‧南蠻傳‧拘蔞密》);邊一O一‧暹羅部匯考︰(《隋書‧赤土傳》)‧羅剎部匯考︰(通典‧羅剎國》);邊一O二‧婆羅部匯考︰(《唐書‧南蠻傳‧婆羅》)。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參見暹羅條)
《明會要》卷七十八‧外蕃二‧暹羅︰“ 暹羅在占城正南,即隋、唐赤土國”
《皇清職貢圖》卷一21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三(1999上)‧暹羅(即《通典》之赤土)( 2000中)
《續通志》卷六三五‧四夷傳一(6723上);卷六三八‧四夷傳四(6737中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四裔五‧暹︰“臣等謹按,暹羅相傳即隋唐時赤土國”。( 7463中)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 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 1上)
《粵海關志》卷廿一2上

赤葉
《順風相送》‧文萊回呂宋︰“……丑癸五更取七峰山。丑癸五更取赤葉”。*向達注︰文萊往呂宋中之一地。

赤嶼 赤坎嶼 赤尾嶼 赤洋 赤島 赤礁
《指南廣義》[(琉球)程順則]‧〈三十六姓所傳針本〉:“福州回琉球:梅花及東沙開船﹐若正南風(用乙辰針)十更(取)小琉球頭﹐便是雞籠山圓尖﹐(又用乙辰)五更 花瓶嶼(並)彭家山﹐(又用單乙)七更(取)釣魚臺﹐(離開流水甚緊﹐北過﹐用乙卯並單卯針)四更 烏(鳥)嶼﹐(前面)黃毛嶼﹐(北過用單卯針)十更(取)赤嶼﹐(北過用卯卯針)十五更(取)古米山﹐(北過用單卯針)三更(取)馬齒山﹐(用甲卯並甲寅)三更收入那霸港大吉。”
《指南廣義》[(琉球)程順則]‧〈針路條記〉:“福州往琉球:東沙外開船﹐(用單辰針)十更(取)雞籠頭﹐(北過)花瓶嶼(並)彭家山﹐(用乙卯並單卯針)十更(取)釣魚臺﹐(北過前面)黃麻嶼﹐(北過用單卯針)四更 黃尾嶼﹐(北過用甲卯針)十更 赤尾嶼﹐(用乙卯針)六更 古米山﹐(北過用單卯針)馬齒山﹐(北過用甲卯及甲寅針)收入那霸港大吉。” “漳州往琉球:太武開洋﹐(用單艮針)七更 烏坵﹐(用艮寅針)四更 牛山﹐(又用艮寅)五更 東湧山﹐(用單辰針)如西南風(用乙辰針)﹑東南風(用辰巽針)八九更小琉球 雞籠嶼﹐外平彭家山﹐如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 釣魚臺﹐(北過)南風(單卯)四更 黃麻嶼 赤礁﹐(北過)南風(單卯並甲寅針﹐又用艮寅)﹑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 古米山﹐(北過)南風(單卯及甲卯針)四更 馬齒山﹐(甲卯)三更收入那霸港口。”
《(陳侃)使琉球錄》記釣魚嶼至琉球行程:“[嘉靖十三年(1534)五月]八日,出海口,方一望汪洋矣。……九日,隱隱見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風甚迅,舟行如飛;然順流而下,亦不甚動。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一晝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後。十一日夕,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夷人鼓舞於舟,喜達於家。”
《(吳朴)渡海方程》(1537年撰)“‧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按:此爲鄭若曾《籌海圖編》所載,標明引用自《渡海方程》,下文應同一來源》)‧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避。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 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郭汝霖、李際春)使琉球錄》:“[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二十九日,至梅花,開洋。幸值西南風大旺,瞬目千里,長史梁炫舟在後,不能及,過東湧、小琉球。三十日,過黃茅。閏五月初一日,過釣魚嶼。初三日,至赤嶼焉。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風,即可望古米山矣。”
《鄭開陽雜著》(1570年前)‧琉球圖說‧福建使往大琉球鍼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辰巽針,十更船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鍼、或用單卯鍼、或用單乙鍼;西南風用單卯鍼;東南風用乙卯鍼,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鍼;東南風用單卯鍼,或用乙卯鍼,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鍼,東南風用單卯鍼,西南風用丹甲鍼或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 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鄭舜功)日本一鑑》(約1566):“‘或自梅花東山麓,雞籠上開釣魚目’:(梅花)取小東島之雞籠山。