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疇: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 (一)

2020年3月15日

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在美中之間開打,但形式既不是熱戰,也不是冷戰,而是「流動性戰」,這是二戰後不知不覺發展出來的、人類前所未見的形式。西方學者拘泥於美蘇冷戰的經驗,以為美中之間會先進入相似的冷戰,我的看法是,「冷戰」這種僵持狀態的戰爭,在地球上永遠不會再發生了。這次基於「流動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不然就是一方直接服輸,不然就是直接進入熱戰,而那場軍事熱戰,應該被稱為「第四次世界大戰」。

一會再說明什麽是「流動性的世界大戰」,我們先來看看世局現況。過去三周的連續三篇文章,《如果中共把武漢「甩鍋」給世界》、《習近平陷入了孤獨的保衛戰》、《疫情下「中共夢」正在逼川普做決斷》(見作者臉書),已經做出以下推論:中國經濟進入惡性滯脹,全國進入實質軍管,中共無法應付病毒帶來的政治經濟社會骨牌效應,為了保住一黨專政,破罐破摔,將自己的困境甩鍋給世界,「攬炒」西方。這未必是習近平本人的選擇,但在中共內習派與反習派鬥爭已經炙熱的情況下,壓力螺旋式上升,中共內部各派達到默契,以「攬炒」美國秩序以保專政,乃大概率事件。在此之下,川普雖然有競選壓力,但也不得不決斷。

過去兩周,全球疫情爆發所引發的金融危機,雖然有疫情之前就早已存在的金融因素,但疫情製造出的全球供應鏈斷鏈下的人流、物流、金流中斷,不折不扣的是導火線。與此同時,中共國內的大內宣、國外的大外宣全面出擊,說病毒來自美國。

如果說2008年發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對世界是一場7級大地震,那麽2020年當下的金融風暴就是一場8級、甚至9級的災難,現在只是剛剛開始。美國及歐盟政府雖然即刻做出絕大的動作,但都只能視為替內出血的傷者貼膏藥而已。

全球醫界已有共識,爆發自武漢的新病毒,對人類還會有至少第二波的攻擊,這意味著對全球人流、物流、金流的衝擊至少將持續到第三季度甚至更久。全球面臨的是一場病毒危機和金融危機交互強化的局面。

轉自: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baitai/
20200315/1294026.html

范疇: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 (二)

2020年3月22日

上周論及,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在美中之間開打,但不是熱戰模式,而是人類活動中各種「流動性元素」合流激盪下的戰爭。而這場三戰的過程不會太長,也不會演變成拖拖拉拉的冷戰,結果只有兩種:一方服輸,或直接進入真正武力對決的第四次世界大戰。

才不過幾天,白宮3月18日記者會中,雖然焦點集中在疫情,但川普在答問中用了「戰時總統」(wartime president),也採用《紐約時報》社論的建議,啟動了戰備時期的《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同一時段,大西洋彼岸的英國,首相強森在記者會中以罕見的驚惶語調說,英國正處於「國家戰役」(National fight)。美洲大陸、歐洲、中東、北非的政要,確診武漢肺炎的案例日增。

在18日、19日兩場白宮記者會中,川普都直白反擊北京將武漢病毒甩鍋給美國的企圖,並譴責北京隱瞞疫情長達2個月的事實。這與筆者的3篇前文——「如果中共把武漢『甩鍋』給世界」、「習近平陷入了孤獨的保衛戰」、「疫情下『中共夢』正在逼川普做決斷」所描繪的場景越來越靠近(見作者臉書)。

病毒戰場之外的兩個戰場:金融及石油,戰情同樣以迅雷之速展開。道瓊指數跌破2萬點,續跌之勢深不可測,固然以美元錨定的國際金融體系早已破洞百出,但此次斷崖式危機,背後推波助瀾的國際政治因素不可小看。原油方面,價格往不可持續的每桶20美元逼近,但交戰三方的沙烏地、俄國、美國毫無鬆手跡象。在這三股流動性合流、並且看不到結束點的不定狀況下,可說全球政府都已經進入備戰狀態,脆弱國家如伊朗或朝鮮,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代理,若在大國意志下挑動區域平衡,也不會令人意外。

這場「以流動性合流開打的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如何展開?其結果會不會帶來以熱戰形式顛覆世界秩序的第四次世界大戰?

