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昇先生生平
2018-04-13 (載於中外關係史學會網站)

耿昇先生生平

耿昇(1944.12.27—2018.4.10),河北阜平人。1964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系,1968年7月毕业,在外交部任法语翻译,曾为周恩来总理担任翻译。1979年12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职于中外关系史研究室。1996年8月,被聘为研究员,2004年12月退休。退休后一直笔耕不辍。2018年4月10日上午10时,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4岁。

先生是我国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先生学习语言出身,才思敏捷,出于对历史学的热爱,选择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凭借熟悉法文的语言优势,确定中外关系史为研究方向,从此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在此领域呕心沥血,开辟出学术的广阔天地。先生记忆超群,毕生耕耘不辍。先生注重与海内外学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自身的研究始终处在国际学术前沿。先生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坚实,难在博通,从而筚路蓝缕,翻译了大量法国汉学经典名著,译介与研究领域广泛涉及西域史、法国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丝绸之路史、中亚史、敦煌学、突厥学、吐鲁番学、藏学、蒙古学、中国与阿拉伯—波斯关系史等方面,成果斐然,为引入法国史学理论、法国汉学史,推进中法学术交流,拓展中国史学研究视野,推动民族古文字、语文与文献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被称为“译坛骁将”。译著等身,多达70余部,其中包括《法国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80.5万字)、《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130万字)等,多部译著甚至多达5个版本。近年由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两大书系:“西域文明书系”《西域文明史》等14部,“西藏文明之旅书系”《西藏的文明》等12部,均为法国学界经典之作。先生在引介法国汉学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沉潜,苦心孤诣,不仅发表译、论文300余篇,而且撰写了《中法文化交流史》(75万字)一书,厚重而有光辉,堪称中外关系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期负责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的日常工作。先生从1999年担任会长,历时十余年,2013年后,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名誉会长。先生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建设呕心沥血,组织主办了32次丝绸之路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编会议论文集15部,推动中西交通史研究迈向多学科、跨文化的中外关系史综合研究,为学科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与他拥有多领域、多语言、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以及综合学术能力有着极大关系。

先生曾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海交史学会理事,为推动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交流与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先生曾受聘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敦煌研究院、泉州海交史博物馆等多家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并兼任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首席专家、法国亚细亚学会国外会员。由于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杰出贡献,1994年,先生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勋章”。

先生为人正直豪爽,平易近人,有如春风拂面;先生朴实无华,有如参天大树,蔚然高岸;先生施人恩泽,奖掖后进,却从不表露;先生学问渊博,却甘做铺路石,默默奉献。先生视学术如生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无比珍视的学术事业,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先生的不幸辞世,是我国中外关系史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甘于奉献的宝贵品格,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将长期嘉惠学林,影响深远。

耿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