自山南風用卯乙縫鍼,西南風正卯鍼或正乙鍼,約至十更取釣魚嶼。自嶼遠近多巨魦……自梅花渡彭湖之小東至琉球到日本,為昔陳[侃]給事出使琉球時,從其從人得此〈方程〉也。一自彭湖,次高華,次鼋鼊,次大琉球,亦使程也。而彭湖島在泉海中,相去回頭百六十里。釣魚嶼,小東小嶼也,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東南風卯乙縫鍼,約至四更,取黃嶼。‘黃麻赤坎古米顛,馬齒琉球(辶)里迤先’:黃麻、赤坎、古米、馬齒、琉球、(辶)里迤,皆海山也。盡黃麻嶼,南風用甲卯縫鍼,西南風正甲鍼,東南風正卯鍼,約至十更取赤坎嶼。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或寅甲縫鍼,西南風艮寅縫鍼,東南風甲卯縫鍼,約十五更取古米山。盡山若西南風用寅甲縫鍼,南風正卯鍼,約十五更取馬齒山。山北多礁,盡山南風用正卯鍼或正寅鍼,徑取華山即高華山,次取七島。否,盡古米南風用寅甲縫鍼或正卯鍼,約至五更取馬齒山。盡山南風用甲卯縫鍼或寅甲縫鍼,約至五更取大琉球。”
《(蕭崇業、謝杰)琉球錄》‧琉球過海圖:“[萬曆七年(1579)五月]梅花頭,正南風,東沙山用單辰針六更船,又用辰巽針二更,取小琉球頭。乙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單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又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又用卯針五更船,取赤嶼。用單卯針伍更船,取(米)古米山。又乙卯針六更船,取馬齒山,直到琉球,大吉。”
《(鄧鍾)籌海重編》(約作於萬曆二十年,1592後)‧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福州往大琉球針:“東沙開船,用單辰十更,取雞籠山,北邊過,見梅花瓶嶼並棉花嶼、彭家山。乙卯並單卯十更,取釣魚嶼,北邊過,前面是黃麻嶼。單卯四更,取黃尾嶼,北邊過。甲寅一[十]更,取赤尾嶼。乙卯六更,取姑美山,北邊過,仔細。用單卯,取馬奇山,北邊過。甲卯並甲寅,收入琉球港。”(轉引自王在晉《海防纂要》卷二)
《順風相送》‧福建往琉球:“太武放洋,用甲寅針七更船,取烏坵。用甲寅並甲卯針,正南東墻開洋。用乙辰,取小琉球頭。又用乙辰,取木山。北風東湧開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單卯,取釣魚嶼。南風東湧放洋,用乙辰針,取小琉球頭,至彭家,花瓶嶼在內。正南風梅花開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單乙,取釣魚嶼南邊。用卯針,取赤坎嶼。用艮針,取枯美山。南風用單辰四更,看好風單甲十一更,取古巴山,即馬齒山,是麻山,赤嶼。用甲卯針,取琉球國為妙。”
《四夷廣記》‧福建往日本針路更數:“長樂縣 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船,便是赤嶼。五更,船用單卯針,或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用單卯及甲寅針,或用艮寅針,或用單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用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漳州往琉球並日本針位:“太武山開洋,用單艮針七更船,取烏坵山。用艮寅針四更船,取牛嶼。用艮寅針五更船,取東湧山。用單辰針,西南風用乙辰針,東南風用辰巽針,八九更舡,取小琉球並[雞]籠嶼外,平彭佳山。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舡,取釣魚嶼邊過船。南風用單卯,東南用丹卯針,四更船,取黃麻嶼北邊過。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舡,取粘米山,北邊過舡,有礁,行舡子細。南風用單卯及甲卯針,十五更舡,取馬齒山。用甲卯及甲寅針,使二更舡,取琉球港口。進港大吉,妙也。”
《(夏子陽、王士楨)使琉球錄》‧琉球過海圖:“[萬曆三十四年(1606)五月二十四日]梅花頭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船,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船,取(米)古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 翁居里山。又辰巽針一更,取馬齒山,直到琉球 那霸港,大吉。”
《天下郡國利病書》‧九邊四夷‧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
