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第三次世界大戰策源地?[2015-10-10]
霍娜撰寫2015-10-10 13:01:55
多維新聞

俄羅斯投往敘利亞的導彈尚未獲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任何回應,敘利亞境內各方勢力以及其各自背後的支持者們卻已經炸了鍋,此前在美國主導下維持一年有餘的僵局被瞬間打破,全世界所有主要國家紛紛表態,敘利亞境內的軍事衝突也陡然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準。

10月9日,美國正式宣佈中止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軍事訓練,改為向反對派提供武器和通訊器材。這一方面相當於公開承認了此前華盛頓對敘政策的失敗,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美國的對敘政策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俄羅斯在敘利亞步步緊逼,以“反恐”為名行捍衛巴沙爾之實,則徹底打亂了“阿拉伯之春”後風雨飄搖的中東秩序。

如果美俄各自為政的局面持續下去,敘利亞爆發又一次中東戰爭甚至發展成世界戰爭,並非危言聳聽

支離破碎的親美陣營
當前的中東格局呈現出空前的破碎和混亂的態勢,如果說在俄羅斯空襲敘利亞以前,圍繞敘利亞問題尚能夠大致區分出親美的倒阿薩德派和親俄的挺阿薩德派的話,那麼隨著ISIS攻城掠地,俄羅斯對敘利亞的軍事介入越來越深,連遭兩次沉重打擊的中東舊秩序在事實上已經開始崩解。

這一變化並未發生在親俄陣營內,畢竟敘利亞阿薩德政權、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三者已經是俄羅斯在中東所能依仗的所有盟友,而由於冷戰結束後的三十年裡由美國主導建立的中東基本格局已經大體形成,親俄陣營內僅有的三方勢力也多少顯露出別無選擇的意味。但對美方陣營而言,問題遠非如此簡單。

在與美國分道揚鑣的盟友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顯然是伊拉克。美國用戰火與鮮血艱難扶持起來的現任伊拉克政府,卻在俄羅斯開始其軍事介入的第一時間宣佈將與俄羅斯、伊朗、敘利亞政府一起建立資訊和情報合作共用中心,速度之快態度之堅決,讓全世界觀察者都吃了一驚。不僅如此,10月6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Valentina Matviyenko)在提及是否將會繼續介入伊拉克反恐戰爭時稱,如果收到請求莫斯科將會考慮。這句看上去更像是敷衍和官腔的話卻得到了伊拉克的熱情回應,伊拉克議會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紮米里(Hakim al-Zamili)隨即表態稱巴格達“可能很快就將被迫請求俄羅斯對伊拉克發動空襲”。

讓美國感覺到尷尬和危機感的盟友不僅於此。埃及在中東對俄羅斯行為的一片反對聲中公開對俄羅斯的敘利亞反恐行動表示理解和支持,這意味著軍事強人塞西領導下的埃及,恐怕也不再滿足於僅僅做美國的朋友和助手。更令華盛頓難堪的是阿富汗,就在重要城市昆都士淪入塔利班之手,而美軍誤炸阿富汗醫院事故導致奧巴馬不得不低頭道歉之際,在美國幫助下建立政權的阿富汗政府悄無聲息地補上了一刀:10月5日,阿富汗第一副總統多斯塔姆(Rashid Dostum)訪問俄羅斯並首先會晤車臣總統卡德羅夫,稱極端主義勢力在阿富汗的肆虐“是國際反恐局勢的一部分”並“期待俄羅斯與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能夠展開更進一步合作”。

海灣阿拉伯國家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與美國面對本次事件力求冷靜克制不同的是,沙特、約旦、卡達等“盟國”絲毫沒有受到華盛頓態度的影響,相反卻越發激進。沙特外長已經公開表示“阿薩德再不下臺就將面臨武力解決”,阿拉伯國家聯盟也已經就此達成協議,絲毫不顧這與美國此前同意不再強迫阿薩德立即下臺的立場背道而馳,也為美國對其盟友的影響力招致了更多的質疑。俄羅斯開始轟炸敘利亞反對派以後,海灣國家對各自支持的反對派的軍援力度隨之明顯加大,更無異於給已經極為緊張的地區局勢火上澆油。

而美國的忠實盟友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沉默得異乎尋常,自9月內塔尼亞胡訪問莫斯科,從普京處獲得了“敘利亞絕不會成長為下一個反以國家”的承諾以後,以色列似乎打定了對俄羅斯在敘軍事行動睜一眼閉一眼的策略,並未對俄羅斯及死對頭伊朗在敘利亞的積極活動發表更多意見。

唯一一個和美國堅定地站到一起的國家是土耳其,這個七月底剛剛宣佈投入國際反恐行動的國家對俄羅斯的介入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強硬態度,這固然與俄羅斯軍機“不小心”連續三次入侵其領空致使兩國關係迅速惡化有關,但更多的恐怕仍是國內戰略考慮。土耳其已經在處理國內庫爾德人問題上爭取到了美國的支持,然而這對美國而言只能說得不償失:10月9日,敘利亞戰場上美國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敘利亞庫爾德人公開發表聲明,如果美國和土耳其再向土耳其境內庫爾德人施壓,干擾庫爾德民族統一,該武裝將在敘利亞阿勒頗省與俄羅斯及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結成聯盟。

