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劉南威教授大作《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於2020年8月由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劉南威、張爭勝的《〈更路簿〉與海南漁民地名論稿》於2018年8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huanangenglubuzuozhe3.jpg huanangenglubuzuozhe4.jpg

劉南威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自然地理學家,兢兢業業地執教於華南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達60多年。我與南威相識於1959年調查“渤海灣海岸地貌”時,我們同在北隊,從天津新港到灤河口,在岸陸、潮灘與淺水海域,進行海陸交互帶海岸動力地貌與沉積調查,追溯天津新港泥沙來源,證明了:灤河泥沙對新港回淤沒有影響。當時正逢國家困難時期,缺食、少穿、在北方調查時吃粗糧,在整個調查期間,劉南威同志始終如一地樂觀、認真、積極負責地與隊友合作,完成了調查任務。當年結下的科學友誼,延續至今。

也許源於在廣州地區工作,劉南威教授從事的自然地理教學與研究工作,始終具有陸、海相關,自然與人文結合的特色。南海諸島與海域,是中國最早從事開發經營與納入海疆行政管理,“更路簿”是中國漁民世世代代在南海捕撈作業與落腳經營的真實記錄,是將海上交通航路以島礁、海空地物位置、羅經方位、航時與航行距離相結合而成的航海指南,是世世代代漁民海洋作業經歷集成的導航體系。實踐凝聚的南海航行指南,十分珍貴。

1970年代以來,劉教授從事西沙群島考察與南海諸島調研、南海諸島地名普查和審定及《南海諸島地名資料彙編》編著籌畫等,在科學考察、調查研究的實踐活動基礎上,發表《中國南海諸島地名論稿》等學術著作,為我國南海諸島地名的發掘、考證與文化傳承等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劉南威教授與張爭勝教授合作領導的華南師範大學研究團隊,積極搜集、整理並深入研究《更路簿》,以及收錄的南海諸島土名,運用數理統計等定量方法分析《更路簿》的版本傳承關係,利用GIS軟件構建南海諸島地名資料庫並繪製海南漁民赴西沙、南沙群島航線圖,借鑒集體記憶、批判地名學、文化生態學等理論探究《更路簿》和南海諸島地名的形成與演變機制,將彙集與精校的20個版本的《更路簿》與論著一併出版,展現《更路簿》和南海地名研究的最新成果。為維護我國南海海疆權益提供科學與歷史的論證。

深深敬佩87歲老友劉南威教授勤懇筆耕所凝聚的南海科學成果,專此為序。

中國科學院院士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
王穎
2018年6月

前言

《更路簿》是海南漁民長期在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從事捕魚作業、生產實踐的產物,是海南漁民的集體創造和智慧的結晶。海南漁民地名(又稱瓊人俗名或土地名)是海南漁民在耕海過程中,給南海諸島具體島礁的命名,它記載於《更路簿》、《調查西沙群島報告書》、《西、南、中沙群島漁業生產和水產資源調查報告》和內部出版地圖中。《更路簿》和海南漁民地名,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是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主權屬於中國的珍貴的文字實錄和鐵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本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更路簿〉與南海諸島土地名的文化解讀》(41371153)的階段性成果。2014年起,華南師範大學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下,多次前往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文昌市鋪前鎮等地開展實地調研,探究《更路簿》和南海諸島土地名的歷史起源與發展演變,挖掘《更路簿》和南海諸島土地名蘊含的文化內涵與價值,撰寫並公開發表了一系列論文。為方便讀者瞭解和交流,現將近期部分研究成果和各版本《更路簿》條文集結成書,取名《〈更路簿〉和海南漁民地名論稿》,作為《中國南海諸島地名論稿》(劉南威著,科學出版社,1996年)的姊妹篇。

由於本書文章係課題組成員在不同時間、從不同視角撰寫而成,因此文章間可能存在部分內容重複、不統一(如《更路簿》版本和土地名數量)的現象,但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儘管在編輯過程中有所修改,仍保留了部分重複或不一致之處。

在這裏,要特別感謝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王穎教授,在百忙中為本《論稿》作序。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國家海洋局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朱海天研究員鼎力推薦,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研究生南文龍、趙亮、牛姝雅、劉玄宇同學參與本書的整理和校對等工作,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趙煥庭研究員仔細閱讀本書初稿、提出許多修改意見,在此一併致謝!

劉南威 張爭勝

2018年春分於華南師大

目 次

珊瑚礁構成的南海諸島 1
中國史籍中記載的南海諸島古地名 5
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命名的主要稱謂 11
《西、南、中沙群島漁業生產和水產資源調查報告》的歷史價值 15
海南《更路簿》解讀 25
舉世無雙的《更路簿》 34
南海《更路簿》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記憶的失憶與重構 39
海南民間航海針經書《更路簿》的文化內涵與價值 61
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土地名的源流及其歷史文化價值 73
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領土主權屬於中國的土地名依據 89
南海諸島地名的由來與研究展望 99
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正式命名 106
基於《更路簿》的南海諸島土地名資料庫建設 118
《更路簿》中的南海諸島土地名及漁民航海線路研究——以盧洪蘭抄本為例 125
我國南海諸島漁民地名的文化內涵及特徵 135
南海地名演變與南海斷續線的性質界定 148
海南民間航海針經書《更路簿》中“更”淺析 159
文化生態學視角下的南海諸島地名文化研究 168
南海諸島地名的權力關係及地方回饋 194
我國南海諸島地名發展演變分析 208

附錄:南海《更路簿》彙編 227

蘇德柳抄本《更路簿》 228
許洪福抄本《更路簿》 241
郁玉清抄藏本《定羅經針位》 251
陳永芹抄本《西南沙更路簿》 256
林鴻錦抄本《更路簿》 261
王國昌抄本《順風得利》 276
麥興銑存《注明東、北海更路簿》 294
李根深執《東海、北海更流簿》 308
蒙全洲口述《去西、南沙的水路簿》 314
盧洪蘭抄本《更路簿》 318
李魁茂抄本《更路簿》 326
彭正楷抄本《更路簿》 329
柯家裕抄本《更路簿》 338
符樹萬抄本《更路簿》 340
王詩桃抄本《更路簿》 342
盧家炳祖傳本《更路簿》 354
陳澤明抄本《更路簿》 360
黃家禮祖傳本《駛船更流簿》 377
吳淑茂家藏《更路簿》 381
梁琦瑞抄本《更路簿》 388

編著者簡介

劉南威

huanangenglubuzuozhe1.jpg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廣東大埔人,1931年11月出生。長期從事自然地理學、南海諸島地名、古代航海天文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曾任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系副主任(1979-1982)、主任(1983-1992),廣東省第六、七屆政協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兼自然地理、海洋地理、科普工作三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研會常務理事(1990-1994)全國高師《地球概論》教研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1991年至今)等職務。編寫出版《自然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中國古代航海天文》等教材和著作20多部(含參編)。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全國首屆優秀地理圖書獎(1994)、全國高師教師獎(1993)、廣東省國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廣東省高教系統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廣東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10多項獎勵和榮譽。

張爭勝

huanangenglubuzuozhe5.jpg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湖南祁東人,1972年1月出生。主要從事區域地理學、南海諸島地名等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現任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院長,全國高校中國地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理事,中國地名學會理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更路簿和南海諸島土地名的文化解讀》等課題。主編“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專案《廣東地理》,參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重點教材《中國區域地理》(第二版)、《綜合自然地理學》(第三版)、《廣州市產業用地現狀與對策研究》等著作。曾獲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2014)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