《(汪楫)使琉球雜錄》‧卷二:“舊制封舟出海,皆由梅花所開洋。今因巨舶不行沙壅水淺,遂從五虎門出口。……按蕭承業《使琉球錄》載有《過海圖》云:梅花頭,正南風,東沙山用單辰針六更船,又用辰巽針二更船,小琉球頭。乙卯針四更船,彭佳山。單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又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又用單卯針五更船,取赤嶼。用單卯針五更船,取枯米山。又乙卯針六更船,取馬齒山,直到琉球。夏子陽《過海圖》則云:梅花頭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船,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取(米)古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 翁居里山。又辰巽針一更,取馬齒山,直到琉球 那霸港。而崑山 鄭若曾《日本圖纂》則云:自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那霸港。據蕭錄則四十二更。夏圖不載東沙嶼以前針路及馬齒山以後更數,亦四十三更。而鄭圖則七十四更。此皆鏤板行世之書,其不同如此,傳寫者又可知已。臣歷稽往籍,皆言西南風大利,七晝夜可到。從未有三日飛渡者。此千古僅事,不可為道里準。故取蕭錄、夏圖與鄭圖並存之,以俟後來者攷訂云。”‧卷五:“[康熙廿二年(1683)六月二十三日,使舟]出五虎門,……出洋後,火長主用辰針,攷之圖說亦然。而琉球人為嚮導者謂,歷年歸國皆用乙針,爭之甚力。不得已參用辰乙針。顧接封之船倐已瞠乎其後,因悟乙針之鈍,仍用辰針占上風也……按海圖,過東沙山後,應過小琉球、雞籠嶼、花瓶嶼諸山。及二十四日天明見山,則彭佳山也。不知諸山何時飛越。辰刻過彭佳山,酉刻遂過釣魚嶼。船如淩空而行,時復欹側。守備請循例掛免朝牌,許之,浪竟平。二十五日見山,應先黃尾後赤嶼,無何遂至赤嶼,未見黃尾嶼也。薄暮過郊(或作溝),風濤大作,投生豬羊各一,潑五斗米粥,焚紙船,鳴鉦擊鼓,諸軍皆甲露刃,俯舷作禦敵狀,久之始息。問‘郊’之義何取?曰:中外之界也。界於何?辨曰:懸揣耳。然頃者恰當其處,非臆度也。食之,復兵之,恩威並濟之義也。過赤嶼後,按圖應過赤坎嶼,始至姑米山。乃二十六日,倐忽已至馬齒山,回望姑米,橫亘來路,而舟中人皆過之不覺……瞬息,已入琉球之那霸港,直抵迎恩亭前矣。時方辰刻,距五虎門出洋,時僅三晝夜耳。”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針路:“《指南廣義》云:福州往琉球,由閩安鎮出五虎門東沙外開洋,用單(或作乙)辰針十更,取雞籠頭(見山,即從山北邊過船。以下諸山皆同)、花瓶嶼、彭家山。用乙卯並單卯針十更,取釣魚臺。用單卯針四更,取黃尾嶼。用甲寅(或作卯)針十(或作一)更,取赤尾嶼。用乙卯針六更,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 用單卯針取馬齒,甲卯及甲寅針收入琉球 那霸港。(福州 五虎門至琉球 姑米山,共四十更船。)” ‧前海行日記:“[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二十二日(甲午)] 日出,丁未風,過梅花頭。日中,丁風帶午,乘潮出五虎門放洋,過官塘尾。日入,至進士門。夜至九漏,轉丁未風。接封陪臣正議大夫陳其湘率其國火長主針,用乙辰針三更半。二十三日(乙未),日出,見東湧在船後,約離一更半許。丁未風,用乙卯針二更,約離官塘八更半許。二十四日(丙申),日出,丁午風,仍用乙卯針。日未中,過米糠洋(海水碧徹如靛,細黃沙如涎沫,連亙水面如米糠),見群魚拜水。日將入,有大鳥二,來集於檣。是夜,風益利,用乙卯針四更。共計十三更半。當見雞籠山、花瓶、棉花等嶼及彭家山,皆不見。夜,用乙卯針四更半,共十七更。船東北下一更半許。二十五日(丁酉),日出,丁未風輕,用單乙針二更、乙卯針一更半。夜至四漏,轉正南風,用單乙針一更半,共計二十一更。二十六日(戊戌),日出,正南風。日未中,轉丁午。逾時,丁未風微起,用單乙針一更。日中,風靜,縋水無底。晚晡,轉丙午風,用乙卯針。風靜船停,不上更。日入,風微起。至四漏,轉丁午風,用乙卯一更。至八漏,又用單卯二更,至天明。二十七日(己亥),日出,丁午風。日未中,風靜船停;有大沙魚二,見於船左右。日入,丁午風起。至二漏,轉丁風,用乙辰針二更半。天將明,應見釣魚臺、黃尾、赤尾等嶼,皆不見。共用卯針二十七更半,船東北下六更許。二十八日(庚子),不用接封陪臣主張卯針,本船火長林某改用乙辰針。日未中,丁未風。行二更半,鴉班上檣,見山一點在乙位,約去四更餘。水面小黑魚點點。接封陪臣云:“此出姑米山,所見,或是姑米而未能定。”日入,風轉丁午,用辰巽針二更。二十九日(辛丑),日出,見東北小山六點。陪臣云:‘此非姑米,乃葉壁山也,在國西北。’始悟用卯針太多,船東北下。若非西北風,不能提舟上行至那霸收港也。日中,禱於神,忽轉坤申庚風。一時,又轉子癸。陪臣大喜,乃回針東南行。指一小山云:‘此名讀谷山。由此迆轉,即入港。’日入,轉丑艮風,大熾。用丙巳針,又用丙午、單卯針。先是,四五日前未見山,舟浮不動,水艙將竭,眾頗惑。禱於神,示曰:‘二十八日見山,初一日到港。’至是六月朔(壬寅),日未出,遂入港。行海中凡七晝八夜云。臣葆光按:琉球針路,其大夫所主者,皆本于《指南廣義》。其失在用卯針太多,每有落北之患。前使汪楫記云:‘封舟多有飄過山北,已復引回。’稽諸使錄,十人而九(明 嘉靖十三年,陳侃記:‘舟至葉壁山,小舟四十牽挽八日,始至那霸。’嘉靖三十七年,郭汝霖記:‘已至姑米山,頭目云:得一日夜之力,即未遽登岸,可保不下葉壁山矣。’可見下葉壁,即琉人亦以為戒。萬曆四年,蕭崇業記:‘六月初一日,過葉壁山,薄山下。