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網最新資訊:原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同事李松茂教授不幸於2020年3月20日辭世,特致沉重哀悼

李松茂教授生平(附論著目錄)

“民大史苑”2020年3月21日

李松茂先生,男,漢族,1933年12月出生于河北棗強。195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同年8月到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講授世界史、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等課程。1996年1月在歷史系退休。

李松茂先生畢生致力於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研究,學術成果豐碩。主要著述有:《伊斯蘭教史話》、《回族伊斯蘭教研究》、《回族史指南》、《慧靜齋文萃》、《中國回回民族史》(副主編及主要撰稿人)、《中國回族史》(副主編及主要撰稿人,獲第三屆國家民族類圖書一等獎)、《中國回族大詞典》(副主編及主要撰稿人)、《回族人物志》(編委及主要撰稿人)、《回族 東鄉族 土族 撒拉族 保安族百科全書》(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故事》(主編、獲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優秀圖書獎)等。先後在《世界宗教研究》《史學史研究》《回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寧夏社會科學》《阿拉伯世界》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2020年3月20日李松茂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

附:李松茂先生論著目錄

著作

[1]李松茂.伊斯蘭教史話.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2]李松茂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故事.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
[3]李松茂著.回族伊斯蘭教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4]李松茂著.回族史指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5]李松茂著.慧鏡齋文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6]李松茂主編.回族 東鄉族 土族 撒拉族 保安族百科全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7]李德洙,李松茂主編.中國民族百科全書 5 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卷.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5.

