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年  明太祖洪武二年正月﹐倭寇攻掠中國山東沿海地區
1370年  明太祖洪武三年﹐察合台汗國西部約於此時被帖木兒帝國所滅﹐東部則走向分裂﹑
               衰亡
1371年  明太祖洪武四年十二月﹐明朝下令禁海﹐沿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
1372年  明太祖洪武五年﹐封海神天妃為“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命楊載出使琉球
1374年  明太祖洪武七年正月﹐明罷市舶司﹐嚴海防以禦倭
1389年  明太祖洪武廿二年﹐佚名《大明混一圖》完成﹐已繪出非洲南端地形﹔朝鮮使者
              權近來華﹐撰《奉使錄》
1391年  明太祖洪武廿四年﹐帖木兒打敗金帳汗國
1394年  明太祖洪武廿七年﹐明嚴禁沿海人私往海外貿易
1396年  明太祖洪武廿九年﹐遣李思聰﹑錢古訓諭緬及百夷﹐歸各著行紀﹐均名《百夷傳》
1398年  明太祖洪武卅一年﹐錢古訓《百夷傳》約作於此年
1402年  明惠帝建文四年﹐朝鮮金士衡﹑李茂﹑李薈﹑權近等據李澤民《聲教廣被圖》﹑清
               濬《混一疆理圖》繪成《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1403年  明成祖永樂元年﹐西班牙克拉維約奉卡斯提爾國王之令﹐出使帖木兒帝國﹐抵撒馬
               爾罕﹐永樂三年歸﹐撰《克拉維約東使記》
1404年  明成祖永樂二年﹐遣中官鄭和往諭日本王
1405年  明成祖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7月11日) ﹐鄭和首次下西洋(1405-1407年)開始﹔
               明命宦官領福建﹑浙江﹑廣東市舶司﹐另設交趾﹑雲南市舶司
1406年  明成祖永樂四年﹐設哈密衛﹔十一月﹐張輔所率征安南大軍入其都城﹔隨軍赴安南
              的黃福旋著《奉使安南水程日記》﹔同年﹐遣張洪使緬﹐歸著《使緬錄》﹑
            《南夷書》
1407年  明成祖永樂五年六月﹐明滅安南﹐置交趾布政使司(1407-1427年)﹔十一月
               十五日﹐明鉅型類書《永樂大典》修成﹐凡22937卷﹑11095冊﹔鄭和第二
               次下西洋 (1407-1409年)開始
1409年  明成祖永樂七年﹐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鄭和第三次下西洋(1409-1411)開始
1410年  明成祖永樂八年﹐明成祖大敗韃靼﹐約於是年增設建州左衛
1413年  明成祖永樂十一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1413-1415年)開始
1414年  明成祖永樂十二年正月十三﹐陳誠﹑李暹等出行﹐奉使西域哈烈等地
1415年  明成祖永樂十三年十月﹐陳誠﹑李暹自西域還﹐進《西域行程記》﹑《西域番
               國志》
1416年  明成祖永樂十四年﹐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始作《瀛涯勝覽》序
1417年  明成祖永樂十五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1417-1419年)開始
1419年  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六月﹐明軍在遼東望海堝大破倭寇﹔意大利人尼科羅‧康蒂出發
               東遊﹐1444年返回威尼斯﹐旋口述其經歷成東方遊記
1421年  明成祖永樂十九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1421-1422年)開始
1423年  明成祖永樂廿一年﹐中山王統一琉球﹐派使臣到明朝請封
1426年  明宣宗宣德元年﹐威尼斯始用活版印書
1427年  明宣宗宣德二年十月﹐明軍撤出交趾
1431年  明宣宗宣德六年﹐第七次下西洋(1431-1433年)開始
1433年  明宣宗宣德八年﹐七次下西洋結束﹐鄭和在歸途中卒於印度古里
1434年  明宣宗宣德九年﹐隨鄭和下西洋的鞏珍作《西洋番國志》序
1436年  明英宗正統元年﹐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作《星槎勝覽》序
1441年  明英宗正統六年十二月廿三日﹐舒瞳﹑吳惠離東筦海行出使占城﹐廿八日抵達。