由此,陸路至國兩日程,挽舟。初五日,始泊那霸。’康熙二年,張學禮記:‘舟抵琉球北山,與日本交界。北風引舟南行,始達那霸’)。 封舟不至落北者,惟前明冊使夏子陽及本朝汪楫二人。考夏《錄》則云:‘梅花所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家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取姑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翁居里二山(今譯為度那奇、安根呢山二山,在馬齒山之西)。又辰巽一更,取馬齒山,到港。’汪《錄》則云(本錄不載,見《洋舶針簿》內):‘乙辰八更,取雞籠頭。用辰多[及]辰巽三更,取梅花嶼。單卯十更,取釣魚臺,北邊過。乙辰四更,取黃尾嶼(得力在此四更,船身提上,已見黃尾嶼。下用甲卯針,取姑米,定是正西風利故也)。甲卯十更,取姑米山。乙卯七更,取馬齒山。甲寅並甲卯,取那霸港。’蓋自雞籠山東行,釣魚嶼、赤尾嶼以至姑米山諸山皆在南,借為標準,俱從山北邊過船。見山,則針正。應見不見,則針已下漸東北行,必至見葉壁山矣。要其病,皆由於用卯針太多,又不能相風用針。夫西南風,固皆為順;而或自午、或自丁、或自未與坤者,方位又各不同。今《指南廣義》所錄,則專言針,混言風,又多用卯針,故往往落北,不見姑米而見葉壁也。後人或不見山,不可信接封者主張卯針。當深玩夏、汪二錄酌風參用辰、巽等針,將船身提上,則保不下葉壁矣。“
《(周煌)琉球國志略》卷五(1756-1785)‧海(潮候、風信、針路附):“球琉在海中,與浙 閩地勢東西相值,但平衍無山。船行海中,以山為準。福州往琉球,出五虎門,取雞籠山、花瓶嶼、彭家山(或作平佳)、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姑米山、馬齒山(以上山皆取北過),收入那霸港。回福州,出那霸港,由姑米山,取溫州 南杞山、臺山、里麻山(一名霜山),收入定海所,進五虎門。《指南廣義》云:自五虎至姑米,四十更。自姑米至定海,五十更。一更六十里,以沙漏定之。”“[乾隆二十一年(1756)六月初十]早潮出五虎門,過官塘 進士門,開洋。單午風,乙辰針。至日入,行船六更。夜,單午風,單乙針,行船五更,見雞籠山頭。十一日,上午,坤未風,單乙針二更。下午,單酉風,單乙針。至日入,行船四更,見釣魚臺(連日俱有大魚夾舟左右,或三或四,又宿洋鳥繞檣而飛)。夜,單丙風,單乙針,行船四更。十二日,單午風,單乙針一更,見赤洋。轉單丁風,單乙針。至日入,行船五更。夜,單午風,單乙針四更。是夜,過溝祭海。十三日,丁午風,甲卯針,行船二更,見姑米山。風輕,轉單午、單乙針。日入,行船一更。夜,丁午風,乙卯針二更,姑米。人登山舉火為號,舟中以火應之。十四日,單甲風,姑米頭目率小舟數十,牽挽至山西下椗。十五日,單卯風,小舟又挽至山北下椗。距岸約三四里許(自開洋至姑米北岸,計五日)。礁石獰猙,鐵沙蕩激,舟未得近。十六日,風止舟膠。十七、十八日,俱東北逆風。十九日,寅刻,雷雨風暴。二十日,卯刻,虹見,東北風,辰刻雨。二十一日,卯刻,微雨,東北風。二十二日,東北大風,接封大夫鄭秉和請易小舟登岸暫避。臣等懼其驚眾,不許,是夜風轉暴。二十三日,暴甚,船身播蕩,嘔伏者相枕。鄭秉和再請發岸,臣等諭以詔敕在舟,豈容暫離,若奉以行,眾將何恃,不如勿動以安人心。有議以繩繫腰而縋入小舟者,其說愈陋,復力止之。二十四日,風愈暴,椗索屢下屢斷。眾議以地多礁石,欲起帆隨風漂流。臣等以利害婉示之,問筊于神。神許以專泊此地,可保終吉。因謂之曰,風勢如此,不致逼山者,帆未起也。脫一起帆,瞬息齏粉矣。且柴蔬水米俱盡,開將何往,乃止。是夜四鼓,椗索十餘,一時皆斷,柁走,龍骨觸礁而拆,底穿入水。時既昏黑,兼大雷雨,帆葉廚棚,吹沒殆盡,倏見神火飛向桅末,焚招風旗而墜,又海面一燈浮來,若煙霧籠罩狀。于是眾悉呼曰:天妃遣救至矣。須臾,船身直趨向岸,一礁石透入船腹,不動亦不沉。因令解放杉板(本舟小船)下水,臣等乃獲捧詔敕節印,陸續登岸。同舟二百餘人,舉慶更生……二十九日,王世子遣耳目官等來候。七月初四、初五日,王世子連撥國中海舶迎載。初七日,臣等謹捧詔敕節印賜物,奉安船上,仍迎請天后神像登舟,遂乘西南風開駕,夜過馬齒山。初八日,至那霸港(自遭風登岸易海舶至那霸,計二十三日)。……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二十八日登舟。三十日,卯時,東北風,遂率三舟一同開洋。用乙卯針,行三更,午時至馬齒山 安護浦下椗。二月……初四日……過姑米山……初五日……過溝祭海……初十日,早,白虹見,霧暫開,見臺州 石盤山……十三日,巳刻,進五虎門。”
《(李鼎元)使琉球記》‧“[嘉慶五年(1800)五月]初七日(戊子),晴,無