三場流動性戰爭中,最單純的應該是油價戰爭,因為,結束油價戰對交戰三方都有利。美國的頁岩油行業剛形成規模,自然不願意看其崩塌。俄國方面,如果價格戰再打1年,經濟可能倒退到普京執政之初。而沙烏地正在為20年後油源枯竭的經濟進行轉型,既然在此次油價戰中證明了它實力猶存,也沒必要自我杜絕20年後的國運。

金融流動性的層次就不一樣了。不管此次金融世紀危機是出於自然的系統性崩塌,還是出於某股暗黑勢力的顛覆,對美國和中共政權,在病毒疫情阻絕國際供應鏈的既成事實下,都是一次順勢擊垮對方的大好機會。中共方面,可以通過精準的原料及產品阻斷,定向、定點、定性的削弱美國經濟,延長金融風暴對美國經濟的打擊。甚至不能排除一種可能,中共因內部保權╱奪權的鬥爭失控,而邁入「攬炒美國」的路線,與美元脫鉤,強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奢想。

同樣的,美國也可以藉著金融危機,加上「病毒來自共軍武漢生化戰實驗室」的證據,在師出有名的情況下(例如共軍進入香港),要求中共立即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的金融開放條款,徹底顛覆中共專政所依賴的人民幣及港幣體系。再如,以「撤除信息防火牆」為中國留在西方經貿體系中的先決條件。

而這一切,都與病毒的生物特性,以及疫情會拖多久有著直接關係。種種引爆點的能量正在累積中,就等某處某人犯下某個愚蠢的錯誤。

第四次世界大戰的熱戰會發生嗎?世界早有定論,若再發生足以牽動全球的熱戰,波斯灣、南海、台海是3個首選地點。照理來說,台灣社會應該及早建立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台灣並沒有。絕大多數的菁英群討論,從政界到民間,都還單單停留在如何控制疫情,和如何在金融風暴中少賠一點錢的階段。

討論戰爭,在台灣是個禁忌,是極端政治不正確的。這有好有壞;好的是台灣人隨時可以用精神勝利法過日子,例如感嘆疫情導致錯過了日本的櫻花季。壞的一面,就是容許鴕鳥永遠假設天下有免費的沙子可供藏頭。

只有在美國提醒台灣戰爭風險的時候,台灣媒體才敢被動的報導。這不,3月初AIT理事長莫健訪台,新聞界報出他說「台灣有必要全面備戰,而且最好要馬上做,才能因應最壞的突發情況」。但從社會反應來看,台灣不盡然相信。

台灣政府,包括軍方,似乎認為中共武力挑動台海的可能性是3至30年的事,而不是6至12個月的事。但事實上,北京在過去1年間,不斷暗示著一個2年的時間表,只是台灣社會聽不懂其中的政治玄機,而政黨們則無例外的只用它來作為互幹的槓桿。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蠢動,白宮和中南海勝算未明的狀況下,台灣應該如何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第四次世界大戰」——熱戰,做出心理上及策略上的準備,有待下周分析。

轉引自: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
zh-tw/baitai/20200322/1297949.html

范疇: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 (三)

2020年3月29日

過才2周,本系列題目中的「即將」兩字,其實應該修改為「已經」。一方面,病毒疫情擴及全球、人類面臨極可能的第二波感染衝擊;另方面,原本應該在疫情結束後才開始「秋後算帳」的三大問題——究竟誰應對病毒擴散負責、究竟病毒來自何方、誰應該對世界的經濟損失負責,已經提前開始算帳了。

儘管WHO主事者在初期一直掩護中共對疫情的隱瞞,但近1個月來如火燎原的全球擴散,紙再也蓋不住火。這支病毒,正如WHO的獨立顧問、哈佛大學衛生專家埃里克•費格丁(Eric Feigl-Ding)博士2個月前所判斷,病毒爆發的嚴重程度可能是「熱核反應級別」。

世界經濟斷鏈危機

當權70年來,從未向世界道過一次歉的中國共產黨,這次一樣嘴硬,在擔心世界追究其隱瞞之下,竟然由外交部發言人喊起捉美國賊,導致川普的強烈反擊,稱之為「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川普本人雖然隨後因為「Chinese」這個字的歧義(「中國的」,或「中國人」的)而改用其他字眼,但是這個語意上的問題,反而促使了美國政界開始稱呼病毒為「中共病毒」(CCP Virus)。整件事情,等於是北京自我將世界「秋後算帳」的日程往前提了。為什麼?是愚蠢?還是因為黨內鬥爭白熱化而走火?

