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稱若再爆世界大戰 中國對美將有規模優勢[2016-04-19]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70108/1589969_2.shtml

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4月19日發表題為《美國沒準備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原因》的文章,作者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教授彼得·納瓦羅,摘編如下:

二戰之初,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加起來的經濟規模還不到美國的一半。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單憑其工廠和勞動力大軍的力量,美國就佔領了戰略高地。
事實上,二戰中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在資料上的相關性是驚人的。美國可以投入30萬架軍機,而德國和日本總共加起來還不到20萬架。

在西太平洋,美國擁有大約350艘驅逐艦,而日本只有63艘。與此同時,在歐洲大陸上,美國有7萬多輛坦克,而德國的坦克數量還不足4.5萬輛。

斯大林式的名言“數量本身就是品質”更廣義的觀點就是:儘管最終贏得二戰的是前線勇敢的美國士兵、水兵和飛行員,但他們身後是“心臟地帶”那些可以以比敵軍摧毀的速度更快地生產出坦克、飛機和軍艦的工廠。這絕對證明了偉大的普魯士戰略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曾經恰當地指出的“靠代數打仗”。

然而如今,這些為美國贏得二戰的心臟地帶的工廠許多已經關閉,遷移到了成都、重慶和深圳等城市。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確實到來,美國都將不再擁有規模上的優勢。

事實上,如今中國的六大主要造船廠都在加班加點地生產大量潛艇,以及構成一個航母打擊群的所有組成部分;而美國的許多造船廠現在要麼在落灰,要麼縮減規模,要麼已經關門大吉。

與此同時,成都的生產線正在生產第五代戰鬥機,使用的是類似F-22和F-35戰鬥機的設計,瀋陽的工廠則正忙著克隆俄羅斯的蘇霍伊戰機。美國的F-22戰機已經停止生產,其F-35計畫則面臨著一系列預算和機械故障問題,而這種問題是美國的其他武器開發計畫從沒有遇到過的。同時,美國的空間項目仍然擱置不前,而中國軍隊控制的企業正在部署一種全球定位系統和空間站,以獲取對最終的戰略高地的掌控,同時為前往月球和火星的聯合商業和軍事旅行做好準備。

在國家安全辯論中一直缺少的,就是認識到生產基地的規模和品質與最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發動戰爭並在軍事上威懾衝突的能力之間的關鍵性聯繫。

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在經濟領域的許多朋友對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和全球化對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的衝擊牢騷滿腹,但是大多數人一點也不關心美國為了守衛國土所需要的武器生產能力。

同時,我在國防安全領域的朋友則對迅速縮小的海軍和軍隊在活動範圍及戰備水準上的不斷下降苦惱不堪。但是,他們不想為諸如不公平的貿易這種事情操心,然而正是這種不公平的貿易在讓重建軍隊所需要的生產基地走向沒落。

割裂經濟與國家安全的做法應該打住了。克勞塞維茨、史達林和納粹早就告訴我們,但是我們就是一直沒有在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