               次年五月十五日歸至東筦﹐吳惠留有行程日記
1451年  明景帝景泰二年﹐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完成《瀛涯勝覽》定稿
1456年  明景帝景泰七年﹐傳日耳曼人古騰堡以金屬活字版於是年印製《聖經》
1465年  明憲宗成化元年﹐印刷術約於此時傳入意大利
1470年  明憲宗成化六年﹐印刷術傳入法國
1488年  明孝宗弘治元年閏正月初三﹐朝鮮官員崔溥漂流海中﹐十七日在中國台州臨海登
               陸﹐旋被送至北京﹐同年六月初四渡鴨綠江歸國﹐著《漂海錄》﹔葡萄牙
               人狄亞士率艦隊抵達南非好望角
1492年  明孝宗弘治五年﹐意大利人哥倫布率西班牙艦隊抵達美洲的西印度群島
1498年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率艦隊由歐洲直航而抵達印度西南岸
1517年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七月廿八(8月15日)﹐佛郎機(葡萄牙)使者安德拉德率艦隊抵達
               澳門西南的屯門澳(另有上川島等說)﹐旋至廣州等地﹐是為近代西歐國家與中國
               直接交往之始
1519年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率西班牙艦隊出發環航地球﹔艦隊於於1522年
               返回西班牙
1520年  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六月廿九﹐黃省曾作《西洋朝貢典錄》自序
1530年  明世宗嘉靖九年九月﹐明朝開始製造佛郎機大炮
1534年  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八月﹐明陳侃﹑高澄出使琉球﹐途經釣魚等島嶼﹐次年歸﹐進
             《使琉球錄》
1537年  嘉靖十六年﹐吳樸著《渡海方程》
1541年  明世宗嘉靖二十年﹐羅洪先增纂元朱思本《輿地圖》而成《廣輿圖》(嘉靖卅四年﹐
               1555年印行)
1547年  明世宗嘉靖廿六年十一月﹐葡萄牙人寇漳州月港
1549年  明世宗嘉靖廿八年七月﹐海盜王直﹑徐海﹑陳東等勾結倭寇﹐始掠浙東
1550年  明世宗嘉靖廿九年八月﹐韃靼兵圍北京﹐史稱庚戌之變﹔倪輅原集﹑楊慎編輯《南
               詔野史》序作於是年﹔另佚名《順風相送》約作於十六世紀中
1551年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西班牙耶穌會會士方濟各於是年及次年先後兩次抵達廣東省之
               上川島
1552年  明世宗嘉靖卅一年三月起﹐倭寇大掠江浙沿海
1554年  明世宗嘉靖卅三年十一月﹐明軍在嘉興王江涇大破倭寇
1555年  明世宗嘉靖卅四年五月﹐倭寇流劫蘇州一帶﹐旋被俞大猷等所敗
1556年  明世宗嘉靖卅五年四月﹐倭寇圍上海十七日﹐胡宗憲旋捕殺其頭目陳東﹑徐海等﹔
               十二月﹐戚繼光在浙江編組禦倭之戚家軍
1557年  明世宗嘉靖卅六年十一月﹐胡宗憲誘擒倭寇頭目王直﹔葡萄牙人開始入居澳門﹐
               旋設置官吏
1558年  明世宗嘉靖卅七年﹐倭寇攻掠溫﹑台﹑福﹑泉﹑漳諸州
1561年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五月初二﹐戚繼光在台州大破倭寇﹔是年五月﹐郭汝霖﹑李際春
               出使琉球﹐同年十月歸﹐旋著《使琉球錄》﹔同年十二月﹐鄭若曾作〈刻《籌海
               圖編》引〉
1562年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明以俞大猷﹑戚繼光為正﹑副總兵官禦倭
1564年  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戚繼光﹑俞大猷在閩﹑粵連破倭寇
1565年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四月﹐倭寇攻福建福寧﹐被戚繼光所平﹔八月﹐倭寇吳平又
               起﹐為戚繼光所敗﹐退保南澳﹐旋再敗於次年四月出海亡
1566年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約是年鄭舜功完成《日本一鑑》
1569年  明穆宗隆慶三年八月﹐俞大猷在廣東海上擒獲倭寇吳平部將曾一本
1573年  明神宗萬曆元年﹐海上武裝首領林鳳被明軍所敗﹔萬曆初﹐葡萄牙船航經台灣北