無論如何,病毒來自何方、哪方要負起擴散的責任、哪方得對人命和經濟的巨額損失負責,已經被提早的納入國際議程中了。我們一般人未必能看到其中折衝的細節,但是其後果卻和美國集團與中共集團是否會、何時會進入熱戰階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大部分國家都擺脫不了這些可能的後果,台灣更不例外。

局勢走到這步,世人已經清楚,當前所謂的金融危機和油價危機,固然有其早就存在的系統因素,但是若這兩場危機最終觸發了軍事行動,絕不單只是貨幣體系和能源體系的原因,而更是病毒疫情帶來的世界經濟斷鏈危機。

如過去許多文章所分析,即使沒有此次疫情,中國的經濟也難以支撐過2022年,而經濟是中共得以一黨專政的基礎。另方面,即使沒有疫情,美元體系也早已破洞百出,這由各國落入違反所有古典經濟、新經濟理論的「負利率現象」可證。現在平地冒出全球疫情下的經濟斷鏈,瞬間加速了中共建構在美元體系上的海市蜃樓的崩塌,也使得美元體系的脆弱性一覽無遺。這,就是本系列所稱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背景。正在發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雖然還不是熱戰,但是一定是一場翻轉世界權力格局的戰爭。

這場基於流動性因素激盪而起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請見系列前文),會不會急速演變成以軍事為對決的第四次世界大戰?雖然人的因素不是絕對的,但是當下有兩個人,卻可以成為關鍵因素。這兩個人,就是川普和習近平。他們兩人的意圖和需要,不但足以影響接下來的事態發展路徑,也會啟動許許多多的連帶事件,使得事態失控。

川普要的,其實就是一件事:2020勝選連任,然後完成他腦中的「美國再度偉大」。習近平要的,在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白熱化下,已經不是他原來誇誇而談的「中國夢」,而是保住他現在的黨內地位,再徐圖後事。從兩人的意圖和需要來看,應該說雙方都沒有把事態即刻推往熱戰的動機,但這不代表熱戰不會發生。如果川普一旦斷定疫情導致的經濟後果將使得他連任困難,如果習近平一旦斷定他將因現況失去黨內權位,熱戰的誘因就會大增,何況兩人身邊都有鷹派。熱戰若發生,有三大可能爆發點:波斯灣(伊朗是中美對峙要衝)、南海、台海。無論爆發於哪一點,台灣都無法獨善其身。

在這微妙的川習形勢下,讓我們腦筋急轉彎一下:有沒有任何可能,台灣能夠通過論述及提出具體對價方案,由關鍵棋子的角色,轉化為改變棋局的「半個棋手」角色?

台灣扮演關鍵少數

在博弈中,經常有一種角色叫做「關鍵少數」,直白講,就是一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身分地位。近代史的400年中,歷史從來沒有賦予台灣這樣一個地位,因而台灣也從來沒有構想過,扮演關鍵少數下可以提出怎樣的對價。

台灣當下最應該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如果還看不到自己的關鍵少數地位,而僅僅是「處變不驚」或「聽天由命、順勢而為」,結果會更好嗎?此問,有待下周進一步分析。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00329/
2TWODFTJS7DOZFJA7GQVODELYA/

范疇: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 (四)

2020年4月4日

范疇專欄: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四)
2020/04/04 20:29

本系列前3篇,論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以非傳統的形式發生,並且極有可能以人們所料未及的速度演變為第四次世界大戰──熱戰。就在3周前,這觀點對大多數人還屬於「危言聳聽」,但隨著病毒疫情而來的世界秩序逐步解體,我相信不久之後,包括台灣人在內的世界眾人,都會認知到,事況並不是意外飛出的黑天鵝,而是大概率的灰犀牛。人們的意識會在接連不斷的詫異中被重新清洗一遍,明明灰犀牛兩年前就已經向世界奔來,滾滾煙塵竟然被自己視而不見,隆隆聲響何以自己聽而不聞?

