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書資料起自上古時期﹐迄於清代初葉。其中分先秦至陳朝
      “隋唐及五代宋遼夏金元明代至清初四大部分。
      所收錄的史籍﹐主要限於漢文著作(包括朝﹑日﹑越等國人用漢文
      寫就的古書)﹐其順序大致依時間先後而排列。
(二) 除了漢文書籍外﹐海內外漢文碑銘也提供了研究古代中外行紀的
      重要資料。例如﹐印度境內的菩提伽耶 (Bodh Gayã) 題銘﹐邊疆
      文物如二世紀中葉的劉平國碑,敦煌懸泉置出土漢簡《長羅侯費
      用簿》﹐七世紀前半期的王玄策、李義表題記刻石﹐Ak-Beshim
      出土的八世紀杜鴻漸刻石﹐八世紀蒙古鄂爾渾地區《九姓回鶻可
      汗碑》,近年頻頻出土的粟特人墓誌,十四世紀黑龍江口特林地
      區奴兒干都司碑等,從一定意義上考慮,也具有行紀的性質。本
      書雖未能一一載入﹐但筆者有意另加蒐羅﹑校注﹐編成專輯出版。
(三) 所謂中外行紀﹐顧名思義乃以中國歷代對外交通的途程﹑行
      記主。惟中外概念係由古代中央王朝所能控制的歷史地理狀態出
      發﹐非以現代中國版圖為準。是故書中界限雖含東﹑西﹑南﹑北
      四至﹐但不涉及今日領土歸屬的原則問題。
(四) 根據上述原則﹐本書也酌收部分中央政府派員出使遼﹑金﹑蒙古
      的行紀。不過﹐囿於篇幅﹐對古代匈奴﹑烏桓﹑鮮卑﹑柔然﹑突
      厥﹑回鶻﹑渤海﹑西夏﹑吐蕃﹑南詔﹑大理乃至台灣等等邊裔政
      權或地區的資料﹐就未能詳加收錄了。有些著名的古代行旅(如漢
      王昭君北上和親匈奴﹐唐文成公主南下出嫁吐蕃)﹐因缺少詳實﹑
      具體的行程記錄﹐也只好付諸闕如。
(五) 在歷史上﹐中國與周邊各國的交往﹐和平相處固為主流﹐然亦不
      無兵戈相向的插曲。歷代對外行紀﹐既有民間的旅游﹑僧人的播
      教﹑使者的互遣﹐也有軍事征伐的路線﹐因此本書採取兼收並蓄
      方針﹐盡量收齊求全。但限於篇幅﹐許多古籍除行程路途﹑外國
      地理的內容外﹐其餘則有所刪削﹐有些則只保留相關目錄﹐或保
      留部分人名﹑地名。
(六) 本書以引錄古代載籍為主。所引古書不以多取勝﹐重在保留比較
      原始的史料或提供基本的文獻﹐供讀者了解史事概貌或作進一步
      研究的線索。除相關古籍外﹐每一專題均有[編注] ﹐適當交代史
      事背景及異說﹑提供部分地名今注或略介資料版本源流。
(七) 全書主要價值在匯集歷史資料﹐這部分正文全部用楷書排列﹐並
      加專名號等標點符號。其中用(  )所標的文字係原書(作者或原編
      者)所有﹐[  ] 內則為個別勘誤或訂正﹐由本書編輯所加。除此之
      外﹐古文中一律不加夾注﹐以便讀者觀察原文的全貌。為分別所
      引書名與篇名﹑文章名﹐凡篇名及單篇學術論文皆以〈  〉標示﹐
      書名則用慣用的《  》標示。至於[編注]後的文字﹐則用秀體排
      出﹐只是提供研究線索﹐非本書重點﹐並請讀者斧正。
(八) 本書編輯三人﹐原均在中國內地從事歷史教學﹐並都有志於中外
      交通史的研究﹐份屬志同道合的學友。本來大家早就願意衷誠合
      作﹐為史學界出些成果﹐孰料後來竟勞燕分飛﹑星散海外﹕廣達
      原為北京大學教授﹐後游學於海外諸大學﹐現居巴黎﹔佳榮初任
      教於中央民族學院﹐廿六年前播遷香港﹐轉事出版﹑網絡等編輯
      工作﹔錢江則離開廈門大學教學崗位﹐來港讀取博士學位﹐並在
      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從事教學研究。現因編
      撰《歷代中外行紀》的機會﹐我們終得再續前緣﹐共同為中外交
      通史的研究而攜手合作﹐是為天賜良機﹐值得加倍珍惜﹐並願將
      共同的最新成果公諸學林﹗

                                                張廣達﹑陳佳榮﹑錢江
                                                                      2007年12月22日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歷代中外行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