中東之外,美國同樣面對著意想不到的變故。如果說,中國對俄羅斯空襲動作的含蓄支持尚屬國際社會意料之中,那麼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10月9日“歐俄關係不能由美國主導”的發言則無疑讓華盛頓驚掉了下巴。歐洲正面臨著數十萬難民潮的嚴峻衝擊,儘管作為歐盟主要領導的英德法三國都配合美國發表了譴責俄羅斯在敘行動的聯合聲明,然而,容克的表態表明歐盟也早已今非昔比。

毫無疑問,美國主導的打擊ISIS國際聯盟陣營在近期出現的分崩離析態勢,與俄羅斯近日的高調動作有直接關係,但是,更為深刻的原因仍在於美國此前對敘利亞問題的言行不一與漫不經心。在俄羅斯以絲毫不顧及行動後果的姿態闖進敘利亞亂局以後,本就暗流洶湧的中東如今隨時可能爆發全面危機。

第三次世界大戰策源地?
自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敘利亞錯綜複雜的混亂局勢不僅僅是政府軍、反對派和極端組織各自為戰武裝割據的結果,更是試圖主導敘利亞局勢的美國在其盟友陣營內未能彌合分歧使各國達成一致而產生的直接後果。僅就美國的各個海灣國家盟友而言,儘管名義上各國均表示“支持敘利亞反對派”,但事實上,各國認可的敘利亞反對派派系各不相同,這在過去幾年裡加劇了敘利亞國內權力碎片化趨勢,在如今的變局當中則成了深埋在中東的多個定時炸彈。

考慮到美國已經開始為了避免遭遇俄羅斯軍機而選擇讓本國軍機航線改道,而在俄羅斯的空襲目標包括了美國支援的反對派在內的情況下又宣佈中止對反對派武裝的軍事訓練,不妨假設美國或許真的打算退讓到底。然而如前所述,中東海灣遜尼派國家並不打算跟隨華盛頓的腳步,事實上,在美國與俄羅斯尚在討論如何召集兩軍對話會議避免空中遭遇及誤傷問題的時候,包括約旦、沙特和卡達在內的海灣國家已經悄然加大了對各自所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供應物資及武器的力度。

沙特政府10月9日公佈,過去一周內該國已向敘利亞自由軍交付500枚陶氏導彈,同期的戰報顯示,敘利亞政府軍在哈馬省的攻勢遭遇猛烈炮火攻擊,數十台坦克被摧毀,另有數台被俘。這意味著,僅憑俄羅斯的空中支援,敘利亞政府軍仍然不可能實現對反對派武裝的鎮壓,戰局至少還將有一段較長的僵持時間。而必須指出的是,早已經擁有地對空反擊能力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並非沒有可能擊落俄羅斯軍機,特別是考慮到俄羅斯派出的蘇-24M、米-24等機型飛行高度低且老化嚴重,投入實戰的數十年裡在多個戰場都曾有過為數不少的遭地面部隊擊落記錄,更加大了敘利亞反對派直接擊落俄羅斯軍機的可能性。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所有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實現較強的影響力,這意味著,即使一些國家希望避免與俄羅斯的直接衝突,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遠遠超過了可控範圍。而敘利亞反對派已有多達41個團體宣佈將向俄羅斯發動攻擊,無需諱言,一旦出現這種局面,俄羅斯捲入敘利亞戰爭甚至爆發更大規模的中東戰爭,很有可能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以上所有推測都建立在美國選擇退讓和克制的前提上。目前為止,華盛頓的真實意圖尚不明朗,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的武器殺傷性如何、規模怎樣,都還是有待觀察的問題。然而,美國軍方顯然已經預見到了這種前景,五角大樓已有“匿名官員”對外透露,俄羅斯人在敘利亞短期內必有傷亡,而儘管美軍直接發動對俄或對敘利亞政府軍的正面攻擊可能性甚低,但倘若美國選擇投入與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或雙方在戰場上發生誤擊等不可預測事件,那麼唯一可能帶來的結果就是局勢的更進一步升級。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各自為戰的割據現實以及其各自背後支持者各持己見的紛亂局面,大大提高了敘利亞內戰各方實現政治和解的難度,在俄羅斯發動簡單粗暴的空中轟炸以後,敘利亞的“降溫”更為艱難。而虎視眈眈的ISIS仍然是敘利亞戰場上最不可低估的變數,隨著其他國家對敘利亞境內衝突各方的軍援力度提高,先進武器遭到ISIS俘獲的可能性也隨之急劇增加,這勢必導致未來ISIS更加難以遏制。顯而易見,如果目前美俄各自為政、各圖私利的局面持續下去,敘利亞爆發又一次中東戰爭甚至發展成世界性戰爭,並非危言聳聽。

(霍娜 撰寫)