事態之嚴峻,已經不容許我們再繞著圈子說話。這一篇,我們專門談大局大勢下台灣的國安。預設的前提是,若發生熱戰,3個可能性最大的起火點是波斯灣、南海、台海。我們從軍事考量和非軍事考量兩方面,來看看台灣如何面對才對台灣最好。

三者中,從軍事考量而言,對美國最困難的作戰地點是台海,最有經驗的地點是波斯灣,而對中國最有利的作戰點就是台海,最不利的地點是波斯灣。但軍事考量,永遠不是戰爭的主要考量;戰前和戰後,主要考量的都是政治和經濟,只有在打仗過程中軍事考量才會成為主導。

從政治、經濟等非軍事考量來看,美國的考量會比較單純,因為它已經是一個聯邦制度的統一國家,有著一致的國家利益。相對而言,所謂的「中國」在考量上就複雜多了,因為一黨專政的中共連自己內部都還沒有統一,家族派系內鬥不止,連政黨利益都無共識,更不用說國家利益了。

國家利益一致的美國,其選擇優序應該是台海──南海──波斯灣;然而請注意,這不能理解為台海在三者間對美國利益最重要,反而是最不重要。而中國的優序則隨著黨內派系利益鬥爭而起伏變化,若民族主義成為共產黨生存的最後救贖,則優序是台海──南海──波斯灣,反之若區域霸權成為中心策略,則優序是南海──台海──波斯灣。

台灣,雖然軍力在世界排名前20,但比起美、中還是差得遠;因此,台灣無可能在軍事考量層次走主動路線以影響美、中的優序。台灣唯一可能影響美、中優序的層次在非軍事面。因而,台灣的策略重心,應該儘量收斂在非軍事考量的部位,也就是政治和經濟層面。再進一步想,經濟層面台灣的體量不大,唯一可恃的只有電子產業,這樣一來,台灣剩下可用的力道,就是政治了。

論述至此,我們已經可以達到一個結論:在目前嚴峻事態下,美國及中共政權發生熱戰的機率節節升高,台灣倘若採取「處變不驚」或「聽天由命、順勢而為」的態度,成為起火點的機率相對其他地區是高的。若要降低此機率,通過軍事或經濟的論述及行為,起不了關鍵作用,唯一可能影響美、中決策的,只有政治路徑。

台灣人一向自我看低台灣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這種心態直接來自台灣的歷史經驗──400年來一直都是「別人基地」的角色:歐洲的貿易基地、大清的海商基地、日本的南進基地、政權的反攻基地、美國的制中基地。因此,台灣當下雖然自認是個主權獨立完整的國家,但是事實上政界、社會的反應模式,都還沒有擺脫「別人基地」格局的夢魘。

這個「基地夢魘」,就是台灣一直不認為自己可以通過政治路徑影響甚至改變他國決策的主因。但是,十字路口終究是要到來的;2020年正在發生的這場「另類第三次世界大戰」,不管台灣人選擇視而不見還是誠實面對,就是十字路口。視而不見,台灣就會留在400年來的慣例之中,但若自我提升格局,台灣就可「轉大人」。

在美國、中共之間攤牌肯定發生的情勢下,台灣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政治路徑,以利國安?白宮、中南海、台灣總統府3方,都有各自的政治紅線,這3條紅線之間,有沒有台灣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的政治空間?關鍵在格局;我們不怕台灣力量小,我們只怕台灣格局小。本系列將就此繼續深入探討。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404/|
5XEMD7XOFTCT6JULNPFK5QPWGA/

范疇: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 (五)