風……午刻,開洋……初九日(庚寅),晴。卯刻,見彭家山,山列三峰,東高而西下。計自開洋,行船十六更矣。由山北過船。辰刻,轉丁未風,用單乙鍼,行十更船。申正,見釣魚臺,三峰離立如筆架,皆石骨。惟時水天一色,舟平而駛;有白鳥無數繞船而送,不知所自來。入夜,星影橫斜,月色破碎,海面盡作火焰,浮沉出沒。木華《海賦》所謂‘陰火潛然’者也。舟人廩祭黑水溝。按汪舟次《雜錄》:‘過黑水溝,投生羊、豕以祭,且威以兵。’今開洋已三日,莫知溝所。琉球火長云:伊等往來不知有黑溝,但望見釣魚臺,即酬神以祭海。隨令投生羊、豕,焚帛、奠酒以祭,無所用兵。連日見二號船在前,約去數十里。初十日(辛卯),晴。丁未風,仍用單乙鍼。東方黑雲蔽日,水面白鳥無數。計彭家至此,行船十四更。辰正,見赤尾嶼。嶼方而赤,東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小峰二。船從山北過。有大魚二,夾舟行,不見首尾,脊黑而微綠,如十圍枯木附於舟側,舟人舉酒相慶。巳刻,微雨從南來:雷一發,雨倏止。午刻,大雨;雷以震,風轉東北。柁無主,舟轉側,甚危。接封大夫梁煥請曰:‘水井漏,淡水將竭;如此風不止,當乘風回五虎門,再圖風利。’余聞大魚夾舟,若有神助,行海最吉;因令人視大魚,尚附舟未去。意者風暴將起,魚先來護舟。因與介山潛焚藏香,跪禱於天后曰:‘使者聞命,有進無退;家貧親老,志在蕆事速歸!神能轉風,當籲請於皇上加封神之父母。鼎元自元旦發願,時刻不忘,想蒙神鑒!’禱畢,不半刻,霹靂一聲,風雨頓止。申刻,風轉西南,且大,合舟之人舉手加額,共歎神力感應如響。是夜,行六更,仍用單乙鍼。十一日(壬辰),陰。丁未風,仍用單乙鍼。計赤尾嶼至此,行十四更船。午刻,見姑米山。山共八嶺,嶺各一二峰,或斷或續,舟中人歡聲沸海。未刻,大風,暴雨如注。俗傳十一日為天帝龍王朝玉皇之期,又十三為關帝颶。發於前後三日,殆其驗也;然雨雖暴而風順。酉刻,舟已近山,計又行五更船。球人以姑米多礁,黑夜不敢進,待明而行,亦不下椗,但將篷收回,順風而立,則舟蕩漾而不能進退。初使風時,各篷再加插花褲,大篷更加頭巾頂,皆以布為之。插花附於篷側、頭巾附於桅梢,至此盡落之,惟大篷不落。海舟所恃,惟柁與篷。落篷下椗,舟行最忌。戌刻,舟中舉號火,姑米山有火應之。問知為球人暗令,日則放炮、夜則舉火,儀注所謂得者,此也。丑刻,有小船來引導;乃放舟由山南行,始用乙卯鍼。十二日(癸巳),晴。辰刻,過馬齒山。山如犬牙相錯,四峰離立,若馬行空。計又行七更,船再用甲寅鍼,取那霸港。回望,見迎封船在後,共相慶幸。考歷來鍼路所見,尚有小琉球、雞籠山、黃麻嶼,此行俱未見。問知琉球火長,年已六十,往來海面八次,每度細審得其準的,以為不出辰、卯二位,而乙卯位、單乙鍼尤多。故此次最為簡捷,而所見亦僅三山,即至姑米。鍼則開洋用單辰,行七更後用乙辰。自後盡用乙,過姑米乃用乙卯。惟紀更以香,殊難為據。念五虎門至官塘,里有定數。因就時辰表按時紀里,每時約行百有十里。自初九日未時開洋、訖十二日辰時,計共五十八時。初十日暴風停兩時、十一日夜畏觸礁停三時,實行五十三時:計程應得五千八百三十里,計到那霸港實洋面六千里有奇。”
《(齊鯤、費錫章)續琉球國志畧》‧前海行記考; “今次封舟,[嘉慶十三年(1808)]閏五月十一日早潮,出五虎門,過官塘,開洋,正南風,單辰針;行船三更,[三]見東沙;日入,又行船一更;夜,西南風,單辰針;行船四更,[五]見半架島。十二日,天明,西南風,卯辰針,一更,[五]見二林山;又二更,見花瓶嶼,從山南過;午刻,未風,用辰卯針;至下午,行船一更半;入夜,行船二更,見梅花嶼。十三日,天明,見釣魚臺,從山南過;仍辰卯針,行船二更,午刻,見赤尾嶼;又行船四更,過溝祭海;申刻,轉西北風;夜半,轉東北風,船欹側,危甚。十四日下午,轉東南風,仍不能進。十五日雞鳴,回西南風,仍辰卯針;十五日黎明,見姑米山,行船九更,五從山南過;仍辰卯針,行船三更,五至馬齒山下椗,縋水四十托不到底;日入,風微起,收篷,順風蕩漾。十六日,行一更,三至那霸港外下椗。十七日,進港。(共七日,實行船四日。以風暴停一日,以兩處下椗,躭遲二日。)”
《(趙新)續琉球國志略》‧針路:“臣等謹案:封舟自五虎山開洋,歷來皆用乙針,或參用辰卯,今則專用辰卯。自五虎至馬齒,三四日可到,極為穩便。國朝使臣汪楫、周煌、李鼎元、齊鯤等各有紀錄,備載前、續《志略》,茲不具列。謹載道光十八年並此次前後針路如左:道光十八年[1838]五月初四日,五虎門放洋,午未風,用辰針;申刻,過竿塘;二更,西見東砂;三更,未風,用卯辰針。初五日未刻,南見半架山。初六日,酉戌風,用卯針;未刻,取釣魚山;申刻,取久場島;酉刻,巳風,用卯辰針;近晡,轉辰巳風;初更,轉午方,用卯辰針。初七日黎明,取久米 赤島;酉刻,申酉風,仍用卯辰針。初八日黎明,西見姑米島;申刻,見馬齒山;酉刻,灣泊那霸洋面。初九日辰刻,進那霸港。”“同治五年[1866]六月初九日卯刻,放洋。未風兼西,用辰針(船由上向駕駛,故用辰針);午刻,轉正南風,用辰針,過竿塘;申刻,過東湧、東沙洋面。初十日,轉西南風,用辰針;申刻,過半架山。十一日,轉午風,用卯辰針;酉刻,過釣魚山;戌刻,過久場島;亥刻,用寅卯針。十二日卯刻,轉午未風,用卯辰針;午刻,轉巳午風,用寅卯針;未刻,過久米 赤島;申刻,風停;是夜,轉巳午,微風。十三日,風停,船順流而行;是夜亥刻,起丑風,用卯辰針。十四日,丑風,用卯辰針;夜同。十五日,轉卯風,用辰巳針;辰刻,見姑米山。十六日,轉寅卯風,用巳午針;申刻,駛近姑米山;酉刻,該島有小船數十隻來引;三更,進姑米山前寄椗。十七日,卯刻起椗;巳刻進兼城港口下椗;申刻,起未申風,正西南,起椗開行;戌刻,風停,船流不定。至十八日辰刻,開放大砲。該島又有小船前來挽帶,因海潮沖進,不能近山,小船亦難前駛。十九日,隨流二百餘里;申刻,起午未風,船向姑米山駕駛(此時向山而行,未用針)。二十日,午未風,加巾頂,駛近姑米山(因見午未風色順利,即向馬齒山駕駛)。二十一日辰刻,到馬齒山;酉刻,抵那霸港收泊。”
《(嚴如煜)洋防輯要》卷二十四‧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福建駛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用甲寅針,五更船至馬異山。馬異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

