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之後,中原沒有真正的霸主,直至晉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執政)時才重舉「尊王攘夷」之旗幟。文公早年飽經憂患,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即位後乃任用狐偃、趙衰等賢良,整頓內政,發展軍事,使國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時,周室發生內亂,襄王蒙難出奔於鄭。趙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方今尊王,晉之資也」,文公乃於公元前635年獨力勤王,匡扶周室,迎襄王復位,於是晉之聲名大噪。公元前632年,晉文公領齊、宋、秦之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大敗楚軍,歸途中大會諸侯於踐上(今河南鄭州北),天子遣人命其為「伯」(霸)。後來,晉文公又會諸侯於河陽(今河南孟縣),周襄王亦被召與會。晉文公因戰勝楚國而稱霸於諸侯﹐文公死後,晉國之霸業猶維持百年之久。

在春秋的眾多大國中﹐晉雖稱霸於一時﹐然國家多事﹑卒致分裂的也要首推晉國。在晉文公即位前﹐就曾發生嚴重的內鬨﹐禍起蕭牆逼得文公在外足足流亡了一十九年。文公之後﹐傳至靈公時又是大亂一場。公元前607年﹐趙盾的堂弟趙穿刺死靈公﹐時太史董狐書其事云﹕「趙盾弒其君。」趙盾以己逃亡在外而提出異議﹐狐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返)不討賊﹐非子而誰。」故孔子讚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後來文天祥在《正氣歌》中也提到「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齊太史之事﹐指公元前548年崔杼殺齊莊公﹐《左傳》載﹕「大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由此可見﹐自董狐至齊太史至西漢太史公(司馬遷)﹐直筆書史乃一切良史之優良傳統﹐實值後人效法矣﹗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五章_東周之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