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劉鑒泉先生的《〈大學〉、〈孝經〉貫義》
                 ─ 兼評劉清平先生”儒學的深度悖論”

                                                                作者:歐陽禎人    編輯:studa9ngns

……  ……  ……

有關中國古代宗教形態的研究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種著作。王治心先生的《中國宗教思想史》、香港陳佳榮先生的《中國宗教史》都把祭天、祭祖先當作戰國以前的古代宗教來處理。最近牟鍾鑒、張踐二位先生的《中國宗教通史》也是這樣來處理這一重大問題的。張踐先生明確指出:“宗法性傳統宗教是我國夏、商、周三代創立、至明清綿延不絕的正統國家宗教。它有一套完整的宗教理論和禮儀體系,在三代是古代國家唯一的社會意識形態,春秋以後,由於儒家作?學術文化獨立發展,宗法宗教在理論上相對停滯,進入了世俗化、禮儀化的階段。”[41] 由此可見,置身於宗法傳統的土壤極端肥沃的時代,儒家企圖完全擺脫當時時代的慣性,徹底進行《禮記‧禮運》關於“大同”理想的社會化改造,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張踐先生的表述說明,從理性的思想發展歷史來講,先秦儒家對中國自古以來根深蒂固的宗法性傳統之“世俗化、禮儀化”改造,是做出了重大貢獻的。這一點,徐複觀先生在其巨著《中國人性論史》中也給予了孔子以充分的肯定。[42] 故鑒泉先生云:“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此所謂父母其順鬼神之德也,又曰郊社之禮,所以祀上帝宗廟,所以祀乎其先。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 [43]  這就是《論語·為政》“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中庸》“篤恭而天下平,此所謂無為而治也”、《孟子·離婁上》“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的真正含義。……  ……  ……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6-04-07 11:04:00 ]  

http://www.studa.net/guoxue/060407/11043131-2.html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評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