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即位之後,因親自目睹隋朝皇冠之落地,經常以隋煬帝作為一面鏡子,來警誡自己和臣下,他認識到「亡隋之轍,殷鑒不遠」,「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他像荀卿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並用以教誨其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在太宗治政的貞觀年間(627-649年),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太平盛世,歷史上稱之為 「貞觀之治」。

唐太宗貞觀之治的主要政績如下:

     (一)政治方面
      1.選賢任能:太宗用人唯才是舉,不問出身、不計恩怨。著名的文武大臣中,魏徵當過道士,尉遲恭做過鐵匠,張亮出身農民。魏徵原是太子建成的舊臣,曾謀劃過暗害太宗,李靖、尉遲恭是降將,但均被予以重用。
      2.從諫如流:太宗認為「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聖」,「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所以鼓勵臣下進諫,擴大諫官職權,凡詔令不妥須當奏明,不得阿從。對犯顏直諫之臣如魏徵愛護備至。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太宗均虛心納諫、擇善而從。後來魏徵死了,他傷心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3.平抑門第:詔令編修《氏族志》。注重立德、立功、立言,以功臣代世冑,用科舉代門第,破門閥之見,使出身寒微之士有仕進之機。
      4.留心吏治:親錄刺史、都督之名於宮中的屏風上,隨記其功過,以備升貶。各州刺史由太宗親自選拔任命。另派李靖為黜涉大使,巡視全國政務,考察官吏勤惰。
      5.改制訂法:中央政制實行三省(尚書、門下、中書)合議制。改良科舉制、府兵制,又詔令編修《唐律》。
     (二)經濟方面
      1.崇儉薄賦:太宗認為人民為盜乃因 「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若 「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故即位後,乃遣散宮女三千餘人以省國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貢,使民安居樂業。
      2.發展農業:太宗認為 「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故注意不奪農時以利生產。貞觀五年二月,官吏擬調府兵作太子冠禮之儀仗隊,時值春耕,太宗遂下令改於十月舉行。此外,又招撫流亡回鄉生產,使天下饒足,斗米不過三、四錢。
      3.開倉救災:貞觀初,關中、關東水旱霜蝗之災頗重,太宗鑒於隋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遂致滅亡」,認為 「凡理國者,務積於人,不在盈其倉庫」,乃下令開倉濟民。又拿出御府金帛,贖回因災被賣子女使歸其父母。
     (三)文化方面
      1.開弘文館:太宗為秦王時,已設文學館,即位後又置弘文館,聚圖書二十餘萬卷,聘官吏為學士。獎勵學術文化,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
      2.興國子監:在首都長安設國子監(相當漢之太學,晉之國子學),下置七學館(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添置學舍一千二百間,有國子學生近萬人。
      3.招留學生:允許四夷君主遣子弟來首都求學,使京師學子雲集。吐蕃、高昌、百濟、新羅、高麗乃至日本,均有子弟在長安留學。
     (四)軍事方面
      1.武功顯赫:太宗時,迭次對外用兵,經略四夷,降東突厥,平薛延陀,征高麗,服吐蕃,平回紇。其武功彪炳,使唐之國威播於四方,遠超秦漢。
      2.四夷賓服:太宗對週鄰各族恩威並施,除用武力征服強敵外,也注意緩和民族矛盾,如益都大都督奏請出兵平僚人之叛,太宗不許。故四夷賓服,諸國來朝。原來西北各族稱其君主曰可汗,貞觀四年(630年),回紇等族首領乃擁戴太宗為最高首領,尊稱為 「天可汗」。

總之,在貞觀年間,唐太宗及其大臣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以隋代速亡為鑒誡,「夙夜孜孜,惟欲清靜」,「儉以息人」,使 「百姓安樂」,得以休養生息,又注意選拔統治人才,推行科舉制度,提倡文化教育,發展對外武功。因此,唐初全國人口迅速增加,社會經濟得到較快恢復,史稱 「東至於海,南至於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焉」。當是時,宇內諸國莫不知有唐,故後來 「唐」遂成了中國之同義語,時至今日,外人猶呼華人為 「唐人」,海外華僑則稱中國為「唐山」。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五章_初唐之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