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民變四起、群雄割據之際,許多隋朝的官吏也紛紛造反,擁兵自立。其中李淵父子在太原的起兵最為重要,結果終於導致唐朝的建立。

李唐之興究係採取何種方式、屬於甚麼性質,須加具體分析,較難一下子作過於絕對的結論。蓋隋末民變四起,其中之領導人雖不乏貴族出身者,但總的趨勢是平民之大起事,而隋朝的滅亡正是平民暴動的結果。李唐之反隋無疑亦屬於此股潮流的一部分,正如秦末項梁、項羽所率之義軍一樣。但從另一角度看,李唐之出兵卻也帶有貴族革命的性質。李淵本是煬帝的姨表兄弟,被隋室任為太原留守,其起事所率部隊主要乃原來的隋兵,佔領長安後仍立煬帝的孫為恭帝,故與純由民間而起的平民隊伍大為不同。不過如果沒有平民紛紛起事之形勢,李唐是否能夠取代楊隋,自是值得研究的大問題。

至若隋亡後,李唐之削平群雄、一統天下,則和兩漢之興建頗多相類之處:劉邦在陳勝、吳廣敗亡後,通過楚漢之爭而奪得秦末平民起義的果實;劉秀獲得綠林、赤眉諸軍的勝利果實,復兼併群雄,終於重建漢家天下;李淵則在天下豪傑亡隋的基礎上,次第削平群雄,乃使全國再度恢復一統。

推究李唐得以翦滅群雄、一統天下之因素,約有下列數端:

     (一)根基雄厚,世族支持:李淵家族世為北周、隋朝國公,久鎮太原,手握重兵,起事後即據有關中之重地,復得關隴世族之支持,故根基穩重,足以逐鹿中原。
     (二)施政寬厚,天下歸心:高祖起兵後,即廢隋苛政,寬厚待民,且嚴明軍紀、不妄殺掠,因之深得民心。如在太原開倉濟民,在西入長安之途中,所過離宮苑圃皆廢其制度,並放出宮女使各還親屬。比至長安,與民約法十二條,命士兵各守營寨,不得擅入民家,使 「商農工賈,各安其業」。
     (三)知人善任,延攬人材:唐室能知人善任,廣納人材,故天下英雄多投其麾下,為之出謀獻策﹑東征西討。唐初之賢臣良將,比比皆是。文臣如劉文靜、裴寂(570-632)、房玄齡(579-648)、杜如晦(585-630)、魏徵(580-643),武將如李靖、徐世勣(594-669)、秦瓊(?-638)、尉遲恭(585-658)、程知節(?一665)等,均有重大貢獻。
     (四)秦王英武,謀略過人:高祖次子李世民雄材大略,膽識過人。李淵之太原起事並進而攻取關中,與東突厥結盟而免後顧之憂,均得其助力。唐朝建立後,秦王又統率大軍,結識賢能,穩紮穩打,終於次第削平群雄,完成全國一統之偉業。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五章_初唐之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