               岸﹐稱之為“福爾摩薩”(美麗島)
1574年  明神宗萬曆二年﹐林鳳航海至菲律賓﹐助菲人及華僑反西班牙殖民者﹐旋敗﹐於次
               年突圍出海﹔嚴從簡《殊域周咨錄》約作於是年
1578年  明神宗萬曆六年﹐李時珍《本草綱目》成書
1580年  明神宗萬曆八年﹐王宗載作《四夷館考》﹔意大利耶穌會會士羅明堅抵華﹐先後在
               肇慶﹑廣州﹑紹興﹑桂林等處傳教
1582年  明神宗萬曆十年﹐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抵華
1584年  明神宗萬曆十二年﹐利瑪竇編纂《山海輿地圖》
1592年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四月﹐日本豐臣秀吉犯朝﹐朝鮮壬辰衛國戰爭(1592-1598)
               發生﹔七月﹐明朝開始出兵援朝抗日
1593年  明神宗萬曆廿一年正月十九日﹐明軍收復平壤﹔五月﹐日軍退屯釜山﹔是年或其
               前﹐李言恭﹑郝傑撰《日本考》
1597年  明神宗萬曆廿五年二月﹐明軍再派兵援朝抗日﹔意大利耶穌會會士龍華民來華
1598年  明神宗萬曆廿六年八月﹐日本豐臣秀吉死﹐日軍旋自朝鮮半島撤退﹔十月廿一日﹐
               朝﹑中軍隊與日軍展開露梁海戰﹔葡萄牙耶穌會會士羅如望來華
1599年  明神宗萬曆廿七年﹐西班牙耶穌會會士龐迪我來華﹐1601年隨利瑪竇入京
1601年  明神宗萬曆廿九年二月﹐耶穌會士利瑪竇至北京後﹐明神宗召見﹐旋准其在京設堂
               播教
1602年  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利瑪竇在北京刊行《坤輿萬國全圖》
1603年  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十二月﹐陳第隨軍至大員(台灣)﹐歸撰《東番記》
1605年  明神宗萬曆卅三年十一月初六(12月15日)﹐荷蘭人首次入侵澎湖﹐居三個多月旋退
1606年  明神宗萬曆卅四年﹐徐光啟與利瑪竇譯出《幾何原本》前六卷﹔約本年至次年﹐
               沈德符撰著《野獲編》
1607年  明神宗萬曆卅五年﹐葡萄牙耶穌會會士鄂本篤在肅州與利瑪竇使者鍾鳴禮會面﹐證
               實外國所謂“契丹” 與“中國”為同一地
1609年  明神宗萬曆卅七年﹐慎懋賞《四夷廣記》約作於此後
1610年  明神宗萬曆卅八年四月﹐利瑪竇卒﹐旋由龍華民繼任在華耶穌會會長﹔十一月﹐明
               李之藻等據利瑪竇等所傳西法修曆
1613年  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意大利傳教士艾儒略抵華
1617年  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張燮《東西洋考》成書
1621年  明熹宗天啟元年﹐茅元儀《武備志》成書(1628年進呈)﹐內存〈自寶船廠從龍江關
               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國〉即鄭和航海圖﹐另所載“火龍出水”為現代火箭前身
1622年  明熹宗天啟二年十月﹐荷蘭入據澎湖﹔德國耶穌會會士湯若望來華
1624年  明熹宗天啟四年八月﹐明軍驅趕荷蘭人﹑收復澎湖﹔荷蘭人轉而入據台灣南部
1625年  明熹宗天啟五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出土
1631年  明思宗崇禎四年﹐何喬遠在逝前完成對《閩書》的修訂
1637年  明思宗崇禎十年﹐英國商船抵達廣州
1652年  清世祖順治九年﹐台灣郭懷一起義反對荷蘭殖民者﹐戰敗殉難
1655年  清世祖順治十二年﹐清令沿海不准片帆下海
1658年  清世祖順治十五年﹐比利時耶穌會會士南懷仁與衛匡國來華
1659年  清世祖順治十六年正月﹐明降將吳三桂率清兵破雲南昆明﹐桂王旋奔永昌﹑走緬甸
1661年  清世祖順治十八年三月﹐中國鄭成功渡海進攻荷蘭人﹐旋收復台灣﹔十月﹐清廷殺
               鄭成功父芝龍﹐嚴申禁海遷海令﹔十二月﹐清吳三桂迫緬甸交出南明桂王
1662年  清世祖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六﹐荷蘭殖民者揆一向鄭成功繳械投降﹐旋率部離開
               台灣﹔顧炎武自1639年至本年撰寫《天下郡國利病書》
1664年  清聖祖康熙三年﹐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南懷仁以“邪教”被清廷下獄﹐次年得釋