論文

[1]李松茂.伊斯蘭教史話.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2) .
[2]李松茂.伊斯蘭教史話.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3).
[3]李松茂.伊斯蘭教史話.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6(1).
[4]李松茂.正確對待不吃豬肉問題.民族團結,1979(1).
[5]李松茂.從不吃豬肉談起——正確對待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昆明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2).
[6]李松茂.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創始人和阿拉伯半島統一國家建立者.西亞非洲,1980(4).
[7]李松茂.伊斯蘭教和回族風俗習慣 回族和伊斯蘭教的關係探討之一.中央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4).
[8]李松茂.回族史研究的四十年(1940–1980).史學史研究,1981(4).
[9]李松茂.中國伊斯蘭教論文資料簡目,民族研究通訊,1981(4).
[10]李松茂.從不吃豬肉說到風俗習慣.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5).
[11]李松茂.回族.歷史教學,1981(9).
[12]李松茂.伊斯蘭教與回民起義.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1).
[13]李松茂.從穆罕默德的創教活動考察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時間.阿拉伯世界,1982(2).
[14]李松茂.歷史研究中必須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中央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3).
[15]李松茂.回族史研究的四十年.新華文摘,1982(3).
[16]李松茂.清真餐廳小議.阿拉伯世界,1982(3) .
[17]李松茂.回族史研究的四十年(1940-1980).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少數民族),1982(4).
[18]李松茂.當前我國伊斯蘭教研究的幾個問題.甘肅民族研究,1982(4).
[19]李松茂.歷史研究中必須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1982(8).
[20]李松茂.從穆罕默德的創教活動考察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新華文摘,1982(9).
[21]李松茂.伊斯蘭教和回民起義.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少數民族),1982(12).
[22]李松茂.進一步開展回族史研究的幾點意見.寧夏社會科學,1983(1).
[23]李松茂.讀范長江著《中國的西北角》.史學史研究,1983(2).
[24]李松茂.1981—1983年回族史研究述要.寧夏社會科學,1984(3).
[25]李松茂.略論回族的特點.思想戰線,1984(5).
[26]李松茂.解放以來我國對伊斯蘭教的學術研究(1949–1983).無神論、宗教,1985(1).
[27]李松茂.略論回族的特點.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少數民族),1985(1).
[28]李松茂.關於伊斯蘭教和回回民族的形成問題.民族論壇,1986(1).
[29]李松茂.撒拉族的來源及其歷史.歷史教學,1986(2).
[30]李松茂.撒拉族的來源及其歷史.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少數民族),1986(3).
[31]李松茂.“回回”一詞和伊斯蘭教.新疆社會科學,1987(1).
[32]李松茂.中國伊斯蘭教史分期粗議.西北史地,1987(4).
[33]李松茂.伊斯蘭教和回回民族的形成(上).阿拉伯世界,1987(1).
[34]方思一.伊斯蘭教和回回民族的形成(下).阿拉伯世界,1987(2).
[35]李松茂.回回和回回民族.文史知識,1988(1).
[36]李松茂.伊斯蘭教和回民教育.世界宗教研究,1988(2).
[37]李松茂.清咸同年間回民起義評論.甘肅民族研究,1988(2).
[38]李松茂.清咸同年間回民起義評論.青海社會科學,1988(3).
[39]李松茂.關於開齋節的三個問題.阿拉伯世界,1988(3).
[40]李松茂.論回漢關係.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4).
[41]李松茂.蒲壽庚及其後裔事蹟.歷史教學,1988(6).
[42]李松茂.漫話開齋節.文史知識,1989(7).
[43]李松茂.祝評《吉林回族》出版:兼論東北地區的回族史研究.寧夏社會科學,1990(1).
[44]李松茂.關於回族經濟史的研究.中央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2).
[45]李松茂.全面研究回民抗日的歷史.回族研究,1991(2).
[46]李松茂.中國伊斯蘭教研究豐收的十年.世界宗教研究,1991(2).
[47]李松茂.冀魯豫地區回族研究概述.寧夏社會科學,1991(5).
[48]李松茂.劉智思想初探.宗教,1993(2).
[49]李松茂.地區回族史研究的新收穫.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3).
[50]李松茂.勇於開拓的力作:讀《伊斯蘭教與經濟》.回族研究,1994(4).
[51]李松茂.元史與回回史.文史知識,1994(7).
[52]李松茂.研究民族史的點滴體會.文史知識,1994(11).
[53]李松茂.求實求是系統全面——讀《寧夏回族》.回族研究,1995(1).
[54]李松茂.中國穆斯林的抗日活動.中國宗教,1995(2).
[55]李松茂.勇於開拓的力作(《伊斯蘭教與經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圖書評介),1995(5).
[56]李松茂.中國伊斯蘭教史研究漫議.文史知識,1995(10).
[57]李松茂.拓寬鄭和研究的視野.鄭和研究,1996(2).
[58]李松茂.臺灣《中國回教》.世界宗教研究,1996(3).
[59]李松茂.更深 更高 更廣──回族研究發展之路.寧夏社會科學,1996(3).
[60]李松茂.明史與明代回族史.文史知識,1996(8)
[61]李松茂.臺灣出版的研究清代回民起義的三部著作.青海民族研究,1997(1) .
[62]李松茂.雲南回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民族工作,1997(4).
[63]李松茂.讀《蔣介石與西北四馬》.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7(3).
[64]李松茂.編寫回族史學史的構想.史學史研究,1997(4).
[65]李松茂.豐富多彩 深廣兼備——讀《當代回族經濟掠影》.回族研究,1998(2).
[66]李松茂.90年代回族史研究簡述.青海民族研究,1998(3).
[67]李松茂.白壽彝先生關於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的研究.回族研究,1999(3).
[68]李松茂.無盡的思念——憶白壽彝師的教誨.史學史研究,2001(1).
[69]李松茂.白壽彝與中國回族研究.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
[70]李松茂.白壽彝與顧頡剛的學術交誼.史學史研究,2003(2).
[71]李松茂.回族史學的忠誠奉獻者——回憶馬壽千先生.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
[72]李松茂.馬壽千的回族史學研究.史學史研究,2005(4).
[73]李松茂.白壽彝在蘇州的學術活動.史學史研究,2007(3).
[74]李松茂.白壽彝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國回族學,2008.
[75]李松茂.我尊敬的學界長輩和益友——悼納忠先生.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76]李松茂.納忠與《清真鐸報》.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77]李松茂.堅定地走大師治學的路——紀念白壽彝先生百年誕辰.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
[78]李松茂.20世紀50年代白壽彝關於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的研究——紀念白壽彝百年誕辰.回族研究,2009(2).
[79]王東平,李松茂.中國民族史與宗教史研究的典範——讀《白壽彝文集》第二、三卷.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9 .
[80]李松茂.讀《馬壽千回族史志論集》.甘肅民族研究.2009(4).
[81]李松茂.白壽彝回族伊斯蘭研究的最後二十年(1979-1999).甘肅民族研究.2010(3).

(王伏平根據中國知網、讀秀學術搜索等所得資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