赤龜礁
《四夷廣記》琉球國往暹羅針路:赤龜礁(第九四冊)

赤角山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赤角山在蘇門答臘島,距甘巴港不遠,今地無考。

赤面港
《順風相送》‧柬埔寨往烏丁礁林回針︰“船尾坐崑崙,……讓風頭使至赤面港”。*向達注︰在馬來半島之東岸,今地不詳。

赤卯嶼 赤卯塢 赤卵塢
《皇明四夷考》卷下‧錫蘭山︰“錫蘭山在大海中,海中有翠藍山最高大,自山東南乘風可三日至赤卯塢,塢人穴居,男女皆裸,若野獸……又西海行可十日至佛堂山”。
《殊域周咨錄》卷九‧錫蘭︰“其國在大海中,有翠藍山最高大,……自山東南乘風可三日至赤卯塢……”。
《咸賓錄》卷六‧錫蘭山︰赤卯嶼(39上)
《方輿勝錄‧外夷》卷五︰赤卵塢(21下)
《裔乘》卷七‧錫蘭山︰赤卯嶼(19上)
《武備志》卷二三七︰赤卯塢
《皇明象胥錄》卷五‧錫蘭山︰“……在南海中,海中有翠藍山,最高,循山東南乘風三日至赤卯塢,人亢居裸形……”。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赤卵塢(39下)
《八紘譯史》卷二‧錫蘭︰赤卵塢(32)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九‧狼牙修部匯考︰“《瀛涯勝覽》︰錫蘭在大海中,有翠藍山,山有三四高大者曰梭篤蠻,自帽山東南乘東北風三日方至,人皆穴居,不問男女俱裸若野獸……俗云赤卵塢,此地是已……”。(別本作出卵塢,參見出卵塢條)
(*以赤卵塢為正,卵即男子性器官代稱)

赤土山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赤土山在落坑,即今緬甸之仰光(Rangoon)以西或以北,今地無考。

赤塗山
《順風相送》‧阿齊往傍伽喇︰“單亥五十更取赤塗山,水十托。單亥五更見瀼列當頭來,……”。*向達注︰距東巴基斯坦之摖地港( Chittagong)不遠,今地無考。

赤蠟蓋亞
《坤輿萬國全圖》︰赤蠟蓋亞(在波斯南部一帶,北28度,東85度)

赤土白面山
《順風相送》‧暹羅往馬軍、回針︰“……大橫山。辰巽八十更取赤土白面山,打水三十二托。丑艮十五更取淡水港”;‧苧盤往文萊、回針。*向達注︰在暹羅大橫山西南八十更,今地無考。

赤坎邦都郎(赤坎、邦都郎?)
《殊域周咨錄》卷七‧占城︰“……至則國王先為安南迫逐,徙居赤坎邦都郎”。
《名山藏‧王享記》三4上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0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1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三‧占城部匯考一 (引《明外史‧占城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占城︰“成化……十七年,古來遣便朝貢,言︰‘安南破臣國時,故王弟槃羅茶悅逃居佛靈山 ……臣與兄齋亞麻弗菴潛竄山谷。後賊人畏懼天威,遣人訪覓臣兄,還以故地,然自邦都郎至占臘止五處……臣國所有土地本二十七處,四府、一州、二十二縣。東至海,南至占臘,西至黎人山、北至阿本喇補,凡三千五百餘里。乞特諭交人,盡還本國’”,“……占城自古來被逐後,竄居赤坎邦都郎,國非舊疆, ……”。

遲悶
《島夷志略‧吉里地悶》*藤注︰“案《諸蕃志》……闍婆屬國有底勿,並與地悶音相似,《名山藏》、《東西洋考》作遲悶,云吉里地悶也,居重迦羅東,殆據《星槎勝覽》。《星槎勝覽》則襲此書也,地悶、遲悶乃Timor之對音,古里、吉里乃Gili之對音,謂島也(Gerini, Researches, P.520)”。
《名山藏‧王享記》三30上︰“ 有遲悶國,故吉里地悶也,居重迦羅東。”
《東西洋考》卷四‧遲悶︰ “遲悶者,吉里地悶之訛也,其國居重迦羅之東。” *書局︰又名吉里地悶,今帝汶島。
《皇明象胥錄》卷四‧吉里地悶︰“吉里地悶,其國居重迦羅之東,與爪哇接,今訛為遲悶。”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8下
《天下郡書利病書》卷九三25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56上

遲散
《三國志》卷三O:注引《魏略》西戎傳:“(大秦國)海西有遲散城。…凡有大都三,卻從安谷城陸道直北行之海北,復直西行之海西,復直南行經之烏遲散城”。(*又作烏遲散。即今埃及亞歷山大,參大秦條)

池悶 池問 池汶 池汶山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印嶼︰用單卯針二更至美羅港,即是池悶。 池悶︰即吉里地問,是諸國最遠處也。”;卷十二‧逸事考︰“人到吉里地悶……(見《星槎勝覽》。古池悶)” 。*書局︰即遲悶。
《海國聞見錄》‧南洋記︰“噶喇吧……外統下港、萬丹、池問三處……。池問產胡椒、檀香。”
《清朝通典》卷九八‧邊防二‧曼加薩︰“西有國,曰池悶,巫來由種也,風俗與曼加薩同”。
《粵海關志》卷三十27下︰池問(引《海國聞見錄》)
《順風相送》‧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 (*向達注︰池汶即遲悶,亦即吉里地悶Gili Timor,今作帝汶島,屬於小巽他群島之一);‧大泥往池汶針路︰池汶、池汶山。[*向達注︰池汶,又作遲悶(《東西洋考》),即吉里地悶,即今帝汶]