1683年  清聖祖康熙廿二年六月﹐汪楫﹑林麟等出使琉球﹐汪楫歸著《使琉球雜錄》
1684年  清聖祖康熙廿三年﹐封海神天妃為“護國庇民昭靈顯應仁慈天后”
1685年  清聖祖康熙廿四年﹐清開海禁﹐設江﹑浙﹑閩﹑粵四海關
1686年  清聖祖康熙廿五年四月﹐清於廣州設十三行﹐洋行制度始於此
1689年  清聖祖康熙廿八年七月廿四日﹐清廷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分中﹑俄東段
               邊界
1690年  清聖祖康熙廿九年八月﹐親征準噶爾(1690﹐1696-1697年)﹐在烏蘭布通與其首
               領噶爾丹大戰﹐旋班師
1691年  清聖祖康熙三十年五月﹐外蒙古三十旗隸屬於清朝
1692年  清聖祖康熙卅一年﹐顧祖禹於本年前完成《讀史方輿紀要》
1695年  清聖祖康熙卅四年正月﹐釋大汕由廣州渡海赴越南順化﹑會安﹐次年歸﹐旋著《海
               外紀事》(1699年刊)
1696年  清聖祖康熙卅五年四月初六﹐再次親征噶爾丹(1696-1697年)
1697年  清聖祖康熙卅六年閏三月﹐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兵敗而亡﹔郁永河奉命由福建前往
              台灣北部採硫,歸撰《裨海紀遊》
1698年  清聖祖康熙卅七年﹐法國商船首次來華
1699年  清聖祖康熙卅八年﹐潘鼎珪於本年後撰寫《安南紀遊》
1707年  清康熙四十六年﹐樊守義隨法國傳教士艾若瑟奉命自澳門赴羅馬
1712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一年五月二十日﹐圖理琛﹑殷札納﹑納顏等離京﹐奉使假道俄羅斯
               赴土爾扈特
1715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四年﹐意大利傳教士﹑畫家郎世寧來華﹐入值內廷﹔清廷再禁西教
               傳播﹔本年三月廿七日﹐圖理琛等回﹐旋撰遊記
1717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六年正月﹐清廷禁止民眾到南洋貿易﹐限制海外貿易﹔十一月﹐
               準噶爾部攻陷西藏拉薩
1719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八年二月﹐清頒發《皇輿全覽圖》﹐開中國近代地圖之先河﹔六
               月﹐海寶﹑徐葆光出使抵琉球﹐徐葆光歸著《中山傳信錄》﹔另佚名《指南正
               法》約作於十八世紀初
1720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九年﹐清撤廣東商館﹐以公行代之﹔清軍逐準噶爾部出西藏﹔艾若
               瑟等東返﹐艾中途病故﹐樊守義獨回﹐次年撰《身見錄》
1723年  清世宗雍正元年冬十月﹐命年羹堯﹑岳鍾琪征青海和碩特﹐次年班師﹔圖理琛於康
               熙末年進呈《異域錄》﹐本年刊行
1726年  清世宗雍正三年十二月廿七﹐巨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編成﹐旋用銅活字排印
1727年  清世宗雍正五年七月十六日﹐清﹑俄訂《布連斯奇界約》﹔九月初九﹐清﹑俄訂
              《阿巴哈依圖界約》
1728年  清世宗雍正六年五月十八日﹐清﹑俄正式簽訂《恰克圖條約》﹔清與越南勘定邊界
1730年  清世宗雍正八年﹐陳倫炯作《海國聞見錄》序
1731年  清世宗雍正九年﹐遣兵征準部﹐至十二年始議劃喀爾喀部和準噶爾部遊牧界限
1739年  清高宗乾隆四年二月﹐清同意以阿爾泰山劃定喀爾喀部和準噶爾部的牧區界限
1744年  清高宗乾隆九年﹐程遜我約於是年作《噶喇吧紀略》
1747年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三月﹐清出兵征大金川(1747-1749年)
1748年  清高宗乾隆十三年﹐程遜我約本年前撰著《噶喇吧紀略拾遺》
1756年  清高宗乾隆廿一年七月﹐全魁﹑周煌出使抵琉球﹐周煌歸著《琉球國志略》
1757年  清高宗乾隆廿二年﹐清軍再平準噶爾部(1755-1757年)﹔清規定粵海關單口對外
               始行
1758年  清高宗乾隆廿三年﹐清兵入南疆﹐鎮壓大﹑小和卓木反抗(1758-1759年)
1762年  清高宗乾隆廿七年﹐清設伊犁將軍﹐統管新疆南北兩路事務
1763年  清高宗乾隆廿八年﹐陳洪照《吧游紀略》作於是年前
1766年  清高宗乾隆三十年十二月﹐清發起征緬戰爭(1766-1769年)
