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去,其子曹丕(187-226)廢漢獻帝為山陽公,東漢至此滅亡。曹丕登上帝位,改國號為魏,改元黃初,建都於洛陽,是為魏文帝(220-226)。次年,劉備也稱帝於成都,改元章武,是為昭烈帝(221-223),更稱蜀國或蜀漢。孫權初於是年稱臣於魏,被封為吳王,建元黃武,後在公元229年亦自立為皇帝,建國號吳,改元黃龍,都於建業(今江蘇南京),是為吳大帝(229-252)。中國就這樣正式進入三國時期。

由於曹魏統一北方,擁有中原黃河流域一帶,地廣人多,經濟水平本來就較先進,加上曹操父子大力推行 「屯田」,修水利,闢良田,使國力更加殷實。吳、蜀之地雖也富庶,唯開發稍晚,吳僅據荊、揚等州,蜀只擁有益州,人口較少,地小力弱。因此在當時的三國之中,以魏的國力最為強大。

曹操是魏國的實際創立者,但他並未滅亡東漢而正式稱帝,而是始終對獻帝北面稱臣,其故安在?從主觀方面說,係曹操有其權詐狡譎之處,操雖被稱為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他深知當時稱帝之時機末至,故當孫權自江東上書稱臣勸進時,操以其欲將自己放在爐上烤,認為 「果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因此曹操乃滿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不無自豪地云「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從客觀方面說,由於赤壁之戰破壞了曹操統一全國的戰略,導致三國鼎立局勢之形成,在外有數強敵虎視眈眈的狀況下,操深感暫時不宜遽行篡代,因為即使滅了東漢也只能割據一方而稱王稱霸,其背景有類於春秋大國君主只充任霸主而未能結束周祚。後來其子曹丕雖結束漢祚,但既未能統一全國,連自己的政權也無法長久維持。值得指出的是,曹丕篡代東漢末帝的方式,乃效法王莽之篡代西漢末帝,雖然打著 「禪讓」的幌子,卻被譏稱為 「篡禪」,後來西晉之篡代曹魏以及東晉、南北朝等之更迭,亦多類此。

三國鼎立之局面雖然為時不長,但即成為後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割據分裂時期之先聲,故歷史上多合稱為魏晉南北朝。它與春秋戰國、五代十國及後來的宋遼夏金,均為歷史上著名的割據、偏安、對峙之亂世。同時,三國鼎立時期繼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再次表明,列國競爭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之推動,並不亞於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時代。試觀三國時不僅北方經濟有所發展,而且東南、西南地區都得到大大的開發,當時思想活躍、學術繁榮、人才輩出,比起西漢後期、東漢後期死氣沉沉的「大一統」不知要進步多少。而後來西晉雖統一了全國,但無論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均不比三國強。職是之故,論及歷史上一統或分裂之作用時,極宜進行具體的分析。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章_三國之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