(土)赤仔
《清朝通典》卷九八‧邊防二‧宋腒朥︰ “旁有(土)赤仔、六崑、大呢諸國,
(土)赤仔在西南海中,東北與宋腒朥按……。” (2738上)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四裔五‧暹羅︰ “由暹羅沿山海而南為宋腒朥、(土)赤仔、六崑、大呢,皆暹羅屬國” (7463上) ;‧宋腒朥︰ “旁有(土)赤仔、六崑、……。” (7464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七‧四裔五‧宋腒朥(1上)
《粵海關志》卷十八1下

癡八蘭州
《廣輿圖》卷二
《皇輿考》卷十二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
《圖書編》卷五九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武備志》卷二二三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沖州
《隋書》卷三一‧志二六‧地理下︰“林邑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沖州,尋改為郡)……。”
《文獻通考》卷三二三
《越南歷代疆域》400

沖古剌
《島夷志略》‧東沖古剌︰“嶻嶭豐林,下臨淡港,外堞為之限界……。”*藤田豐八案︰《鄭和海圖》馬來半島東岸有孫姑那,即今Sunkla( Sungora),《皇清文獻通考》作宋腒朥,《海國見聞錄》作宋腳,《海錄》作宋卡,與此書沖古剌並是同名而異譯也。此國前無所見 ,而此書冠以東字,似西有同名之國,但此書不載 。

充惹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萬公,曰充惹……。”

重迦盧 重伽蘆 重迦羅 重迦邏
《諸蕃志》卷上蘇吉丹:重迦盧(*即重迦羅,見該條。)
《事林廣記》卷五:重迦盧。
《南海志》卷七:重伽蘆(*即重迦羅,見該條。)
《島夷志略》重迦羅:“杜瓶之東曰重迦羅,與爪哇界相接”。(按: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部的泗水(Surabaya)地區,為十二至十五世紀爪哇島上Janggala王國的譯音。一說在馬都拉(Madura)島。)
《星槎勝覽》後集‧吉里地悶:“居重迦邏之東”(*即重迦羅,見該條。)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重迦羅
《圖書編》卷六0:重迦羅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重迦羅
《三才圖會‧地理》卷一三:重迦羅
《四夷廣記》:重迦羅
《裔乘》卷二:重迦羅
《東西洋考》卷四:重迦羅;卷九[誤把重迦羅混同於高螺,因置之於松巴哇(Sumbawa)島。]
《皇明象胥錄》卷四:重迦羅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重迦羅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按:把大闍婆、重迦羅等同於滿剌加,誤。)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按:把大闍婆、重迦羅等同於滿剌加,誤。)
《外國竹枝詞》:重迦羅
《八纮譯史》卷三:重迦羅
《續通典》卷一四八:重迦羅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八:重迦羅

醜塗( 水)
《清史稿》卷五二九‧屬國四‧坎巨提︰“《山海經》言︰‘洋水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 ’今棍雜河發源因都庫什山,西南流至幾勒幾特城,東南入印度河。醜塗為印度轉音,醜塗水即印度河也。”

出卵塢 出卯塢
《瀛涯勝覽》‧錫蘭國裸形圖︰“自帽山南放洋,好風向東北行三日,見翠蘭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唯一山最高大,番名桉篤蠻山,彼處之人巢居穴處,男女赤體,……。俗言出( 馮注︰張本作赤)卵塢,即此地也。”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錫蘭(19下)︰出卯塢
(*以出卵塢為正)

出烟大山
《順風相送》‧順塔往遮里問淡目回針︰“淡目開船……,取五角嶼,辛戌三更、乾戌沿崑峷使六更見出烟大山,遮里問大山對開。”‧萬丹往馬神︰“……遮里問,見出烟大山……”。

穿心山
《順風相送》‧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丙午三更取碗碟嶼。……單午針五更取穿心山,打水廿四托。用丙午針五更取佛嶼” 。*向達注︰在暹羅至大泥途中,今地無考。

船官口
《水經注》卷十四:“(其水又東南流逕舡官口,船官川源,徐狼外夷皆躶身……。自此外行得至扶南、安。竺芝《扶南記》曰︰扶南去林邑四千水步道通,檀和之令軍入邑浦。據官船口城六里者也,自船官下注大浦之東湖,……)” 。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3上︰船官工
《越南古代史》下496–509

淳化
《海國聞見錄》‧南洋記︰“後以淳化、新州、廣義、占城謂廣南,因舅甥委守淳化,隨據馬龍角炮台,北隔一水與交阯炮台為界。自淳化而南至占城為廣南國” 。
《粵海關志》卷三十20上(引《海國聞見錄》)

慈悲國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三︰“八百……其地東至車里,南至波勒,西至大古喇,與緬鄰,北至孟艮,自姚關東南行五十程始至。平川數川(千)里,有南格剌山,下有河,南屬八百,北屬車里。好佛惡殺,寺塔以萬計。有見侵,乃舉兵,得仇即已,俗名慈悲國。”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O 4上
《清朝文獻通考》卷三四三‧四裔七(引《明史》土司傳。4789上)
《滇繫》十之一‧屬夷系上4上

磁頭
《海島逸志》卷一9上(見八芝蘭條)

磁石洋
《噶喇巴紀略拾遺》︰“磁石洋︰磁石引鐵,近南望。”
《海島逸志》卷四︰“磁石洋,在南旺之東,山谷間及崖岸皆有磁石,磁石性能引鐵,故其處之船皆以竹釘為之,不敢用鐵釘也……。” (轉引自《小方壺齋輿地叢鈔》)。

