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自安史之亂後,天災人禍頻仍,內憂外患交困。當時的外患主要是回紇、吐蕃與南詔。由於唐室曾二度借回紇之兵平定安史之亂,所以後來回紇便居功勒索,屢屢侵擾。另西北之兵被調東進抗敵,西南防務也無暇顧及,所以吐蕃、南詔等也乘機寇邊。例如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一度攻入長安,使代宗東逃至陝州,後郭子儀臨時募兵抗禦,吐蕃雖然退兵,卻仍時常威脅京畿重地及隴右、劍南諸地。

除了外患之外,唐朝後期的民變四起更使李唐王室的統治受到沉重的打擊。當時不但政治腐敗不堪,而且土地兼併激烈,全國半數以上之農戶失去土地、淪為逃戶。唐室與各地藩鎮又巧立名目,橫徵暴斂,使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再加上唐末天災頻仍,黃河中下游地區赤地千里,災民被迫食草根、樹葉,啼饑號寒,賣妻鬻兒。正所謂 「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於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在這種 「千里零落,萬里凋殘」的狀況下,百姓遂鋌而走險,以致民變四起。大中十三年(859年),懿宗初立,浙東之裘甫即聚眾起事,到處攻城掠寨。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又有桂林戍卒譁變,並由龐勛率領北上,攻下徐州,歷一年餘方被平息。

及至僖宗即位,全國又爆發了一次長達十年的大規模民變。乾符元年(874年),濮州(今山東濮縣)鹽販王仙芝(?一878)在長垣(今河南長垣)起事。次年,冤句(今山東荷澤)人黃巢(?-884)起而響應之。後王仙芝敗亡,黃巢繼領其眾,號 「衝天大將軍」。黃巢出身私鹽販,本人屢應科舉而不第,傳他曾作過兩首《菊花》詩,云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一種亂世梟雄的形像在字裡行間暴露無遺。他由今山東河南入湖北,轉戰湘、贛、皖,復東向浙、閩,攻佔廣州。旋又北上,於廣明元年十二月(881年)陷長安,建國號大齊,逼得僖宗倉卒奔蜀。直至中和四年(884年),這一次民變才被鎮壓下去。但唐室經此沉重打擊,元氣已盡,根基動搖,名存實亡。

唐室之得以鎮壓黃巢起事,得巢部下朱全忠之力不小。朱全忠原名朱溫,本係黃巢手下大將,黃巢建立大齊政權後,朱任同州(治馮翊,今陝西大荔)防禦使。中和二年(882年),朱溫被唐軍圍困,「又度巢勢蹙且敗」,乃降唐,被任為河中行營招討副使,賜名全忠。次年,為宣武節度使。中和四年 (884年),朱全忠與沙陀族李克用(856-908)聯合鎮壓黃巢之軍。此後,朱全忠即盤踞於宣武軍一帶,與河東李克用、鳳翔李茂貞 (856-924) ,同為當時最有勢力的三大藩鎮。

民變平定以後,朝廷內部之宦禍仍末稍息。昭宗即位後,與宰相崔胤等共謀除去宦官,乃結納朱全忠為表裡,而宦官韓全誨等則倚仗李茂貞為後臺。天復元年(901年),崔胤請朱全忠發兵入朝,當朱兵進潼關時,宦官遂挾持昭宗奔鳳翔。全忠入長安。次年,朱全忠兵攻鳳翔。天復三年(903午),李茂貞被迫殺宦官韓全誨等二十餘人,獻出昭宗。全忠擁駕還長安,盡殺宮中之宦官凡八百餘人,唐朝之宦禍至是方銷聲匿跡。

朱全忠因迎帝誅宦有功,被加號為 「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封梁王,獨專朝政。時崔胤恐朱全忠勢大難制,密謀去之。事被全忠所悉,乃於天復四年(904年)正月殺崔胤,並強迫昭宗東遷至洛陽。三月,朱全忠判左右神策軍及六軍諸衛事。昭宗密詔李克用等圖謀匡復,朱全忠遂於是年八月使養子朱友恭入朝殺昭宗,另立十三歲的李柷即哀帝。次年,再殺昭宗之子九人,又大肆貶逐朝臣,殺之並投屍於河。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全忠迫哀帝禪位,自登帝位,建國號梁(史稱後梁),定都於汴州並改稱開封(東都)。唐朝至是宣告滅亡,中國進入所謂五代十國時期。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七章_唐代之中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