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自建國後,僅傳了兩代,即文帝及其子煬帝(604-617),歷時不及四十載而亡。惟隋之國昨雖短,建設卻多,影響亦鉅。有隋一代經濟、交通、國防等方面之各項建設,大致如下:

     1.營兩都:文帝在漢長安城之東南,營建新都大與。煬帝繼位後,又遷往洛陽,在漢洛陽城之西營建東都。
     2.置倉窖:文帝在黃河諸州設黎陽、河陽、廣通等官倉,復於各地遍置義倉。煬帝遷都洛陽後,造興洛、迴洛兩倉,可儲穀二千六百萬石。
     3.築馳道:煬帝先後開闢兩條馳道,一自洛陽穿過太行山而北達於并州;一自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至薊城(今北京市西南),又稱御道,長達三千里。
     4.修長城:文帝時為防禦東突厥,曾修築長城,自靈武(今寧夏靈武一帶)至朔方(今內蒙古白城子一帶)。煬帝時,又發丁百萬餘,修築自榆林至紫河(今內蒙古渾河)的長城。
     5.建朔方:文帝時在朔方邊塞一帶,築城數十,以防東突厥之入侵。
     6.開運河:文帝、煬帝兩朝,相繼開鑿廣通渠、山陽瀆(邗溝)、通濟渠、永濟渠、江南河等五大運河。
      (1)廣通渠:文帝開皇四年(584年)開鑿。自首都大興引渭水,至潼關注入黃河。全長三百餘里,溝通了關中與關東諸州的漕運。
      (2)山陽瀆:又名邗溝,原為春秋時代的吳國所修。至隋開皇七年(587年)加以疏濬,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復加續修。北起山陽(今江蘇淮安),南經江都(今江蘇揚州)之南入於長江,交通江、淮二水。
       (3)通濟渠:大業元年開鑿,分東西兩段。西段起自洛陽,西引穀、洛水入黃河;東段自板渚(今河南滎陽北)向東、南,至盱眙(今江蘇盱眙)入於淮,和山陽瀆相接。
       (4)永濟渠:大業四年(608年)開鑿,北起涿郡(今北京西南),南合沁水而達於黃河﹐溝通了華北之漕運。
       (5)江南河:大業六年(610年)開鑿,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至餘杭(今浙江杭州),溝通了長江與錢塘江。
  
隋朝君主之廣事建設自然是為了鞏固自身之統治,尤其是煬帝修通濟渠、江南河等,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便於遊幸江都,領略江南地區的奢靡生活。不過其建設之規模宏偉,對後世之貢獻及影響至深至鉅,實不容忽視,茲略述如下:

     (一)長安洛陽兩都重新營建:長安、洛陽為中國古代名都,經長期戰亂,都城多所損壞。隋於兩都之舊城附近營建新城,後來大興即成為唐代之長安城,洛陽新城也是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今之西安、洛陽兩市,大抵以隋城為基礎。
     (二)造倉積穀解決後備資源:隋朝廣置官倉、義倉,既備國家軍政之需,又可積穀防災。隋之末年 「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當時之群雄曾利用它們作為資源,如李密用興洛倉,李淵用關內各倉。至唐初仍有隋糧可用。其沿河造倉之法,為後世所仿效。
     (三)馳道克服北方東西阻隔:馳道之修成,使中國北方的東西阻隔為之克服,便利了陸路交通和國防事業,對唐之隆盛大有幫助。
     (四)長城修築保護邊境安全:修築新的長城,對防禦當時北方的主要邊患很有好處,保衛了邊境的安全,對以後歷代的國防也有重要的貢獻。
     (五)運河開鑿溝通南北往來:中國天然的大江長河,一般都是由西向東流的,因此東西交通順暢而南北往來不便。隋代開鑿的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河,自北方的涿郡一直到南方的餘杭,聯結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五大水系,克服了自古以來的南北橫斷,使南北物資之漕運暢通無阻。此對當時乃至後世之貿易、交通、軍事均有莫大助益。文帝曾利用邗溝輸糧以平陳,隋唐二朝均利用永濟渠及御道作為遠征高麗之補給線。初唐時,運河的作用充分發揮,促進了唐朝盛世的空前繁榮。兩宋時把首都定在開封與臨安,也都考慮到漕運便利的問題。

隋朝開鑿運河雖有滿足帝王私慾之目的,且耗費鉅大的人力物力,給民眾帶來沉重負擔﹔然長達四千餘里的河流由人工而鑿出,實乃世界最偉大的建設工程之一,證明古代中國人民之勤勞與智慧。

在中國歷史上,論及因政冶苛暴而導致王朝速亡的皇帝,人們往往會聯想到秦始皇和隋煬帝。可是提到古代的建設,人們通常也會記起秦之萬里長城和隋之大運河。大運河這條南北大動脈,向來被同長城並列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兩項工程,即所謂 「東方的奇跡」。故唐人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誠的評矣。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四章_隋代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