翠蘭山 翠藍嶼 翠蘭嶼 翠藍島 翠蘭嶼山
《島夷志略‧羅婆斯》*藤注︰“案義净《求法高僧傳》有裸人國,謂今Nicobar,第九世紀阿剌伯人呼曰Lanja-balus(Lankha balus),元時保羅作Necuveran,辣施特作Lakvaram,烏德力作Nicoveran,明人稱翠藍山裸形國者是也。此書羅婆斯殆婆羅斯之倒置,即Balus之對音”。
《鄭和航海圖》︰“龍涎嶼開船時月用辛戌針十更船見翠蘭嶼,用丹辛針三十更……見錫蘭。” *向達注︰翠蘭嶼一作翠藍嶼,即今孟加拉灣中之Nicobar Is。
《瀛涯勝覽》‧錫蘭國裸形國`︰“自帽山南放洋,好風向東北行三日,見翠藍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桉篤蠻山。”;‧榜葛剌國︰“自蘇門答剌國開船,取帽山並翠藍島,投西北上,好風行二十日,先到浙地港,……” 。
《西洋番國志》‧錫蘭國︰“自南浡里帽山放洋,好東北風,三日見翠藍山(*向達注︰《星槎勝覽》作翠藍嶼,即指Nicobar群島而言)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桉篤蠻山。” ;‧榜葛剌國︰“自蘇門答剌國開舡,取帽山並翠藍島(*向注︰翠藍島即翠藍山),投西北上行,好風二十日先到浙地港泊舡……” 。
《星槎勝覽》前集‧翠藍嶼:“其山大小有七門,中可行船……。” “(紀錄匯編本)其山在龍涎之西北五晝夜程,大小七門,門中皆可過船……。”。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錫蘭山國第十五︰“由蘇門答剌而往……見南帽之山,又四更半曆龍涎之嶼。又十更過翠藍之嶼島……” ;‧卷中‧榜葛剌國第十六。
《皇明四夷考》卷下‧ 榜葛剌︰“自蘇門答剌海行過翠藍島至淛地港”;卷下‧錫蘭山︰“錫蘭山在大海中,海中有翠藍山最高大” 。
《殊域周咨錄》卷九‧錫蘭︰“其國在大海中,有翠藍山最高大。……先世釋迦佛從翠藍嶼來登此山,足躡其跡至今尚存,故名佛堂山……”;卷十一‧榜葛剌︰“自蘇門答剌海行,過翌(翠)藍島。”
《東夷圖說》P.18下︰翠藍山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21下︰翠藍島
《圖書編》卷六十︰翠藍嶼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錫蘭山(11下)︰翠藍嶼;‧錫蘭並躶形國(19下)︰翠藍山
《咸賓錄》卷六‧錫蘭山︰翠藍山(39下)
《裔乘》卷七‧錫蘭山︰翠藍山、翠藍嶼(18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22下︰翠藍山
《四夷館考》卷下16下︰翠藍島
《四夷廣記》‧榜葛剌國︰翠藍嶼(九八冊)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 “翠藍嶼︰三十五托水(*向注︰翠蘭嶼亦作翠藍嶼,即Nicobar Is.);‧阿齊往羅里(翠蘭嶼山)、回針(翠蘭山)。*向達注︰翠蘭山、翠蘭山嶼(《相送》),又作翠藍山(《瀛涯》、《番國志》),翠藍嶼 (《星槎),翠蘭嶼(《鄭和航海圖》),即今孟加拉灣中之Nicobar群島,為古代海舶往西洋所必經。
《東西洋考》卷四‧啞齊︰ “形勝名蹟︰……,翠藍嶼(《星槎勝覽》曰︰在龍涎嶼之西北……)”;卷九‧西洋針路(引《星槎勝覽》︰翠藍嶼)。*書局︰今孟加拉灣東部尼科巴群島。
《皇明象胥錄》卷五‧錫蘭山︰“錫蘭山……在南海中,海中有翠藍山,最高,循山東南乘風三日至赤卯塢……。又西循海行十日至佛堂山泊舟……。相傳先世釋迦佛從翠藍嶼來登、躡跡尚存”;卷七‧榜葛剌︰“從翠藍島入察地港……。”
《皇明世法錄》卷八一38上(島)、39下(山、嶼)
《武備志》卷二三七︰翠藍山、翠藍島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51上、一二O 25︰翠藍嶼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翠藍嶼
《四譯館考》卷七1下︰翠藍島
《八紘譯史》卷二‧錫蘭︰翠藍山
《外國竹枝詞》P.13下︰翠藍嶼
《古今圖書集成》邊五八‧天竺部匯考(引《瀛涯勝覽》);邊九九‧狼牙修部匯考︰“《廣東通志》:相傳釋迦從翠藍嶼來(嶼在龍涎西北五晝夜程)登此山,猶存足跡”(另引《《明外史‧錫蘭山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外國七(參見錫蘭條)
《明會要》卷七十八‧外蕃二‧錫蘭山︰“錫蘭山或言即古狼牙修。東南海中有山三、四座,總名曰翠藍嶼。”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九‧錫蘭山(1上)︰翠藍嶼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九‧錫蘭山(1下)︰翠藍嶼
《海錄》卷中P.39*馮注︰“呢咕吧拉,今Nicobar群島。Tanjore城1050年碑文作Nakkavaram,波斯大食人名Nagabara,亦作Langabalus。《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作裸人國,《元史》之南旺,疑亦指此島,明代載籍皆作翠藍嶼” 。

錯舡島
《坤輿全圖》︰錯舡島(在蘇門答剌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