1771年  清高宗乾隆卅五年十一月二十日(1月5日) ﹐土爾扈特部從俄國額濟勒河(伏爾加河)
               下游啟程回國﹐於乾隆卅六年五月還牧中國伊犁﹔乾隆卅六年六月﹐清出兵征
               小金川(1771-1776年)
1776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越南黎貴惇出任順化協鎮撫﹐旋撰《撫邊雜錄》
1777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華僑羅芳伯在婆羅洲坤甸建立“蘭芳大總制”公司(或稱蘭芳
               共和國﹐1777-1886年)
1782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廿九﹐巨型叢書《四庫全書》首部抄編成(後經刪訂抄成
               7部﹐至1793年全部完成)
1784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九(8月24日)﹐第一艘來華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抵達廣州
1788年  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十月﹐清派兵入安南﹐支持黎朝
1789年  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正月﹐清軍為阮文惠所敗﹐退入國境﹔五月﹐安南與清雙方
               議和﹐十月清封其主阮氏為安南王
1791年  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以廓爾喀迭侵後藏﹐清出兵攻廓爾喀(1791-1792
               年)﹔王大海作《海島逸志》序
1792年  清高宗乾隆五十七年九月﹐清規定達賴﹑班禪繼世用金瓶掣籤法﹔十月﹐清撰《十
               全記》﹐誇乾隆帝“十全武功”
1796年  清仁宗嘉慶元年﹐清廷禁止輸入鴉片及種植罌粟
1800年  清仁宗嘉慶五年﹐《開吧歷代史記》約完成於此後
1803年  清仁宗嘉慶八年四月﹐阮福映請求清朝加封﹐命改國號為越南
1807年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英國基督新教教士馬禮遜抵廣州
1808年  清仁宗嘉慶十三年七月﹐英兵艦入香山﹐旋去
1811年  清仁宗嘉慶十六年七月﹐清廷命各省查禁西洋人﹐禁止民眾信西教
1815年  清仁宗嘉慶二十年﹐英教士馬禮遜在華創辦《察世俗每月統紀傳》
1819年  清仁宗嘉慶廿四年﹐越僑鄭懷德《嘉定通志》約作於是年
1820年  清仁宗嘉慶廿五年﹐謝清高在澳門逢楊炳南﹐向其口述海外經歷﹐旋由楊寫成
              《海錄》
1834年  清宣宗道光十四年﹐7月25日﹐英使律勞卑至廣州﹔9月7日﹐英使律勞卑派艦突入
               虎門開炮示警
1837年  清宣宗道光十七年﹐4月12日﹐英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抵達廣州
1838年  清宣宗道光十八年閏四月初十﹐黃爵滋上疏陳述煙害﹔五月初七日﹐林則徐奏請
               禁煙﹔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清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
1839年  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3月10日)﹐林則徐抵廣州﹐旋責令外商繳煙﹔四月廿
               二日(6月3日)﹐林則徐自是日起二十多天內於虎門銷毀收繳的兩萬餘箱鴉片煙﹔
               五月廿七(7月7日)﹐英國水手在中國廣東九龍尖沙咀毆打村民林維喜(次日致
               死)﹔九月廿八(11月3日)﹐英艦與中國廣東水師在虎門口外的穿鼻洋﹑官涌山
               交火﹐是為鴉片戰爭前哨戰
1840年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五月廿九日(6月28日)﹐英國艦隊封鎖珠江口﹐中英鴉片戰爭正式
               開始﹐傳統的中外交通時代告終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歷代中外行紀》﹔新增文章_海交卷_《歷代中外行紀》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