2020年4月12日

本系列描述了非典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及為何它可能演變為熱戰形式的第四次世界大戰。臺灣由於地緣及歷史的因素,夾在美中之間,成為熱點中的熱點。因為這場無硝煙的三戰,美中關係在突變,世界格局在突變,臺灣在區域中和國際間的角色,其實也在突變。臺灣人的思維模式,不能駐停在「前疫情」的格局,而必須以「後疫情」的大局來重新定位自己。

比起大多數其他國家,臺灣病毒疫情管控確實不錯,因此臺灣當下沈浸於通過這事實提升國際地位的氣氛中,例如口罩外交、傳媒外交,把中共及早已被政治化的WHO氣得牙癢癢。然而,更重要的一件事是:臺灣社會是否意識到此場無硝煙三戰演變為四戰(熱戰)的徵兆,以及其中的風險。

過去三年在誰都想不到這場疫情的時間段內,我曾從各種角度「挑撥」臺灣社會對一場熱戰的風險意識。綜合起來大約有以下數點:

臺灣就像一家精緻的瓷器店,隔壁住了一頭隨時會失去理智的大象,臺灣需要深度研究大象生理學和心理學,減低大象沖進瓷器店的機率,必要時還必須對大象對症下藥。

大象沖過來時,犀牛會來援助臺灣,但施力多大,來不來得及,都是變數。

臺灣自己若不堅定、不團結、鬧內哄、不願流血,還指望犀牛來替臺灣流血,是否太天真了?

臺灣政府可能有18套應付大象的劇本,但是這18套劇本下對臺灣社會的損失和傷亡,有告訴人民嗎?(正如此次疫情,美中的最大差別就在於,中共政權完全對人民隱藏真相,而美國政府則是完全透明,告訴人民將死亡10-20萬人,而這正是集權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差別)。

在無硝煙的三戰已經開打之際,臺灣人民應該問自己以下問題:

臺灣是希望還是不希望熱戰發生?若是前者,你的生理和心理都準備好了嗎?若是後者,臺灣有沒有任何辦法降低熱戰發生的機率?

倘若台海發生熱戰,哪怕只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機率,不管規模大小,你會堅定的站在大象這一邊,還是堅定站在犀牛這一邊,還是猶豫不決的騎牆兩邊看?

美國犀牛已經相對明確的決定要解除大象對現有以及將來世界秩序的威脅,並已經以明確的態度正面對待臺灣在之後的角色。除了通過美國國內的各種對台法案,最近還決定重建一條直通臺灣的通訊海底光纜,並禁止連結香港現存的資料系統。因而臺灣有機會成為以下角色:1)(無論熱戰是否發生)取代至少部份香港過去的金融、經濟角色;2)由於臺灣與中國使用同樣的方塊字,臺灣成為未來中國以及全球方塊字使用圈的政治文明標竿;3)促使臺灣成為協助未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重建的催化劑。

臺灣社會思考了以上問題之後,應該務實的面對以下大局:

在當下的「非典型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的形勢下,一向來大家所理解的臺灣戰略地位已經大不同於「疫情前」的地位了。川普及習近平,在實務上都各自需要超過8個月的對策準備期,而臺灣若格局夠,很有可能扮演這8個月關鍵期內的「和平製造者」(請搜索《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川普也是》一文),並且趁著這場角色扮演提出對價,進一步鞏固臺灣的主權地位,並為「疫情後」的臺灣及世界秩序作出貢獻。

臺灣成為和平製造者的策略方向以及具體方案何在?過去幾年曾經陸續提出若干方案,當時看來可能像天方夜譚,但是現在越來越不像了。列舉其中幾條,如《太平島的使用應該國際招標》、《和平公式中的臺灣地位》、《台獨與臺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臺灣別中計,中共不等於中國》《一國多港 – 香港的第四種想像》、《川普如果向臺灣借名片(系列)》等等。詳細內容煩讀者搜索網頁或參照作者書《2022臺灣最後的機會窗口》,此短文難以詳述)。

這場非典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臺灣的機會視窗和風險視窗提前了兩年。作為本系列結語,還是那句話:不怕臺灣力量小,只怕臺灣格局小。5/20 是把握機會視窗的好時機,不過那是另文的題材了。(系列完)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baitai/20200412/
131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